零零看书 > 重生东汉末年 > 第一百五十八章 殒命(改)

第一百五十八章 殒命(改)

两位正一道的武林前辈均身受重伤,躺在地上动弹不得。褚燕那一剑本来是抱着必死之心,想要围魏救赵,将唐周迫退的,按说这一剑无论如何亦刺不中他的。奈何唐周此时大愿即将完成,竟是不闪不避地直冲而来,让一剑刺中的褚燕惊在当场。

张角见唐周亦重伤倒地,暗叹一声,道:“当初我与大师兄二人所为,皆为了我正一道之发扬光大。后来大师兄将正一道改为五斗米道,一时间好生兴旺。我对于自己的一番作为,亦从未后悔过。”

唐周咳了一口血出来,道:“不后悔?你知道小师妹她,她过得如何吗?你这一番作为,将一直信任你跟大师兄的小师妹置于何地?将早已故去的三师兄置于何地?”

张角听了,胸膛一挺,昂首道:“我与大师兄一为传播我道门真宗,二为解救天下苍生于倒悬,何愧之有?”

唐周嗤笑一声,道:“所以你们两个一个在汉中传播什么五斗米道,一个在中原传播太平道,私自联络,意图谋反?”

张角道:“如今天下大旱,赤地千里,乃是上天给人的警示!哪知天子依然醉生梦死,宠信宦官,流民千里,黎庶倒悬,全是这大汉朝廷的不是!我此举乃是顺天应人,替天行道!我想祖天师在天之灵也会欣慰的!”

唐周脸上堆满不屑,道:“你说你全是为了解救生民?你可知道因你而死之人有多少?你可知战乱一起,最先受害的便是生民?若说解救生民,我看你努力这大半辈子,恐怕还及不上一个后生晚辈!”

说着伸手指着郭斌,道:“就是这个郭小子,初一到阳翟令任上便安置了几万流民,后来又是击破何曼,又是击破波才,虽然所立功勋极大,我尚看不在眼中。可有一点,我是心服口服!那便是他无论哪一次赢了战争,都能将俘虏安置得妥妥当当,非但能保全其性命,更能让他们有口饭吃,有生计来源!”

看张角面色不变,他知道,郭斌的这些作为早已传遍天下,张角自然早就知道了,当下冷哼一声,道:“哼!你可知道,长社城外波才的二十万败兵,都到了哪里?”

张角默然。

唐周指着郭斌道:“都让这个小子发配到塞外去了!他们不但在塞外筑了城,还结好塞外乌桓人,将中原的丝绸、茶叶贩运到塞外,又将塞外的毛毡、牛羊、马匹贩运进来,端是好大的买卖!近二十万人竟让这个小子花了几个月便治理得服服帖帖!太平道?他们都是太平道!”

张角与郭斌虽讨论过他在阳翟令任上的许多措施,于黄巾起义后的许多事情却尚未提及。再加上张角大军被围城中许久,消息不通,于南线战事只知道波才已然败在官军之手,至于损伤如何,是被全歼还是被收编,又或者是往南败退,张角是一概不知,因此听了唐周此言,顿时大惊失色。

原本在他心中,南路二十万大军,便是胜不了官军,稳住阵脚,将南路官军牵制住还是绰绰有余的。自己这边虽然陷入重围,可之前官军阵前换帅,屡次出现失误,他便派遣地公将军张宝趁机率领大军冲出了重围,到阳城养精蓄锐,伺机南下,支援南路大军。而自己则带着人公将军张梁固守城池,以求拖住官军主力,使得南线局势先起变化。

可打通城内外的黄巾军,于张宝突围后不久便得到了南路大军大败的消息,虽然消息说得不甚详尽,波才大军兵败却是定然无疑的了,因此张角颇为此事揪心。然而还是存有一线希望的,毕竟波才手下有二十万大军,便是败退了,人数的折损应该也不是太大,据他猜测,该只是往南败退去了。若真是如此,只要张宝率军南下,攻击南路官军的后路,局势便可能立刻扭转。

此时唐周的一番述说,却将张角最后的一点希望亦打击殆尽,他立刻便知道,广宗城内的大军已然是孤军了。张宝所率大军人数不多,若是用来滋扰粮道,或可取得奇效,却绝不足以扭转天下的战略大局,可以说,他这次发起的黄巾起义,刚一兴起,便已经失败了。

虽然汉中还有张修的五斗米道,可他们的势力只在汉中,于天下大势殊帮不上忙,而且以张修谨慎的性格,恐怕是不会出兵支援太平道的。

直到此刻,张角方对天下大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自己为之奋斗了大半辈子的太平道,自己本来意气风发,自信满满,引以为豪的黄巾起义,竟然已经进入穷途末路的困境。他看向郭斌,道:“他说的,可是真的?”

郭斌缓缓点头,道:“这些都是真的。”

闻言,张角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几岁,一双眸子顿时便没有了精神,过了许久,方对褚燕道:“我身受重伤,眼看是要不行了,你可拿着我这枚扳指,回到广宗城内,找到张梁与张牛角二人,传递我的死讯。并告诉二人,他们都是受我牵连。如今事不可为,让他们率军突围,万万不可枉自送了性命。”说着,从怀中拿出一枚并不甚精致的扳指递了出去。

抚着褚燕的头顶,道:“你让他们找个地方隐居起来,莫要再问江湖事了。”

褚燕听了,已然呜呜地泣不成声,只一个劲儿地点头。

郭斌不解,道:“肋下之伤怎会如此重了?前辈只需将养数月,必可痊愈。郭某不才,或可提供庇护。待前辈伤好之后,缓急之间,中原或者已无容身之所,可到了塞外,那不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吗?”

张角听了,叹一口气,道:“我晓得你一番好意,可是你不知道我正一道一门,空门皆在肋下,死穴也在肋下,肋下受伤,便好似给人将周身的功夫废去一般。以我的功力,武功虽非全废去,若能精心调养个一年半载,幸运的话也只剩下一二成,断无痊愈的可能了。况且我又受了一掌,五脏移位,便是先师亲自到了,怕也是回天乏术。”

郭斌尚不死心,拉着董杏儿上前,道:“杏儿,快来给前辈瞧一瞧,你家传的高超医术,定然有办法的吧!”

听了郭斌此言,褚燕目露精光,满怀期待地看向董杏儿,就盼着她能依靠家传的医术救人了。

此时的郭斌,全然忘记了两人的身份,在他的眼中,此时的张角便只是一位可亲可敬的武林前辈,非但义薄云天,武功德行均令人折服,更是于郭斌有教导大恩。英雄末路最是令人可惜可叹,谁能想到叱咤风云,几百万徒众遍布天下,跺一跺脚连大汉王朝都要心惊胆战的一代豪雄,竟要在这荒村的祠堂外殒命?这又如何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张角挥手止住郭斌和目露期待的褚燕,对董杏儿道:“正一道一脉武功,乃道家玄门正宗,传承自前朝留侯。”看董杏儿一脸不解,遂解释道:“留侯便是大汉朝四百年基业的开创人之一,张子房。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从此既深明韬略,足智多谋,又兼修道法,内家功夫卓越而成一家。只是江湖之事素来不得士人看重,故流传不广罢了。”

看着不住点头并露出震惊神色的董杏儿,张角会心一笑,继续道:“所谓:‘太公在位,众神回避’。姜太公道法高明,无所不通,乃是众神之主、仙班之首。其人天文地理无所不通,穷毕生之精力所著《太公兵法》,自然也是非同小可。不但可以之炼道修真,更可治病救人。是以我自己的伤,我自己最是清楚不过,不要浪费力气了。”

给了郭斌一个安心的眼神,张角继续道:“当初周天子分封功臣时,姜太公求得齐地作为其封地,还曾得众人称赞其谦让随和。可是,事情哪有那么简?姜氏之宗庙所以能绵延六百余年不败,直到田氏代齐后,齐之国祚又得以延长一百六十余年,皆赖姜太公选所选地址。”顿了顿,对郭斌说道:“你可知道齐地临淄之天齐渊?”

郭斌道:“曾听关老前辈说过,齐所以为齐者,以其有天齐渊也。”

张角点点头,道:“不错,天齐渊又名龙池。南北长约二十六丈,东西宽约十三丈,深约一丈,四周用条石垒砌。内有三泉,泉水汨汨而出,清澈见底,便是冬季极寒之日,泉水亦是热气腾腾,从不结冰。龙池南端,东、西岸各有饮水井一眼,俗称“龙眼”,内皆用石砌,外覆以三合土捶积,进口用巨石穿凿而成。井内水位能升至用手所及的高度,较池内水位约高两尺有余。”

听到这里,郭斌终于反应过来,他重生之前便曾听过一首名为《临淄八景》的古诗,是明代诗人韩超然所做,当下脱口而出,道:

“高阳馆外酒旗风,

矮矮槐阴夏日浓。

秋入龙池月皎皎,

春回牛山雨蒙蒙。

古冢遗迹怀晏相,

荒台故址吊桓公。

淄江钓罢归来晚,

西寺搂头听晓钟。”

听了这一首诗,张角不由得一怔,他虽非长于辞赋之人,对这首文字浅显的诗作却也能听得明白。诗中的“龙池”,指的自然就是天齐渊了。

这首诗虽然文字简单,处处写的是临淄的美景,并无一句赞颂之言,扑面而来的却是满满的闲适与悠然。终日奔波的张角哪里体会过如此潇洒随意的生活?知道此时自己时日无多,一生忙碌奔波的事业更成了笑话,张角心灰意懒,再也不想着天下万民了,此时的他只想过几日悠闲适意的生活。

怔了半晌,口中喃喃地一直说着一句话。

褚燕听了好一会儿,方听到他说的是几日前听到他常念的一首词,似乎是从郭斌处听来的。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楮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听着听着,一旁的唐周竟也泪流满面,他十几年来孜孜以求的复仇,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自己如今身受重伤,眼看不治了,能陪着自己的竟只有心心念念欲杀之而后快的二师兄张角。恍惚间,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师兄弟五人刚入师门,在一起切磋较技时的情景。那是师兄们严谨亲切,师妹活泼可人,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勾心斗角。当时的自己哪里能想到,十几年后与自己曾经极为敬重的二师兄相逢,竟然是如此局面?自己孜孜以求的报仇之念眼看就要达成,可自己心中却为何连一丝喜悦之情也没有呢?

若真是能像诗中所言,与二师兄相遇之时,能筛上一碗浊酒,谈笑古今之事,该有多惬意啊!

过了片刻,张角与唐周竟同时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往前慢慢走去,看着对方满头的白发,双眼中尽是怀念与不舍。最后,两人相互扶着双臂,这样直挺挺地站在当地。

郭斌看得心酸,待上去欲将二人分开之时,才发觉两位相斗了几十年的武林高人均已溘然长逝,脸上带着的,却是开心畅快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