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笑盗墓 > 第476章

第476章

第466章

也时近中午了,茶馆里的人也渐渐的多了起来,我看到有些人的桌子上也摆了几个凉菜,还有一大盘的炒饭。

“你们这里也有吃的吗?”我问道。

“呵呵,生活不意啊,本来是没有的,但是为了活下去,不得不提供午饭了,只是没有那么多的花样,只是米饭面条什么的主食,您也知道我这可是以喝茶为主的。”小二有些不好意思的向我们解释着。

“那也好啊,就来两个炒饭,我们把这午饭吃了,再喝茶怎么样?”我看向了一边的小易,此时的小易却在好奇那刚刚上台的老头。

“他要干什么啊?”小易拉着小二问道。

“那个戏台上的人啊?他是我们这里的说书先生,就等着这个时候人多了,他上来说上一段书呢,您要是觉得好就打赏点。”小二笑道。

“今天说的是什么段子啊?”我突然的好奇了起来。

“您看那台上不是写着嘛,清风楼简史。”小二说道。

“啊?清风楼?怎么不是三国演义,说岳全传那一类的啊?”我说道。

“以前是有,可是这里的人不一定天天来,您要是全本的说,大家都不一定听得完,所以我们也是为了响应号召,就弄了几个邢州的历史小段,一来是一场就能说完,二来大家听着也是个新鲜不是吗。”小二乐呵呵的说道。

在等着炒饭上来的时候,那个说书先生已经整理好了身前的木桌,同时放上了扇子,还有一块醒目,喝了几口茶水后,看了看屋内的人也坐得差不多了,便将那醒木拿了起来,重重的向桌上一砸,只听得啪的一声脆响,故事缓缓的开始了。

“道得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么龙争虎斗。”

几句定场诗念完,台下一片叫好声传出,而我也禁为着这几句话而感到兴奋,小易却也是图个新鲜,可能他这么大的孩子已经都不知道说书是什么意思了,不只是他,就连我也没有怎么好好的听过书,只记得小时候在电视里听过单田芳的《白眉大侠》,还有袁阔城的《三国演义》,刘兰芳的《岳飞传》还有就是田连元的《杨家将》。

但也只是听个片段罢了,当时只是图个新鲜,后来在上大学之后,在宿舍里没有什么事,拿着个收音机就开始重温这些经典,却没有想到听上瘾了,从没有想过他们可以把一个故事讲得那么的精彩。

而那位说书似乎也有意在学着他们的语言,同时我也听得出来,他似乎是有个许多年的功底了,语气语调还是非常的吸引人。

开篇他便将这清风楼的历史讲了一下,当时清风楼身后侧的顺德府衙乃是赵襄子的宫殿遗址,其西北之地,及是古时邢国的邢候祭天的邢台所在,所以今之邢州也称之为邢台,其意就是祭天之所在,授天意之所生。

而在那府衙的东南方,但是这茶园正门所对的清风楼了,当时来说那清风楼并没有现在这番模样,而是一泓碧泉,水清至底,曾传说这泉水与身下暗河相通,又与达活,百泉二泉相联,形成了这围水之局,水到之处必有龙生,而古邢州时这里传是龙脉之首,文脉之源,几乎注定邢州市会出现几位真龙天子,达官贵人。

然而为什么时至今日都没有那传说中的皇帝出现呢?各位看官且听了细细道来吧。

我和小易早已吃光了盘中的饭,并泡上了一壶铁观音,专注的听起了故事。

话说北宋初年,当时的古邢州人杰地灵,极为繁盛,人口稠密,百姓生活富足,除此之外,邢州周围也是群山环绕,鸟语花香,及是一片吉中之吉的风水宝地。

因为此地有三处泉眼,常年不干,浸泡泉水之人亦可除去百病,当地人都将这三口泉水称之为神泉,每天来此取水之人不在少数,不论取走多少,那池清泉却依旧有水冒出,并不见干涸之迹象。

偏巧的是有一天,这里从南方来了一个道士,名为苗广义,号华山道人。他也是不经意间来到此时,却没有想到看破了这顺德府中的灵脉之所在。

“不好,不好,此地必出贵人啊。”华山道人于山顶之上念叨了起来。

“师父,你看出什么来了呢?”随身的道童却不解其意。

“徒儿啊,师父行走多年都没有见到过如此大气的风水之局了,你看这脚下的邢州,经过这百年的变迁,竟然隐隐的形成了那潜龙于野的局势,我想不出三年,必定会是飞龙在天之象,光是这三处水脉的变化就已经慢慢的孕育出了真龙天子的所在啊。”华山道人不禁摇头叹息了起来。

看得出师父的难,但是小道童却一点看不出来这山山水水的东西到底有什么奥妙,在他的眼中也只是一片美丽的景色而已。

“不想这百年的江山依旧是握在他北方人之手中,我不甘不甘啊,偏偏这里的局势又将出一龙子,以此下去,我南方之人何时可以出得头来呢。唉,也罢,也罢啊。”华山道人说罢就走下山去了。

然而那道童却不知道,他的师父在此时竟然产生了一个极为恶毒的想法。

入得古邢州来,华山道人不时的游走在大街小巷之中,每走几步,便掐指算上一算,同时在一处做下了记号,整整走了一天,连口水都没有喝。

“师父,我真的走不动了,累死我了。”道童发懒的坐在了地上,一个小孩子怎么可能受得了如此的折腾呢。

“徒儿,事关咱们的生死大事,且不可草率啊,再走一站,我们就可以休息了。”华山道人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那个小道童也不得不站起身来,跟在师父的后面,他希望这是师父最后一次走路了。

不一会儿的时间,华山道人在一处泉水边停下,同时掐算着手指,脸上渐渐的露出了微笑,好像看到了什么好东西一般。

“水,水,水。”道童赶快跑到了水边大口大品的喝了起来,没有想到这泉水可真是甜啊,入腹极为清凉。

“呵呵,喝吧,喝吧,再不喝,这水就要消失了。”华山道人冷冷的笑道。

入夜之后,华山道人再次来到这泉水处,举起了一个镐头就挖了起来,他先将这泉水边上的池子直接敲碎,又同时在旁边挖沟引渠,将水引向它处,正做得起劲呢,忽然锣声大做,数十人举着棍子就冲了出来,直接拿住了这华山道人。

扭送府衙之后,那县官判了他一个破坏的罪名打了五十大板将放走了,谁知道这一放,到把华山道人心中的气给激了出来,他也不顾这屁股开花的疼痛,强忍着走了十多里的路,来到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大营前。

北宋初年,从后周世宗柴荣之幼子,柴宗训手中夺取天下的宋太祖赵匡胤,因为在征伐北汉,今日正好驻营于古邢州不远处。

刚刚拿到天下的赵匡胤正是意气光发之时,眼中根本容不下一粒沙子,却不曾想到,今夜竟然有一个屁股开花的道人求见,若不是赶上他心情大好,只怕这道人早就被他砍了,而事情也就坏在这心情大好之上。

“皇上万岁,万万岁。”华山道人带着自己的道童跪在了赵匡胤的身前。

“平身吧,如此深夜找联何事?”宋太祖问道。

“小人斗胆前来,就是想告知皇上一件大事,皇上可知前方是何处所在?”华山道人说。

“邢州之地,如何?”宋太祖回道。

“皇上可知这邢州是何地吗?”华山道人又问。

“有话快说,不然就是死罪。”宋太祖很不喜欢这种拐弯说话之人。

“小人敢来见皇上,就早已报了必死之心,但是为了我大宋千万年的国运,我也不得不冒此险了。”华山道人将此话说得极其壮烈,到勾起了宋太祖的心来。

当时大宋初建,并不是天下太平之势,不少的势力也纷纷反抗而起,也闹得这位宋太祖赵匡胤睡不好觉,不得不御驾亲征,而此时那华山道人却正提到国运之事,他这才感觉到事情有些微妙的所在。

“说下去。”宋太祖说道。

“谢皇上,皇上您可知道这邢州自古就具有天子之气,皆因城中水脉深厚,大有藏龙卧虎之势,日后必出龙子,而到了那时定然会有人来与皇上争抢江山,皇上这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天山,岂可便宜了它人?”华山道人说道。

“这都是传言,不信也罢。”宋太祖并没有放在心上。

“皇上可记得柴荣否?他便是那邢州人。”华山道人此话不说便罢,这一说出来宋太祖立时皱紧了眉头。

这天下正是他从这柴荣手中拿下,若不是他过早的死去,江山还不一定是谁人来坐呢,光是凭借这一点,宋太祖就产生了动摇,难不成这邢州里还有柴荣的旧部,想要推翻我吗?宋太祖不禁害怕了起来。

“皇上不用担心,小人已找到邢州市龙眼之所在,自古龙生九子,那九子之龙便是我中原大地的九条龙脉,保佑着整个国家的国运昌隆,而今之邢州便是其中一处,但它所佑之人并未皇上,只要我稍加改动,必可以将其龙脉封存,为皇上所用。只可惜那邢州太守并不相信此事,还将我毒打一顿赶出了邢州,所以小人才连夜来到此地,向皇上禀明一切,希望皇上可以为小人做主,为国运做主。”华山道人不再说话了。

宋太祖思考了半晌,终于决定先行入驻邢州,将这所谓的龙脉废掉,防止被其它的人打扰了自己刚刚坐下的江山。

第二天清晨,宋太祖就来到了邢州城内,守城太守郭进立时出城迎接,而宋太祖却并不下马,直接跟随着华山道人来到了那清泉的所在。

“皇上,这就是龙眼所在,将此处泉水抽干,再建郡楼于上,以皇上之龙气压制于地下的龙脉,必可破其侵犯之势。”华山道人说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