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末将 > 第九十六章 割秧

第九十六章 割秧

楚建业手下这帮大臣,果然不是吃素的,你一言他一语结合想到了一种可能,不论是对是错,起码是列出一个答案。

楚子骁心中有了定夺,在楚建业开口喝斥,让众人安静后,他迈出一步,开口道:“父皇,严国恐怕是想我们出兵帮忙。”

楚建业没头,也没摇头,但,从神sè来看似乎对于这种法并不认同,不否决,是因为也不是没有可能。

杨伯羽左右看了看,随即站出来一番话,让这种猜想变得更加不可靠:“圣上,微臣觉得这种可能有,但是不大。您想,如果严国借兵,我们需要过严州,那是他们腹地,严国必定会猜疑我们会不会在他遇险之时,在来个釜底抽薪路过严州,袭击严都!这样的后果是他们承担不起的,而且,对我们楚国而言,这也不是完全不可行的一个计划。一旦严国完全混乱,对我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屈何也忍不住开口道:“圣上,杨大人所言极有道理。如果我们与严国向来交好,存在这种信任,那他们确实可能是来借兵的,但,我们两国矛盾重重,开州之事又落下深仇,想它严国向来蛮横,肯定拉不下这个脸……再则,还有一严国不是没有军队,他们的百万大军虽是个虚数,但也不会少,在楚国又能借到多少兵?长途跋涉北上,就算借去战斗力恐怕也低下,不能马上投入战斗,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了,还要出粮养着。臣想以上这些严国不可能没想到。”

楚子骁愣了愣,他还真没想着这些,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一时间楚子骁低下头,开始思考,寻找其他出路。

楚建业听完这番话后,看向了墨良:“墨公,你有什么意见?”

“圣上,臣想起当初文安王定乱,兵不血刃的事了。”

墨良此话内含深意,在场的大部份人都听出来,却没想明白这一丝深意映衬了什么内容。门外的夏伐拉了拉李选:“李叔伯,文安王当初是怎么兵不血刃,平定抚州之乱的?”

“当年严国抚州之乱,是因为地方军队暗通蛮州梁王,私下交易兵器、军马,原本就是为了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让当时抚州节度郡阳王升出了反心,联合蛮州以抚州为地自立为王,这计划其实非常可笑。起兵后,文安王请命前往,他没有去找郡阳王,而是见了梁王之子梁信,具体的过程无人得知,但,梁信事后居然带走兵马,还烧了郡阳王后方粮仓,郡阳王大受打击,事后一意孤行,谁料,身边一位将官看出此刻郡阳王已是穷途末路,跟随他只有死路一条,居然带着五百军士围攻大帐,杀了郡阳王……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文安王带去的九万军队守在严州边界从始至终就没动过,这场叛乱结束了,事情绝不可能这么简单,其中,十一岁的文安王恐怕用了很多手段。”李选唏嘘道。

夏伐沉眉,思绪辗转“这文安王倒是很有胆魄,智谋也是了得,对于局势的判断也非常清晰。当初蛮州梁王与郡阳王联合,恐怕只是为了钱财,要想挑拨非常容易,至于带五百人围攻大帐的那名将官,身份恐怕也不简单”眸sè一动,夏伐抓住故事中相互串联的关键“如果换一面来看,在楚国谁是郡阳王,谁是梁信,谁又是……那代领五百军士围攻大帐的将官呢?”

“两位大人,我们还是快进去吧,待会圣上发现,怪罪下来我可担待不起啊。”赵公公见这两人不慌不忙,他忍不住出声提醒。

夏伐心中已有计划,当即头:“好,请赵公公通报。”

赵公公立马推门,走了进去。

“圣上,李选、夏伐两位大人已在门外待召。”

“让他们进来。”楚建业抬手示意。

很快,夏伐和李选出现在楚建业面前,楚建业一时没搭理两人,而是对墨良道:“墨公,你接着。”

墨良见到夏伐,眉头微微皱起,但,仅是昙花一现:“圣上,微臣提起文安定乱之事,并非想到文安王的用意,而是要提醒圣上此人善于攻心,您得注意。”

楚建业一叹,这样的回答难免让他有些失望。这时,他目光看向李选,李选和夏伐此刻都走到了楚子骁身后,三人低语,显然在交流先前道的内容。

夏伐在听楚子骁细述的同时,余光打量着议事殿,在这里的都是朝中权臣,夏伐也第一次感觉到距离权利的中心是如此近。最终,余光看向楚建业,他见楚建业正好在看他们,心思一动,夏伐莫名其妙的道:“原来如此……”

这话,不大声,但是,此刻非常安静,而且,楚建业又注视着夏伐几人。听夏伐此言,当即开口道:“夏伐,什么事情原来如此啊?”

楚子骁和李选,都茫然的看着夏伐,他们先前正道五rì后夏门风就回来,可以,讨论的事情还没开始真正的起。而夏伐,迈出一步,躬身道:“圣上,文安王来做什么,下官已经知道了。”

夏伐出此话,没人相信,这才来什么事都没弄清楚,怎么可能就明白了。于是乎,一道道目光带着嘲笑之意。

暗中墨良皱起眉头,他对于夏伐的了解,在于对人的了解,早在夏伐天牢中时,墨良就在楚建业面前过夏伐是什么样的人,依靠这种了解他认为夏伐不会大话,这要是道不出个所以然,可是惹大麻烦的。心思辗转,墨良有些惊异“难不成,他捕风捉影就能明白事情原委?”

杨伯羽看着自己老弟,有些担心。

屈何倒是饶有兴趣的望着夏伐。

李选勾着身子,眸sè闪动,他很清楚夏伐的狡猾,这样的人不会去作茧自缚。

在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心思,等待夏伐开口,他却了这样一番话:“圣上,如果您在此问,下官不好……”

楚建业一听就明白了,夏伐是想单独与他讲。直起身子,双手环抱胸前,楚建业盯着夏伐看了良久,突然道:“你过来。”

夏伐快步上前,来到楚建业身边,目光但是很坦诚。

楚建业正颜厉sè道:“你真想明白了?”

“恩,若下官了圣上觉得不对,可责罚。”夏伐认真道。

“好。”楚建业头,随即对众臣道:“你们在此等候。”

夏伐回目看了一眼,目光最终停留在墨良身上,他心想“不能在此,这里恐怕不少人都想出了一些头绪。而且,墨公这样的人在此,我的话道一半,真正的用意他恐怕就琢磨透了,那可就吃大亏”

跟着楚建业走出议事殿,在后面是一处花园:“夏伐,你要是戏弄朕,后果你应该知道。”

“圣上,下官先句实话,我的猜想没有任何根据。”夏伐躬身低头道,语气非常平静。

楚建业哑然失笑:“你这是先给自己求块保命符?”

夏伐这时抬头,摇头道:“不是,下官这意思是,话出口之后请圣上您来定夺,莫要轻而易举相信。”

楚建业眯起双眼:“吧。”

“方才墨公提到文安定乱之事,下官在家中无事就喜欢阅览历史书籍,在一本新印中读到过此事。”这些是夏伐瞎扯,接下来观察楚建业的表情,见他面不改sè,夏伐出了关键:“圣上不如这样去想,文安定乱中,有三个关键人物。梁王之子梁信,反军统领郡阳王,还有那位带五百军士围攻大帐,取下郡阳王首级却没有留下姓名的将官。”

听到这,楚建业皱眉出声打断:“难道文安王不算关键人物吗?”

夏伐摇头,语气肯定的道:“不,他是构建这些关键人物的人。把事情完全剖析,圣上您便能看清楚文安王在处理类似事情的习惯和计谋。”

楚建业眉挑,目光凝视夏伐:“夏伐,你把你所看到的告诉朕。”

“是。下官认为,文安王是把我们整个楚国看成了严国抚州,相对文安定乱中的三个关键人物,恰巧在我们楚国也有。”从进议事殿到与皇帝走进花园,这段时间夏伐一直在找寻似乎做这三个人物选择,当他找到之后,一番对照感觉十拿九稳:“藩镇势力便是梁信,而郡阳王便是圣上……”

楚建业神sè一沉,夏伐的比喻很不恰当,但是,他没有打断,因为,话到这夏伐所想表达的意思他明白了:“你是严国派出文安王来是挑乱的?”

“圣上,且听我完。”

“好,你接着。”

“这计谋文安王想出来,其实不用自己亲自前来,毕竟事情暴露他有生命危险,但是,在内陆礼节中有规矩,王到他国拜访四品官员都得入朝迎接,藩镇统领是三品官员。殿下,这便给文安王亲自来找到了理由,要是随便派个人,他们见不着藩镇统领,如果他们主动去找,必定会被发现。”

事情一旦找着理由,可信度就高了,楚建业表情微变。

夏伐见此接连道:“当年梁王是因为钱财,而这些藩镇却是因为命!圣上决心处理藩镇已是路人皆知的事;当年梁王因为钱财抛弃郡阳王,而这些命即将不保的藩镇统领,要挑唆起来就更加容易了!臣猜测,他严国必定保证,事情到了关键时候前来相助,有这样的强大外环,藩镇犹如吃了定心丸,必定会有所动作,到那时候我们楚国内乱,他严国才是真正的放下心来,后方不会在出问题,将来要是他们能解决麻烦,还可以回头趁乱攻打我们楚国;要知道,他们要撕碎即将生成的休战协议是有一充足理由的!我回到楚都后听,家父在攻睦公府时斩杀了一名严国皇亲。”

楚建业的表情这下是yīn沉到了极。

夏伐观察,就清楚自己的话楚建业是相信了,而且,夏伐对于自己的推测也很有信心:“圣上,要是因为文安王的默契,四处藩镇形成了联盟,就算能赢我们也会元气大伤。”

“可恶的严国,居然想出这等毒计。”楚建业暗恨的同时,看向夏伐,这目光与前几次见夏伐时,截然不同:“夏伐,你既然能识破文安王诡计,恐怕也有了对策吧?”

夏伐拱手,恭敬道:“圣上,文安王的计谋也是我们楚国一个默契,下官在此斗胆先问一句,圣上志在何方。”

楚建业黑瞳凝聚,神sè渐渐上扬,一个莫名的气氛由然而生。夏伐的问题很让他意外,但,却从意外中察觉到一些关键:“朕的志向自然是天下。”

“圣上果然是千古圣君。”夏伐抓住机会拍了个马屁,随即道:“那我们就不要管文安王,就让他与藩镇通谋。圣上只需要派出陆府军暗中埋伏,待藩镇动兵,一举杀之!对方一定毫无防备,大败是理所当然的事。”

这话是没错,但楚建业却觉得这不是最好的,以他现在对于夏伐的了解,夏伐必定还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如此做,难免损兵则将,而且,定突生变数,你还有其他办法吗?”

“圣上,方才我提到文安王计谋中三个关键人物,下官并不知道他所安排的第三个人是谁,但,我们知道他的计谋后,这第三个人就能自己安排了。”夏伐低言,眸中神sè深而远之。

“你。”

“谋为yīn阳既混沌,而在文安王的计谋中,这第三个人便是混沌!对于我们来,这“人”就是圣上您指战天下的默契……”

楚建业听后一惊,这下明白夏伐所的第三个人,其实并不是指某某,而是指一个结果。他拉着夏伐走进亭中坐下:“夏伐,细细把你心中话都给朕道来。”

夏伐头,目光闪烁,为自己奠基地位的时刻道来了:“圣上,严国位于中原,皇族好战,多年来四处征伐,导致内政混乱,积蓄微薄。而大草原五部族,骑兵极其彪悍,所攻打的严国土地是吉州,那里多为平原,如果昌国能破关,大草原五部骑兵一定能打到中原,到那时乱世便来了,使用这默契的机会也就来了。”夏伐这番话就是当初曜东告诉他的,他可谓一字不改的告诉了楚建业。

楚建业听后下意识的了头,但,很快又皱起眉头,这事情不容易,而且,与他现在和夏伐讨论的内容没什么关系。

“圣上,到下官所的那个时刻,文安王送给我们的默契,就成为了出兵的名头,撕碎即将与严国达成的休战约定的理由;他严国做事不厚道,明里前来讲和,暗中挑唆楚国藩镇叛乱,导致我们楚国民不聊生,战火连连,倒是以此为理由,出兵攻伐严国,必定国内军民一心;争天下有了民的支持,就有了五层胜算!其余,两层在将,两层在卒,一层在天!我们楚国大将如云,便又得了两层;士兵虽不如姜国那般凶悍,严国那般骁勇,但是,却军纪严明,这一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这便算作一层;再则就是天!圣上,这天便是您……有您英明指导,天下便是九层入了囊中。”夏伐这一番计算,硬生生把楚国成了统一内陆的最有利竞争者。

饶是楚建业在jīng明的人,此刻心中也不禁跌荡起伏,这是一个皇帝一生最高的目标!由不得他不激动,不去向往,甚至……由不得他不掉入夏伐的计划中。

在夏伐猜测到文安王计划时,他生出一个想法“如今楚国是“养”为国策,这样的政策在这个乱世不可能长存,早晚有人提出全新的国家发展计划”想到这些,夏伐觉得不如他来提出!这样在楚建业心目中他夏伐,将来就是执行这个政策最合适的人选!也许十年、二十年才到那一天,但,这个计划楚建业一旦下决心,就算他死了!下一任皇帝还会接着上,而他夏伐必定还活着……

楚建业吸了一口气,听完这些话,他发现夏伐在某些地方和一个人像极了!那就是墨良,他们看事情都似乎都是在看这个天下,而不是在看楚国。一瞬间,夏伐在楚建业心中的地位提升到紧随墨良之后的位子:“夏伐,即rì起你就暂时做朕身边的录官吧。”

夏伐眼角一挑,心中大喜!这录官不过是七品,白了皇帝的书童,但是,书童却是最亲近的人,夏伐他希望得到的不是高官,而是皇帝的亲近,真正掌权必须等到皇帝对他推心置腹时,那怀疑就不会来了,这些都是夏伐从历史中得到的提示。

楚建业仔细打量夏伐,良久拍了怕他肩膀:“内阁议事往后你都来参加,但,记住不要话,只听只看,当你离开朕身边之后,在大展拳脚。”

夏伐一愣,有些茫然的望着楚建业,而楚建业对他笑了笑,随即起身:“走吧,回议事殿。”

夏伐连忙跟上,心中琢磨着楚建业一番话的意思……

-----------------

-----------------

回到议事殿,在众人目光来回在夏伐与皇帝之间时,楚建业进上位,叹唏语,仅一句话:“各位都回去吧,明rì此时在来议事。墨公、屈何、李选三位大人来御书房见我。”

跟在进来的夏伐表情愕然,目光疑惑的望着楚建业。

楚建业又一次拍了拍夏伐的肩膀:“夏伐,回去休息吧。”

夏伐心中一叹“猜不透,那就别猜了”:“是,下官告退。”

目光此刻都集中在夏伐身上,楚建业出来后的态度,证明了夏伐还真猜到文安王的到来楚都的用意,先不论对与错,起码他出来的皇帝是相信了,这便是大本事。

墨良与屈何一同跟上,两人是不约而同的看向夏伐。屈何开口道:“墨公,难不成夏家还要出了内政大臣了?我看圣上对他的神情,想到一件往事。”

“屈何大人所指何事?”墨良倒是一时没想明白,屈何所指。

屈何一张布满皱纹的老脸,展露满含深意的笑容:“先皇当年初见墨公,不就是这样的神情吗?只是,这夏伐更加年轻,还是夏公的唯一的孙子,他如若有本事,圣上定会重用。”

墨良神sè一动,这话似乎是在告诉他“这位年轻人的前途,也许能和你的人生相比”

屈何与夏伐没任何矛盾,与夏家虽立场不同,但也算比较和气,因为,夏家向来是统管的陆府军,而且,镇守边关保家为民,就算要削减军队也没夏那支队伍什么事。但,现在夏伐的出现,他屈何非常好奇,这样一个身世的人,在得到皇帝其中后会走到那一步。

李选没急着去,他连忙跑到夏伐身边:“你给圣上什么了?”他得打探清楚,等下好话。

夏伐挑眼看着李选,随即高深莫测的道:“我给圣上了天下……”

李选茫然,这话人谁听了也会摸不着头脑。

夏伐靠近李选,压低声音:“李叔伯,文安王是来挑唆藩镇的,等下皇帝恐怕会问道此事,你记住别话,让墨公。”

“这样?”李选有些怀疑。

夏伐肯定的头:“恩。李叔伯事后你可得告诉我谈话的内容哦。”

“行,我先去了。”李选的回答没多少诚意,夏伐不以为然,因为,他肯定李选事后会来找他。

李选急急忙忙跟上后,楚子骁走过来,与他一起的还有杨伯羽。

楚子骁目光带着惊奇,他发现,自己瞧了夏伐:“夏伐,你给父皇什么了?”

“殿下,咱们不如去你府上慢慢。正好杨大人也在,一路就去了。”

这建议,楚子骁那会犹豫,立马开怀,心想夏公子太懂事了:“杨大人,宫内没什么要是了吧?“

就算有,杨伯羽也不得不先放着,对于夏伐与皇帝了什么,他是万分好奇:“没事了,走吧。”

----------------

PS:第一卷结束了,要是认真看,恐怕能猜到第二卷要发生的事吧。

求各种温暖怀抱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