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唐韵 > 第十七章 孙思邈产生好奇

第十七章 孙思邈产生好奇

因在同时更新两本书,所以更新量不会很大,现在每天保持一章,四千字以上,待老书完本后,更新就会加快!

求收藏、求推荐票、求一切支持!

多谢书友们!

-------------

孙思邈在消失了三天后,终于回来了。

这三天,陈寒过的挺有戏剧性,心情也很复杂:第一天跟着青宁逛长安的大街巷,近距离地感受了长安城的繁华,让他非常开心,第二天到灞河边游玩,结果落荒逃回来,非常遗憾又很郁闷,第三天在青宁的强逼下,被迫呆在客栈里养身体,更加的郁闷,下午孙思邈就回来了。

孙思邈回来,陈寒才“逃过”青宁的监视,得以从床榻上起来,和吴远和青宁一道迎出去。

孙思邈回客栈之时,还是乘坐出当日陈寒所看到过的那辆马车,依然有几名随从,在孙思邈抵达客栈后,那几个人还有马车也就回去了。

几人一番相互问候后,来到孙思邈房中。

孙思邈在榻上坐下,喝了口青宁奉上来的茶,问道:“吴远、青宁,为师出去这几天,可有什么事儿生?”

吴远还未回答,青宁就抢着道:“师父,我们两个没有什么事儿生,但子寒他却遇到事儿了!”

“哦!?”孙思邈盯着站在青宁后面的陈寒看,问道,“子寒,你遇上了什么事儿?”

陈寒抢在想先一步打报告的青宁面前问答道:“回道长,也没什么事儿,只不过到城外游玩时候,遇上一个溺水的人,把她救起来而已…”

但陈寒还是看了青宁抢答的能力,在他还未完之时,青宁就打断了他的话,抢着道:“师父,这么冷的天气,子寒他下水救人,将一名溺水的女子从灞河里救了上来,还将那淹死之人救活了回来!”

陈寒瞪了乱话的青宁一眼,矫正道:“道长,那人并没有淹死,只是口鼻间吸入水,肺里面也有水进去了,因水的压迫呼吸暂停而已,在下想法把那人吸进去的水排出来,再让她可以自己呼吸,有了呼吸,原本心跳没停,也就救回来了…”

孙思邈看了看有些像吵架一样的陈寒和青宁,示意他们两个不要话,问吴远道:“吴远,你与为师讲讲当日的事情,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是,师父,”吴远赶紧应声道,“当日情况是这样的,我和师妹还有子寒一道在灞河边游玩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叫喊有人落水了,子寒就奋力冲过去,跳入水中,将那女子救起…”

吴远绘声绘色地将当日陈寒救人的情况大概地了一遍后,再道:“子寒不但将那女子救上岸后而且…而且…用很特殊的方式让那女子重新有了呼吸…然后,我们就回来了,子寒还因此得了风寒,过烧,所幸现在已经没事了…”

“哦?!是这样!”孙思邈眼中精光大盛,盯着陈寒看,直把陈寒看的有些害怕,这才收起眼神,对自己的三个弟子道,“吴远、柳宁、青宁你们三人先去准备一些药物,为师这几天要在这里做堂,为城中的百姓诊病几天,需要的东西你们都准备好来,子寒,你留下,贫道要和你事儿!”

“是,师父!”吴远、柳宁、青宁三人应声后走了出去,青宁在走出屋子之前还瞪了陈寒几眼。

“子寒,你坐下!”孙思邈示意陈寒在他身边坐下来。

“是,道长!”陈寒依言坐了下来,等待孙思邈的问询。

“子寒,你与贫道详细讲讲当日救人的情况!”孙思邈带威严地道。

“是,道长!”陈寒老老实实地把当日的情况细了一遍,不过结交方淑的过程没,只是把后面听到有人叫喊,他闻声跑过去,跳下水救人的经过讲了一遍。

“春寒的天气,你身体还未完全康复,这样也敢下水?”孙思邈略带责怪地道。

陈寒感激地看了孙思邈一眼,争辩道:“道长,我自幼长于南方,泅水功夫非常不错,当日没有人敢下去救人,若我不下去救,那个落水女子一定会没命的!想当日情景,再迟一会下水,那女子都不一定有救了…呼吸停顿时间再长一,那就是麻烦事了!道长,我身体强健,受的伤也不重,以往时候也喜欢在冬天下水洗澡,如今天气已经转暖了,不会有事的!”

“救人当然是好事,不过也要注意方式…还有,刚刚不是你烧了么!?”孙思邈皱皱眉道。

“受寒烧…这只是骑马一路跑回来所致,”听孙思邈这样,陈寒赶紧解释,“从水中上来时并不觉得冷,但身上湿了,快马跑回城里来时候,一路风吹来,倒是受了一寒。回来后喝了姜汤,出了身汗,就没事了!救了个人,心中也高兴,即使受寒生病也没关系!道长不是了,为医者要有父母心,救人于危难之间方能显医者本色,所以我当时没有任何考虑就下水了!”

“没事就好,为医者确实要想尽一切办法救人,但…幸好你会泅水,”孙思邈头,神色也轻松下来,再问陈寒道:“刚刚你…你把那落水女子拖到岸上时候,那女子已经没有了呼吸?”

“是的!”陈寒头,“呼吸也应该是刚刚停止,但心跳还是挺有力,此是救溺水者最关键的时候,若再耽搁一会,那女子就会没命了,即使能将她的命救回来,但她的脑袋也会受到不可恢复的伤害…”陈寒指着自己的脑袋示意。

陈寒这番讲后,孙思邈的兴趣更浓了,再问道:“你再详细地与贫道讲讲,是如何救那女子的,用什么手段,也讲讲为何如此救,有何医理,可好?”

“好吧!”孙思邈的话中和眼神中有着让人不可抗拒的威严,陈寒也很顺从地应答,“当日那女子被我拖上岸后,觉她已经没有了呼吸,于是我就先给她清理了呼吸道…就是口、鼻、咽部的异物,然后再用膝部那女子的腹部,通过捏压方法将她吸入体内的水挤出来,当时在下看到她的呼吸不畅,就采取了人工呼吸…就是嘴对嘴的吹气,用嘴巴对着她的嘴巴用力地吹气,将新鲜空气吹入她的肺内,尽量让她的肺重新张开…就是让她的肺内有新鲜的空气,以恢复她自己的自主呼吸…吹气时候捏住她的鼻子,防止吹进去的空气跑出来!”

陈寒这番讲解有结结巴巴,古代医学词汇和后世现代医学词汇有太多不一样了,一些后世时候简单易懂的医学专业词汇,眼前这个虽然被尊为神医的孙思邈,也不一定知道,或者不一定理解得了,因此也尽量用大多人能听懂的词语讲解,但这样也使得讲话不太流畅,有些结巴,他也不知道孙思邈有没有明白他的意思。

孙思邈似乎还真没完全弄明白陈寒所表述的意思,或者是明白了陈寒话中的意思,但却弄不懂为何要这样做,有些茫然地盯着陈寒看,陈寒只得再用更易懂的方式再讲解了一遍,特别是把人工呼吸的过程详细地讲解了一遍,包括吹气的频率,还有吹气的力量都讲了。

看孙思邈这副样子,陈寒有些不解,按理孙思邈这样一位被称为神医的人应该知道人工呼吸的事,他在一本期刊上看到过,古代人工呼吸,还有胸外按压的明者是汉代的张仲景,只不过开始时候的人工呼吸并不是嘴对嘴的人工呼吸,只是在胸外按压让肺部收缩,难道这事记载错了?不然孙思邈这样勤于钻研医理的人不会不知道的,也肯定在平时的救人诊病中遇到过的。

有古代医书记载这样的救人方法,孙思邈这样的医学大家一定会去尝试并加以改进的,但看孙思邈的反应,好似对这样的急救方法并不太知晓。

听了陈寒进一步的讲述后,孙思邈终于头,“子寒,贫道明白了你的方式,但不明白的是,为何要这样做?从医理怎么讲?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你与我解释一下!”

“是,道长!”对这个看起来异常好学的神医这样问询,陈寒没有任何理由推拒,也开始解释,用尽量普通的话语讲解为何要这样救治,为何要进行人工呼吸,“溺水者救治前将其吸入的水排出来,这想必道长肯定是知道的…”在看到孙思邈头后,陈寒继续,“当日那女子呼吸已经暂停,在吸入的水排出来后,呼吸仍未完全恢复,想必道长也肯定知道,无论是谁不呼吸一段时间后,头脑一定晕,那是脑细胞…脑袋缺少氧…缺少新鲜空气所致,时间一长,脑部会受到不可恢复的伤害,而且,因肺里面吸入水,里面的空气相对就减少,肺里面的气少了,肯定会萎缩,呼吸更加不容易恢复!因此,作为医者所必须采取的抢救手段,就是尽快为溺水者吹入新鲜空气---嘴对嘴吹气是最有效的手段,并用手压其胸部助其呼气,如此反复几次,可以让溺水者的肺重新鼓起来,这样患者…溺水者就容易恢复自主呼吸,加上心跳未停止过,很快就可以恢复回来了,若是心跳停止了,那还要采取另外手段!”

“还要采取什么手段?”满脸惊疑的孙思邈脱口问道。

“胸外…心脏外按压,”陈寒坐了个手势,“溺水者长时间泡在水里,容易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但此时溺水者生命还在,是一种假死状态,抢救及时应该能救回来的…此时的抢救方法,除采取嘴对嘴吹气外,还要在其心脏位置按压,这样心脏内的血就可以被按出来,流向全身…按压的次数与平常人心跳次数相似,若溺水者心跳刚刚停止,在按压一段时间后,应该能恢复跳动的!即使暂时不能恢复,也不能放弃,需要继续抢救一些时候…”

陈寒很想象后世时候为实习生上心肺复苏课那样为孙思邈详细地讲解一番心肺复苏的原理、要领、操作方法、后续救治手段等一系列的东西,但还是牢记如今是处于古时候的唐代,没什么人能理解那些东西,也硬生生地把这想法压了下去,尽量用简单的话把大概的意思讲出来。

孙思邈头,脸上惊疑的神色更浓了,有些失态地看着陈寒,“子寒,你这些救人的方法是从哪儿学的?这样方法以前的医书上记载的很少,贫道也只是略知一二,也没有在平时的诊病过程中应用过,对其效果如何都不太知晓,你为何知道这么多?”

“是一本留存下来的古代医书,我也照着那书所写做的,在南方时候数次以这样的方式救过溺水者,那里除记载救治溺水者方法外,还记述了其他许多治病的方法,只是一些方法需要很多特殊的药物,但并不是我们常用的药物!”陈寒松了口气,原来孙思邈对这样救治的方法并不是不知晓,也在医书上看到过,只是没有在实践中遇到过,并救治过病人,所以感觉到好奇,一再问询救治的方法,还有救治的原理,。这也是一名学医者的正常心理。

面对孙思邈这位医学大家,陈寒也很想把后世的内科学等一系列他所上过的医学专著上许多诊疗疾病的方法写出来,与孙思邈交流一番,但想着后世的治疗大多以西医为手段,抗生素为主要治疗药物,如今还没有抗生素出来,还主要以中药治疗的年代,那些治疗方法并不太适合这个时代,还需要仔细斟酌一番,总结出适合这个时代的治疗方法才行。

陈寒也知道,在如今这样条件下,很多疾病的诊治方面,现在的自己并不是“专家”,甚至可以称作门外汉,虽然一些疾病的医理相同,但对中医他并是很熟悉,中药的药性也不很懂,要在这个时代当一名水平不错的医生,还得要重新学,中医,特别是中药的理论、药性等都需要去研究,不然一张合格的中药方都开不出来,那可是太丢脸了。

但陈寒也明白,自己知道这些救治的原理和方法,肯定要找个托辞出来的,不然不只孙思邈会有疑惑,其他任何人知道自己这样一个少年人懂这么多医学方面的知识,一定会惊疑的,诡称自己曾得到一本古代的医书,那是非常好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