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唐韵 > 第十六章 忐忑的心

第十六章 忐忑的心

Ps:新的一周,新的开始,需要更多书友们的支持,三江票、收藏、推荐票、打赏,统统来者不拒!谢谢各位书友!

今日三更!

----------

已经是大暑节气了,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在太阳狠毒的炙烤下,到处是一片火热的景象:树木庄稼都被晒的耷拉着脑袋,仿佛都失去了生机;知了在拼命地叫着,似要把这一腔火热吼出来;农户家的狗将全身趴在阴凉地方,不停地吐着舌头;一些放牧在田间的水牛,也把整个身子都伏在水里,只露出个头;极目远处地平线上,空气被太阳晒的,出现了似水在流动般的幻象…

身穿一身轻薄麻料装的陈寒站在终南山到长安之间官道上的一处驿站外的阴凉处,望着远处这些夏天才有的景象,同时感受扑面而来的滚滚热浪,有望而生畏的感觉出来,不过在站了一会后,他还是咬咬牙走了出去,到驿站边上逛了一圈回来。

陈寒看到,天气虽然很热,此时的田间地头还是有辛勤的农民在劳作,盛夏时节,正是庄稼长的最快的时候,田地里还是需要照料一下的,灌溉除草施肥,以求庄稼好收成,但官道上已经鲜见行人了,午后太阳暴晒下,还真的不是一般的热,没多少行人愿意在这样的时候赶路的,就如他们这一群有事要去办的人,此时也躲在阴凉的屋内,躲避酷热。

转了一圈,陈寒身上有汗出来了,脸上被晒后有火辣辣的感觉起来,只得又站回到驿馆门口阴凉处,无聊地踱着步,在知了单调的鸣叫声下,人显得昏沉沉,无精打采,被烈日一晒,他也感觉到昏昏欲睡了,很想找个地方睡上一觉。

虽有困意上来,但此时的陈寒却不愿意进去休息,离此地已经不远的长安城,强烈地吸引着他。

此次陈寒是跟随孙思邈,和孙思邈的三名弟子共五个人,再次往长安城去的,早就期望能再到长安去的陈寒,有种掩饰不住的兴奋与冲动,在从终南山出时候,就想着能早一刻到长安。

虽然一下子不出来长安有什么东西吸引着他,但陈寒很想早一步抵达长安,以实现一个莫名的心愿,甚至打算去做一些并没有计划好的事,他甚至都觉得自己有这样的想法很不正常,实与他后世那三十多年的经历不相符,也怕人笑话,没敢和其他人,包括孙思邈和青宁。

这次往长安,事先陈寒就知道孙思邈的目的是去长安为长孙皇后诊病的,孙思邈在临行前和陈寒详细地过,并再次和陈寒讨论过长孙皇后的病情,陈寒也基本能确定,孙思邈此次会带他入宫,一道为长孙皇后诊病,只要皇帝李世民不拒绝就可以了。

孙思邈在临行前告诉陈寒,他已经在写给皇帝的信中了关于陈寒的事,并此次准备带陈寒进宫为皇后诊病,孙思邈用非常肯定的话,皇帝一定会同意的。

孙思邈如此肯定地,陈寒也没有了任何的疑虑,没有把握,这个修行非常不错的老道不会这样的话的,不然就是失信了。

但此去要做什么事,孙思邈的几个弟子却是不知情,或者孙思邈没有告诉他们此行目的。

孙思邈不,他的几名弟子自是不会去打探的。

正是因为知道此行去长安的目的,陈寒非常渴望能早一些时候抵达长安,能早入宫,能尽快见到一些在这个时代有呼风唤雨能力的人,当然他也想结交或者结识这些左右了历史进程的人,这种想法,从来没有现在这样强烈过。

只不过此次路上的行程比较慢,让陈寒有着急,从终南山出已经是第二天了,离长安城还有二十几里地。原本陈寒还以为,他们会和上次一样,快马在一天之内抵达长安的,但孙思邈的安排还是让他意外,并不是整天在路上行进,一行人只是在每天上午及将日落之时,行了上阵,中午及午后时分,都是找地方休息的,原本一天的行程被安排成两天了,这让陈寒有种急切想去一件事,但却因故没法尽快去做,起一种很揪心的感觉,他也不是太明白孙思邈为何要这么慢行进。

原本陈寒以为孙思邈已经按到宫内传唤,应该尽快赶过去才是正道,这样免得受到李世民或者其他什么人的责罚或者降罪,但孙思邈好似对此没有任何顾忌,没有一着急的样子,悠着性子,以非常慢的度行进。第一天的行程只是在四五十里地左右,在中午时候到一凉亭内休息,直到日头落山了才启程行上几里地,又很快在驿馆内投宿。第二天走的更慢,午间就到驿馆内休息,休息的时候更长,已经过了两个时辰左右,现在马上就到申时了,孙思邈还要休息一下,陈寒都担心孙思邈是想直接休息到天黑,明天一早再行进。

天气炎热,晨间气温最低,若孙思邈只选择在早间行进也不为过,陈寒也不能去催。

陈寒非常想在今天能到长安城,但现在离天黑时间并不多了,再休息下去,很可能天黑前就进不了长安城,他很想去问询一下孙思邈,只是看到孙思邈在休息,也不敢去打扰。

陈寒在驿馆外站了一阵,在一名守在门口半睁半闭眼睛驿卒的注视下,走回了馆内。

回到安排给自己的房间内,陈寒在榻上躺了一会,还是没听到外面有动静,再也忍不住了,起身走到虚掩着门的孙思邈的房间外,犹豫了一会,还是抬起手轻轻地敲了几下。

“是子寒吗?进来吧!”里面传来孙思邈的声音。

“是道长!”陈寒应了声,推开虚掩的门,走了进去。

孙思邈正闭着眼睛在养神。

陈寒上前作了一礼,声地问道:“孙道长,今日我们能赶到长安吗?”

孙思邈睁开眼睛,露出一个笑容:“待再过半来个时辰,我们再启程,躲过一天中暑气最重的时候出,不会中暑,一会快马跑一阵,应该能在关城门前抵达长安城的!子寒,不要急,先休息一下,外面天热,此时外出行走,人马都是吃不消酷热的,我们反正不急…呵呵!”

“是,道长!不急…”听孙思邈这样,陈寒赶紧答应,“那在下也去休息一会!”

“去吧,养足精神好上路!”孙思邈着又闭上了眼睛。

“在下告退!”陈寒着,即出了孙思邈所呆的地方。

孙思邈既然这样,天黑关城门前肯定会以长安,陈寒也放心下来,回到供自己休息的地方,躺在铺有凉席的榻上闭目养神。

驿馆内很静,大部驿卒都躲在房间内乘凉,吴远、刘宁和青宁也在各自房间内休息。

孙思邈的面子还真不,一行人到驿馆内时,被馆内的驿卒们当作贵宾一样招待,不仅好吃好喝的东西端上来一大通,而且还提供了几个房间供他们休息,昨天晚上是如此,今天中午也是一样,陈寒想着孙思邈可能持有什么官方的凭书一类的东西,才得到驿馆内驿卒这样的优待。

跟着孙思邈过日子了,还是挺不错的,陈寒躺在榻上,歪歪地想着事儿。

陈寒在激动过后,也有一些担心起来,他想着他这样一名从南方来“参加科举的仕子”,只是对孙思邈,看了一本“古代的医书”而略懂诊病的方法,以这样的身份和借口入宫为皇后治病,可能不太妥当,李世民这位当皇帝的,不起疑虑才怪呢…还有,万一出错,那就是大麻烦事了!

在陈寒对孙思邈这些担心的时候,孙思邈笑笑后让陈寒放心,他知道陈寒诊病的技术是非常不错的,陈寒所担心的问题他都已经考虑过了,让陈寒到时不要表述自己的身份,他已经有信呈给皇帝,是他要和一位新结交的从南方来的医学奇才,一道进宫替皇后娘娘诊病!

孙思邈告诉陈寒,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都应该不会再问询身份的

听孙思邈这样,陈寒大松了口气的同时,也在怀疑,不成孙思邈已经知道他的身份?或者猜测到他是什么人,因此没了顾忌,连这样的辞都替他拟好了,一道去为长孙皇后诊病也没忌怕…

这个孙思邈行事的方式很多时候还真让人费解,陈寒想了几天也没想明白孙思邈为何要这样做。

陈寒也在想着,入了宫后,他该如何去诊看长孙皇后的病情。

长孙皇后毕竟是个女人,而且还是身份特别尊贵的女人,肯定不能和寻常病人一样为她听诊,查看体症的,必定要用其他方式诊看,他也没问孙思邈在以往进宫时候是如何替长孙皇后诊病的,能不能当面问询病情,查看体症及把脉,若是不能,是用什么方式代替的。

此次陈寒虽然带了新制的听诊器,但他也想着,不一定有机会为长孙皇后听诊呼吸情况的,若自己拿个在一般人眼里稀奇古怪的东西在长孙皇后的身上乱放,保不定那个让人忌怕的皇帝李世民,当场将自己拖出去,暴打上了一顿,甚至把自己命取了都有可能。

这是个挺头疼的问题,若不能仔细地诊听长孙皇后的呼吸情况,还有查看其他的体症,肯定无法准确地为长孙做出诊断,用药也可能把握不准,那治疗效果就强差人意,有让人头疼!

这可是个挺难解决的问题,陈寒心内有一些忐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