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纵横武侠之黄粱梦 > 第三四零章 难得的平静

第三四零章 难得的平静

"师傅,师傅,快来快来啊..."清脆的童音,打破了这让人昏昏欲睡的沉闷又炎热午后时光。丁一瞧了过去,却见小郭襄正蹲在不远处细细的瞧着什么。

"什么东西?"丁一走了过去,时间晃眼间已经过去了五六年,却是难得的平静的时日。郭靖和黄蓉现在已经不在时时的待在襄阳了,这个时候应该正在桃花岛上吧。岛上四季如春,却是个躲过酷热炎夏的好地方。

而眼前的郭襄却是黄蓉在襄阳生下的第二个女儿,因为生在襄阳便叫做了郭襄。同她一胞生下的还有个男孩,却是叫做破虏,其意自然是郭靖想要破尽蒙古,保护南朝一片祥和。

"快看,快看,好胖的毛毛虫!"小郭襄身边蹲着迷迷糊糊不停擦拭眼睛的小破虏却见那草丛中一条肥胖的大青虫缓缓的爬过,便是看着这小东西,她似乎也是看的极为有趣。

丁一道:"普通的大青虫而已,有什么好看的?"

小郭襄却道:"老顽童他说每一个动物都能够演化出一种功夫的啊,所以我在想这大虫子是不是也能创出功夫。"

丁一闻言一愣,脑海中不由的浮想起了自己在地上一拱一拱的模样,顿时就觉得这小丫头难怪被人叫做小东邪了,这才多大脑子里面想的都是什么东西啊。

这些年来,蒙古仿佛因为数年前的那场高手之战,对于中原一直心存顾忌,根据项凡传回来的消息,蒙古的大汗现在整日里提心吊胆的。时时刻刻都有高手跟随左右,却是害怕中原武者前去刺杀,而南征之事也因此搁置了下来。

所以郭靖和黄蓉才得空回岛,想到了自己的大女儿被丁一教导的极好,现在江湖上谁人不知道郭芙那长虹女侠之名。是以在回桃花岛的时候特意绕路过来将小郭襄和小破虏交给了丁一,这两个小家伙一个酷似黄蓉精灵古怪,一个酷似郭靖质朴敦厚。

这一日,丁一看着暖风吹过,看着场中大家四下练拳。忽然小郭襄一路疾跑了过来,身后跟着他的一屁股小尾巴,那是丁一新收的徒子徒孙。这些小家伙,全都是小郭襄的崇拜者,她现在可是武馆内当之无愧的大姐大了,其中又以郭破虏最为听从郭襄的话。

看着这群小孩子跑了过来,正在练拳和边上的教头不由的纷纷裂开了大嘴。这些孩子中有的就是他们的孩子,或者朋友的孩子。武馆中便是因为有了他们,才会如此的充满了活泼生气。

"怎么了啊?"丁一随口问道。

郭襄道:"师傅快跟我来,快跟我来,那个胖胖死了!"

丁一一愣道:"胖胖?"

破虏道:"就是二姐养得那个大虫子,天天吃好多的叶子所以就胖乎乎的。"

"哦,是那个虫子啊,怎么了?"丁一倒是知道这个小郭襄兴致广泛,不仅养了虫子,上到天上飞的,下到水里游的她都养。她又不怕生,和谁都能交朋友。武馆中各路英雄每次路过都会给他带些小东西,现在她的院子里可谓是大杂院了,一进去那是小猫小狗小狐狸不知道有多少。

郭襄道:"胖胖死了,还把自己给埋起来了,师傅你快去看看。"

丁一无所谓的被她拉着走到了院中,看着围上来的小动物。比起郭襄,它们更喜欢丁一,因为丁一的身上有那种很奇特的味道,那是自然的味道。

来到郭襄的小屋子,这里并没有一般女孩子的那般,反而古里古怪的,不过倒也不失一种古怪的风味。

走到近前,看见了一个大大的虫茧不由的笑了,摸了摸郭襄的脑袋跟他解释了一番,这不是死了,而是正在做另外一种进化罢了,那是一种全新的生命。

郭襄等人毕竟年纪尚幼,听不明白不过知道了这虫子没事后便高兴的又跑到一旁去玩了。

他们这个年纪并不适宜过于繁重的修炼,循序渐进才是正理。是以丁一每天早中晚三次看他们修炼好了便让他们随意的去玩了。

又过了十几天,郭襄急急的跑了过来又将丁一带到了小院中,自然是那只肥虫子有了动静。丁一微笑的看着,这正是给他们解释讲述道理的一个好机会,于是也耐心的一起守在一旁。

看着蛹的里面渐渐的动静越来越大,不时的又有了条条缝隙出现,丁一知道这是要破茧而出化蝶而飞了,这个时候他的心中忽然升起了一种明悟。

仿佛一瞬又仿佛是许久,虫茧终于破掉了,一对漂亮的翅膀瞬间挣脱了出来。紧接着那只小了许多的虫子也钻了出来,费力的在虫茧之上动弹着。随后缓缓的抖动着翅膀,那一对漂亮的五彩翅膀随着它的抖动,渐渐的伸展了开来,变得好大、好绚丽,看的众小家伙兴高采烈,也看的丁一微笑着盘膝坐下。

郭襄年纪虽小,但是聪明机灵看见了丁一的动作,知道不能吵到师傅。于是领着自己的伙伴悄悄的离开,又将那些小动物领了出来,这才急急的去找程英师姐和李莫愁教头。

程英等人一来,看见了丁一的模样,立刻知道定然是丁一又有所领悟。当下就另安排了小家伙居住,而她们却静静的守候在了一旁!

明悟之中,茧破成蝶!

"唔...果然不俗!已经到了这般境界了吗,看样子这个世界果真已经完善了吗?不过还不行,且让你再带上一段时日吧,这个世界的作用极大万不能出错,你且多待一些时日吧。最多日后我亲自给你陪罪!"虚空之中一声赞叹,却并没有一人听见。这个声音说完了这句,紧接着消失不见了仿佛从来都不曾出现过一般。

"呼..."长长的吐出一口粗气,丁一缓缓的睁开了双目,看着身前以自己为中心的一个圆圈春秋萧瑟、泾渭分明,不由的开怀大笑,居然因为一时的感悟创出了一门神功,这功法只要修炼到了极致,莫说长生,便是那些可以媲美自己前世魔法的威能也能展现出来,不过还不够完善。人体的潜能并没有全部发挥出来,自己仅仅是做了一个初步的开发,上丹田的脑域就能够具有了这等威力,如果自己修炼到九变又能够怎样呢?

"师傅,您醒了吗?"感觉到一丝气息,程英立刻开口询问道。

丁一站起扭了扭脖子,顿时发出了"嘎嘣"脆响,大呼一声舒服道:"我醒了,这次用了多久?"

程英道:"不多不少正好九日!"

丁一道:"九日吗?九为数之极,恰好我这功法也是推算出来九变,又是因为茧破化蝶而有了灵感,那便叫做'天蚕九变';吧!"

程英一喜道:"师傅又创出了神功了吗?"她知道丁一修为深不可测,往日里虽然不显山不露水的,但几乎能够随意的创出一两种功法出来。此时连坐九日,其中透着顿悟的光辉,显然是创出了一门绝世神功,她自然会为丁一感到欣喜。

边上的李莫愁冷冷的看了丁一一眼也不说什么便离开了,她虽然经过了数次开导,总算将那股恨意渐渐的化去,也答应了丁一当着个女教头。但是因为那次之伤让她痛不欲生,是以脸上几乎从不见笑容。但实际上现在的她依然是那个外表冷酷,内心温柔的女子,不过是畏惧所以用冰冷将自己保护了起来!

"那些小家伙呢?我将他们的院子霸占了,他们肯定急了吧。"丁一爽朗一笑。

程英道:"他们已经住到了震字院去了,那里和这里几乎差不多,倒是没什么好抱怨的。"

丁一摇头道:"这可难说,都是些小灵精啊。"说着话便往外走,他要找个地方好好的捉摸一下自己这刚创出的功法来。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

丁一天天在武馆中教授徒弟,以他十数年如一日的孜孜不倦,江湖中已经是无人不知有这样的一个可以随意学到各种功夫的地方,更是无人不知道他这个馆主的厉害。天下各种的武功无所不会,什么各门各派的绝学都会传授,只要你喜欢武功,只要你不是个坏人,那就可以学到平日里无论如何也学不到的绝世武功。

武馆中这般模样自然会引起他人的忌惮,但是又能怎样呢?秘籍在哪里,几乎都知道是在无锡城外太湖之滨的那座行云山庄之中。但是没有丁一的允许,又有几人能够进去?山林中现在可是有丁一放养的不少猛兽,得了阵法的滋养,多了一丝灵性,普通的武林人士根本无法在阵法中对付这些猛兽。

要说起这些小家伙来,全都是郭襄他们出外玩耍的时候找回来的。没办法,一群小家伙的威力太强大了,他们虽然没本事弄到这些东西。但是他们的师兄、师姐,他们的师侄等人可都是江湖上的好手,平日里回来看望或者请教丁一的时候都会带些东西来讨好他们。这倒是好,却也不想想,他们这群小家伙长到了五六岁的,那些个猛兽可早就是一方霸主了,若不是被丁一开了灵性,早就打斗起来了。有这样的一群猛兽守护,这丛林岂是这等好进的,更何况其中还有奇门阵法、机关陷阱!

因此现在江湖中的门派已经不在想着潜入进去偷取秘籍了,毕竟丁一并没有门派之见。你实心实意的过去,他自然会指导与你。全真教因此再次大兴,和少林并称北地双雄,虽然身处蒙古,却让蒙古对其颇为忌惮。而全真的大兴又和丁一有关,这些小道消息,这些个门派也都听说过。

全真七子虽然都是好面子的人,但是却从不妄言,是以对于全真终于在他们的手中绽放出了无比的灿烂,却也对丁一是推崇备至。便如少林,也会有高僧不时的领着小沙弥前去请教。他们一是为了武功,其二自然是佛法,丁一佛道儒皆修,本身的境界更是远胜他们,而且和少林渊源深厚,少林弟子是持了弟子礼前去的。

便是当今的朝廷也知道无锡有这样的一个好地方,也曾妄想前来手去些好处。因为武馆每日救济不停,这一日两日也不过如此罢了。但天长日久,有心人细细一算,便知道武馆之中定有如山财富,朝廷之中能者不少、但当权的却都是贪婪之辈,得了此消息后,只恨不得将武馆一口吞进肚内!

不过,他们将主意打到了武馆身上那可是自寻死路了。丁一尚未说话,也有武馆和学堂出去的将军、大儒立刻将消息传了回来。那可是一滴水掉入了一过热油中了,在吕仁这等毫不顾忌朝廷威严之人的带领下,险些让这个没有被蒙古推到的朝廷,却差点被一众武林高手给掀翻了。

便是丁一几人也不曾想到,武馆现在在江湖上居然有如此名望。若不是东邪北丐这两个看热闹的家伙大惊之下出手干预,便是以两人的身份武功也是费了许多力气才将暴怒的众人敢按压下来。

试问当今天下有哪个地方能够十年如一日的资助众人免费的习武读书?学堂中的先生都是丁一亲自请来的,学问自然不用说,便是为人也极好,教导出来的孩子少说也是一方秀才。而不好读书的便去武馆,只要肯吃苦几年之后练出一身基本,平日里干活什么的也比寻常人要强上数倍。

老百姓最重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后代。丁一在不知不觉中,在他认为只是再用那些银两做些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情,却已经在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时候,积攒了足以颠覆天下的声望。

那年在临安大闹之后,现在镇守边陲的大将,总有一些是有真本事的不是靠阿谀奉承上去的,在他们的手下却都有着不少的好汉在相助。那些人之中十有七八都是从武馆出来的,便是军师一类的也有一二是从学堂出来的。毕竟丁一的学堂也是因人而异,不会死板的只教你读书!朝堂之上因此而渐渐的隐现清明,宋朝这棵腐朽的大树居然在丁一毫不在意的潜移默化下已经重新萌发出了新的生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天下的变化有心人自然看的通透。那些忠义之辈欣喜之时,却也有一些人担心实权旁落,便是那皇帝在天天都有人拿着宋朝先祖的黄袍加身在说丁一的时候,祸根便在这个的时候已经悄悄的埋下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