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地球最后一个帝国 > 第419章 导弹基地

第419章 导弹基地

第二rì,李少启乘坐飞机归国,对外只宣称与巴勒斯坦关系正常化,而且在台湾问题上,双方矛盾不可调和,在外界看来,李少启的南京zhèng fǔ只是勉强与赵建国领导的阿拉伯联盟建立外交关系。

赵建国送走李少启,带着徐田和巴勒斯坦高级文武官员,前往加沙视察,加沙这个民风强悍的地方,却是一片贫瘠,三分之一地区沙漠化,其余大半也是干旱地区,而就在这样一个荒漠的地区,有一个巴勒斯坦的秘密基地,这是赵建国一年前批准建立的一个导弹试验基地。

如今火箭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导弹技术更无从谈起,德国也只是在进行导弹的初期研究,而导弹试验又极耗费金钱,希特勒为了节约资金用于常规武器生产,与巴勒斯坦在塞浦路斯联合建立了一个导弹试shè基地。

由于德国和巴勒斯坦制出了jīng密体积微的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电子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再加上耐高温材料的发现,火箭技术得到极大推动,让导弹形成战略打击能力成为可能,赵建国开始着手导弹研究。

但是紧锣密鼓准备波兰战争的德国,似乎对导弹研发缺少兴趣,他们宁愿塞浦路斯的生产基地多生产几架战机,不肯增加在导弹基地的经济和人工投入,这种情况下,赵建国建立了加沙导弹基地,赵建国深知导弹的战略威慑力,它不但能定摧毁敌人军工设施,而且还能让一种可怕武器形成恐怖的战略威慑,那就是核武器。

现在已经有科学家发现铀原子核裂变过程,但是没有形成系统理论,也引不起重视,核武器的研发需要太多的科技基础,赵建国知道那急是急不来的,而且动用太多资金投入核计划,刚刚走上正轨的巴勒斯坦承受不了,赵建国只能退而求其次,将核武器需要的技术分离出来,分头发展,并随开发随用于军事和民生,同时用优厚条件大量聚集科学家,只要各项技术逐渐成熟,核技术就能水到渠成。

而这其中导弹技术是重中之重,赵建国可不想一定要把飞机开到人家领空才能轰炸人家,历史证明,二战时期的空军基本都是战场空中支援,要执行远程轰炸任务,危险重重,需要经过jīng密计划,否则可能全军覆没,而一个型空中编队的覆没,损失相当于地面部队一个师全军覆没。

赵建国带着徐田观看了导弹模拟试shè,一旁的科学组负责人道:“目前我们短程导弹的试shè还算顺利,只是每次试shè都是经过我们jīng密校正的,要批量生产和装备军队,短时间办不到,而中程导弹我们的热推进技术还不成熟,无法控制导弹shè程。”

赵建国听着科学家话,脑子有些不够用,仔细听完道:“也就是研发不顺利对吧。”

负责人低下头道:“没错,我们很多技术都不成熟,而且科学家人数也不够。”

赵建国叹了口气道:“这在情理之中,我们国家科技基础薄弱,科学家除了犹太人,基本都是靠国外重金引进,你们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不过我希望你们多努力,研发出短程导弹远远不够,我需要成熟的中程导弹技术,而且不止地对地导弹,还需要地对空导弹。”

“啊。”负责人望向赵建国,一脸痛苦之sè,这就好像一个还没学会爬的婴儿,大人教他跑一般,负责人现在把所有科学家集中起来,让导弹可以在没有科学家在场的情况下,由普通士兵cāo作,已经快逼疯了整个科研组,而现在赵建国还要成熟的中程导弹技术,什么地对空导弹技术,负责人实在感到为难。

一旁的徐田笑着道:“老王啊,你不用太焦虑,委员长的意思不是要你们很快出结果,这些尖端技术没有几年是拿不下来的,你们脚踏实地,但目光可以放长远一些,什么技术不是从一种原始状态发展起来的,比如最初的步枪,那不就是绑在枪管上的火药弹shè器吗?”

听了参谋长这样,负责人终于放下心来,如果赵建国真让他一年搞定中程导弹技术,他只能直接去撞墙了。

赵建国头,突然眼前一亮道:“对了,你们知道一个叫爱因斯坦的犹太科学家吗?”

“爱因斯坦?”负责人道:“当然知道,他可是物理学的泰斗,目前供职于德国科研所,委员长为何突然提起他?”

“德国科研所?”赵建国默念一遍,记起爱因斯坦的确是德国人,可是纳粹上台,他还没被迫害么?赵建国转对夏青道:“派人盯着这个爱因斯坦,如果被赶出德国,你就算绑,也给我绑来巴勒斯坦。”

夏青撇撇嘴,心道不就一个科学家吗、。犯的着这么上心,可是她也知道如今科学家对巴勒斯坦的重要xìng,头答应了。

赵建国觉得还不够,又道:“还有其他犹太科学家,只要被希特勒迫害,你就给我挖过来,不管用什么手段,金钱也好,美sè也好,暴力也好,反正不择手段也要把他们弄来巴勒斯坦。”

徐田忍不住道:“少帅,我们这样做不好吧,希特勒对我们收留犹太人已经很不满,如果再收留纳粹定为罪人的人,恐怕希特勒会不高兴。”

赵建国轻哼一声道:“他把技术卖给rì本人,培训rì本军官,我还不高兴呢,他在乎了本帅感受吗?放心吧,希特勒分得清轻重,只要我们不背弃盟约基本条款,他不会与我们翻脸的,如果他一要责难,可以,除非德国与rì本断交。”

听着赵建国语气中对rì本的恨意和忌惮,后面的长泽梨香把头转向一边,装着没听见,赵建国着对科研组负责人道:“资金问题你不用担心,这些都由我们财政部解决,我只希望下次能看到短程导弹实弹shè击。”

“是,科研组一定努力完成委员长交代的任务。”负责人朗声答道,现在的各个国家,没有像现代那样的长远目光,对五年出不了成果的科研都不太上心,唯独赵建国有这个耐心,导弹研究已经一年,成果仅仅是在科学家严格控制过程的情况下,成功试shè了几枚短程导弹。

这要是在其他国家,领导人早就懈怠了,唯有赵建国将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到这里,这里聚集的各国科学家在惊异的同时,也对赵建国这样的长远目光惊叹,更加努力地工作,想尽早研究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