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地球最后一个帝国 > 第505章 宁愿败

第505章 宁愿败

第505章 宁愿败

更何况,国内百姓受阿塞拜疆军队的欺负,格鲁吉亚军队正好在阿塞拜疆欺负回来,在这些军官心里,这样也算是为本国百姓报仇了。访问下载TXT ..

有这样的心理驱使,两国的军队对互相的百姓可谓变本加厉,而在亚美尼亚的格鲁吉亚士兵和阿塞拜疆士兵,i帧然不甘心自己清汤挂面,看着自己昔rì的同胞在驻守地区为所yù为,却不得到惩处,自己却要辛苦的站岗,换做谁也不会好受。

于是亚美尼亚的士兵也对亚美尼亚的百姓采取了同样的方式,这促使亚美尼亚驻扎在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的士兵,同样的思维,要为本国的百姓“报仇”。

三国陷入混乱之中,而这一切伊凡只是冷眼看着,等待赵建国从车臣率军到来,而他要做的仅仅是让格鲁吉亚军队维持海疆秩序,封锁里海海滨,任何人不得靠近,原本在里海沿岸的渔民,在伊凡的命令下,被格鲁吉亚赶往内陆地区,干这些事,格鲁吉亚人倒是很拿手,那些渔民祖祖辈辈生活在此。

突然叫他们离开,而且没有安置措施,都陷入悲恸绝望之中,可是他们指望不上自己国家的军队,阿塞拜疆的士兵都去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没留快活去了,而现在阿塞拜疆的百姓,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当一名伪军,当一名阿拉伯帝国的仆从军,从生活上来讲,简直就是进入了天堂。

格鲁吉亚军队封锁海滨之后,伊凡率领维序军进行第二层封锁,集中了阿塞拜疆沿岸所有的船只,这些船只简陋,与军舰根本无法相比,但是好在阿塞拜疆人口大多集中在沿岸,很多以打鱼为生的人,现在这些船,也勉强能支撑渡河。

伊凡在集中船只的同时,集中了许多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的工匠,打造船只,一百万大军不是个数目,不是几批就能渡完的,必须分成几批,伊凡只能希望每一批能多运输一些士兵,而第一批运输的士兵必须很多,因为这是先头部队,需要用闪电战拿下哈萨克斯坦沿线的城镇,战力必须要强,所以越多的船只越好。

赵建国带着大军,翻越群山到达阿塞拜疆,对伊凡如此迅速拿下阿塞拜疆很满意,而且还让亚美尼亚城府,从此中东到俄罗斯,在没有阿拉伯帝国的反对国家,与德国连成一体后,从非洲到北欧,从西班牙到莫斯科,都是法西斯的地盘,法西斯势力终于前所未有的鼎盛。

同盟国集团正陷入正惨烈的战争之中,美国珍珠港被毁以后,罗斯福宣布全国进入战争状态,重新打造海军,但是海军不是一天两天能打造起来的,现在rì本海军在太平洋一家独大。

地中海正进行着大西洋两岸,也是法西斯和同盟国,两大阵营生死攸关的一战。

赵建国没有考虑那么多,现在全心都放在渡海上面,就让自己给已经满身创伤的同盟国再撒一把盐吧。

船只大概能够让十万人同时渡河,而且随着渡河的次数增多,船只在风浪中损耗,能渡河的人会越来越少。

赵建国挑选了十万最jīng锐的士兵,包括伊凡的维序军,杜鲁克的犹太军,一支jīng悍车臣部队,外加阿巴斯统帅的耶路撒冷zhōng yāng军,苏灿和罗大石各挑选了一支复**jīng锐,凑齐总共十万人,开始渡海。

赵建国留在大部队中,等待船只回来,现在伊朗和阿富汗已经受阿拉伯帝国的请约,带着三十万大军逼近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相继出兵支援,哈萨克斯坦作为中亚地区的老大,虽然也在俄罗斯的光辉照耀下,但是没有俄罗斯的时候,在俄罗斯陷入德国的大战,自身难保的时候,哈萨克斯坦就得站出来,这也是哈萨克斯坦提升在中亚地位的一步。

甚至,如果此战能赢,哈萨克斯坦在世界的地位也会增高,不定能获得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援助,那样,哈萨克斯坦也能成为同盟国最重要的一员了。

而这场战争,在哈萨克斯坦和其他中亚国家的人看来,并不是没有赢的可能,相反,赢的可能很大,伊朗和阿富汗要论实力,都比中亚最大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厉害。

可是中亚国家全部加起来,又是在自己熟悉的干沙漠地区作战,伊朗和阿富汗未必能占到便宜,哈萨克斯坦这次是意气风发地出兵,这一战,哈萨克斯坦哈利总统要让世界知道,中亚有哈萨克斯坦这个国家。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联军五十万,拿着自己的武器,以及一些印度支援的武器,倾兵而出,全力开向前线,准备与伊朗和阿富汗誓死绝战。

而就在这时,阿拉伯帝**队在厉害悄然暗度,伊凡,杜鲁克,阿巴斯,苏灿,罗大石等重要将领的脚步,踏上了哈萨克斯坦的土地。

赵建国站在里海之滨,看着浩瀚的大海,长泽梨香站在身后,发丝随着海风飘荡,蒋方震从后面走过来,似乎有话想。

“有话就吧,我看你憋很久了。”

蒋方震看着海面,过了许久缓缓道:“少帅,其他的我没什么的,少帅那样做,有少帅的理由,但是我想问少帅一句,我们是不是太心急了?”

“何以见得?”

蒋方震叹口气道:“少帅看到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还有阿塞拜疆的乱境了吗?我们本不必如此的,完全可以加以约束,我知道少帅的意思,这样做,有利于暂时的稳定,有利于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这三个国家的统治阶层和军队快速效忠我们,能够帮我们稳定后方。

毕竟他们是我们占领这三个国家的既得利益者,是最大的得益者,我们有了他们的支撑,才能如此快的渡过厉害,出现在哈萨克斯坦,可是少帅也清楚,这些,都是暂时的。

我们这样下去,迟早引起这三个国家的大规模反叛,民众的反叛力量不可视,到时候那些强抱女人,只知道收刮钱财的军队,是抵抗不了那些怀着民族仇恨的军队的,到时候我们很可能失去对这三个国家的统治。

我知道这一,少帅也想过了,少帅的真实想法,恐怕是谁也不知道的,少帅指示想要想要这三个国家暂时稳定,那些伪军暂时效忠,少帅只是想现在早渡海,完成对阿斯塔纳的占据,这样就能快速进入中国战局,完成复国计划。

但是,我觉得少帅有些心急了,我觉得事情并非那么迫在眉睫,我们大可以先稳定了这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稳定之后,还能更好的控制伊朗和阿富汗,而且这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我们不应该让这三个国家的采取换防的方式驻守,赢得暂时的稳定,却乱了秩序。

少帅,我们现在不止有为国家复国的任务,还应该保护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和领土,这三个国家并非那么不重要,他关系到阿拉伯帝国与俄罗斯的联系,我们为什么不多给这三个国家一时间。

这是方震的想法,希望少帅能够考虑一下。”

赵建国望着里海绿sè的海水,看了很久,才缓缓道:“方震,我也觉得自己有些心急,这是实话,但是我不得不这么做,你知道为什么吗?不止是因为我想早rì复国,实际上我要是这样想,就不会先去俄罗斯,选择乌拉尔山作为目标了。

蒋方震,就像世界大战以前,我给你过的话,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们能够发展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们需要趁着世界大战,完成我们的理想,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蒋方震站在赵建国身边,赵建国知道他在思考,但是很多事情,蒋方震虽然谋略过人,但是还是想不到。

赵建国缓缓道:“现在世界大战的形势已经明朗了,虽然还存在一些变数,但是在我的预料中,战争持续不了多久了,战争,我们或许很快就能赢得胜利,也可能我们很快就会失败,这取决与几场战争。

我们的战争已经进入白热化,可以想象,地中海一战之后,取得胜利的一方,将彻底掌握大西洋的优势,如果同盟国胜,美国将在西班牙反击,英国将在英吉利海峡反击,如果我们胜,美国滚回美洲,英国自保孤岛,整个大西洋,在没有我与希特勒的对手。

而太平洋战场,rì本如果击败美国,rì本取得太平洋霸权,而就目前看来,中国李少启zhèng fǔ是挡不住rì本人的,而俄罗斯,也取决于德国和俄罗斯随声税负,当然,还有我们。

这些各地的战争,无论谁取得胜利,战争的天平都会猛然倾斜,胜利的一方,将取得最终的胜利,换句话,世界大战将结束。

现在世界大战的烽火燃遍世界,美洲,非洲,中东,中亚,欧洲,到处都有战火,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却未必战火会停息,为什么,因为这世界上有野心家,希特勒的野心,远大于丘吉尔斯大林和罗斯福。

而现在看来,我赵建国本无大志,但是中东已经取得,俄罗斯也必须进攻,中国要复国,还有向rì本复仇,如果这些都要完成,就如瓦希尔所,恐怕我赵建国就是全天下最有野心的人了,尽管我自己不会承认。

方震,我们的地位很特殊,我这么多,就是要告诉你这个,世界大战结束了,我们的战争没有结束,如果rì本人还在中国,他们也是法西斯阵营,而我们必须进攻他们,就会掀起另一场战争。

我知道你心里忌惮德国,我们攻占乌拉尔山,以及巴尔干的斯巴达地区,都面临德国的威胁,其实我也一样,而我可以想象,希特勒也将我们视为威胁,特别是击败俄罗斯之后,无论向东还是向南,都是我们的势力,希特勒要想扩充势力,就必须向我们挑战。

而我们一旦与rì本开战,就是希特勒最好的口食,到时候希特勒一定纠集rì本意大利,还有那些战败投降德国的国家对我们发动进攻,我们将迎来下一场战争。

这是最坏的结果,但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要在这种最坏的结果发生之前,取得更多的成果做更多的准备,我的希望,是能够在德国与美国英国决胜之前,甚至是与俄罗斯决胜之前,进入中国,将rì本人赶出中国,这样,下一场战争的主动权,就在我们手里,我们想什么时候发动对rì本的战争,就什么时候,至少不会留给德国口实,让德国人占据大义。

但是这是最好的结果,我们基本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我真正的目标是,在下一场战争来临之前,对rì本发动一次大战,取得一场大胜,至少让rì本人知道我们的厉害,在中国战场上,取得压倒xìng优势,那样,下一场战争一爆发,我们就能快速将rì本赶回老家。

为了这个目标,我没有时间管其他的,没办法不心急,必须尽快取得对俄罗斯的胜利,我之所以选中乌拉尔山才,除了避免刺激李少启外,我还希望能够稳定今后与rì本作战的后方,对德国采取收势的时候,我们有险可守。”

赵建国一席话完,蒋方震沉默良久,如以前世界大战来临之前一样,蒋方震并不完全相信赵建国的话,可是这次,蒋方震觉得赵建国的话发生的可能xìng比上次世界大战的言论要高得多。

那为什么又不能相信呢?

蒋方震选择了相信赵建国的话,看了一眼厉害的波浪,默默转身,去准备下一批渡海的事了。

这时长泽梨香走上来,默默了五个字:“下一场战争。”

赵建国看向长泽梨香,长泽梨香的头发被海风吹拂着,露出光洁的额头,在黄昏的光线中,在泛着水光的夕阳光线下,显得分外美丽。

可是眉头微蹙,长长的睫毛闪动在阳光下,嘴唇微张,带出一淡淡的忧伤,赵建国第一次切心地感觉到,长泽梨香内心的伤痛。

“梨香,在想什么?”

“在想下一场战争,无休无止的战争。”长泽梨香着。

赵建国叹了一口气:“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长泽梨香摇了摇头,又了头:“是啊,没有办法,中rì两国本来就是要有一战的,即使少帅现在和rì本站在同一立场。”

赵建国沉默不语,他能猜到长泽梨香的心思,从地图上来看,里海虽然不算宽阔,却是东亚与西亚分割的地方,踏上哈萨克斯坦,进入中亚,也就意味着距离中国,距离中rì战场更近了一步,这种感觉不像以往。

感觉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站在里海的西海岸,站在阿塞拜疆,与站在里海东海岸,站在哈萨克斯坦的领土上,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

就好像一下子,中国就在自己面前,实际上走过的距离并不远。

而这个时候,就不得不面对以前一直担心却不用一直想的问题,赵建国知道长泽梨香不希望自己回到中国,长泽梨香从没忘记自己的国家,忘记rì本,而现在自己作为赵建国的亲卫回去,也就意味着,自己将选择离开,这么久,这么多年,自己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习惯了跟在赵建国身边,习惯了照顾平儿,在出征之前,长泽梨香还让哥哥长泽合川教平儿用兵,虽然现在平儿才五岁不到,可是长泽梨香不知道这次出征什么时候回去。

或许,回不去了,西伯利亚就有rì军了,好近。

赵建国看着长泽梨香不知道什么,轻声道:“梨香,如果我与rì本开战,你是zì yóu的,你曾经过,我们会在战场相见,这一,我并不介意。”

赵建国完转身离开,留长泽梨香一个人在海岸,其实赵建国不知道,长泽梨香的下一场战争,并不与赵家国的下一场战争完全一样,赵建国的战争,是他与rì本的战争,与皇道派的战争,是彼此赌国运的战争。

而长泽梨香,她不知道什么,她只知道自己怀中有一封明治天皇的遗嘱,无数次这封遗诏压得自己喘不过气,自己要背负那么多东西,而下一场战争,或许不是赵建国来拉动,而是其他的。

这时候,长泽梨香甚至希望法西斯集团战败,rì本战败,阿拉伯帝国也战败,至少同盟国的那些领导人只是追逐利益,没有法西斯国家领袖那么**裸的野心,如果同盟国战败,法西斯国家虽然追能匍匐在同盟国战胜国的羽翼下,惟命是从。

但是至少,下一场战争不会轻易到来,甚至不会到来,那些国家,不过是寻求一种霸权而已,俄法西斯国家,大多数时候,是**裸的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