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赵氏为王 > 第三卷 同室操戈 第一百四十六章 激流涌动(五)

第三卷 同室操戈 第一百四十六章 激流涌动(五)

朝会五日一次,这五日各部积累下来的事务事无巨细,皆会在朝堂上向赵王一一汇报,所以自然也就显得十分繁琐。赵雍虽然为赵王二十七年,可对这种朝会向来不感兴趣,能避开就会避开。只是在他即位后先后为相的赵成、赵豹、肥义三人皆是尽忠职守之人,赵国这近三十年里倒也没出什么意外。

如今他想要重新回到朝堂,就连这种繁琐至极的朝会也耐着性子一一参加,也真是当真为难了他。最初听着还有些兴趣,和臣下们一问一答,不时开着玩笑,到后面禀报的事情愈加繁琐,尤其是些年纪老迈的属吏门掾,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要大念一通,让赵雍心烦不已。

赵雍的脸上也渐渐露出了不耐之色,却强压着脾气一直忍着没发作,在御座上不时换着坐姿,望向那些老头子的眼神已经十分不善。倒是一旁的赵何却一直安静的坐在那,侧着脑袋专心的凝听,极少开口说话,但每次说话问到的都是事情的关键所在。

大大小小是事物禀报完,已经日渐午时,到了用膳的时间。朝中的百官为了赶早朝都是起了个大早,到如今大多都已经饥肠辘辘。按照朝会的惯例赵王是要设置午宴款待各位臣工的,所以诸人一心想着丰盛的午膳,也都盼望着早点结束朝会。

直到最后奏事的一名老臣颤颤巍巍的回到了队列中,众人才松了口气,原本以为赵王会立即宣散朝的,却有些意外的看到主父竟然抢先站起了身子。

赵雍环视了一周殿下百官,手不由自主的按在了腰间的佩剑上,最后目光落在儿子赵何脸上,沉声说道;“我还有一事要宣布。”

“如今中山国已灭,北部林胡和楼烦已经归顺我们赵国,燕国与我们赵国又关系和睦,所以代地的形势得到了极大的缓解,章儿肩上的担子也轻了许多。我寻思着将他一人放在代地闲置实在浪费,便打算将章儿调入朝中参与政事,你们有何异议吗?”

赵雍此言一说,殿下顿时鸦雀无声,就连在殿门外一直心不在焉的赵信也忍不住竖起了耳朵专心听着,生怕漏过了一句话。

公子成脸色阴沉,肥义则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楼缓却神色淡然,显然早已经得知了消息。其他大臣或惊讶或者愕然,或者一副事不关己的表情,脸上表情各异,却无一人说话。李兑飞快的望了对面的赵颌,见他也正好望向自己,两人双目对接交换了个眼色,已经暗自决定绝不出头。

赵章爵封安阳君,与公子成并列为赵国公族中地位最高者,在赵氏中的地位仅次于主父和赵王。他若回朝,在朝中的地位自然不会低,虽然无职,却是上卿之列,这对在朝中势单力薄的主父党无疑是一大助力。

而且最让人耐人寻味的是赵章曾经太子的身份,让人猜不透主父究竟想要做些什么。而且主父虽然看似在征求赵王和群臣的意见,话中的语气却是极为生硬,完全是下命令的语气。

赵雍见无人回应他的话,反而一个个都神情各异的看着自己,脸上不由露出了一丝怒色,道;“怎么,诸位对此决定有什么不满的吗?寡人愿意洗耳恭听。”

赵雍虎目环视殿下群臣,神色中不怒自威,大多人目光稍有接触便躲闪开了,即便心中有反对意见,也不敢当面拂了主父的意思。唯有公子成却是不惧,论身份他是赵雍的叔父,论资历他在赵肃侯时期就曾担任过相邦,所以大步上前出列,微微欠身说道;“主父所说,臣思虑之下认为有些不妥。”

赵雍目光望向公子成,眉头虽然邹起,心中却并没有什么惊讶。要知道他主事近三十年,朝中经常反对他的也就只有这个叔父了。

既然是在意料之中,赵雍便开口问道;“叔父认为何有不妥?”

公子成迎上了赵雍目光,直言不讳道;“章儿是主父您的长子,而且是做过十年太子的人,老臣担心若是他回到朝中,会给一些居心叵测的人一些不该有的想法。”

公子成此话一出,意思已经很是明显,就连李兑也没想到,这赵成竟然会这么直接的便将心中的想法说出,根本不给主父下台的机会。心中忍不住有些担心起来,一旦主父和赵王的矛盾激化,到了不可调和的冲突阶段,那身为王党中核心人物的他,是否有掌控全局的能力?

要知道他虽非真心结交赵成,但此时赵成所代表的庞大公族势力却是他的巨大助力,如果因为赵成的莽撞而让自己精心掌控的大局被破坏了,那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无疑就付诸东流了。一旦主父在政@治斗争中取胜,重新将赵国的王权收回,那背负了主父信任的自己,以及赵颌等大大小小的官员,必然会遭到强势清洗。

想到这里李兑不由忧心忡忡的看了一眼主父,却发现他虽然面色愠怒,神态却没有什么激烈的变化,这才微微放下心来。要知道此时主父虽然失去了对朝堂的绝对掌控力,但军中的威望依旧是如日中天,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他愿意蛮干的话,不到一天的时间,邯郸城内必然被他的大军清洗。

赵雍果然是对自己这个叔父的不配合态度习以为常了,所以的只是冷哼了一声,反驳道;“章儿是曾经做过太子不假,难道就因为这事他就终身不能进入邯郸吗?我尚在人世,即便有人想要兴风作浪我也镇得住,叔父你大可以放心。况且章儿与何儿自幼交好,兄弟之情远胜于普通百姓家中,哪里会有你担心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想将他调回无非就是想让我们父子三人好好享享天伦之乐。”

“如今章儿的年岁也已经过了婚嫁之龄,却一直因为忙于征战沙场而无暇娶亲,这次我是打算让他来邯郸,也好为他寻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叔父,你这做长辈的人不会连侄孙的终身大事都要阻拦吧?”

赵成除了左师一职外,还兼任着宗伯一职,是赵氏一族中威望最高的长辈。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作为宗伯的他,自然要对赵章这个长孙的婚嗣多加关心。所以赵雍这么一说,赵成也不好出言反驳了。

见赵成不再反驳,赵雍又将目光投向肥义,说道:“肥义,你可有异议。”

肥义闻言微微躬身回礼道;“臣只想一问,安阳君这次前来,是打算长住呢,还只是短柱。”

赵雍神色有些复杂,却看不出喜怒,只是语气平静的说道;“说不好,看婚事进展的如何,短则数月,长着一两年。”

肥义又是一躬身,却不在说话了。他与赵雍相交多年,对赵雍的心事自然摸得一清二楚,但他也知道依照赵雍的脾气和秉性,已经决定的事情绝非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三言二语就能改变的。与其自讨没趣,还不如静下来好好想想如何化解和应对,

说到底现在坐在王位上的是赵何而不是他赵雍了,关键是得看赵何的态度,只要他没有点头答应,任何政令都出不了这临厥宫。

问罢了赵成和肥义二人,主父的目光又落在了狐易的脸上。狐易虽然只是虚职贵衔,但起族人门生遍布朝野,家族的势力不可小觑,所以赵雍便特意问他道;“柱国可有什么看法。”

狐易不慌不忙的一躬身,道;“老臣以为主父所说极是,安阳君早已经过了婚娶的年纪,确实应该回邯郸来早日完婚。但安平君所担心也有些道理,小人之为不可不防。所以如何定夺,还是得看主父和大王的意见,老臣绝无异议。”(安平君说的就是公子成,因为史书上大多称呼他为公子成,江南那时候也有了一个思维误区,以为他没有封爵,最近翻到一段记载才注意他在赵烈侯时期就当过相邦,封为安平君。同时要说明下,战国时期的相都是称为相邦的,只是到了汉朝为了避刘邦的名讳,所以史书中一律改成相国)

赵雍听完狐易一番话,心中忍不住暗骂一声‘老狐狸’。这个狐易身经三朝,从赵雍祖父肃侯时期便已经入朝为官,为人深晓中庸之道,从未在朝中轻易站队。正是因为他的明哲保身,才经历了几次政治清洗却仍然位居上卿高位,在朝中号称‘不倒翁’。

很明显这次他又是来装糊涂了,看似说了一通,看丝毫没有表半点态度,反而把皮球踢回给了主父。这让门外的赵信心中佩服不已,心想狐茂的老爹当真了得,不愧是姓“狐”之人,果然是老谋深算,在朝中滑不溜秋。按照他的性子,不到形势明朗之前他是绝对不会轻易表态支持任何一方的,只是在一胖观望。

狐易所代表的狐家,正是朝中大半官吏们的心态,那就是中立于主父和赵王的夺权之争外。因为对狐易而言,无论最后谁取得胜利,都必然要安抚他们这些观望的中间派。(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