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余生邀约 > 第二十二章 并非只是第一桶金

第二十二章 并非只是第一桶金

其实在未包产到户时,村里有个村办工厂,那时的这个行政村比周围其他的要富裕一些。从后来解散时分到家里的一些厂里生产出的东西来看,产品是淘汰了,没有及时找到转型的来替代。作为村办工厂的技术员,爸爸也曾经出去工作过,听说要每年交给村里多少钱,剩下的自己拿,即使这样,我们家的条件也好些,结论就是小村的农业生产只能顾住温饱,这种贫困的生活限制了人们的思维,村子在之后几年的发展中并没有跟上去,反而是越来越闭塞。人们三个季节都在田里劳动。而冬季时天气好时就出来晒晒太阳,天气不好就关在家里做做鞋子,修理一下农具打发时间。那时我们村子的路离主干道远一些,这样很少接触到外面的人或事。

转机是乡长带来的,我那时并不知道,只是后来又换了一届乡长时才听村里人们议论的。有一年的春季,还不到开春浇冬小麦的时候,一般这时人们还在享受着最后的休闲时光。但那一年,先是爸爸和村里的几个干部频繁去乡里开会。之后就是集合了部分村民去测量田地,又陆陆续续从乡里拉回来一车一车的枣树苗。这样很快一些中国麦子的地里竖起了一排排的枣树。很多村民饭余会聚在一起心疼被掘出来的麦子,但那时的村民还是比较好管理的,这件事以更快的速度完成了。从这一年之后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我的噩梦来了。我是集中力不强的,我不能长时间的去做一件事,这个我之前有讲过,并且我的胃不好,打枣的时候,看到好的总要吃吧,吃多了枣子我会吐,可看到很好的又忍不住,这些都是折磨。

枣树是很好的经济作物,因为它没有几年的成熟期,种下去的树当年就会结果,鲜枣和干枣都可以卖或加工,可以存放,也是很好的营养补品。枣树的种植让村民从温饱走向有一定的存款,人们不再满足于温饱,也开始通过来收枣的人们了解外面的经济形势,到3、4年之后,村里联合外面的商户一起收购鲜枣,卖到我市、天津市或北京市,冬季也有一部分人去市里开店卖点农产品、粮食等,到第五年开始,乡里开始扶植乡镇企业,我爸爸也跟随这个形势,做了乡镇企业会计,那时有听到他跟妈妈谈到乡镇企业的年收益等,这些收益是五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乡长在任的最后几年里,部分垫资搞起了大棚蔬菜种植,这些很实用的经济发展点子,一步步在我们这周围所属乡里贫穷、封闭、但很朴实的村子里开展、并扩散开来,每一步都走得时机很对,如果不发展枣树种植,不会开拓村民的思维,也没有多余的钱做投资,去开工厂,种大棚蔬菜,有了闲钱,大棚蔬菜才有销路,这些像是下一盘棋,错一步也是走不到最后。

我们家里也种植了蔬菜大棚,虽然整个冬季没了赋闲的日子,但那个大棚,支持我们一直到大学毕业,如果没有这些举措,我不能想象我们兄妹四个怎样读到这些年的书。我工作后的几年,我们村前边一个村子,属于另一个乡镇,才开始搞水果大棚种植,这个落后几年的策略,使得那个村子更多的人需要出来上班。我知道这个乡镇干部,是在他离任时,听爸爸他们在谈论,他去了一个更穷困的地方开始新的任期,在那里也开始种枣树,并没有因为搞活了一个乡镇而得到升迁。职场的起起伏伏是那时朴实的村民所不能了解的,为这个带领我们掘到第一桶金的领路人,很多人曾念起他。

对于这个党里被更多村人记住的优秀干部,我想说声,愿所有的付出,都不会被岁月辜负,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