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玲珑月 > 第十六章 谣言四起,扶苏立断

第十六章 谣言四起,扶苏立断

肤施县外十几里处立着一家酒肆,立在秋风中。

这酒肆也算不得是酒肆,它很旧,没有招牌,没有匾额,只有草棚。

草棚子很大,足足方圆三里,底下很多根柱子支撑着,又随意摆放着许多桌子和修竹坐垫。

老板似乎不怕会没有客人,因为这里是肤施县外唯一的酒肆,无人与之争抢。

他已老了,连动也不肯动一下,只是随意地在左边的石块上躺着或者坐在,独自饮酒。

他看起来实在不似个老板,但这里的人都知晓他就是老板,他在这里二十多年了。

无人知晓他的过去,无人问他从何处来,也不知晓她为何孑然一身待在此处二十余载。

更是无人知晓他住在何处,仿佛他生来就坐在那块大石头上独饮,饮那风霜,饮那雨雪。

他着实是个奇怪的老板,总是随心收酒水钱,高时一杯酒竟达一镒,低时对方能够免费喝得好几坛子好酒。

但他这里却不绝客人,因为他无所不知,大家若是有事,也总来问他,可来了就一定要喝酒,也一定要提问,至于答案,问的人并非都听得懂。

尽管如此,却无人报案,无人告他欺诈,便是那县官,也偶尔来此处喝酒。

在此处的人在意的并不是钱财,亦不是问题,大家只不过是为了歇个脚,看看这里的美人。

这里的确有美人,六个伙计便是美人,宛若秋水,宛若清扬。

玉手细细倒酒来,低笑浅浅出尘外。

午时,酒肆中来了两个骑着马的人。

前头的是一个近而立之年的男人,着一身藏青色衣袍,头戴斗笠,眉头半锁,不由得透出几分忧虑来。

后面的是一个约莫志学之年的少年,着一身深灰色的布衣袍衫,眉眼却清秀,只是跟着中年男人,似乎也有那么一丝担忧,又似乎有一丝期许之意。

酒肆中坐满了人,美人婉转轻笑。

“信陵君化作鬼神回来了?”人群中忽然一声似醉话语。

男人和少年下了马来,少年自将马匹牵至一旁,缰绳绑着树,再进去坐定。

男人本不愿来此,只是忽然听得那一句话方停下来。

人群中议论纷纷,俱是关于原魏国信陵君的。

“可不是么,必是他的冤魂回来了。”

“都这二十余年了,但愿他安息才是。”

“是该安息,我倒是希望是信陵君的子孙回来了,我瞧着昨日那少年便是他的子孙。”

“没错、没错,都说是要灭秦复魏来了。”那“灭秦复魏”四字说得极小声,似是蚊虫嗡叫一般,在坐的人却都心照不宣地点点头,好像自己听得清清楚楚。

“唉,信陵君生前势力众多,不想结局却是哀悲。”

“生在帝王之家也有苦恼啊。”

“你们说他是怎么死的?”

“你们还记得魏安釐王三十年么?那时今上派蒙骜将军攻打魏国,信陵君本是在赵地,回来后,大败蒙骜。”

“这我晓得。后来今上又使反间计离间信陵君和其兄长,安釐王因为谗言又将他废止不用。”

“若不是安釐王听那些谗言,恐怕我们旧国也不会被灭了。”

“继续听我说来!后来,信陵君遣散众门客,不知怎地,过了四年就死了,也就是安釐王三四十年。”

那年逾花甲的老板不知何时也走进人群中,看了看戴斗笠的男人,问道:“我可否坐在此处?”

“可以。”那男人口中淡淡应道,心下却只想听周边人的讨论。

老板提起酒壶,灌进一口酒水,道:“你想知晓信陵君的事?”

男人心中微微诧异,淡淡道:“信陵君之谁人不知。”

“哦?那你便告诉我他是怎么死的。”

“莫不是因为安釐王不信他,令他倍感痛苦,沉迷女色,终日饮酒作乐,最后郁郁而终罢。”

老板笑笑道:“你说得也不错,但并不全对。”

“我瞧着便是安釐王赐与他鸠酒,将他毒死。”风中又传来旁人的议论。

“就是啊,听说他家中一众人等均死于毒,安釐王真是狠心啊。”

“难道是如他们所说?”男人问道。

“渺渺世间,无人知乎?”老板摇摇头,起身离了去。

有一个女人跟上去,低声问道:“若是此人再提问,我是否还需回答?”

“不必,我已答了他的话。”老板眉眼半有笑意,又走去那大石块上,一口一口地喝着酒。

男人不解他的话语,又继续听众人的议论——

“你们可知后来安釐王怎么死的?”

“不是病死的么?”

“诶,怎么是病死的!听说是信陵君化作冤魂回来将他杀了!”

众人忽然一片唏嘘。

“你们听说了么?前些日子那乌石乡中还有人弹唱故国歌曲呢。”

“这如何不知?我还去听了两次呢,可是极好。”

“是啊,我也去了,真是叫人思念。”

“真不晓得那小子是不是信陵君的子孙。”

“嘿,我瞧着八成是。”

“若是如此,信陵君在地下也能安息了。”

“那群县官还说什么要缉拿那位公子!告示贴得街边道路都是,他贴一张,我撕一张!”

“正是如此!我也将那狗屁告示给撕了!”

“哈哈哈,县衙那群人贴了一夜的告示,今儿可都不敢再贴了。”

男人听到他们言语越来越是激愤,不由得眉又皱起。

少年心中亦是愤愤,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男人忽道:“走罢。”

少年付过了账,紧随男人其后,踏马离去。

……

郡守府外站着两个人,正是肤施县外的那男人和少年。

门卫人瞧见这中年男人却急忙躬身,欲要问好,那中年男人却摆了摆手,径自带着少年走近门里去。

门外的小厮只将他们的马牵到西院的马厩去。

县令、县丞和县尉等人瞧见中年男人,急急躬身叫道:“太子殿下。”

扶苏摘了斗笠,点点头。

县令又问道:“太子殿下,怎地这时候来了?”

扶苏道:“进去说罢。”

话罢,几人又跟着扶苏进大堂中坐定,扶苏又示意他们坐下,布衣少年自是正坐在一旁。

扶苏道:“此次来,并无什么大事,只是来想看看我那妹妹罢了,原也不必到这里来,只不过却才我在市井之中多听得那复魏国的谣言,因而过来过问一问发生了何事。”

三个县官忽地都把身子躬了又躬,伈伈睍睍,齐声道:“殿下,是我等办事不力。”

扶苏微微努目,又叫他们起来,道:“且细细道来。”

县令便将昨日之案细细说了一遍,自是依了静姝之意,不敢提她那一茬。

扶苏闭目前后思虑一番,心中已有定夺,缓缓睁开眼睛,道:“如今那缉拿九冬焱的告示切莫再贴了,若是贴得越多,百姓便愈加愤恨。

另外,再贴出一个告示,说是前阶段疑有原魏国的人欲借信陵君再起东山,九冬焱本是我朝派去的细作,如今功成回来,叫百姓们自当安心。”

县令连连点头,眉宇开怀,赞叹道:“殿下果然好办法,那九冬焱……是抓也不抓?”

扶苏又思衬一番,吩咐道:“信陵君及其家眷已不在人间,他一个少年自不是信陵君的什么人,不过也细查一下他的底细,说不定是假借着信陵君的名声欲灭我大秦之人。。

还有,再派人去分头查探一下是否真有冒充信陵君的人罢,也许那少年只是被当做他们声东击西的傀儡罢。”

他顿了一顿,又道:“记住了,这些事都要暗中进行。”

县令领了命令,向其弟道:“你吩咐下去,暗中查探此事,莫要惊扰了百姓便是。”

县尉点头道:“是,大哥,我这就去办。”说罢,又向扶苏禀退,方离开了去。

扶苏又道:“此次,我便不住在这郡守府了,我且就去与妹妹同住罢,若是有事我便会来找你们,你们也不需多跑。”

县令和县丞自从得知静姝是郡主后,知晓他们感情甚好,自是齐齐道一声“是”,不做挽留。

扶苏又戴起斗笠,兵丁已牵来骏马,可他们却不坐到马背上去,只是牵着马缓缓地走在路上。

扶苏向少年问道:“我说的你可都记住了?”

少年恭敬道:“记住了。”

“你可做好准备了?”

“做好准备了。”

只此几句,扶苏便不再问,过了长长地小街,便都跃上马身,飞奔而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