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拽上王爷去种田 > 第276章 兄长大婚(1)

第276章 兄长大婚(1)

虽然这时代的夏天与水泥钢筋的城市相比,同样的季节越,至少凉快了十度,但不免还是有点燥热。可是,每每回房,她又觉得很凉快。

“床底有把冰魄剑,夏日用来降暑刚刚好!”哥舒璟解释道。

殷璃飞闻言,眸光一亮,忙从哥舒璟的怀里起来,垂头朝床底下看:“还有这么纯天然神奇的东西?呵呵,而且你也真能宝物利用啊,这都能想到,怪不得房间里不放冰块,都觉得凉爽!”

说着已经掀开垂挂的床单,顿时一阵寒凉之气扑面而来。

“当心被寒气伤到,我裹了布在上面,你要好奇的话,明日再戴了手套看吧!”哥舒璟说话间长臂在身后勾来,又将殷璃飞揽进怀里,俊颜在她脸颊上轻蹭。

殷璃飞虽然好奇,但此时也确实很困,本来白日在药炉忙碌了半日,又担心了一天,晚上又被哥舒璟一番折腾。往哥舒璟怀里这么一靠,就感觉睡意袭来,忍不住就打了一个哈欠:“嗯,好吧,好困呐,休息吧!”

哥舒璟含笑看了眼她猫儿般餍足的样子,修手轻轻一弹,亮着的烛火便无声熄灭。月的清华透窗而进,带出几分温馨的旖旎之情,哥舒璟再看了一眼身边人,才落枕闭上眼睛。

次日,天方明,京畿茶馆已经人朝攒动,流言蜚语一夜之间又过了好几番风雨万象。

前一天还是皇长子被人绑架,贼人威胁要拿殷璃飞来换,哥舒璟陷入两难之地。

今日,国舅北堂辛奇因为一己私怨,涉嫌绑架皇长子被请留在内廷审问。

原本,传到北堂家的面上话是:国舅可能与此事有关,但未定论,需要进一步调查。但想象力丰富的百姓们已然认定:国舅被留内廷而不是天牢,是看在故去的太后面上。而实际上,怕是已然不假。这么说,不过是为了稳住还在沙场的北堂臻而已。

这些年哥舒璟与北堂辛奇的斗争,是朝堂内外人尽皆知的事情。

但哥舒璟显然更得人心一点,所以百姓一边为此觉得北堂辛奇罪有应得,一边又担心北堂臻和北堂辛奇一样包藏祸心。

毕竟,绑架皇长子,与谋反无疑。如今的话,北堂臻手里居然还有兵权。

京畿最热闹的茶楼对面,正是一间酒馆,二楼窗后。男的身材颀长挺拔,女的高挑纤美。二人临窗而坐,从窗外投射进来的阳光倾满二人的身上,让人看不真切面容。

“看来是咱们高估了哥舒璟吗!”女子淡淡的说。

“何以见得?”男子随意的问道,声音低沉,仿佛透着一股不言而喻的冷。

从声音判断,两个人都很年轻。

“茶楼里不说的很清楚吗!他原本对付平阳郡王,我还以为他发现了什么,结果咱们这边安静非常!而他呢,一连得罪了手握兵权的北堂臻与哥舒奕这两个人的爹,也就等于得罪了这两个家族。且不说平阳侯被削的有多狠,北堂辛奇这可是谋反罪,真的坐实的话,可是要诛灭九族的!北堂臻要是知道的话,这杖还能打得下去吗?”女子语带笑音的说道。

“想知道这两个人的反应,自去让他们知道便是!”男子的声音里依旧没有任何感情波动。

“呵,我明白了!”女子带着几分讥诮嘲讽的道。话落,抬手关上门窗,以后背轻抵,面向男子。

男子看了眼女子,唇角依旧刚硬的没有任何温情,只是欺身靠近,抬手挥落女子的衣物,露出女子的香肩,晨光下,一颗血红的朱砂痣夺目在锁骨处!

半晌过后,还是这间酒楼呢,女子拾起轻衫披上身,始终置身在阳光强烈处,看不清真容。

“宫笑的伤如何了?如今这般便不能再用皇长子以借口逼哥舒璟拿殷璃飞交换了!”女子开口道。

男子面对窗面,衣襟微敞,几分疏狂几分不羁:“让靖康王递个帖子去摄政王府!”

“你打算利用靖康王府?不怕引火上身吗?”女子惊讶。

“他哥舒璟不是不怕得罪人吗,那咱们不妨让他得罪的更彻底一点!”男子道。

“呵,你可真坏!”女子娇笑!

男子唇瓣冷冷一勾,不置可否,又或者懒于争辩。

摄政王府内,殷璃飞一早去了趟药炉,忙碌完回到卧房,便戴了缝制的布手套,趴到了床底。一番摸索后,拽出一把透着冰寒之气的长物来。

“嚯,还真凉啊!”殷璃飞惊奇,即使这样,触手的感觉仿佛隔着布在握一块冰。小心翼翼的从剑袋里取出长剑,顿时就看见手握的地方升腾起冷热交替的雾气。

再看剑身,通体银亮的刺眼,从剑柄到剑鞘,横排镶嵌着明亮的东珠。再运用起体内这些日子精进的内力,殷璃飞用力一拔。

“噌”的一声响,器声玲珑剔透,仿佛还伴有玉响。仔细一看,只见剑身银中泛着三丝冷,三分碧,还有四分清。手握的片刻功夫,寒彻之气袭面而来,让殷璃飞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

终究抵御不住上面的寒气,殷璃飞赶忙收剑回鞘套上剑袋又将剑塞回了床底。

“王妃,您在里面吗?”正巧这时门外传来琉玉的声音。

“嗯,在!”殷璃飞应道,拍了拍膝盖缓步往门口走去。

打开门后,就见琉玉站在门外。琉玉微微朝殷璃飞一福身,才道:“王妃,靖康王府递来帖子,说是府上的老太君七十大寿,日期正好与大舅爷的大婚在同一日,您看要如何处理?”

殷璃飞闻言眸光微动:“靖康王府的老太君有何特殊身份?”不禁想,靖康王与摄政王连亲戚都算不上,自己大舅子成亲自然比去给一个不相干的人贺寿重要。相信门房不会不懂事,怕是这身份使然。

果然,就听琉玉道:“舒管家说,这老太君原是先帝的亲妹妹,封号是风平长公主!这些年长居京畿,一心向佛,不问世事。如果不是这做寿的事情,怕基本已经没有人还记得这位太长公主,听说老靖康王的位置当年也有一半她的功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