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拽上王爷去种田 > 第368章 后有追兵(1)

第368章 后有追兵(1)

殷璃飞又想见这南国皇后,一方面又担心两人不是一条道上的,见了后对自己不利,一时间便情绪复杂难以平复。

“是啊,本王幸得此物却没有人可以学起,本想哪日再能出使南国闻此天籁。可自前南国皇后殁后更是无人能弹,以为再无缘闻见,却没有想到摄政王妃居然有与南国前皇后一样的才情!”骁王唏嘘叹道。

“殁?”耶律封诧异。

“骁王殿下,那南帝方过弱冠之龄,南国皇后也正值梅之芳华,更听说她武艺卓绝,微臣几个月前才听说她喜诞龙子,南国上下普天同庆,怎么突然年纪轻轻就殁了呢?”立时下面有大臣附和惊疑,也不掩饰期间的惋惜之情。

这话一问出来,殷璃飞与哥舒璟不约而同的想到什么,更甚至料到骁王接下来要说的话,但二人只是淡然坐着,一副等着听故事的模样,并不多言。

骁王果然看了他们一眼,跟着开口:“听说这南国皇后与南帝自小便是青梅竹马,在南帝落难之时互相一路扶持。但就是因为太过才华出众,所以不将天下其他女子放在眼底。又因为善妒,不允许南帝宠幸其他妃子。仗着早年为南帝立下的功绩,恃宠而骄,从一早开始就看不惯南帝身边任何对南帝有觊觎的女子。甚至能够当众对南帝撒泼,最终被早已退位的南国太上皇一杯毒酒赐死!”

听完这话,底下的西国大臣们便是一阵唏嘘,并且纷纷开始谴责。

“身为男子三妻四妾实属正常,何况是一国之君呢?此女子如此怎能为后?死了也是罪有应得!”

“是啊,臣听说南国与北齐皆是礼仪大邦,最是注重闺阁女子的三从四德女戒之道。纵使咱们西国女子开朗,敢爱敢恨,也断不会如此心胸狭隘,定然也是分得清事情轻重的!繁衍子嗣,这是家国大事!”

殷璃飞听得这里,已经十分清楚,骁王原是将她捧到与南国皇后一样的高度,这时又来往下踩。而踩的原因,竟与她和哥舒璟的状态有异曲同工之妙!

想必他也十分清楚,哥舒璟只有她一个妃子,甚至为了她遣散后院众人,这不明摆着骂她呢吗!

骁王如此说,还有另一层用意在于南国皇后的身份,他们要是与他争辩了,难道是想与南国皇后一较高下?一个摄政王妃,与他国皇后比较长短,这是不满意自己的夫君只是个王爷呢,还是她的夫君本就不安分,没有只当个王爷的心?

这话在正常情况下,在哪一个国度想必都是不能被帝王所允许的!

不说的话,那更是默认。反正事发在西国,以后就随他们任意杜撰了。事后只要煽风点火,将这事情传到北齐,相信很多有心要扳倒哥舒璟的人又有的忙和了!

“此事说来当真无稽!”这时,哥舒璟突然开口。他一开口,在场所有人都沉默,下意识皆疑惑的看向他,有的眼底甚至有些计谋得逞的期待!

“哦?摄政王此话怎讲?”骁王跟着问道,不免看了一眼哥舒璟身边的殷璃飞:“想来这事情摄政王也深有同感,否则也不会只有摄政王妃一个妃子了!”

“王弟,你这是从何说起!”耶律封出言制止他继续说下去,原来他就觉得骁王不会那么轻易妥协,就怕他故意惹事,还真就被他猜中了。“这算起来都是摄政王的国事家事,轮不上咱们过问!”

“诶,皇兄,此言差矣,王弟是有心与摄政王结交两国之好,所以才这般讨教的。”骁王不以为意的说,眼神却逼迫的看着哥舒璟。

这话说来可谓牵强,但就是有不饶人的意思。

哥舒璟淡淡一笑:“听说骁王最近几日身体不适,是为宫内妃妾太多而操心的原因,不知是真是假?”

哥舒璟这话一出,西蛮众臣神色一变,纷纷看向骁王。而骁王脸上的笑在瞬间僵住,眸光下意识落在被哥舒璟搂着的殷璃飞身上。

殷璃飞却是低眉顺眼的贴着哥舒璟,很完美的实验者一个听话附属品的角色,一副不欲与任何人争夺长短的模样。而哥舒璟说的话,仅代表他个人意思,完全不是她蛊惑的结果。

“呵,摄政王好像是第一次来我北齐,对本王后宫之事还挺了解!”骁王仿佛听不出哥舒璟是在暗讽他纵情声色亏了身体,反有说哥舒璟窥探他国国情的谴责之意。

哥舒璟神色十分坦然,跟着回道:“本王自然不会知道骁王的后宫如何,不过骁王的气色却是不佳!本王虽不懂医术,但受爱妃影响,多少懂点望闻的皮毛。”

“骁王殿下为国为民,适逢骁王妃意外身亡,小世子年幼丧母,骁王殿下因此气色不佳是常事!不知摄政王因何看出是因为妃妾太多引起的呢?”

这时,北齐朝臣间有大臣帮腔解释道。这语气听来不太恭顺,但却占个道理。

哥舒璟面上神色不变:“骁王明显是疲惫与忧忡交织,但逝者已逝,如果骁王后宫中有得心的人,相信也不会担心小世子的教养问题。此前听说骁王因为骁王妃故去,府内一时忙乱,所以不能上朝。如果后宫佳丽处理好后院的事情,相信骁王也不必休假亲力亲为了!所以,本王觉得,人不在多,而在得力!子嗣的多少,本王更觉着是因缘的关系,跟妻妾有多少并无甚太大关系!纵使繁多,也要养的成人,为人父母的方能算是尽到对上的孝,与对下的爱护!”

哥舒璟话落,之前说话的男子便是一脸的尴尬。骁王唇瓣噙着淡淡的笑,了解他的人该知道他此时心底已经是很不痛快了。

哥舒璟这是在说他后宫女人们个个花瓶,而造成子嗣不丰,后院不稳的根本原因就是她们个个忙着争宠,互相掐害掉了。更甚至没有人可以反驳,皇家的子嗣十个能有一半以上是不能安然长大的。

就是子嗣再多,最终不过是成王败寇两种局面。

上位者,既希望儿子们优秀,有所作为,又怕儿子们太优秀,个个野心勃勃。而不论是哪种情况,这九死一生,在皇家自古以来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