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末日预言 > 第四章朱特和摩洛哥人的故事(一)

第四章朱特和摩洛哥人的故事(一)

“什么……你说,要读一个故事给我听?”陆华仰躺在按摩床上,侧目望向旁边那位男士,诧异地问道。

“是的,先生,这是我们这里的特别服务,有助于您彻底放松身心。”男士礼貌地回答。

陆华不习惯这种贵族式的服务,他不自在地说道:“可是,我更习惯自己看书……让别人跟我读,还真没试过。”

“我就请您试一下吧。配合着我们的按摩,感觉肯定会比自己看书舒服一百倍。”

“是吗……那好吧。”

“这杯西番莲汁,您还要喝点儿吗?”

“不了,一会儿再喝吧。”陆华摆手道。

“好的。那么,我开讲了。”男士将书翻开,“我给您读一个奇妙的故事,名字叫做‘朱特和摩洛哥人的故事’。”

按摩师的手伸向陆华的头部。

“朱特和摩洛哥人的故事”

从前,在希腊有一个商人叫哈迈。他有三个儿子,老大叫萨勒,老二叫莫约,最小的叫朱特。哈迈和妻子辛辛苦苦把三个儿子拉扯大,但他对小儿子朱特特别疼爱,结果使朱特遭到两个哥哥的嫉妒。

哈迈老了,看到两个大儿子老是歧视小儿子,深怕自己死后,小儿子会受欺负。为此,他邀请族人、法官和一些德高望重的人,拿出自己的钱、物,摆在他们面前,说道:“请各位按照法律规定,将这些财物分为四份吧。”

大家遵照他的嘱咐,把财物分了出来。

哈迈把其中的三份分给三个儿子,自己留下一份,以资养老。然后,他说道:“我把我的全部财产都分给你们了,从此我不欠你们什么,你们兄弟之间也不存在什么厚此薄彼了。我活着的时候把财产分给你们,是为了免得我死后,你们为遗产而吵闹。我自己的这份养老金,将来用以维持你们母亲的生活。”

朱特真诚地向父亲道谢,但他的两个哥哥却认为父亲肯定还将什么宝贝藏了起来,以便日后悄悄拿给朱特。老大说道:“父亲,你是否真的将所有东西都拿出来了呢?”

哈迈摇着头叹息道:“我向真主发誓,我已将我所有的财、物都拿出来了。要说还剩下什么的话——”他指着墙边挂着的一张又小又脏的渔网说,“就只有这张我年轻时用过的破渔网了,你们谁想要的话,就尽管拿去吧。”

两个哥哥对破旧的渔网嗤之以鼻。朱特说:“父亲,就请你把这张渔网给我吧,它虽然不值钱,却是很好的谋生工具,也许以后能派上用场呢。”

哈迈微笑着点头,亲自走过去将渔网从墙上取下来,将它交给小儿子,并轻声道:“朱特,这正是我所期望的。你将这张渔网收好,日后自然会明白它的价值。”

朱特愣了愣,不明白父亲的话是什么意思。但哈迈没有再作解释,朱特也就没有再问。

不久,哈迈死了。

由于对财产的分配不满,老大、老二一同去找朱特的麻烦,要他再交出一些财物。他们对他说:“父亲肯定瞒着我们把更多的财产都给了你。”

朱特立刻否认,但两个哥哥却不相信。于是兄弟之间争吵不休,以至告上了法庭。当日分家在场的人都到庭作证,法官根据事实,制止了朱特两个哥哥的勒索。官司打下来,朱特和他的两个哥哥都花了钱,谁也没占到便宜。

不久,朱特的两个哥哥又去告发他。为了打官司,双方又花了不少冤枉钱。

官司没赢,朱特的两个哥哥始终不甘心,老想夺走他的财产。他们开始走歪门路,出钱贿赂贪官污吏。朱特也疲于应付,老是陪着花冤枉钱。兄弟三人的钱财一天天地落到贪官污吏手中,终于都变成了穷光蛋。

老大和老二穷得没有办法,这才去找老母亲,用尽各种手段哄骗她、欺负她,最后撵她走。他们霸占了母亲的财产,母亲哭哭啼啼地找到朱特,说:“你的两个哥哥打我,赶我走,还抢了我的财产。”边说变咒骂起来。

朱特安慰她道:“妈妈,别骂了。他们这样忤逆不孝,会受到安拉惩罚的。妈妈,现在我一贫如洗,两个哥哥也穷得要命。弟兄不和睦,打了几场官司,半点好处没有得到,反而把父亲留下的财产都花光了,叫别人讥笑我们。现在,总不能为了他们不孝,我又去跟他们争吵,再去打官司吧?算了,您暂且在我这儿住下,我俭省些供养您。只希望您能替我祈祷。至于两个哥哥,安拉会惩罚他们的。”

母亲担忧地说:“可是,儿子呀,你的钱也全花光了,我们以后怎么生活呢?”

“托父亲的福,他在分配财产的时候将用以谋生的渔网留给了我。我往后可以打渔为生。”

就这样,朱特拿着鱼网去海里打鱼。但当他来到海滨,才发现自己这张渔网实在是太小了,根本无法在宽广的大海中撒网捕鱼。无奈之下,朱特想起城外有一片山岭,那山谷之间有一个小湖,看来,只能去那里碰碰运气了。

朱特翻山越岭,来到这个被群山围绕的小湖,里面的鱼显然无法和大海相比,所以周围的渔民没有一个人上这儿来。但朱特的小网只能在湖里打鱼,便一个人来到这里,撒开渔网。第一网是空的,第二网也是空的,一条鱼也没有打到。他苦闷地念叨道:“难道这儿没有鱼吗?”然后走到湖的另一端,但仍然没打到鱼。他接连换了好些地方,从早到晚忙了一整天,却没有一点收获。

朱特发愁地背着鱼网悻悻而归,想着没有东西带回家去,母亲该怎么办呢。他拖着沉重的脚步,经过面包铺门前,看见不少人手中拿着钱买面包,面包铺生意兴隆,他颓丧地站在一边。卖面包的人对他说:“喂,朱特!买块面包吧!”他不吭声。

卖面包的又对他说:“如果手头没钱,你先拿去吃,以后给钱好了。”

“好吧,请赊五毛钱的面包给我吧。”

朱特拿了面包,感激地说:“我明天打了鱼之后,一定把钱给你!”

卖面包的人摆手道:“别放在心上。”

朱特匆匆赶回家中,将面包交给母亲。母亲以为朱特打到了鱼,并卖了钱换成面包,心中十分高兴。朱特在心中暗暗祈祷:明天安拉一定会保佑我的。

第二天一早,朱特便带着鱼网又去湖中打渔。但和昨天一样,忙活了一整天,一条鱼都没打上来。无奈,他只好背上空鱼网,踏上归途。为了不让母亲失望,他只有再次来到面包铺。卖面包的看见他的窘况,没等他开口便把面包给他,对他说:“没关系,朱特,以后还我钱好了。”

朱特本想道歉,卖面包的却一个劲儿地说:“去吧,没关系。用不着客气,我见你一连两天拿着渔网空手而归,就知道你肯定没有收获,便什么都明白了。要是明天,或者是以后打不着鱼,你也只管来拿面包去吃。”

朱特心中十分感激,但同时也感到诧异,他问道:“好心的老板,你和我非亲非故,为什么愿意如此慷慨而大方地帮助我呢?”

卖面包的人说:“因为……我见你天天空手而归,料想你生活窘迫。我看你有些可怜,便想尽力帮助于你。”

朱特望了一下街边,那里蜷缩着两个乞丐,他指着他们问道:“可是,要说可怜的话,那两个乞丐或者是城中的一些又老又穷的人岂不是比我更加可怜吗?——您又为什么偏偏对我一个人如此大方呢?老板,请您告诉我实话好吗?”

面包铺老板迟疑片刻,说道:“好吧,朱特,我就告诉你实话。其实,是你的父亲哈迈,他在过世之前曾来找过我,对我说,‘如果有一天,我的小儿子朱特拿着渔网空手而归,路过你的面包铺,你只管将面包赊给他——不久之后,你便会收到一笔意料之外的财富。’昨天,我见你果然拿着渔网空手路过我的面包铺,便照你父亲吩咐那样去做了。”

朱特听后心中十分惊讶,他没想到父亲在过世之前竟然就预料到了自己会有今天这样的境况。同时,他也想起父亲曾说过,那张渔网日后定有价值——可见自己在山谷的小湖中打鱼并非错误的选择,只是需要坚持而已。朱特再次拜谢面包铺老板,拿着面包回家了。

就这样,朱特一连在那个湖中打了七天的鱼,但每天都一无所获。最后只得硬着头皮去面包铺赊面包。面包铺老板倒也十分爽快,对此毫无怨言,并且每天都对朱特热情相待。

第八天的时候,朱特仍旧怀着希望来到湖畔。正要下网,突然一个摩洛哥人出现在他面前。朱特仔细端详,见那人骑着一匹骡子、衣着考究,骡背上搭着绣花鞍袋。

那人从骡子上下来,亲切地问候:“你好,朱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