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明镜 > 第四十一章(1)

第四十一章(1)

第四十一章

黄河既决,消息传至东京,日相近卫文震怒,知蒋中正死心抗日,便拟速占武汉,欲“使蒋政权降为地方政权”。倭国天皇裕仁欲速决中日之战,增派倭军四十余万,决意“勿使帝国雄狮百万受制于中国”。蒋中正针锋相对,决然声明:“中国人民和政府已被日本侵略者欺侮压迫到最后限度。中国军队为了民族之生存,决心在武汉地区与日军决一死战。”誓言既出,国中海空军倾巢而出;陆军百万之众严阵以待,蒋中正亲自坐镇武汉直接指挥。

谢家昌奉命晋见蒋中正。蒋中正憾道:“去岁南京陷落前,昌儒曾进言‘南京四面受敌,军无战意,战则败,不若弃南京而走。待倭军追击时,我军可半道击之。’恨不听昌儒之言,故使南京涂炭。眼下形势,昌儒有何良策?”谢家昌道:“学生于校长面前,不敢有所隐瞒。今贼势方盛,若死守武汉,必重蹈南京覆辙,仅一片焦土而已。武汉近郊尤以江北方面之无险可守尽人皆知,更以中隔大江外杂湖沼,尤非久战之地,故欲确保武汉,则应战于武汉之远方,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是为上策。”蒋中正听罢,执其手赞誉道:“昌儒知我肺腑也。此次抗战,是以广大的土地来与敌人决胜负;是以众多的人口来与敌人决生死。我等现在与敌人打仗,就要争时间。我等就是要以长久的时间来固守广大的空间,要以广大的空间来延长抗战的时间,来消耗敌人的实力,争取最后的胜利。”谢家昌喜道:“若用此略,则我军甚幸,中华甚幸!倭贼发动攻略汉口之战,欲与我军决一雄雌。我军可避其锋锐,以弱兵佯攻,以强军伏击,袭其侧背,杀其有生力量。”蒋中正道:“然武汉亦需人守御,校长欲用昌儒守武汉,不知昌儒意下如何?”谢家昌道:“守门当用犬,我乃山林之虎,当入山林。”蒋中正笑道:“昌儒志向高远,必成大功,你可率部助伯陵吞噬倭寇。”谢家昌领命,奋然而去。

于是蒋中正集军委会要员商议守备大计。蒋中正道:“抗战军事胜负之关键,不在武汉一地得失,而在保持我继续抗战持久之力量,致力于全面之战争与抗战根据地之充实。我军各部应统一思想,跳出城市防御的桎梏,将防御作战推进到武汉外围的广阔战场。中央大计已定,以武汉为饵,多歼倭寇有生力量,挫其锐气。”李宗仁道:“华中之地,山水相杂,湖沼遍布,大军难以展开,我军当以大别山、鄱阳湖与长江两岸为障,军兵见机分合,伺机聚歼倭寇。”蒋中正道:“德临之言甚善,江北防务,德临自裁,我令健生助你;辞修守江南,不可大意;颂云仍据平汉铁路,防华北倭寇南下;第三战区防卫芜湖、安庆、南昌等处,务必防备倭寇经浙赣铁路向粤汉铁路迂回,击我侧背。”众将得令,各归本部备战。

时倭军第6师团自合肥南进,波田支队为其前锋,由芜湖溯江西进。波田先攻安庆。国军由第6、第7集团军与之对敌,竟然不胜而退。不数日,桐城、潜山俱为倭军所有。倭军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烟俊六见国军羸弱至此,即时调整战策:令第11集团军夹江而进,主攻武汉;第集团军沿大别山北麓进袭,助攻武汉,两军共计二十五万众。又令其余5个师团守备上海、南京、杭州等处,以为后援。

倭军波田支队奉命由扬子江溯江行动,占领湖口及九江地区。民国二十七年六月间,波田支队潜至马当。马当要塞指挥官李蕴珩率部阻击,国军飞机大炮齐击,更兼水雷星布,激战两日,波田支队无功而返。又分兵从茅林洲、香口登陆,欲迂回夹击马当。国军初胜,李蕴珩以为倭寇不过如此,便离阵饮宴,阵上将佐随行。忽报香口失守,国军将官即乱成一团。倭军得胜,顺势抢攻长山。倭军涉太白湖而进,俱陷入水中,进退不得。长山守将鲍长义率军阻击,国军如射水鸭,横扫湖荡。倭军大多死于水中。波田大怒,令军舰猛烈炮击长山。国军工事大多被毁,国军据阵死守。倭军又从香口夹击长山,俱无功而归。陈辞修欲复香山、香口,以空军为援,增兵反击倭寇。倭军突遭猛攻,力竭退至江边。香山、香口复为国军所有,未及筑阵,忽倭军大兵源源而来,炮弹盖地而泻。国军再难相持,弃阵遁走。倭军既得香口,又复攻长山。鲍长义急电求援。李蕴珩急调薛蔚英师驰援。薛蔚英知长山阵势惨烈,只惧有去无回,故于路缓缓而行。倭军知国军已疲,便隐身芦苇中,连夜偷袭长山。倭军释放毒气,以致阵前国军皆亡。倭军得势,遂引爆江中水雷,又从藏石矶登陆攻击,香山与江面倭军以炮火增援。长山阵中弹尽粮绝,又无援兵,遂告陷落。

蒋中正知长山失守,恼怒异常,严令陈诚收复失地。陈诚发布死命令:“香山、马当为皖、赣门户,其得失影响于今后作战之胜败甚巨。务速恢复香山、马当要塞阵地而确保之。攻克香山及马当要塞区者,各赏洋5万元。如有作战不力者、畏缩不前者,即以军法从事。”李蕴珩知罪责难逃,挥军猛攻马当要塞。两军死战,喊声震天,打至天地失色,血流成河。国军一度占据上风,然倭军援兵源源而来。李蕴珩终功败垂成,受军纪制裁。蒋中正探知薛蔚英贪生怕死,贻误战机,即令枪毙,又言:“第167师乃我国民革命军之耻辱,当撤销其番号。”军令既出,全军皆怖。

倭军既得马当,集兵守备,又清除水雷,疏通长江航道。波田支队乘胜而进,先得彭泽,又攻湖口。国军刘雨卿部慑于军纪威严,死守湖口。两军激战两日,倭军难以进展,又放毒气,国军罹难者众,湖口又告失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