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凉州大马 > 第二十章 天梯山

第二十章 天梯山

而在此时,凉王府前堂中,有两人正在紧张地商议着什么事。

“桴罕城的局势如何?”一脸紧张的张重华看着对面的韩诚,他正是刚从桴罕城前线回来禀报军情的传令官。

“殿下,”尽管刚刚经过了数日的急行赶路,现在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喝一口热水,一脸风尘之色的韩诚却没有丝毫倦怠之心,他站起身来恭声说道,“禀殿下,此次麻秋携十万大军而来,最开始时我们没有得到一点消息,致使麻秋的十万大军开到桴罕城下时城内守军有些猝不及防,城门险些失守。所幸羯胡军统率不明,未能形成统一的攻势,再加上城内军民一心,抵御住了羯胡军的数次强攻,所以桴罕城才得以险险保住。”

“好险!”尽管这个消息张重华几天前就已经知道了,但现在听到了他依然是有些后怕。这次羯胡军的进攻可以说是十分的突兀,事前没有得到一点消息,所以在听到桴罕遇袭后姑臧又是一片混乱,要不是桴罕未失,只怕现在已不知道乱成什么样了。

“我听说这一次桴罕城出了内奸?可有此事?”说到这里,张重华的语气变冷,甚至有些咬牙切齿了。

“确有此事。”听到张重华的这句询问,韩诚也是有些愤怒,显见得对这个勾结外敌的内奸也是非常不齿,“桴罕城居于大河之北,数十年来少经战火,这一次面对外敌虽然城内军民齐心合力打退了羯胡军的强攻,但羯胡军有十万之众,而城内守城将士只有数千,且还有一部分老弱士卒,敌众我寡,很显然是守不住几天的。而当时援军也是遥遥无期,远水不解近渴,桴罕城只能靠这数千士卒坚持下去才可以。于是在关于如何守城的策略上城内的官员就有了一些分歧。”

“什么分歧?”这个事情在邸报上没有见到详细的叙述,张重华倒是来了兴趣。

“桴罕城有内外城之分,内城面积较外城要小很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外城已经有了数万百姓生息繁衍。但此次羯胡军分四面全面强攻,庞大的外城防守起来难度很大,所以晋昌太守郎坦就提议放弃外城,压缩防御阵线,全面防守内城,所以起了一场争执。”

“郎……坦?”张重华皱起了眉头,喃喃道,“这个名字听上去好耳熟啊。他是……”

韩诚没有听清张重华的低声自语,接着说道“郎坦的这一计策虽然可以降低防守难度,集中防御力量抗御羯胡军的强攻。但放弃外城独守内城也就相当于抛弃了外城的数万百姓,等于是将外城的数万手无寸铁的百姓放在了羯胡军的铁蹄之下,如此行径不仁不义且会动摇人心,所以宁戎校尉张璩没有采纳这一建议,而是……”

“我想起来了!”张重华没有听到韩诚的话,他一直陷在刚才的回忆之中。他这突然的一声高呼,倒把正在细心讲述的韩诚吓了一大跳。张重华没有在意,他一脸追忆之色地道,“在八

年前的一次宴会中我曾经见过这个郎坦,那时我还只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孩童。在那次宴会的清谈辩难中郎坦持‘才命相妨’之论连败数名士子,当时在凉州名噪一时,他现在怎么了?”看来他真的没有听到刚才韩诚说的话。

“殿下,”韩诚可不敢指摘张重华的不是,他把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接着说道,“本来这也没什么,不过是政见不合而已,并不是什么大事。只是这郎坦却好不识趣,只是有人略有微词他就受不了了,恰巧在麻秋的手下中有一个郎坦的同宗远亲,他悄悄地潜伏进城中,在他的一番劝诱之下,郎坦竟然很快就答应了下来,他和羯胡军约定攻城日期,在那一夜由他骗开城门,引羯胡军进城。”

“那最后是怎么发现的?”张华接着追问道。

“那就多亏了宁戎校尉张璩张大人了。”韩诚的话里多了一丝敬意,对这位识破敌人诡计的老大人很是钦佩,“张大人夜深巡城,却见到一对可疑的士兵换防城门。张大人发现有些不对,在他的一番探查下发现这些人非我城内士兵,心知这些人必是奸细无疑。因为不知城内到底有多少羯胡军混了进来,也不知那内应到底是谁,所以张大人索性将计就计,假意放这一队内应去开启城门,张大人就带大队人马埋伏在城门处,最后把这数百名羯胡军内应全数斩杀!”

“这张大人果然是姜桂之性,老而弥坚啊。”张重华对这个张璩也并不陌生,在他还很小的时候他就经常听自己的父亲说过这张璩的一些战绩,可说是百战老将了。没想到年老的张璩依然是老当益壮,又粉碎了一次军事危机。想到了可敬的张璩,张重华又想到了那个通敌的郎坦,他恨声说道,“这个郎坦,真是枉读圣贤书!为官一方却不思卫民守土,却与外敌勾结,通敌卖国,实在是可恨!可恨!”

“那围城的十万羯胡军又是如何退却的?”发完一通感慨,张重华又问道。

“禀殿下,张大人虽然挫败了羯胡军里应外合的诡计,但羯胡军主力未损,仍旧是不肯退走。岂知冥冥中自有天意,”韩诚顿了顿,然后用一种兴奋的口吻继续叙述下去,“就在这时谢将军也恰好正赶到桴罕城外,在得知了这些情况后就马上派出了一队骑兵冲入羯胡军后营中焚其粮草,谢将军又带人在羯胡军中制造混乱,结果深夜中羯胡军猝不及防,乱作一团,在深夜中四散而逃,人马践踏而死者无数,麻秋也只能退回大夏,桴罕城之围遂解。”

“好!真不愧是我凉州的卫霍啊!”即使早已知道了结果,张重华依旧是有些热血上涌。看了一眼满脸风尘疲倦不堪的韩诚,张重华又温言道,“韩校尉一路辛苦了,现在先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吧。”

韩诚垂首应是,拱手退下。

张重华站在门前,任金黄色的阳光洒在自己瘦削的身躯上。看着远处啄食的群鸟,心中想道:这羯胡军两

次强攻凉州,多亏了自己破格启用谢艾领军,才一挽颓势,保住了这份祖宗家业。国家存亡在于兵,而兵以将为主,这谢艾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一位良将。不招人妒是庸才,父亲的话没有错,众臣见谢艾屡立奇功,受到重用,心生嫉妒也是不可避免的。那些毁谤之言倒是不可多加理会,但也不能听之任之,不然这些倚老卖老的大臣简直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君臣之道了!不管怎么说,那谢艾也是自己的亲家嘛。

想到这里,张重华的嘴角出现了一抹笑意,这让他又想到了自己那个古怪的儿子。小小年纪却是一副沉静的样子,像一个小大人似的,似乎什么瞒不住他,有时候自己在他面前说话时也要小心翼翼的,真不愧是我的儿子啊,就是与众不同!

刚想到这里,张重华突然就看到了自己的儿子正从后院走出来,而牵着他的手的还有自己的妻子裴凤如和谢家母女。看他们的样子像是要出去,张重华有些奇怪,不禁出声问道:“凤如,你们这是去哪里?”

突然出现的一声问话倒是把裴凤如吓了一跳,她抬头看到是自己的丈夫在前厅正一脸疑惑地看着自己,没好气地道:“突然就来一嗓子,真是吓死人了!”

“呃……”张重华尴尬地笑了一下,旁边可还有谢夫人母女看着呢,这个凤如还是这么直接,不过结婚数年,这个妻子一直是这个直率的性子,不过倒是很可爱,他也早就习惯了。他不以为忤,又重复了一遍,“你带着曜灵和谢夫人去哪里?”

“去哪里?”裴凤如瞪大了眼睛,然后又是有些不满得道,“这可是昨天就跟你说好的啊,我和谢夫人带着两个孩子去天梯山大佛寺进香,你怎么又忘了?”

“哦,倒是我忘了。”张重华有些愕然,不过很快他就想起确实是有这么一回事,只是他这几天一直忙着处理前线的军情调动,所以也没有把这件小事放在心上,当时也就随口答应了一声。那大佛寺在姑臧的上层士族中名气很大,许多达官贵人都已能聆听到那竺佛图澄的亲传弟子竺法和的说法为荣,平日里进山烧香拜佛者不绝,且距离姑臧城不远,倒是没有什么危险。张重华也没有当一回事,只是还有些不放心的嘱咐道,“那就去吧。不过多带一些侍卫,看好灵儿,别让他到处乱跑。

“知道了,这小鬼头那还需要我操心啊。“裴凤如回头瞪了一眼一脸无辜的张曜灵,语气中很是不满。

受池鱼之殃的张曜灵很是无奈地翻了个白眼,然后用一种同病相怜的眼神和同样受伤的父亲交流了一下眼神,父子俩无声地叹了一口气。

“好了,灵儿,走吧。“裴凤如没有发现这对父子的小动作,和谢夫人一人一手抓着一个孩子走出门去。

“大佛寺?听说倒是个好去处啊。”张重华摇了摇头,笑了笑,转身也是离开了前厅,回头去了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