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首席王妃:邪王大人轻轻宠 > 第一百八十七章 结成同盟

第一百八十七章 结成同盟

没错,外面那少女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她好大喜功被人利用,从而害了齐妃娘娘。

即便是她想要将功补过将林琅抓回去,也是死路一条。而她就不一样了,她是齐妃的娘家人,是齐妃最信任的人,现在她的任务就是抓住害齐妃娘娘的罪魁祸首。

如果,能帮齐妃娘娘的脸恢复如初,这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

而这个小丫头,居然有胆子将她绑到这里,就绝不是简单的人物了。

“赵嬷嬷在齐妃娘娘身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堪称齐妃娘娘的第一军师,你难道就猜不透我带你来这里的目的?”林琅冷笑一声,挑眉问道。

赵嬷嬷双手拢在小腹上,身板挺得笔直,双眸中更是深邃幽深,一副不动如山的模样。。

她也冷冷的笑了一声,高傲的看了一眼小院子的四周,这才目光迥然的盯着林琅道:“林掌柜,我劝你不要将主意打到我家娘娘的身上,不然老奴可以保证,你全家都不一定能苟活。”

“何必将话说的这么绝情?”林琅笑意一闪而过,也盯着赵嬷嬷的眼睛说道:“别人都将手打到齐妃娘娘的脸上来了,难道赵嬷嬷就不生气,齐妃娘娘就可以忍气吞声?”

“这与你无关,你只要治好娘娘脸上的伤,就可以继续做你的生意了。”赵嬷嬷不为所动,冷着脸继续说道。

“那这件事也与娘娘无关了?”林琅忽然拿出一张纸,放到赵嬷嬷的眼前,似笑非笑的说道。

那张纸上只记载了齐妃娘娘的名字,后面便是一串数字,正是从姜允礼那儿盗来的账本上撕下来的。

那账本虽然一开始林琅看不明白,但以她对姜允礼的了解,如果这东西不重要,他是绝对不会藏起来的。

而她为了保障这本账册的安全,一直随身携带,刚才趁着底下光线暗淡,偷偷的撕下了这一页。

赵嬷嬷一见此物件,也不禁皱了皱眉头,她只能看出上面写的齐妃二字,却不知道后面的数字到底什么意思。

林琅早已经研究出了结果,这数字只是一道谜题,解谜的方式就是姜允礼书房的几本书。

只要对照着数字找到相应的书,再找到页码,和几行几字,便可以将这些数字代表的意思串联起来。

而齐妃这张纸上,记载的其中之一就是她当年如何顶替妹妹进宫,做了皇帝的妃子的事情。

齐妃和妹妹是双胞胎,但是性子却南辕北辙,妹妹温婉娇柔,她却睿智大气,为了不让妹妹因为宫斗而死于非命,王家就将姐妹二人掉包了。

如今的齐妃妹妹早已经成了靖国侯府的夫人,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

林琅将这纸的来历,以及纸的内容一说,赵嬷嬷立刻就不淡定了。她霍然抢过林琅手中的纸,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可她自己却还是看不明白。

但是林琅说的这件事的确是真的,她是两个孩子的乳母,怎么可能分辨不出谁是姐姐,谁是妹妹?

“赵嬷嬷,现在我们还不能合作吗?”林琅势在必得,好整以暇的看着赵嬷嬷。

“这件事还有谁知道?”赵嬷嬷神色有些狰狞,厉声问道。

这件事兹事体大,若是皇帝追究起来,就是两个家族的顷刻覆灭,绝不是简单的儿戏。

林琅坦然一笑,道:“现在嘛,除了你和我之外,就只有那位长安诸葛了。”

林琅着重‘长安诸葛’几个字,同时眼眸一眨不眨的看着赵嬷嬷,果然从她的眼中看出了一丝恼羞成怒。

好你个长安城诸葛,你就是这么运筹帷幄,拿住我王家的把柄的!好,很好,她倒要看看,你这个‘长安诸葛’还能做几天?

赵嬷嬷默默地想着,但是面上却仍然不动声色,她迅速的将东西收进怀里,冷眼盯着林琅道:“这件事说出去对你没什么好处,我劝你最好是守口如瓶。”

“那是自然,现如今齐妃娘娘是我的盟友,给她找麻烦就是给我找麻烦。”林琅笑着说道。

赵嬷嬷再次瞥了一眼林琅,沉声道:“最好如此!”

两人谈完了事情,这才发觉院子里仍然不见云逸的任何踪迹。赵嬷嬷这时早已经明白过来,从一开始,林琅就没想让她见云逸,而这里也不是云逸的藏身之所。

想来也是,这等机密之事,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分危险。从赵嬷嬷的角度,她不愿意让更多人知道,那只会平添麻烦。而从林琅的角度来说,少一个亲近的人知道,就少一份生命之忧。

林琅和赵嬷嬷初步达成了协议,同时也让赵嬷嬷给齐妃娘娘带了话,脸肯定会帮她治好,人也会帮她抓住,同样的,齐妃娘娘也给林琅行些方便。

半个月后,十月十五是皇后的寿宴,因着南方水患灾情严重,皇帝自己都下了罪己诏,后宫中的妃嫔更是小心谨慎,生怕被人抓住铺张浪费的小辫子。

皇后更是如此,她特意告诫内务府,今年的寿宴一切从简,只邀请皇室贵族和朝廷命妇们到宫中吃顿便饭就行了。

内务府自然也是不敢懈怠,挖空心思想要将寿宴办的各方都满意。

当天,皇帝陛下特意下早朝后就来到了皇后的凤栖宫,给皇后贺寿。

当朝皇后,是皇帝还在潜邸的时候便一直跟着他,一朝登基便被封为皇后。如今三十年过去了,后宫几经更迭,皇后却还是那个皇后。

不得不说,除了皇帝陛下比较念旧之外,更多的是这位皇后的手段,的确是非比寻常。

天下人都知道,皇后的娘家是姜家,她闺名姜露,是姜太师的长女。当年姜太师刚刚考中科举被先皇钦点为状元郎,任翰林院七品编修,与先皇也就是当时的三王爷私下交好,经常一起游览天下美景,畅谈古今中外的历史,彼此视为莫逆之交。

而姜太师的长女姜露更是生的唇红齿白,貌美如花,先皇的次子也就是当今陛下见得多了,两个小儿女就成了红颜知己。

当时姜家并不起眼,姜露也只能委屈做了个侧室。但随着姜太师在朝中的实力日渐庞大,尤其是先皇病逝后,更是下遗诏,命姜太师为辅助大臣。

当年姜太师为当今陛下的立储和登基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于是皇帝一登基,直接撇开正妻三王妃,立了姜露为皇后。后来三王妃家道中路,满腔郁愤无处发泄,最后抑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