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首席王妃:邪王大人轻轻宠 > 第一百八十九章 封赏作罢

第一百八十九章 封赏作罢

只见周围的气氛一阵冷凝,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唯恐避之不及的谨慎,没有一个人敢拿正眼瞧她。

她吓得心里一惊,后背顿时起了一层冷汗,跪在地上也开始瑟瑟发抖。

从内庭到外面,再从外面到内庭,来回不过一刻钟,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原本是皆大欢喜的赏赐场面,变成了如此诡异的气氛?

话还要从那名太监刚刚离开内庭开始……

“陛下,臣妾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轻脆的声音自角落里传来,似是黄莺出谷一般,透着让人心静的感觉。

但这话在这个时候说,总给人一些不怀好意的感觉。皇帝心里有些不高兴,冷着脸看了看。

他偏了偏头,这才发现说话的正是盈嫔,这盈嫔不喜争斗,平日里赏花作诗,过的是阳春白雪般的日子。进宫十多年也还只是个嫔位,身边只有一个小公主,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

但是盈嫔却不是个喜好出风头的人,皇帝显然也知道这一点,见是她说话,不由得正色一下,蹙起的眉头松了松,道:“有话不妨直说。”

“臣妾出身江南,陛下是知道的。平日里也喜欢喝些梅子酒,既然有酒自然要有适当的菜品相配才完美。而这道糟鹅掌鸭信,便是下酒的好菜。臣妾在家时也常命厨子做来吃,可是自从得知它的做法后,便再也不碰了。陛下和皇后娘娘可知为何?”盈嫔说话不紧不慢,音调不高不低,让人想要烦躁都不可能,于是乎所有人都静静的看着她说,此时听她看似询问的话语。

皇帝陛下一个没忍住,轻声道:“这是为何?”

盈嫔无奈的摇摇头,面色忽然变的严肃起来,“太惨忍了,太浪费了。”

听到浪费一词,所有人都不由得缩了缩脖子,现在是非常时期,谁还敢肆意浪费?

皇帝的脸色也变了,他紧紧的盯着盈嫔,倒是很想知道这道菜,到底怎么浪费了。

“糟鹅掌鸭信顾名思义,乃是用鹅掌和鸭舌所做,过程倒是不复杂,就是费些功夫罢了。而且这样做出来的鹅掌和鸭舌没有腥味,甜辣可口,配上清酒最好不过。若是平日吃一些倒也没什么,可是今日饮宴这么多桌,需要多少鸭鹅的脚掌和舌头才够?而能做得如此鲜美的,绝不能用库存的,一定是鲜杀现做,那又得浪费多少只鸭鹅?”盈嫔话音未落,皇帝的脸色便已经沉得似乎能滴下水来,若不是盈嫔说得这般详细,他还真要做了一件让天下百姓心寒的事情了。

如今,百姓连饭都出不饱,而宫中饮宴居然为了一道菜,杀了上百上千只鸭鹅,这若是传出去,他那封罪己诏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于是乎,当秦老太太高高兴兴的赶来接受封赏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满屋子人噤若寒蝉,冷眼相待的局面。

“秦氏,你做的好事!”皇帝陛下冷哼一声,犹如炸雷一般的声音响彻秦老太太的头顶。

秦老太太不明所以,吓得赶紧将头埋在地上,整个身子都在瑟瑟发抖,像是要匍匐在地上一般。

“你害得朕险些成了昏君,实在是可恶至极!”皇帝陛下的怒火中烧,恨不得当场就将秦老太太拖下去斩了。

秦老太太吓得眼眸乱转,惊慌失措下一眼看见了姜允礼,赶紧无声的向他求救。当初就是姜允礼示意她做一道菜,取悦皇后,如果能取悦皇帝陛下就更好了,到时候秦家得到封赏,就能脱离四大皇商的禁锢,成为超脱于皇商的存在了。

熟料,现在竟然演变成这样?

姜允礼心中也是气闷,他本来计划的周密,只要秦老太太得了封赏,再将圣宣王爷屯粮的事情一抖落,轻则告他个罔顾百姓社稷,重则告他个擅离职守,那一条都够他喝一壶的。

现在一切的计划都被打乱了,都怪这个死老太婆,做什么不好,偏偏要做这道菜。

秦老太太也很委屈,这道菜是她精心挑选,连厨子都是从江南运回来的。做好后她也亲自送到姜府给姜二公子品尝,得到首肯后她才做的呀?

谁知道这些娘娘这般草木皆兵,不过是一些鹅掌鸭舌头,谈什么浪费呀?

“陛下,我看她也是一片孝心,这鹅掌鸭舌头的确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乍一听起来是浪费了些,但是那些鸭肉和鹅肉也可以做别的,不会扔掉,就不会浪费的。”皇后娘娘忽然开口道,笑的一片粉饰太平的模样。

“皇后娘娘说的是,是臣妾小题大作了,还请陛下不要动怒,就饶了这个老人家吧!”谁都没想到,盈嫔居然会开口求情。

这件事本就是她起的头,怎么转过头又开始说好话了呢?

众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看了看气势十足,风光大盛的皇后,再看看萎缩在角落里的盈嫔。有些话不需要挑明,大家都清楚。

秦老太太此刻总算是弄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见皇后娘娘替她说话,赶紧接着说道:“陛下明察,草民做这道菜剩下的食材,都分发送到了各个府邸的厨房。并没有浪费一分一毫。如此国家危难时刻,就算是给草民天大的胆子,草民也不敢铺张浪费啊!”

皇帝的脸色渐渐缓和,转念一想也的确是自己小题大作了,也怪最近的平叛不顺利,粮食短缺不说,北方的士兵本就不熟水性,让他们远程奔袭再渡河作战,可谓是事倍功半,费力不讨好啊!

“算了,你先下去吧!再有下次,定斩不饶!”皇帝不耐烦的挥挥手,秦老太太赶紧谢恩,灰溜溜的退了下去。

此时,在场的诸位也都看出来了,皇帝陛下虽然下令给皇后娘娘办寿宴,但是心情却并不如圣旨上说的那般好,甚至一点火苗就会让他暴怒起来。

是以接下来的宴会,众人都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不小心就碰了皇帝的逆鳞。

但是,该来的事情总是会来。

忽然,一个宫人满身狼狈急匆匆的从外面跑了进来。

“不好了,不好了,比翼宫走水了,陛下,比翼宫走水了……”这宫人是个小太监,满脸的灰黑,袍角也被烧掉了一块儿,一副丢了魂一般的模样,连话都说得不利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