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陈庆之升迁记 > 第543章 果农的新诉求(二)

第543章 果农的新诉求(二)

生理性流胶一般在雨季发病重,其中尤以大龄树发病重,幼龄树发病轻,主要是由于霜害、冻害、病虫害、雹害、水分过多或不足、施肥不当、修剪过重、结果过多、土质粘重或土壤酸度过高等原因引起的,一般多发生在主干和主枝上。雨后树胶与空气接触变成茶褐色硬质琥珀状胶块,被腐生菌侵染后病部变褐腐烂,导致树势越来越弱,严重的时候会造成死树。

而侵染性流胶病主要为害枝干。病菌侵染当年生枝条,一般多从伤口和侧芽处入侵,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瘤状突起,当年不流胶,具有潜伏侵染特征,次年瘤皮开裂溢出胶液,发病后期病部表面生出大量梭形或圆形的小黑点,1年有次高峰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1次,8月下旬至9月上旬1次,这是与生理性流胶的最大区别。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流胶病在树体老、弱、衰的情况下属顽症,需要在综合植保的基础上,采用系统性防治方案。比如,增施有机肥,适量增施磷、钾肥,中后期控制氮肥;合理修剪,合理负载,协调生长与结果的矛盾,保持稳定的树势;雨季做好排水,降低果园湿度;防止冻害、日灼、虫害、机械损伤等造成的裂口。采用生根手段,确保根系发达,为树体提供足够的养分。采用广谱杀菌剂等促进叶片生长,增加叶绿素、增强株体自营养能力,改善碳氮比,提高健壮程度。特别注意打药时,着重喷施枝干,对患病部位有直接的杀菌和营养作用。多种途径及时防治流胶病害,如喷、涂、刷等,针对不同病害情况,采用重度(次数、浓度)不同的组合方案,才能有效防治高感病作物的流胶病。

在陈庆之的推动下,市林业局的技术人员也亲自过来了指导,但是也没法解决问题。

有一些心急的果农已经开始陆续三五成群地,前往镇政府上访反映自己的诉求,反正就是镇政府必须给想办法解决,要是解决不了,就要赔偿大家的损失。

有的果农为了逼迫政府重视自己的诉求,甚至还很冲动地把已经种了五六年的果树给砍掉了。这是属于非常偏激的行为,如果镇里不重视的话,矛盾肯定还会进一步恶化。

严红旗跟陈庆之碰头之后,都对此事很是重视,认为不能轻视,一定要当做是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来对待。

随后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进行讨论。根据会上形成的决议,主要是采取两项措施来化解问题矛盾。

首先,成立工作组开赴各村分头去做果农的思想工作。工作组的组长由党政领导担任,除了相应的驻村干部外,还抽调了三五名机关干部,抽调干部数量视果树种植规模大小来确定。各工作组到了村里面,先跟村干部开小会统一思想,然后召开党员大会统**员们的思想,并且号召党员带头去做村里果农的思想工作。最后再组成若干个小组,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

其次,还是要找到流胶病的解决办法,这个才是关键。因此在党政联席会上,还号召镇里的党政领导,包括动员机关干部去发动身边的力量,寻找熟悉果树病虫害防治的专家或者技术人员,争取邀请他们来龙尾镇现场解决问题。按照镇里的想法,是准备通过打一场人民战争来解决流胶病问题。

就在龙尾镇的干部都派出去下村做思想工作的时候,也陆陆续续有些专家和技术人员来了龙尾镇查看流胶病的情况,但是基本上都是摇头。

为了解决流胶病的问题,龙尾镇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财力,比如一半干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维稳上面,确保果农不去上访。还有就是招待各地前来的技术人员也花费不少。虽然这些技术人员解决不了问题,但是作为东道主肯定要好好招待,说不定日后还要再次跟对方打交道。

一次看省内新闻的时候,陈庆之无意间看到了上南农业大学的报道。忽然记起来,省高院吴忠法的准岳父母好像就是上南农业大学的,说不定可以通过吴忠法联系下,看看能否从上南农大找到哪位专家出面来解决问题。

......

龙尾镇百合村的一处李园,一位中年男人正带着两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在讲解着什么东西。从他们的衣着和外貌来看,中年人身材高大,声音洪亮,头发乌亮,面色黝黑,看着就像是常年在野外风餐露宿所特有的气质。而这两个年轻人穿着很是休闲,脸上洋溢着青春活力,看着就像是一群学生模样的人。

“陈教授,今天有没有新发现?”

说话的是龙尾镇镇长陈庆之。而中年男人就是吴忠法的准岳父陈开阳教授。原本陈庆之以为陈教授会是两鬓斑白、书生气特别浓厚的老学究式人物,但是一见面就发现完全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如果不是脸色有些黝黑,甚至还会让人误以为他要再年轻数岁呢。

接到吴忠法的报告后,陈开阳有些犹豫,一来是手头上有另外一个课题在做,暂时不想分心去做另外的事情。二来呢自己对于李树研究不多,不过桃树倒是早年研究过。

但是吴忠法着重强调说陈庆之是他关系很好的师弟,并且还特意指出这个流胶病不一般,有很多技术人员看过之后都素手无策,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根治的话,龙尾镇的果农们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最终陈开阳被说服了。除了看吴忠法的面子,更主要是看在龙尾镇果农的面子上,因为陈开阳自己就是农家子弟出身,深深地懂得农民要想从土地上掘出金子养活一家老小太不容易了。

只有曾经亲吻过大地母亲的人,才能深切地体会到农民在土地上耕耘劳作的辛苦与辛酸!有时候,你付出大把大把的汗水与体力,最终却是因为一场天灾导致颗粒无收,半年甚至一年的辛苦就白白浪费掉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