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炮灰为王[快穿] > 77、第七十七章

77、第七十七章

众臣还想再劝, 孟则知乾纲独断, 不容他人置喙:“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退朝。”

众臣面面相觑,这还是他们记忆中的那个温良谦恭的宁王殿下吗?

还是说他原本就是这个性子,以前的平易近人和礼贤下士都是装的?

这藏得也未免太深了吧!

更何况皇帝太过强势, 对臣子可不是什么好事。

众臣不禁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下了朝,孟则知对陶安说道:“唐王(八皇子)的事情你亲自去办, 看在他唤过我一声五哥的份上,给他一个体面的死法。”

“是。”陶安连忙躬身应道,而后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万岁, 那唐王的家眷要怎么处理, 还有宫里的刘太妃?”

孟则知脚下一顿,别看八皇子只比他小了不到一岁,却是早早的就成了婚的,加上满院子的侧妃侍妾, 他膝下光是儿子就有五个……

而刘太妃则是八皇子的母妃。

孟则知想了想,道:“将刘太妃送去宝华殿, 令其落发修行, 至于唐王妃和唐王的子嗣……就送去守皇陵好了。其余人等,悉数发卖为奴。”

不怪他心狠手辣,怪就怪他们不幸摊上了八皇子。

“是。”陶安领命去了。

宗人府大牢里。

八皇子瘫坐在墙角处,身体被绑的严严实实,嘴里也塞着布巾,双骸深陷的厉害, 呆呆的看着脚下的地砖,一动不动。

从一开始的憎恨和不甘到现在的颓丧,一个多月的时间足以磨灭他的斗志。

就在这时,牢外传来一阵喧闹声。

“哟,这不是陶公公吗,你这是……”

“奉万岁的旨意……”

说着,脚步声越来越近。

八皇子抬起头,看见来人,如死水般的心瞬间激起千层浪花,他瞳仁一紧,额上青筋直冒。

陶安——

狱卒连忙掏出钥匙打开牢门。

陶安居高临下的看着八皇子,嗤笑一声,回头对着一众官员和狱卒说道:“行了,你们先下去吧。”

“是。”

一干人等恭恭敬敬的退了下去,只留着陶安带来的两个小太监把守着大门。

陶安这才提起袍子,弯腰进了牢房,站定之后,悠悠说道:“唐王殿下,好久不见。”

八皇子眼里闪烁着一股难以遏制的怒火,配上披头散发的模样,像极了一头被激怒的狮子。

陶安皮笑肉不笑,蹲下身来,伸手拔掉八皇子嘴里的布巾。

“呸。”

一口唾沫吐在陶安脸上,八皇子粗喘着气,快意骂道:“阉贼,果然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呵。”陶安也不恼,他从衣袖里抽出一条帕子,慢条斯理的将脸上的唾沫擦干净,而后说道:“可不敢当,论白眼狼的程度,杂家哪里比得上唐王殿下您呢,您可是连自己的亲生父亲都能下得了死手的人啊,而我,只不过是将计就计罢了。”

“陶安,你够狠。”八皇子咬牙切齿。

陶安轻笑一声,只说道:“若我是你,事情都到了这个份上了,就该缩着脖子做人才是,你以为你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唐王殿下吗?”

八皇子瞳仁一紧:“怎么,顾世安终于想好怎么处置我了?”

他有恃无恐,反正再差也不会比现在更差就是了。

“你猜的不错。”

笑过之后,陶安两眼一暗,挥了挥手:“奉万岁旨意,令逆犯顾世淮自裁。”

只看见他身后的一名小太监端着一套酒具站了出来。

“你说什么?”八皇子神情一乱,一脸不可置信的说道:“他怎么敢,我可是他亲弟弟啊,他就不怕将来史书工笔戳他的脊梁骨吗?还有文武百官还有皇叔爷怎么可能会答应?”

陶安端起一杯鸩酒:“怎么不可能,你以为在你知道了先帝是被我毒害的事情之后,还能有活路?”

看着陶安手中的酒杯,八皇子面上闪过一抹惊慌,连带着语气都凌乱了几分:“陶安,我自问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什么要这么害我?”

“无冤无仇?”陶安一把掐住了他的下巴,冷声说道:“唐王殿下还真是贵人多忘事。您可还记得,十五年前,那个被你当小马骑,却因为发着烧,手脚不利索,一不小心把你跌到地上,最后却被明明安然无恙的你下令活活打死的那个老太监?”

八皇子勉强压下心底的慌乱,仔细回想,却一无所获,他哪还记得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呵。”陶安冷笑一声,一字一句:“那老太监是我的义父。”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萧氏找上门来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选择背叛广德帝的主要原因。

说完,他拿着酒杯往八皇子嘴里灌酒。

“不,噗……”八皇子拼命的反抗,哪里还顾得上其他。

眼看着杯子里的酒水全都洒了出来,陶安一不做二不休,从小太监手里端着的托盘上拿过酒壶就往八皇子嘴里灌。

“还有你那一大家子,一个都别想逃,你那母妃做姑子实在是太可惜了,当年好歹也是名动一方的大美人,你放心,我会找人好好照顾她的。”

“你……”八皇子睚眦欲裂,不经意间张开了嘴,然后就被灌了一口的酒水:“不,呜呜……”

陶安不依不饶:“还有你那王妃和孩子,皇陵是什么地方,每年死一两个人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你放心,在杂家死之前,一定会把他们都送去地府见你。”

说完,他松开手,轻喘着气,看着地上蜷成一团,鼻涕眼泪糊了一脸,拼命想要肚子里的鸩酒吐出来的八皇子,接过身旁小太监递过来的手帕,擦干净洒到手上的酒水。

“陶安,你、你一定会不得好死……”

没一会儿的功夫,鸩酒就发作了起来,八皇子以头抢地,身体痉挛不止。

“这话,您还真就说错了。”陶安随手将手帕扔在八皇子脸上,凑到他耳边,小声说道:“当今万岁可是我的亲外甥,只要我恪守本分,得一个善终想来是不成问题的。”

闻言,八皇子的瞳孔瞬间放大了一圈。

陶安一脸愉悦:“你猜的不错,当今万岁的确不是你顾家的种。”

“噗——”

鲜血浸红了盖在他脸上的手帕,脖子一梗,人也跟着没了呼吸。

竟是死不瞑目。

陶安轻哼一声,一身轻松,他站起身来,拍了拍袍子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只说道:“回吧。”

当天晚上,孟则知就收到了钱博裕(郑国公世子,孟则知名义上的舅舅)的奏本。

“好好好。”孟则知喜不自禁。

“万岁,到底是有什么喜事让您这么高兴?”候在一旁的陶安笑眯眯的问道。

孟则知不介意与他分享自己的喜悦,他重重的舒了一口气:“捷报,盘踞在东南诸省的倭寇已尽数被荡平,共歼敌六千余人,我军仅伤亡二百余人,东南沿海倭患已除。”

“恭喜万岁,贺喜万岁。”陶安当即躬身贺道。

孟则知眉开眼笑,能打胜仗,说明练兵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接下来就可以放心的去进行海上贸易了。

“李澜,拟旨。”

“是。”中书舍人李澜当即回道。

孟则知一共叫他写了四份圣旨。

一是命神机营调三千官兵押运两千只火|枪,一万五千基数的弹药南下支援钱博裕。

二是命钱博裕为正使,刘文山为副使,率士兵一万人,领战船一百艘,宝船七十艘(原本只有四十艘,剩下的三十艘是最近几个月造的)出使西洋,允许自行筹备力士、买办、翻译等随行人员若干。

三是命皇商方家将早先筹备好的丝绸瓷器、火柴香皂等货物交付给出使船队。

四是命工部左侍郎奔赴东南沿海诸省兴建炮台,加强海防。

做完这些,孟则知心旷神怡。

该做的都做了,接下来就等着真金白银源源不断的落进他的口袋里了。

因着这件事情,接下来的好几天,孟则知的心情都非常不错,直到八月初五这天——

“砰砰砰……”

沉闷的鼓声惊醒了孟则知,他半梦半醒:“怎么回事?”

王广志(陶安的干儿子)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启禀万岁,有人敲了登闻鼓?”

登闻鼓?

孟则知脑中的睡意一扫而光,刷的一下坐起身来。

古人素有击鼓鸣冤一说,不同于一般府县衙门口的大鼓。登闻鼓,是悬挂在午门外的一面大鼓,是皇帝的鼓。

依《大扬律》,非敌兵围城、太子驾薨、民有冤情,不得击鼓。凡登闻鼓响,不管皇帝在干什么,都必须上朝。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精彩评论:

三七:我还记得攻曾经只是个老·处男·学究,岁月不饶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