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木匠王爷 > 第285章 樊若水渡江献计

第285章 樊若水渡江献计

卢多逊得以擢升为参知政事,卢多逊的父亲卢亿,曾经任职少尹,此时已经退休回家。他听说卢多逊攻击赵普时,不禁长叹道:“赵普是开国元勋,小子无知,轻易得罪前辈,将来恐怕不能免祸。我自己会早死,不会亲见,还算是侥幸!”不久,卢亿病死。卢多逊丁忧离职,后来奉诏被起用。他入朝视事,深得赵匡胤信任。

赵匡胤又封弟弟赵光义为晋王,赵光美兼侍中,儿子赵德昭同平章事。赵匡胤见此时国内无事,于是和众臣讨论外事,召令江南主李煜入朝。李煜多次接到要他入朝的诏书,但是担心进京会被扣留,同时夺走他的土地。因此李煜托病推辞,暗中修整战备。

李煜本来立周氏为皇后,后来看到周氏的妹妹秀外慧中,于是假借姻戚的名义,召她入宫,暗通款曲。周氏得知之后,气愤得病,很快死去。李煜当即立她的妹妹为继后,也就是小周后。小周后凭着天生丽质,极得李煜宠爱。自此以后,李煜日日朝歌暮舞,无心治理国事。

赵匡胤多次下诏,要李煜进京,但是李煜根本不敢来。赵匡胤非常生气,于是任命曹彬为西南路行营都部署,潘美为都监,曹翰为先锋,率领十万精兵,去征讨江南。

曹彬等人领命之后,即日去宫中辞别赵匡胤。赵匡胤对曹彬说道:“前上次王全斌平定蜀境,杀了很多的降兵,朕时常引以为恨。此次你们出师,江南的事情全部委托给你。你们切记,不要抢劫和欺压百姓,必须威信兼有,以此让他们自己愿意归顺,如果侥幸攻占了城池,千万不可大肆杀戮!假如城中有人坚持抗拒,你们也要除暴安良,李煜一门老少妇孺,都不得加害。爱卿切记,不可遗忘!”曹彬拜伏听命。

赵匡胤令曹彬站起身,拔出一把宝剑,递给曹彬道:“副将而下,如果有人胆敢不听从号令的,爱卿可以先斩后奏。”曹彬受剑而退。潘美等人听了到这些话,无不大惊失色。于是众将彼此告戒,务必严守军律,跟随曹彬南下。

曹彬挂帅期间,还兼任徐州节度使。有一天,他手下的一个年轻官吏犯了法,案件都已查实了。可曹彬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一副想要不了了之的样子。曹彬一向执法严明,对下属更是要求严格,从来不纵容下属,所以大家都对此事感觉奇怪,不明白曹彬何以在这件事上当和事佬。

可一年后的一天,曹彬忽然下令将那个下属抓了起来,打了他几十大板,说是对此人上年所犯罪行的惩罚。众人更不理解了,问道:“既然此人是一年前犯的罪过,而且当时即已查实,为什么当时不处理,偏要等一年后才处罚呢?”

曹彬解释道:“一年以前,此人的罪状刚被查实的时候,我了解到他才娶了媳妇。如果那时处罚了他,打了他板子,他父母一会认为新媳妇克夫。如此一

来,他们就会对新媳妇早骂晚打,新媳妇也会觉得自己命不好,无脸见人。也许会因此发生什么意外之事,也说不准。所以,我才故意把这件案子留在一年以后才处罚!”众人一听,都对曹彬表示佩服,称赞他温情执法的良苦用心。

正在此时,有人过江向赵匡胤献上平南策。此人名叫樊若水,是池州人。他自幼聪明好学,能思善算,博闻强记,过目不忘,因此他非常自负,不愿屈居人下。长大后,樊若水也曾想通过科举入仕,光耀门庭。可结果他屡试屡败,进取无望。他生活在南唐风雨飘摇之际,看到朝政腐败,民生凋敝,深感痛心,却毫无办法。他听说宋廷赵匡胤早就有平定南唐之心。在走投无路的情势下,樊若水于是产生了归顺宋廷、为赵匡胤效力的想法。

樊若水经过一番潜心思考,以为赵匡胤已灭掉了楚国、荆南、后蜀和南汉等南方诸国,地盘越来越大,兵力越来越强。南唐已成了他的瓮中之鳖、刀下之鱼,只是苦于长江天堑之阻隔,才迟迟未能发兵。

因此樊若水暗想:“大江无桥可渡,宋军就难以攻取南唐。若能用竹筏、大船架起浮桥渡兵,帮助宋廷完成一统大业,岂不是大丈夫之举?”想到这里,樊若水决心拿出一个最好的架桥方案,作为自己北归的见面礼,去呈现给赵匡胤。

樊若水住在长江边,因此对长江的渡口、关卡、要塞等地理形势无不了如指掌。经过一番认真的考察和周密的分析比较,樊若水认为采石江面比瓜洲江面更狭,可作为架设浮桥的地点。然而他转念一想,采石是奇险之地,要架设浮桥,谈何容易!

樊若水清楚,要架设好浮桥,不仅要事先测量出江面的宽度,而且还要在岸边建起浮桥固定物。但采石是南唐的军事重镇,在南唐军队的眼皮底下,要测量江面,建造浮桥固定物,自然不能公开行事,只能设法暗中活动。

于是他经人介绍,到采石的广济教寺当了一名和尚。这个广济教寺位于牛渚山南麓,是江南远近闻名的大禅寺。樊若水来到这里后,落发成了僧人。他自然不是真心来当和尚,只不过想借此身份掩人耳目,以利于他考察采石江面。

因为是熟人介绍的,广济教寺的住持对樊若水十分关照。他在寺院里没有多少事可做,出入也很自由,这就使他有机会经常到牛渚矶边察看地形,并暗自绘下图纸,标上记号。他还以垂钓为名,划着小船,带上丝绳,寻找隐蔽处,将丝绳拴在牛渚矶下的礁石上,然后牵着这根丝绳划到西岸,用这种办法来测量采石江面的宽度。为求其精确无误,樊若水在采石江面如此往返数月,测量十几次,竟然神不知鬼不觉。

为了建造浮桥固定物,他还以“广种福田”的名义向广济教寺捐献一笔资金,建议用这笔钱在牛渚山临江处凿石为洞,洞中建造石塔,供奉佛像,以保佑

过往船只的平安。得到妙理法师的赞许后,樊若水又毛遂自荐,亲自督工建造。不到两个月,即顺利完工。这一工程的告竣,竟令广济教寺的佛徒众僧对樊若水无不刮目相看。可又有谁能想到,樊若水这样做,实际上是在为帮助宋军将来渡江作的准备。

樊若水在采石暗中活动了几个月,获取了采石江面有关的水文地理资料后,便于开宝三年不辞而别,离开广济教寺,逃往汴梁,求赵匡胤召见。樊若水向赵匡胤献上平南策——“请造浮梁以济师”,并呈上他亲手绘制的《横江图说》。赵匡胤慢慢打开这卷《横江图说》,见采石横江一带的曲折险要皆一一标明,尤其是采石江面的宽度标注更详,顿时龙颜大悦,喜不自胜地说道:“今得此采石详图,南唐李煜小儿已尽入我手了!”

赵匡胤采纳了樊若水的建议,加封他为右参赞大夫,令他赶赴军前效力。赵匡胤又派遣使者去荆、湖造黄黑龙船数千艘,用大船载运巨竹,自荆州顺江而下。当时的江南各处守卫,看到宋军到来,还以为是南唐的江上巡逻士卒。于是他们准备好牛酒犒劳,没有出兵拦阻。宋军顺流东下,很快到达池州。池州守将戈产,派人去打探,这才知道宋军确实已经开始南征。戈产大惊失色,又不敢迎战,竟然弃城而逃。

曹彬等人进入池州,没有杀戮过一个人。曹彬又进兵到了铜陵,这才有江南军队前来抗御。可是他们怎禁得起宋军的冲杀,没有过多久,南唐将士都已跑得无影无踪。

宋军进到石牌口的时候,樊若水向曹彬建议,先在石牌口试架浮桥,然后移置到采石江面。曹彬采纳了他的建议,在占领铜陵后,回师石牌口,截住由江陵驶来的黄黑龙船和竹筏,在樊若水指导下,很快将浮桥试架成功。樊若水笑着对曹彬说道:“此去采石,定能大获全胜!”曹彬也异常兴奋,高声应道:“此乃顺天应时之举,何愁采石大江浪涌?我自一往必胜!”

长江浮桥在石牌口试架成功后,受宋廷之命,前汝州防御使陆万友前来石牌口担负守卫任务。曹彬大军则抽身急趋采石,攻打南唐守军,以便扫清采石架桥的军事障碍。不久曹彬攻占采石,陆万友奉诏护送浮桥来到采石。浮桥运抵后,曹彬当即命熟知采石水文地理的樊若水主持架桥。时值长江枯水季节,采石横江一带浪平滩浅,浮桥移置十分顺利,竟然三日就架设成功,c尺寸丝毫不差。

浮桥架设好之后,曹彬便令潘美带着步兵,从桥上先行渡江,果然好像在平地走路一般。当时有南唐的探马看到了这样的情形,急忙向李煜禀告。李煜召集群臣商议,学士张洎说道:“臣曾经遍览很多古书,从来没有在江上造浮桥的故事,想系必是军中讹传。否则就算宋军来了,像这样的蠢人,怕他干嘛?”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