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木匠王爷 > 第480章 赵构禅位给孝宗

第480章 赵构禅位给孝宗

魏胜回到城中,金兵又乘夜攻城,围了数层。魏胜竭力守御,且派人向李宝告急。李宝紧急上奏,赵构命镇江都统张子盖去增援。张子盖发兵来到石湫堰,见河东列着敌阵,立即率领精骑冲击。统制张氾奋勇当先,冲入敌阵,结果被流矢射中要害,死于马下。

张子盖大叫道:“张统制已经殉难了,此仇岂可不报?”话音未落,他已跃马直前,麾下将士一并跟随而上。他们纵横驰骤,锐不可当。金兵正在苦苦支撑。魏胜又统军杀来,他们也似生龙活虎一般。金兵招架不住,顿时奔溃。可是金兵后面有石湫河,急切之间,无从逃避,多半冲入河中。能泅水的,还侥幸逃生,不能泅水的,自然当场毙命。海州自此解围,魏胜收军回城,张子盖也带兵回镇。

李显忠听说海州围解,金兵又被打败,于是想乘势收复中原,上奏请求出师向西,从宿、亳直奔汴京,直通关、陕。关、陕只要打通,鄜延一路,素知他的名声,必然响应,然后他招集部曲,转取河东。哪知赵构非但不从,反而下诏撤销三招讨使,召李显忠回朝主管侍卫军马司,成闵主管殿前衙司,吴拱主管侍卫步军司。李显忠不得已,只能奉命回朝。途次接得内禅诏旨,急忙去贺新主了。

当完颜亮入寇时,群臣多劝赵构逃跑避敌,皇子赵瑗不胜忿怒,面见赵构,表示愿意率军御敌。但经老师史浩的提醒,赵瑗为了避免赵构疑心,再次上书,请求在赵构亲征时随驾保护,以表孝心与忠心。赵构尴尬不已,只得下诏亲征。赵瑗一路随行,等回到临安,赵构就以年老为由,想要禅位。陈康伯大力赞同,乞求先正其名,因此赵构立赵瑗为太子,更名为赵眘,又追封太子父赵子偁为秀王。

不久,赵构下诏,令太子即皇帝位,自称太上皇帝,皇后称太上皇后,退居德寿宫。太子固辞不敢接受,赵构再三劝谕,又亲临紫宸殿,面谕群臣,接着进去,令侍臣拥太子出殿,到御座旁,太子依然不敢上坐。侍臣扶了七八次,太子这才就座。宰相率百官拜贺,太子又立即起身。群臣固请,太子愀然不悦地说道:“君父有命,本是独断。自己恐怕无德,不能当此大位。”群臣自然是恭维不已。于是草草成礼,片刻退班。

赵构移驻德寿宫,太子自整袍履,出了祥曦门,冒雨扶车随行。离宫门不远,太子还是没停步,赵构一再让他退下,令左右扶他进去,对群臣道:“付托得人,我无忧了。”次日,颁诏大赦。即位礼成,又告祭天地宗庙社稷,也就是孝宗皇帝。孝宗定下五日一次,朝见德寿宫。可是赵构不答应,于是改为每月四朝。

孝宗早就听说过张浚的大名,即位之后,立刻召张浚入朝。张浚来到,拜见之后,孝宗赐他在身旁坐下,改容对他说道:“久闻你忠勇过人,现在朝廷所能依恃的人只有你一人,请不吝赐教。”张浚从容答道:“人主所恃,以心为本,一心

合天,何事不济能成功?古人所谓天即是理,秉理处事,使清明在躬,自然赏罚举措,无有不当,人心尽归,敌仇也会臣服。”孝宗悚然道:“朕不会忘记你的话!”于是加张浚为少傅,封魏国公,宣抚江淮。

张浚一再觐见,极力上奏道:“和议不是好的计策,请派遣水师,从海路直攻山东。同时命诸将出兵以为犄角之势,从而进取中原。”孝宗很是赞成。可孝宗当亲王时候的老师史浩,当时担任枢密,意见和张浚不同。

史浩字直翁,明州鄞县人。史浩从少好读书,曾求学到桃源书院,结识了汪思温、郑覃、魏杞、袁燮等人。桃源书院是庆历五学士之一王致所创办,史浩曾祖父史冀当年曾从王致学。史浩继承家风,克尽孝道,对弟弟更是疼爱有加。一次史浩和弟弟乘坐牛车玩耍,正当两人玩得十分高兴时,拉车的牛却忽然发狂起来,又跑又跳地往前奔,整台牛车完全控制不住了。

他的弟弟吓得哭了起来,史浩自己虽然也很害怕,但还是赶紧一边控制牛绳,一边安慰弟弟,眼看牛车快要撕散,兄弟俩害怕得不知该如何是好,一边的路人也都替兄弟俩着急,这一情景让几位壮汉看见了,他们挺身而出,一起来追逐发狂的牛,费了好大功夫终于追上牛车。史浩见有人来相救,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大声叫道:“快救弟弟,快救弟弟。”

几位壮汉听了,赶紧将史浩的弟弟救下车。救完弟弟后,眼看牛车就要被发狂的牛拖得四分五裂,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大家赶紧再跑向前,最终将史浩也救下了车。事后,大家都赞美史浩,在最危急时,尽管自己已被吓得泪流满面,仍第一顾及弟弟的安全,这份手足之情是难得可贵的。

史浩的父亲师仲逝世,当时史浩才十九岁。师仲临终告诉他,作为长子、长孙要承担起孝顺祖父的责任。之后数年,史浩一直陪伴在祖父史诏身边。金人攻陷明州,史浩不得不扶着祖父史诏逃难。一路上他不怕自已受辱,使一家人避于海,免于难。然而七十四岁的祖父史诏,终因经受不起战火的惊吓和奔波的劳累,回家不久就去世了。史浩为之守孝三年,因为财物尽为金人所掠,所以当时家境日处贫困,但史浩却谢绝了叔父的接济。

为了随母亲的心愿,史浩携母亲洪氏投靠天童街亲友钱氏。青年史浩就隐居鄮峰读书,自号真隐居士,这里距离天童寺、育王寺很近,史浩就常陪母亲到天童、育王进香。他在这里曾经题诗:“迸云佛塔金千寻,傍耸滴翠玲珑岑。春供万象当远目,响答两地纷鸣禽。风摇野帻去复去,雨浥乳窦深复深。寄声俊逸鲍夫子,莲社不挂渊明心。”

当时天童寺主持是宏智正觉禅师,他倡导“默照禅”,弘扬曹洞宗风,并建禅堂,扩大山门,筑宝阁,奉千佛。天童禅寺得以中兴,成了当时的一个禅学中心,宏智正觉被人称为“天童和尚”。正觉说法有两

个特点,一是以圆相为禅机,藉以开悟听众,作为禅机,旨在获得听众的心灵默契,但也要求说法者有颖慧之心。二是文采丰富,常常出口就是诗句,如“风月寒清过渡头,夜船拨转琉璃地,冻鸡未报家林晓,隐隐行人过雪山。”句中往往清空灵动,既富有禅家的理趣,也能传达出超远的意境。史浩深受感染,对学诗自然很有启发。

绍兴十四年,正值其母六十岁生日。因为家里贫穷,史浩便到天童街亲友处借来坊钱为母亲祝寿。出于对母亲的一片孝心,史浩安排礼节十分隆重,却因此欠下了一笔数目不小的债。坊钱是浙江常平司,到了秋天,因为还不了坊钱的本金利息,史浩十分苦恼,不得不暂避绍兴,住在一个姓汤的卖饼婆家里。

这时一年一度的乡试快要到来,史浩不能回到家里,因而郁郁怅望。卖饼婆问他道:“秀才为何惧怕官府?”史浩就将事情的经过说给卖饼婆听了。第二天,卖饼婆将儿子们召集在一起商量说道:“我已积了一千钱,准备作后事用,现在想全部借给秀才用于还坊钱本金利息,好让他一心去应试,一旦乡试结束,秀才会马上来还的,你们不要担心。”史浩这才回到明州,报名参加了乡试,果然金榜题名,登刘章榜进士前十名。史浩信守承诺,马上将钱如数归还给卖饼婆,那年史浩三十九岁。

史浩中举后,调余姚任县尉,当时地方上盗贼出没无常,偷窃民舍,民怨心载道。史浩就设计将为首的九人捉拿案归。史浩立了功,却不说是自己的功劳,对此县令十分奇怪,史浩却说捕贼是我作县尉的本职,这九个人应该处分惩办。如果让我一个人领赏,实在于心难安。县令大为赞叹。

第二年三月十五日,史浩和鄱阳程休甫一起游普陀。他们一早到达潮音洞,洞内很冷清,没有什么可看的。史浩便炷香供茶,只见盏浮花瑞。两人回寺吃饭后,又来到洞门,见乱石累累,兴尽后正想返回,却有一僧人过来指着说道:岩顶有一空,可以从哪儿往下看到奇景。

史浩便攀缘而上,瞻顾之际,忽现大士瑞相,金色照耀,眉目了然。两人同时看到了,而史浩还看到大士的双齿洁白如玉,心情十分愉快,就在壁上题词。当天夜里有一僧人来访说,公当为太师,比文潞公,但官家用兵,须切谏,二十年后,将与公会于绍兴。后来史浩知绍兴,果来一个道人自称与史浩有旧,守卫拒不接纳。他便索笔写了:黑头潞相,重添万里风光,碧眼胡僧,曾共一宵清话。然后就走了。史浩读了,便回忆起当年普陀的事,知道长者僧及道人都是大士示现相,就马上去追赶,但已经来不及了。

余姚任满后,史浩到临安待命。秦桧想笼络他,派给事中林一飞致意右谏议大夫史才说道:“已留国子监书库官拟令矣。”史浩对叔父说道:“秦桧这人似乎很难与他同处。我省试在前十名,按规定现在应当任教官,可不安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