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汉元1836 > 第四百零五章 大获全胜(一)

第四百零五章 大获全胜(一)

刘锡命一脸无奈地将袖子从他手中抽了出来。

“利先生,你久在中国,应当明白,我们的伯爵和你们的伯爵是不一样的,在官场上,大家更讲究的是交情,我和成都的官员没有什么交情,冒然说话又能有什么用呢。”

利类思眼神一黯,跟着刘锡命的脚步顿了一顿。

这反而让刘锡命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赶忙停下脚步,拉了拉利类思衣袖示意他跟上。

“利先生不用担心,等我把乡试忙完,到时看看有没有机会再帮帮你。”

利类思泛红的面容浮现一丝笑容,伸手画了个十字道:“我就知道,天主的指引不会错的,刘,还是你够朋友。”

刘锡命捂脑哀叹,怎么又来了。

近一年的时间不见,利类思在成都传教工作竟然取得了大的突破。

一走进正堂前面的院子里,刘锡命发现这里至少聚集了近百号男男女女,有的人衣着普通,有的人则是衣不蔽体。

不过看多数人的表情,竟然都显得较为平静祥和。

利类思看见刘锡命观察院中众人,有些得意地说道:“这些都是我主虔诚的信徒,虽然他们手中没有力量,但是心灵上的强大足以让他们面对任何困难。”

刘锡命不是杠精,听到这话只是笑了笑没有反驳。

“利先生,乡试在即,我便不和你多说了,眼下城中房屋紧张,我这里还有这么多人要安置,麻烦你的那几位也辛苦一下,腾一间房子出来吧。”

赛义思马上接话道:“好的,那我现在就去腾出房间。”

雷洪跟着谢文乐等人走进门来,朝着刘锡命就大叫起来。

“社长,你在成都府的别院可真不小啊,啧啧,果然是致富有道。”

“哈哈哈”,刘锡命赶忙笑着替利类思和众学子简单介绍了一下。

在成都府的日子一下子平静下来,刘锡命每日里除了读书便是同众社友一起探讨,日子不知不觉地便到了乡试的日子。

这段时间里,他为了避嫌,只是派人到黄宗毅岳丈按察使副使叶宪祖等人府上投了一下拜帖,至于拜访一事当然只能到乡试之后了。

经过这么久的学习,刘锡命对于乡试不说十拿九稳,那也是有相当的把握的,犯不着在这关头让别人拿着什么把柄。

刘锡命在这里稳坐泰山,却不知道学政衙门里已经有人焦头烂额了。

夜里,崇祯钦点的乡试主考官河南道御史蒋时中此刻正焦躁不安地在后院房间中来回走动。

离京时陛下专程召见叮嘱的话语再次在他耳边响起。

“蒋卿,朕之所以选你为四川主考,便是因你为人忠直,更兼不结党不营私,此次你去四川,一定要替朕好好考察一下四川的贤良,尤其是新安伯也在四川应考,你好好替朕把把关,看看他是真有才还是假有才。”

蒋时中越是踱步,心里越是凄苦。

这他娘的叫什么事啊,我看陛下是看我好欺负才专门派我过来的吧。

他那几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新安伯到底是应该取还是不取啊。

若是要取,万一新安伯才学一般,没能入选可怎么办。

想想崇祯说话时似乎意味深长的笑容,蒋时中脑子都快要被自己的各种猜测搅糊涂了,这皇差可真是不好办。

终于他还是定下心来,“蒋安何在?”,他冲门外喊道。

“老爷,小的在。”,一个身着青黑薄衫的男子推门而入。

蒋时中冲他招招手唤到自己身边,“新安伯府你是知道的,现在你去他府上找他,请他到我这里来一趟。”

蒋安是蒋家的家生子,听到这话没有半点犹豫,应了一声便推门而出。

蒋时中叹了口,希望自己这么做真是陛下所想。

哪晓得过了三刻钟的时间,蒋安竟然灰溜溜地独自推门进来。

“老爷”,蒋安弯腰躬身小心回道:“新安伯说了,乡试临近,他再拜访老爷于老爷于自己都有不利,因此便不来了。”

蒋时中听到这话心中反而松了口气,这样自己便不用纠结了。

放松下来的功夫,他心中反而对这位新安伯生出了些好感。

八月初九,正是金桂飘香之时。

成都府贡院外已是人山人海,每届乡试参加人数都是最多的。

因为不止刚刚考上了的秀才们要应考,还有许多积年的老生员也都会想要拼上一把。

四川今年参考的有近四千人,但是四川的举人名额却只有135人,也就是中举率只有3.3%,真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刘锡命今天穿了一身士子襕衫,在人群不算打眼,不过大同社一群人全都聚集在一起,由不得人们多看一眼。

这段时间闲着也是闲着,李彪等人行走在外的时候逢人便说刘锡命将大同社全体社员都聚拢在一起提供吃住一事,自然也是声名鹊起。

加上他还是四川唯一一个以生员之身受爵的士子,这就更让人羡慕嫉妒恨了。

就在等待开门的一会儿工夫,已经有五六波人前来搭讪套个近乎。

顺庆府的卢嘉鸿、黄弘益等人老远便看到刘锡命这边的场景,一个二

个恨得牙根痒痒,只是记着家中的叮嘱,却没人敢上前去撩拨。

照例还是那些流程,刘锡命的心态却已非当年可比。

他昂首跨入贡院,唯有贡院前方那两人能让他注目细看。

一个便是今科乡试主考河南道御史蒋时中,另一个则是副考四川学政陈士奇。

虽然贡院之中人头涌动,但是当刘锡命看向这两人时,一正一副两个考官竟然全都主意到了他,而且还冲他微微颔首以示礼节。

刘锡命嘴角维扬,没有大声声张,静静地跟着众学子把流程走完。

“举贤才焉知贤才而举之”

刘锡命看到发下来的考题便是一愣,这话听起来怎么有些耳熟啊。

犹记得当时面圣之时,崇祯还朝王承恩感叹了这么一句,所以刘锡命下来以后专门查了一下出处。

想到这儿,刘锡命抬头看了看蒋时中隐隐约约的身影,心中颇有些复杂,既有喜悦,又有感叹。

算了,先写完再说,刘锡命提笔便写。

乡试确实是三天,不过却是分别举行的三天,八月初九举行第一场,八月十二日第二场,十五日第三场。

这么折腾了九天下来,刘锡命总算从中解脱出来了,他自觉已经尽了全力,其他的便只能听天由命了。

不过他心中还是忍不住感叹,要想在明朝考上个举人确实是太难了,三场下来,就算他一个人的试卷加起来都有十几份,要想在数千人中脱颖而出,恐怕不止要有才学,还得有运气才行。

乡试的流程颇为复杂,不只有主考、副主考之类的设置,还有外帘官、内帘官等诸多分工。

考生的试卷要经过弥封、誊录、对读几道流程,形成朱卷后,才会交由考官对朱卷进行评阅。

蒋时中多了个心眼,他不好直接从中做什么手脚,却让蒋安扮作考场仆役,一直紧盯着刘锡命的试卷。

“老爷,小的亲眼看到新安伯的卷子被呈送给陈学政了,老爷请放心。”

等到蒋安前来汇报这话,蒋时中总算放下了心中大石。

刘锡命的卷子既然上了副主考的桌子,那就意味着排在前面,中举的几率自然大增,至于考的第几名,这便不是他关心的事情了。

汇同上其他六名同考官,蒋时中等人一直忙活到八月二十五日才将所有考卷阅定完毕,现在只等他们几人商量一个排名出来,到时再拆封核对考生姓名。

只是等到排行既定,拆开弥封之后,陈士奇却是脸色一变。

“钦差,这排名恐怕要调上一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