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乱世晋隋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历史的选择(3)

第一百二十二章 历史的选择(3)

刘裕回到京口,扯起了造反的大旗。在东晋,大臣造反几乎是家常便饭,但成功的不多,几乎问题都出现在内部,在这点上,刘裕打算防患于未然,在根本上遏制内部分裂的问题。这就要求他必须建立一支团结和谐的领导核心。

以刘裕的人气,拉起一支队伍完全不是问题,经过慎重思考,刘裕选中了下面几个小伙伴:何无忌、刘毅、刘穆之、刘道轨、朱龄石、王元德、王仲德、孟昶、魏咏之、诸葛长民、辛扈兴、童颜之,总计十一人。

这几乎是东晋最豪华阵容了。其中前面五人最牛气,刘道轨是刘裕的异母弟,随兄长造反,无可厚非。那何无忌和刘毅是怎么和刘裕结识的呢?答案是在赌桌上。

刘裕年轻时好赌,家里没几个钱,赌的还非常大,明明身上只有一个铜板,就敢下一百个铜板的赌注。有一次,刘裕赌输了拿不出钱,和别人争吵,赌坊常客刘毅和何无忌正好在场,两人觉得刘裕这人不错,就帮他垫付了赌钱。就这样,三人成了铁哥们儿。何无忌还有一个身份,刘牢之亲外甥,刘裕能在北府军中顺风顺水,与这层关系密不可分。

魏咏之就比较有意思了,此人其丑无比,参加过很多次公务员考试,但总因为这张脸被刷掉。十八岁那年,魏咏之听到一个好消息:殷仲堪帐下有位神医,可以医治他的“丑病”。魏家世居任城(今山东济宁),距荆州数千里,魏咏之没钱置办盘缠,就揣着一袋米,一路艰辛地到了江陵。

神医果然名不虚传,用“割补之术”把魏咏之变成了帅小伙,但美也是有条件的:一百天内只能喝粥,不许说话嬉笑。(这应该是中国第一例整容手术吧!壮哉我大中华圣手神医!)

虽然手术成功了,大概是后遗症的原因吧,魏咏之的脸仿佛面具一般,毫无神采。为此还遭到桓玄的奚落,魏咏之心里不痛快,就入了刘裕的伙。

王元德、辛扈兴、童颜之都是当时的名士,被派往建业,从事策反活动。因为从事地下工作,此三人的个人资料不多,但都非常敬业,他们直接造成了桓玄集团的大分裂。

刘穆之和朱龄石最后入伙,刘穆之是汉王室刘肥(刘邦庶长子)这支的后人,刘裕开府后,急缺一名主簿(文书),就把刘穆之拉来坐镇。事实证明,刘穆之非常胜任这份案牍工作,为刘裕解决了不少烦心事。

既然一切都准备停当,那就反吧!

公元404年三月初一,刘裕借打猎之名,聚集数百壮士入京口。京口是古徐州的首府,由刺史桓修镇守。刘裕当然清楚,这几百号人绝不是京口守军的对手,于是,他让何无忌身穿朝服,打扮成钦差的模样,把桓修诱骗出城。

桓修刚出城门,就被团团围住,刘裕只一刀便把他解决了。军司马桓弘见桓修迟迟不归,不禁心生疑虑,于是率大军来寻。这个桓弘也是草包一枚,居然被刘裕一番慷慨陈词镇住了。结果刘裕当天晚上就把他黑了。

桓弘一死,刘裕顺利地接管了京口守军(其实不过千余人),在这里,朱龄石投到刘裕麾下。刘裕大喜过望,命刘穆之撰写檄文,正式向桓玄开战。对于刘裕的战书,桓玄内心极为矛盾,他任命桓谦为征讨都督,进军京口,但桓谦请求主动出击时,桓玄又畏首畏尾,严令其扎营覆舟山(又名小九华山,在今南京城东北),不久后又派吴甫之、皇甫敷北上。

也许,这种不伦不类的战略部署最能反映出桓玄的内心感受,军令刚发出,他就自言自语道:“刘裕乃人中龙凤;何无忌颇类刘牢之;刘毅家徒四壁,却能一掷百万,这三人聚到一起,何愁大事不成啊!”

吴甫之所部最先与刘裕碰面。刘裕充分发扬身先士卒的优良作风,大喊着向敌阵冲去,(刘裕的狮吼神功我们是见识过的),结果大败敌军,当场斩杀吴甫之。皇甫敷见状,立即集结重兵,将大喊大叫的刘裕层层包围。

面对重重包围,刘裕毫不惊慌,接连手刃数人。皇甫敷亲自带兵上前,大骂道:“你个作死的叛贼!”说话的工夫,一刀劈下来,却被刘裕挡住。刘裕怒目圆睁,死死盯着皇甫敷,四目相对,居然把皇甫敷吓得肝胆欲裂!(大侠郭靖鏖战金军,怕也不能做到如此吧?)

正在这时,朱龄石及时赶到,与刘裕合力击溃了敌军,情势迥异,皇甫敷反而成了笼中之鸟。当利刃架到脖子上的那一刻,皇甫敷淡定地说:“刘君有天命在身,不是我们凡夫俗子可以阻挡的,我死后,希望你能善待皇甫家子孙!”

这种武将是不可能劝降的,刘裕狠下心,挥刀斩了皇甫敷。

当然,没有不下本钱的买卖,刘裕的损失也不小,比如军司马檀凭之阵亡,檀凭之无子嗣,从子(堂侄)檀祗继承了叔叔的职务。檀凭之还有一个侄子,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檀道济。

战报传到建业,桓玄更加着急,于是召见群臣商量对策。桓玄一开口就是:“朕其败乎?”意思是我败了吗?

众臣受了王元德不少好处,都沉默不语,只有吏部郎曹靖之直言道:“如今天怒人怨,臣等真是好怕怕啊!”

“人怨也就罢了,何为天怒?!”

“晋室的宗庙破败不堪,陛下不去祭祀,却任由风吹雨打;大楚的宗庙只到桓公一代,先人能不降罪吗?”

桓玄沉默半响,没话找话地说:“既然知道为嘛不早点进谏?”

这么一说,曹靖之也来火了:“陛下以尧舜自居,臣贸然进谏,那不是找死吗?”

桓玄讨了个大大的没趣,于是赶紧转移话题,商议如何退敌。廷议结果:桓谦与何澹之屯兵东陵;卞范之屯兵覆舟山西,两军互为照应,总计两万余人。

刘裕见桓玄大军集结,心底兴奋非凡,一网打尽,总比到处跑省事。这天,刘裕吃完饭,把军粮锅灶统统丢弃,率众登上覆舟山。刘裕又使出了拿手好戏,在山的四周乱插旗子,大造军营,不知道的,还以为刘裕中彩票了。

这招疑兵之计可谓屡试不爽,桓谦果然上当了,立即向建业讨援兵,结果援兵未到,刘裕就发动了总攻。桓谦部下以北府兵居多,他们见到老领导,心里又惊又怕,都乖乖投降了,剩下的荆州兵也毫无斗志。

刘裕一鼓作气,大破桓谦军,刘裕觉得不解气,命大家到处放火,当时正值东北风正盛,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很快把桓玄营地烧成一片灰烬。大火继续蔓延,一直烧到建业外城,桓玄只好充当起救火队长的临时角色。

被火这么一烧,满脸烟尘的桓玄再也不想多待了,一秒也不!当桓谦带着残兵败将回到建业时,桓玄正在忙着搬家,桓谦苦苦劝谏,说御林军尚有八百,足可一战。桓玄懒得和他争辩,当天便带着家当奔赴石头城,后在殷仲文等人的护送下,乘舟返回江陵。

临走前,桓玄对王元德痛下杀手。(看来地下工作不比上火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