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下水道的美银龙 > 第九十七章:心理治疗(上)

第九十七章:心理治疗(上)

听到庄鹏的确定答案以后,小约翰尼的脸上露出了很真诚的微笑。

“万分的感谢您!钱查德先生!”

这个小孩虽然说话很是书面古板,但是表情和情绪还是挺丰富的,有点小大人的感觉,还挺可爱。

“放心交给我吧。”庄鹏微笑着,一边说话,一边伸出手,想摸一摸约翰尼的小脸。

“蹬——”

约翰尼突然往后退了两大步,动作幅度之大,甚至连木地板都被踩的咚咚作响。

“对不起,钱查德先生。”他的头低了下去。“我不喜欢这样。”

“哈哈……,没关系的,请坐吧。”被这么一搞,庄鹏也觉得有些尴尬,先是下意识的干笑了两声,然后示意对面的小朋友坐下。

银龙拿起薇薇安坐过的椅子,把它重新搬到了朝向桌子的一面。

“坐吧。”庄鹏拍了拍椅子的坐垫。

约翰尼依然低着头,沉默不语的坐下了。

庄鹏又拿起自己刚刚睡觉的椅子,走进了办公桌里面,约翰尼的对面。

动作幅度尽量小的入座了。

双方先沉默了一段时间。

庄鹏仔细的看着约翰尼的脸,目不转睛,这种直勾勾注视一般来说很不礼貌,但是他现在确实需要认真的观察自己的这个“小患者”。

刚刚约翰尼向后退的时候,露出了一个很特别的表情。那个表情一半是恐惧,因为他的瞳孔剧烈的收缩了。另一半是愤怒,像是要吃人的野兽一样的愤怒。

这个表情一闪而逝,假如庄鹏不是心灵术士,并且作为真龙拥有很高的感知能力,他甚至都不会注意和记忆下这个表情。

只是被一个想要触碰他的动作所刺激到,就能露出这样的表情,这说明眼前的孩子确实有问题,而且有比较强的自卑的心理。

对面,约翰尼似乎是因为长久的沉默而有些不安,他抬起眼睛偷偷看了庄鹏一眼,但是发现庄鹏也在看他以后,他就好像触电一样的浑身一抖,然后把视线挪开了。

这更加说明了庄鹏对于他有自卑特质的判断。

一般来说,有偷窃癖的小孩往往都会很自卑,而且自卑一般被认为是偷窃癖形成的第一成因。这种自卑的来源可能性是很多的,有家庭的贫困,有父母对其的过分严厉,还有就是自感缺失关爱和呵护,因而导致自卑。

从约翰尼的出身看,因为家庭贫困导致自卑是不大可能了,再结合庄鹏对约翰尼的父亲——本·叶兹维列的了解,这让庄鹏把约翰尼偷窃癖的成因更多的怀疑在了后面两点上。

“你……”在许久的沉默之后,庄鹏终于准备开口说话了。

听到响动,对面约翰尼也抬起了头来,就是依然不愿意和庄鹏对视。

“你怎么看你的父亲?”

这是银龙的第一个问题。

听到庄鹏说话,约翰尼咬了咬嘴唇,不论怎么看,都是一副很纠结的样子。

银龙眉毛微皱,不过动作不敢太过分,以免被对面的小朋友注意到,打断他的思考或者引起他的紧张。

而庄鹏之所以皱眉,是因为对于八九岁的小孩来说,要评价一个人一般用不了这么长时间,因为绝大多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其实思维都非常的简单,只会用简单的二分法,即“喜欢”和“不喜欢”,“好”和“不好”。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这么久,这既说明约翰尼心思细密,也让他显得有点少年老成。

而众所周知,少年老成的孩子,一般都生活的不算太辛福。

就在庄鹏的心里闪过这许多念头的时间里,对面的约翰尼似乎也考虑的差不多了,嘴巴比较明显的嗫嚅了两下。

“我的父亲……嗯……是一个别人都说他很好的人。”

他磕磕巴巴的,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如果你的修辞学老师在的话,他肯定会认为你的表达非常有趣的。”庄鹏眯起了眼睛,唇边上挑,打了一个趣,好让小约翰尼稍微放松一点。

果然,小患者确实微笑了一下,就是这微笑带着浓浓的苦味。

“这么说来,你和别人的看法不太一样,是吗?”庄鹏继续往前推进。

“我……”约翰尼的两只小手互相纠缠了起来,不安的扭动着。“我确实认为……他不如别人说的那么好。”

“我可以认为,你在委婉的对我表达,你不喜欢你的父亲吗?”

“并不是!!”自从入座以后第一次,约翰尼直视了庄鹏的眼睛。但是他的情绪看起来有些激动,双眼甚至渗出了泪花。

庄鹏的心,轻轻的抽动了一下,看到小朋友这个样子,他也有些心痛。

约翰尼现在的表现,已经明确的说明,他对自己的父亲非常不满,但是有什么力量在阻碍着他,阻碍他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本·叶兹维列先生是否经常不在家中?”

“是的。”

“你对他长期的不在家里是什么感受?”

对面,约翰尼又一次的磕巴了。

“我……我确实不是很喜欢,他经常不在家里。”小患者一边说着话,一边眉毛紧紧的皱了起来。“但是,他在为了我们的家庭努力,付出,所以我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

“果不其然!”庄鹏在心里暗暗的振奋了一下。

“这话,是你从哪里那听来的?”他又一次向约翰尼进攻。“是你的母亲吗?”

约翰尼瞪大了眼睛,一脸错愕的盯着庄鹏,一副“你怎么知道”的表情。

“宾果!”银龙看到自己判断正确,心里一阵的轻松。

说到底,约翰尼这套言论实在是过于反常了——就他的年龄来说。一般情况下,要自发的认识并且理解父母的难处都是在青春期甚至成年以后了,对于八九岁的小孩来说,这样的认识是不可能自然的出现的。

唯一的一个解释就是,有一个在小孩心中具有“权威性”的声音,在不断的洗脑式的给他塞入这样的想法,他其实并没有理解“为家庭努力付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只不过是那“权威性”的不断复读,让他认为这个解释确实能把父亲常年不着家的事情合理化了。

而会对小孩这么说的,大半的概率都是孩子的母亲。

“你怎么看你的母亲呢?”

没等约翰尼反应过来,庄鹏再次进击。

“我非常喜欢我的母亲,她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约翰尼即答。

“那我问你一个问题。”庄鹏再次微笑。“假如,我是说假如……”

“假如有一天,你的父亲消失了,你们家只剩下你和你的母亲,你觉得你会比现在快乐吗?”

约翰尼……沉思了一会儿,这个一会儿时间跨度并不很长,然后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