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四百二十七章 九品官人法

第四百二十七章 九品官人法

但林朝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神情舒缓了一些。

所谓恩威并施,分寸的拿捏必须得极为细致才行。

一味仁义,会让别人认为你软弱。

一味威慑,会让别人觉得你残暴。

眼下威已经施完了,是时候加恩了。

世家门阀作为这个时代最大的一股势力,不给点甜头,是不行的。

这一点,早在林朝举起屠刀的那一刻,就已经想好了。

这一巴掌打得世家很疼,那接下来的甜枣,就得多给两颗。

所以,在徐州百官恐惧而又充满仇恨的目光中,林朝向刘备一拱手,开口道:“玄德公,朝以为当在我徐州境内,推行九品官人法。”

众人:“???”

听这语气,林子初这狗东西要玩一票大的啊!

但凡说是某某法,并且要推行全徐州,而且是在这种公众场合提出来,明显就是一种新政。

新政没问题,可……

众人看了看林朝脚下还在冒着热气的人头,以及还在奔流不止的鲜血……

这个时机也太不恰当了吧。

但林朝既然已经提出来了,刘备只得开口问道:“子初,何谓九品官人法?”

闻言,林朝微微一笑,开始向众人解释起了九品官人法的详细制度。

九品官人法,又称九品中正制。在原本历史上,由陈群提出,并为曹丕采纳,是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

东汉的官吏选拔制度名叫察举制,先由各州郡长官选拔出来人才,名叫孝廉,亦称举孝廉。

这些孝廉被推举出来后,必须要到京师接受考核,然后会任命一个郎官的虚衔。

也就是说,从这时候开始,你就是大汉的后备官员了,以后但凡有缺,朝廷肯定会优先考虑你。

想加入官员老爷们的行列,这是比较正常的渠道。

既然有正常渠道,就有不正常的渠道。

大汉的地方官权力相当大,类似州郡级别的长官,几乎可以自行招募属官。这些属官只对擢拔他们的人负责,并不需要对大汉朝廷负责,而且朝廷也不会把他们当成真正的官员。

嗯……但是朝廷得负责这些属官的俸禄问题!

如刘备现在身为太尉,有开府之权。那整个太尉府的官员,就是刘备的私人幕僚。虽然由朝廷发放俸禄,却只需要对刘备负责即可。

通过这些手段升迁上来的,虽然说不上幸进,但跟举孝廉的含金量比,必然是大大不如的。

察举制干掉了世官制,在大汉实行了一百多年后,也终究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败的道路。

世家、豪门、乡党聚在一起,玩了一出多人运动。

清晨醒来后,他们宣布:这大汉的官姓什么,以后我们说得算。

关于这点,从当年林朝在中山卖孝廉名额的时候,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察举制在它无法保证公平的时候,就已经不干净了。只要你家里地位高,手里有钱,举个孝廉就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就算是一头猪,只要世家说它能举孝廉,那这头猪就是孝廉。

后来那位‘何不食肉糜乎’的晋惠帝,也算是这群猪里面的楷模……

这种现象在徐州也相当严重,为此,林朝设立了两条应对策略。

其一,便是招贤令。

但这玩意不适合大规模成建制的铺陈开来,毕竟你总不能每年每月都来一次吧。

再者,世家大族也未必买账。

其二,便是这九品官人法。

内容就是在州郡设立中正官,负责品评审核一个人的才学德行,最后上报朝廷,再由朝廷给这些评选出来的人加官进爵,选拔任用。

乍一看,和察举制没什么区别。但九品官人法确立了九个品级,也就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简而言之,由中正官品评过后,把人才分为上中下三个级别,每三个级别又有三个小级别,以此来确立划分人才的等级。

那九品官人法到底好不好?

客观来说,的确比现行的察举制先进不少。

但后世对此却是骂声一片。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玩意它首重门第出身,然后看品行,最后才是能力。

也就是说,只要你投胎技术过硬,就算是一头猪,也能当官。

嗯,晋惠帝再次点了赞……

不仅如此,若九品官人法大力实行,像郭嘉这种货色,是永远没有出头之日的。

所以九品官人法,又称投胎技术法。

林朝此举,等于给了世家大族一个大大的甜枣。

毕竟以这个时代的识字率,也只有世家大族子弟才有读书识字的资格,要选拔,也是从这些人里面选拔。

所以当林朝讲述完自己的计划后,下面徐州百官的脸色开始变化,一层喜色由内而外的发出,整个人都精神百倍!

若不是场合不合适,他们都想扑上去狠狠亲林朝一口。

林长史真乃我世家的大救星也!

自董卓祸乱京城,诛杀袁氏满族之后,世人好像看清楚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你手里有兵,部队能打,真的可以不用听这些世家大族逼逼。

谁不服,一刀砍了就是!

所以现在这个时代,几乎是东汉立国一百多年来,世家最衰弱的时期。

值此危难之际,林长史站了出来,为我等世家正名,并且设立了这九品官人法,真乃我世家忠臣也!

徐州百官站在鲜血上弹冠相庆,全然不顾方才死难的同宗兄弟。

哦,你说他们啊!

人家林长史给了这么大一个甜枣,当然要提前威慑一番了。人家的确心向咱们这些世家,可人家又不傻。

再说了,我们世家为亿兆苍生之表率,又怎可违法犯罪?

他们自己寻死,又怪得了谁?

总而言之一句话,这些人的牺牲,是有价值的。

相反,徐州核心集团里面的人,也大受震撼。

贾诩看了看林朝,目光中满是不解。

而郭嘉,则是赤裸裸的愤怒。

林子初,想不到你这浓眉大眼的家伙,居然也会背叛革命!

说好的唯才是举呢,你今日为何要跪舔这些世家,真是气煞我也!

面对徐州百官的善意,以及核心成员的愤怒与不解,林朝依旧是负手而立,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看不出任何情绪。

……

三日前,刘备府中。

刘备听完了林朝的计划,沉默半晌后,才缓缓开口道:“子初,你要杀人立威,某是赞成的。只是这九品官人法非同小可,一旦确立后,很可能会取代现行的察举法,甚至一直延续十年,甚至百年!你真的想好了吗?”

以刘备的眼光,不会看不出九品官人法有利于世家做大,最后难免反噬政权,所以他有些犹豫,甚至想直接反对。

林朝却摇了摇头,开口道:“没想好,这种事永远也想不好。”

“子初此言何意?”刘备皱眉道。

一旁的荀谌拱手道:“主公,子初的意思是,这天下没有一成不变之法,因为……世人皆善变。”

荀谌没有说透,但刘备却听懂了。

法是死的,人是活的。一道新法的设立,总会随着人心的嬗变而被找出漏洞,甚至恶意利用,最终新法变旧法,也会变得不合时宜。

因此律法需要人不断修补,才能杜绝被狼子野心者利用。

荀谌见刘备若有所思,便不再言语,只是笑着点了点头,端起桌案上的茶水喝了一口。

说实话,他到现在也没明白,为什么只有自己会被叫过来旁听。

如此机密的事项,主公你和子初商议也就算了,其他人都没叫,唯独叫我干什么?

再联想到林朝一直以来的行事手段,荀谌表示自己弄不好就会凉凉……

荀谌为刘备解答了疑惑,但刘备依旧有些犹豫:“话虽如此,但世家做大后,便成尾大不掉之势。子初,某与你在时,这些小事当然不足为虑。可若有一日,你我皆已作古,后辈子孙无能,又该如何处理此事?”

刘备的顾虑,是有道理的,但这是个无解的问题,林朝也没办法。

人亡政息的局面,贯穿了数千年的历史,谁也没办法解决。

为解除刘备的顾虑,林朝满脸真诚的拱手道:“玄德公,诚如友若所言,这天下没有一成不变之法。而人生天地,寿非金石,也终有归去之日。后辈若是无能,再大的家业也能败光,此非朝与玄德公所能逆睹也!”

老刘,看开点吧,身后事水太深,你把握不住!

再者,林朝相信,这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制度,只有不懂得权衡利弊的执政者。

九品官人法最为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它首重门第。

取才的来源其实不用顾虑,无论是世家还是寒门,只要贤人在位,政治清明,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怕就怕制度会被世家玩坏,变成他们的后花园。

为此,林朝给它上了两道保险。

其一,便是首重德行。

九品官人法选拔官吏的三个特点,门第、才学、德行。

世家想首重门第,刘备想首重才学,两边都说不行不通的情况,那便折中行事,首重德行。

那些世家不是整天标榜自己是有德之人嘛,那首重德行的方案,他们就算心中不爽,也绝对不敢反对。

反正只要不是首重门第,九品官人法就不会变成硬核投胎技术法。世家的崛起就可以得到遏制,寒门的上升通道也不会被堵死。

以现在这个时代来说,算是最合时宜的办法了。

至于这第二道保险嘛,就是最终解释权。

在太尉府中,再开设一个衙门,专门对九品官人法选上来的人才进行最终考核。如此一来,任凭你州郡再怎么玩,最终能不能当上官,还是我说得算。

而且林朝设立了九品官人法后,增添了许多孝廉的名额。看似是给了世家更多的从政名额,实则林朝有自己的打算。

有资格当官的人多了,官位就不够分了。而多出来的这些人,将被委派到地方当低级官。

这个时代州郡级别的官员,是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的。麾下的幕僚从属,大多也是自行征召。但林朝此举之后,这些州郡官员的幕僚从属,将直接由上面委任。

有徐州世家作为后盾,倒也不怕这些州郡官员会反对。

这等于变相削减了地方上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从今往后,地方官振臂一呼,便能拉起一支队伍起事的日子,将一去不返。

因为他的下级官吏,都是由上面委派下来的,效忠的目标并不是他,而是刘备。

属官被取缔之后,刘备手中的权力就会大大增强。

经过林朝魔改之后的九品官人法,可谓是一举三得。

其一,与世家达成了合作,将世家绑上了战车,借助世家力量的同时,却不会被世家反噬。

其二,人才的选拔和上升通道,有了一个更明确的概念。

其三,一举削减了地方官手中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提升了整体行政的效率。

见有如此多管齐下的办法,刘备这才放心了一些,开口道:“既如此,新设立的衙门叫什么名字,由何人担任主官,子初心中可有合适人选?”

说到这里,林朝笑了,同时把目光放到了荀谌身上。

“玄德公,既然各郡县负责品评的官员叫中正官,那新设立的衙门,便叫中正府。至于府令的人选嘛,朝以为,此人近在眼前。”

闻言,刘备急忙扭头四顾,但房中除了林朝外,就只有荀谌一人。

下一刻,刘备望着还在低头喝茶的荀谌,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好,甚好!”刘备大声道:“即日起,设立中正府。由友若兼任中正府令,中正府并入太尉府统辖,一并听子初调度!友若以为如何?”

虽然是在询问荀谌的意见,但刘备说话的语气,已经与命令没有任何区别。

所以,一直在墙角充当小透明的荀谌闻言后,连忙站了起来,正了正衣冠,极为恭敬的冲刘备一拱手,朗声道:

“谨遵主公钧命!”

都上了贼船了,我有的选吗!

荀谌心中吐槽道,同时冲林朝露出了一个极为核善的笑容。

林子初,你这狗东西迟早不得好死!

你自己出的馊主意,凭什么得罪人的活让我来干!

第四百二十七章 九品官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