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败笔作 > 第11章 佛山

第11章 佛山

东周西境北部,紧挨着无尽山的是横岭山脉,自北往东南蔓延,横岭不高,也不如无尽山绵延,但横岭之上山势平缓,多居民住所。

横岭山脉中有处山叫西佛山,山上有座寺庙叫西佛庙,西佛庙巨大,横岭山脉的人都说这西佛庙堪比历来朝代的皇宫。

不知是这山因这庙而得名,还是这庙因这山而得名。

西佛庙砖红色围墙极高,抬头望去,如高塔一般,这墙不似多数寺庙一般四四方方,毕竟是山中建庙,即便这山上平缓地再多,山仍旧是山,不如平原,更何况这庙如此巨大。

庙是何人建,庙是谁人修早已不知,又或者世人本就不知,西境百姓说,老祖宗来的时候,便看见了这庙在这里了,当时山中云气缭绕,误以为是天上人,便在此扎根立业了。

庙堂无门,这里的百姓世代生活在这里,从早到晚都在看这座庙,已经看了多少年了,这庙再大也走过了不知道多少遍了,可就是不知道庙门在哪!只在北面向西处悬挂了一个牌匾,因为年久失修,牌匾已经被时光侵蚀的不成样子,只有隐隐约约透漏出“西佛庙”这三个还有零星金漆在上面。

本以为庙中没人,后来便听到里面时常传出嗡嗡的诵经声,这才晓得里面还是有和尚的。

大庙留宝,这是众人都知的,这里的人世世代代都听着里面所诵佛经长大,可即便如此,仍旧有贪念之人想要进去偷盗。

可却没有一个能够从里面出来的,后来有秃头老人冒死从围墙上爬出,方才知道所有进去偷盗的,都已经被度化成了和尚。

这老人直到临死前还念念不休的说:“佛佛佛~我听了佛经五十多年,我看了佛像二十七年,都说我佛渡人,可曾渡了我?”

老人眼中不知是悲不知是喜,虽然老泪纵横,嘴角却噙着些许微笑,似是早已疯癫。

东周建国年间,西佛庙中金光大振,虽来的快,去的也快,却照亮了整个横岭山脉。

东周开国皇帝不信佛不信仙,但二世皇帝曾亲自来此游历一番,说是游历,其实心中只在西佛庙之上。

足足半月,未曾寻到庙门入庙,意欲命人砸开缺口,去看看这西佛庙中有些个什么。

当时有位宦官深得皇帝喜悦,这位宦官相信因果报应,相信有仙有佛,所以他立阻皇帝破墙而入,宦官说:“东周立国日起佛光,说明天上仙佛也颇为认可东周,往日朝代哪个能有这种待遇?今日陛下亲来,若是砸了这门破了这墙坏了天上神佛的心意,神佛怪罪,恐怕要降下灾祸,若是东周糟此大祸只怕苦的又是天下的黎民百姓,虽说神佛之事从未有人见过,只留存在一些不知是真是假的典籍之中,不过陛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这庙入不入得与我等关系不大,何必去冒这个险呢?您说是吗?”

皇帝深感有理,次日便与随从一起返回刚完全修建完成的洛水皇宫内。

当时夏天涝期,雨水上涨,东周南境多河流,水灾严重,东周皇帝信了那宦官的说法,以为这是天人对东周逾越的惩罚。

便请人设坛祭天,说来也巧,祭天七七四十九日后,雨水便不再落下,水位下降,南境恢复往日面目,只是有些满目疮痍。

皇帝心中有些自责,便下令免除西境子民三年赋税,从国库中拨钱治理南境水祸,北境拨粮送入南境,帮助灾民渡过难关,自那年起,东周已经百年没有再泛滥过水灾。

横岭山脉百姓若是没有特殊情况,便是东周易主,只怕也见不到这一国之君。

从那日起,民间传言西境有佛,在西佛庙中,东周皇帝曾来拜佛,对此,朝廷中未曾否认,也未曾回答,更没有对传播这种说法的人进行过打压。

几年之间,无论大小山头,皆有寺庙平地而起,整个东周笼罩在拜佛求佛之中。

只是没几年,寺庙多且小,百姓的热情被这些只骗香火钱的庙宇降低不少,这才没有了天天拜佛的狂热,但西境西佛山有佛,却是传了下来。

既然有真佛,世人岂会只甘心与拜假佛,从不间断的来自各方各地的人前来西佛山拜佛,这些人如同横岭山脉的百姓一般无二,未曾有人进去过,听闻有居心叵则者,就连那西佛山角都不曾踏过。

妖祸乱境方十日。

这一日,西佛山中梵音哞哞,三日不曾间断,西佛庙中红光大胜,三日不曾停歇,西佛庙门仍然没开,西佛庙墙依旧古老沧桑,西佛庙里走出了七十九位僧人,人人手持金杖,身披袈裟,从西佛山念着佛经一路前往万妖林处抵御妖祸。

直至今日,横岭山脉百姓才真正见到西佛庙中僧人真面目,僧人口中诵经,声音不大却人人听的清楚,荡涤心灵,使人听了归于平静。

山下一老一少两人远远的盯着西佛山中出来的这七十九位僧人,老人手中的锄头斜立在地面上,用手拄着,身旁小子拉着老人的衣角。

“爷爷,为什么他们从山上下来?”

“他们的庙就在那里啊!”

“不是不是,我听爹说寺庙大都建在高山之上,这是为什么?他们不怕累吗?”

“俗话说,水浅不入龙,山低不藏仙,他们都是些天人,怎么能和世俗混在一起呢?兴许啊,这山越高,离天就越近嘞,你说是吧,小子!”

不知小孩听没听懂,依旧拉扯着老人的衣服,眼睛看看这些僧人,又看看云朵飘荡的天。

阾山山顶,都说只要山够高,就连天上的云都能踩在脚下,阾山山顶就是这样奇特的一个地方。

阾山不止一个顶,大大小小十数个,个个如尖刀弯枪,就是这样的地方,竟然每个山顶都有房屋,或者说宫殿更合适点,只不过,宫殿比起世俗上的有些小。

在阾山最东角的山峰上,有柄仙剑立与此,说是仙剑,其实并非仙剑,传言铸造这柄剑的人是个凡人,只不过用的铁却是天铁。

千年之前有陨星坠落与大地之上,陨星所砸处死了整整百多人命,后来当朝皇帝派人勘察,只见陨星之上的线条像当时文字“镇妖”二字。

这块陨星被人运回皇宫,在皇宫中隐匿了十七年,直到朝局变动,天下四分五裂,各方征战连绵不休。

这块陨星被人从皇宫运出,送到了当时以铸剑闻名于世的苓子手中,天下大乱三十年,此剑便铸了三十年,三十年来苓子呕心沥血联合另一位铸剑师不分昼夜敲打,最终铸成了一柄通体紫红的剑,可剑却不如人意,无论如何开锋,都不能达到削铁如泥,吹毛断发的层次,不禁让人感叹辛苦白费了。

因此,苓子持剑来到极北断崖旁,持剑调下悬崖,另一位铸剑师终生不再铸剑。

未曾想,这剑仿佛通灵,沾血开锋,苓子铸剑又无意祭剑,终成一柄天下至坚至利的绝世之剑,名为镇妖。

镇妖剑无鞘,剑芒寒且利,容易伤人,只得藏剑与石中,数百年不曾有人从石中取出,非是取不出,而是剑乃双刃,伤人伤己,持剑之人只怕只有传说中的神仙才能完美驾驭了。

镇妖剑前一道白芒划过,人影显现,只见一位仙风道骨鹤发非童颜的老人眼中神茫闪烁。

他伸手握住镇妖剑柄,稍一用力镇妖剑就从石中拔出,紫红剑身泛着妖艳,一眼望向剑锋只觉浑身冰冷如坠入冰窟。

老人回头一望,眼中尽是决然,转身如光略过东周大地,从东境阾山前往已经万妖林方向,白光旁边是那剑芒划过天际泛出的紫色神芒。

万妖林前,老人抬脚一迈,便踏入只差一步的万妖林中。晴朗的天空瞬间变得乌黑,万妖林附近伸手不见五指,只有妖兽发光的眼睛在其中闪烁四处乱窜。

万妖林中的声声兽吼预示着其中妖兽的不安,任谁也想不到看起来风烛残年的老人竟是如此厉害。只是这一幕只怕无人可见了,万妖林附近百姓已经荡然无存,只怕尸骨也已经入了妖兽口腹之中了。

乌黑的林中轰隆巨响不绝于耳,如天雷荡漾,片刻之后,老人身形终于又出现在了万妖林前。

此时他已经浑身染血,一只手臂被撕扯下半截,另一只手死死抓住紫红的镇妖剑在颤抖着。

林中无尽的黑暗此时消失殆尽,里面大片大片的苍老古木倒塌,满地碎屑,却没有一个妖兽的尸体,只有一些在一旁舔着伤口。

树木倒塌的空旷之地大片大片的血染红了大地,只是这些血不是鲜红反而如同金子一样耀眼发光,然后逐渐归于暗淡。

老人神色不变,仿佛早已看透生死一般,他用尽力气把剑插在万妖林前的出入口,身体便向后瘫倒,七窍流血而亡。

在老人倒下的瞬间,一位青衣道士,一位麻布粗衣背剑之人,一位身着白衣老妇从远处越下。

青衣道人从地上抱起已经死去白色发须皆染血的老人,看向万妖林中一眼,已经不再乌黑的万妖林中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那本已经倒塌的树木在慢慢的恢复原状。

就在青衣道人想要离去的时候,背后突然一阵发凉,转头一看,灰色胡须瞬间翘起。

万妖林中走出一头巨大的妖兽,背生双翼,额头三眼,此刻第三只眼已经张开,直直的盯住想要带着老人尸体离去的青衣道人。

麻布衣背剑之人看到,妖兽身后跟着一个年轻男人,面容普通,衣着兽皮,手中抱着一只乖巧如猫的老虎幼崽。

青衣道士沉声说道:“走!”

身着麻布粗衣中年男人和白衣老妇抬脚一踏,一柄其貌不扬的剑出现在脚下,带着他们极速往东掠去。

妖兽意欲拦住他们去路,只往前一踏脚,那柄紫红色镇妖剑剑芒一闪,一道道剑气挡住了妖兽的路,其中那道最粗的剑芒在妖兽腿上划了道口子,伤口处流出金色血液。

只是这伤口眨眼间便已经愈合,妖兽獠牙一呲,抬脚便踏向了镇妖剑,叮的一声响,镇妖剑便已经从地中拔出,跌落在远处地面,再没了刚才的光芒。

虽然仅仅片刻,天边已经再无那三人的影子,妖兽转过身拿头拱了拱身旁的青年男子,男子憨厚的脸上咧嘴一笑,便跟着妖兽往里面走去,他们的身影逐渐消失在万妖林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