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烽火逐鹿之三国 > 073 诸侯阴谋

073 诸侯阴谋

【留个脚印吧】

【没收藏的读者,快收藏哈!!】

~~~~~~~~~~~~~~~~~~~~~~

第二日,虎牢关前。

诸侯盟军阵营。

号角齐鸣,擂鼓震天。

聚集着整装待命的一队队盟军士兵,在各自将领的指挥下,在早已拆卸完毕的营地上,排出整齐的阵列,进攻的阵列。阴沉沉的天空下,尘烟漫卷,旌旗飘扬,刀枪剑戟,肃立如林,井阑车,昨日才赶制出来的投石机的巨大身影,仿佛面容狰狞的远古巨人,在阵营后面冷然矗立。

看起来,盟军好像是要发动总攻,想要和董卓一决雌雄。

中军阵中,

袁绍,袁术,曹操,孙坚等各路诸侯在各自将领的环卫下迎风肃立,遥望着虎牢关雄伟的城墙。

“元皓,你的计策是否能够成功?”袁绍问道,语气中带着一分怀疑。

“是啊,元皓先生,现在我们诸侯大军,全部都压在你的计策上,如果…”冀州牧韩馥也担心的说道。为了配合田丰的计策,诸侯们把营帐都拆除了,完全一副决战的样式。

“主公放心!诸位大人放心。”田丰拱手,自信的说道,“董卓此人向来自大狂妄,此次我们两军实力相差不大,而且昨日他们又胜一场,所以,只要依计行事,短时间内定难识破。”

“这就好!”袁绍松了口气道,“不知西边的事怎么样了?”

“这个?”田丰道,“从昨日来信的推断,刘表荆州军的行动应该就是今明两日。我们只要将董卓的大军,引出虎牢关,牵制住便可,而后在寻找破敌的机会。”

“恩,”袁绍应了一声,道,“孟德,马腾将军可有信传回?”

“没有”曹操摇摇头道,心中不由的鄙夷:都已经决定的事,还如此多的顾及。

不过,这也不能怪袁绍,他是盟主,计策又是出自他手下之人,如果输了,那么将对他的声望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进攻吧”袁绍下令道。

等在一旁的传令兵闻令,狠狠的挥下三角旗。

“呜呜呜…”低沉悠绵的号角声霎时响起。转眼间便又变得激昂起来。伴随着响起的绵绵不息的鼓声,越发的高亢急促起来,彷如天空中密集的雨点,清晰的敲打在盟军将士的心坎上,滚烫的热血开始沸腾。

“杀!杀!”…

整整齐齐的前阵步兵,迈着步伐开始行进。十数万只脚掌重重的踏在地面上,发出令人窒息的响声。

“嘎吱,嘎吱…”井阑车,投石车,在重盾步兵的护卫下也开始迈起了巨大的脚步。

一时间尘土飞扬,富有节奏而又充满铁血杀气的声音,充斥天地。

……

虎牢关上。

“该死的叛军,这是要做什么?”董卓见盟军如此阵势,脸色急变,厉声问道,“难道是要决战吗?”

“儒也不知!”李儒摇头说道,他确实不知,盟军在先前只有燕风数万守军之时都没有攻下虎牢关,何况现在虎牢关驻军三十余万。难道有什么阴谋?李儒几乎瞬间肯定,但是却想不出到底是何阴谋。不管是在兵力士气上,还是拥有的地利上,盟军都处于劣势。

董卓看了看眉头紧锁的李儒,有些不耐的唤道,“文优?”

“呃?主公。”李儒惊醒,肯定的说道,“盟军必有阴谋。”

“是何阴谋?”董卓问道。

“儒现在还猜不到,”李儒摇头道,“不过,我军优势明显,关下阵营坚实牢固,盟军短时间内很难攻破,主公只需差一员大将统筹,必可无恙。”

“来人!”董卓点点头,喝道,“命令李傕统领防御,其他人到议事厅议事。”显然,虽然盟军声势浩大,但是董卓并没有太多的担忧,他现在急于知道盟军到底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诺!”亲卫应命而去。

虎牢关前,

“嚯嚯”

距离董军营地大约十数丈的空地前,行进的盟军步兵终于停下了脚步。几百名重盾步兵迅速来到阵前,将手中的重盾竖立。发出‘轰,轰’的巨响声。

“放!”负责进攻的将领高声喝道。

“放!”“放!”“放!”…

数十名肃立在尾随而至的投石车旁边的小校厉声下令。闻令的上万名操作士卒,同时奋力拉动手中的缆绳,只见投石车的前端猛的下沉,倏忽之间,数百块磨盘大的巨石已经搞搞抛出,夹带着凄厉的怒吼声,翻翻滚滚的向着董军的营地砸去。

“轰轰轰轰…”

巨石轰鸣,一连串的巨响顷刻间便连绵不绝的响起,带起一片片惨叫哀嚎声。来不及躲闪的士兵,被无情的巨石砸中,顿时脑浆迸裂,骨碎筋断。

尘土飞扬中,大地在呻吟,在颤抖,落地飞溅的碎石,粘着血浆碎肉,四处迸溅。凄厉的惨景,即使是一些老兵心中也翻江道海。

“快,快反击,我们的投石车呢?”

“将军,我们,我们的投石车都在关上。”

“什么?他娘/的。该死的军需官。”

“快躲,躲开!”

“轰”

刚刚还在叫嚣的小将,顷刻间便血肉模糊。汩汩而出的血肉,渗着泥土,形成一道道颜色鲜明的沟壑,触目惊心。

其实也不能怪罪军需官,中原百年来都没有什么大的战役,而对付边患的异族,投石车几乎派不上用场。所以数量少的可怜。只能现做。否则,先前燕风可有的受了。

而且,对于攻城一方来说,井阑的作于要远远大于准确率低下的投石车。

“放”“放”“放”…

盟军小校可没有丝毫的同情,一道道冷酷地命令依旧下达。

巨石呼啸,尘烟激荡,虽然只有百余辆,不能给董军造成太大的伤亡,但是对于士气的打击确实显而易见。

在城墙上指挥作战的李傕见状,嗔目欲裂。“狗/娘/养的,投石车,投石车死哪去了?反击,给老子反击。”

“嘎吱嘎吱…”

城墙上仅有的十几辆投石车在李傕的咆哮声中开始运作。

……

盟军中军阵。

肃立的诸侯看着凄厉的景象,神情冷漠,没有丝毫的怜悯。

“董贼投石车有限,已完全被我军压制。”田丰捋捋胡须,脸色自然地说道,“主公可令井阑车出击!”

“传令…”

……

虎牢关内

别于关外的激烈,议事厅内却冷静异常。前来议事的将领谋士都是眉头紧锁,没有人能猜出盟军的用意。

‘到底是为何?难道盟军要发动总攻?这样做的后果显而易见,只能是无功而返。阴谋,一定有阴谋,就像李儒说的那样。可是到底是什么阴谋?需要如此做?引诱董卓出击,诈败,半路伏击?这倒是一条好计策,不过,却不符合现实,很有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被董卓两面夹击。不是这样,那道是什么呢?’燕风心中百思不得其解。

“叛军是何打算?我军又该当如何?”等的不耐烦的董卓冷然问道。

“主公,叛军如此做法,定然有阴谋诡计,我军不宜出战,只需坚守,待其粮草耗尽,再寻机一举击溃。”李肃上前献策道。

“恩,此法可行。”李儒点头同意。

李肃见此面露得色。

“哼!耗其粮草,岂是如此简单?”徐荣不屑的的说道,“我西凉大军也是数十万,所需粮草不下于叛军。怎么耗?”

“你…”李肃气结。

“相国,既然叛军挑衅,末将以为应当全力应战,一战击溃叛军。”郭汜闻言出列道。

“末将也愿出战!”众将领出列请战道。只有寥寥数人依旧站在列中,没有动静。

“恩,”董卓轻恩一声,侧头看向李儒。其实他心中也赞成出战,并不想跟关东盟军耗的太久。

“主公,儒…”李儒见董卓询问自己,刚想说话,却无意间瞥见了端立在一旁陷入苦思的燕风,于是问道,“不知燕风将军,有何见解?”

“恩?”燕风闻言,心道,就等你问呢,不管盟军是何打算,有何阴谋,都对自己的影响不大,反而更有利于自己的计划。

如何大量削弱董卓军的实力,是自己最大的谋划。也是一直以来自己违心,尽力帮助董卓,而不敢反叛自立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诸侯盟军虽多,但是有十八路。可是与盟军旗鼓相当(兵力)的董卓军,却只属于董卓一人。数十万(五十多万)大军,这是什么概念?即使自己独立了,面对董卓大军报复,凭借河东的军队,是否能够守住。这需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退一步来说,守住了。那么相信自己的河东军也所剩无几。这让自己这个寒门出身人如何立足乱世,争雄天下?在这个门阀猖獗的时代。(门阀猖獗大约是汉——唐这一千多年)

于是,巴不得董卓和盟军连败俱伤的燕风出列,躬身道,“自从相国大人入主朝廷以来,声势威望天下无二,如今袁绍,曹操等叛军在关外挑战,如若避而不战,那么就会有失相国威望,天下人也会以为相国大人是惧怕叛军。并且时间一长,一直在观望的世家豪族也会蠢蠢欲动,这对稳定洛阳局势极为不利,所以,末将也赞同郭汜将军,应该出兵迎战,击败叛军。”

“哦?”董卓有些奇怪,燕风怎么会迎奉郭汜(他自己认为,大多数人也这么认为),不过,燕风的话正中董卓下怀。

唯一有疑惑的便是李儒了(贾诩留在了洛阳),但并不是众人所想的那样,而是,燕风的这番话,有一些怂恿的意味,这样李儒有些不解,不知燕风为何如此说,难道只立功心切?

董卓见李儒没有反对(他在想事),便起身下令道,“好!传我军令,准备出击!”

“诺!”众将领面带喜色,大声应道。仿佛看到了大把的军功在向他们招手。

李儒反应过来,却也没有阻止,因为他没有阻止的理由。

“燕风,听令!”

燕风有些奇怪,董卓怎么会给自己下命令。但还是应道,“末将在!”

“命你率军防守虎牢关!”

“诺!”燕风闻言,应道,嘴角凝聚起一道笑意,正合我意。

然而正在燕风得意之时,却没有料到,自己的一番回答,引起了李儒的猜疑。

没有任何原因,这也许就是谋士的与众不同。也是燕风的弱点。

虽然对于燕风这个多出了将近两千年知识阅历(史事,他是文科生)的穿越者来说,出些计策,或是凭借着知道的历史大势,为自己谋划一些利益,不是什么艰难的事。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燕风就可以认为自己在三国是一位足以和郭嘉,贾诩,甚至是李儒,李肃等这样的超一流,一流,二流的谋士智者相提并论的‘人物’,能够谋划这个时代。

谋士并不只是会出计策,更多的时候,他们需要识别敌人的计谋,分析敌人的计谋,化解敌人的计谋。

这是燕风远远不如的。

不过,燕风吸纳,成长的速度却是他最大的优势。

总之,问鼎天下的路依旧曲折而漫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