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再世武皇 > 科幻武器1

科幻武器1

中性粒子炮(Neutral Particle Beam)

与粒子团带电的荷电粒子炮相对的,是粒子团不带电的中性粒子炮。由于弹药是用中性粒子,因此没有弹道受磁场影响而偏转的问题,也没有荷电粒子炮的互斥问题,使威力随距离下降的扩散效应也几乎不会发生。

中性粒子炮的原理为利用对原子进行加速的方法制造出中性粒子(中子、光子等),然后聚集成高能定向束流,以亚光速发射出去,击毁目标或使其失效。

《银河英雄传说》中,帝国与同盟的舰载/要塞炮多为中子光束炮(Neutron Beam),间或有荷电粒子炮及激光炮。著名的巨炮“雷神之槌”便是一门巨大的中子光束炮。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游戏《钢铁之咆哮2》中出现的“中微子光束炮(Neutrinos Beam)”。中微子是现今知道的穿透力最强的粒子,无论是铅还是混凝土,对于中微子来说都像空气一样可以轻易穿透。因此游戏中的中微子光束炮是一种攻击力0、“对自己对敌人对地球都有好处”的搞笑武器。由于中微子只参与弱交互作用,与质子、电子等一般粒子很难产生关系,因此很难测量得到。“我假设了一种粒子的存在,但这种粒子却无法测量出来!”物理学家W·泡利(W Pauli)这样说。

电浆炮(Pla**a Beam)

电浆炮属于中性粒子炮的亚种(按照大陆的译法应该叫“等离子炮”,但笔者个人认为“电浆”更好听一些)。等离子体是继固体、液体、气体之后的第四中物质形态。由于等离子体本身的温度可达数百万至数千万度,任何物质在其面前也会被瞬间蒸发(生物则会瞬间碳化,参阅刘慈欣《球状闪电》),因此其破坏力相当惊人。但问题在于,利用托卡马克装置(苏联科学家在60年代发明的环形磁约束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固然可以产生等离子体,其中包含带正电、负电的粒子,有时还有少数的中性粒子。用磁场加以约束时,不仅不同电性粒子的运动方向不同,带电粒子的轨迹也会因粒子间库仑力作用及相互的碰撞而变得不稳定,所以若想把等离子体“发射”出来,射出的粒子只会像放烟火一样地四散逃逸,而且等离子体的能量越高,这种现象就越严重,因此电浆的武器化运用十分困难。

《星河战队》中的P虫使用一种高耐热粘液泡将电浆包裹后投出,效果类似榴散弹或烧夷弹;而《SEED》竟然可以把电浆像激光一样笔直地发射出去,实在是令笔者对创作群的没常识感叹不已。

MEGA粒子炮(Mega Particle Beam)

《GUNDAM》系列中的招牌武器之一,一译米加粒子炮。这是一种应用了米诺夫斯基物理学的新型粒子炮,于宇宙世纪0068年被发明,迅速替代了旧式的荷电粒子炮。

MEGA粒子炮发射的是一种被称为MEGA粒子的特殊粒子团。机械首先用能量冷凝器从核融合炉里聚集米诺夫斯基粒子,然后以高密度的I力场将它们压缩成MEGA粒子。之后在磁力束带的收束下,以激光为载体将MEGA粒子团发射出去(所以在宇宙中也可以看到MEGA粒子炮发射的光束),其威力是同功率激光的约4倍。

但与其他的粒子炮一样,MEGA粒子炮也存在体积巨大这一致命缺点,因此同样也只能搭载在战舰级的作战单位上。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地球联邦的技术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名为E-CAP(能量容器)的装置。这项革命性的发明可以将米洛夫斯基粒子以高能量状态压缩储存,只需要再提供很少一点能量来激发MEGA粒子即可发射。E-CAP由机动战士基地或母舰中的能量冷凝器进行补给,简单地说便是一个粒子电池。地球联邦军基于这项技术开发了MS用的光束*,之后又开发出了改良型、可随时更换的E-PACK(能量*),使光束兵器成了MS的标准武装。

诱导光束炮(Homing Beam)

说实话,这是一种用现代科学几乎无法解释的技术--也就是“会转弯的光束武器”。

如果说《MACROSS》里天顶星战舰那种诱导光束炮还能理解为通过磁场令荷电粒子炮转向,那么《飞越巅峰》中的“诱导激光(Homing Laser)”便已经完全背离物理法则了--如果是利用高重力场令光束屈曲的话,那么直接用这个能令光线屈曲的重力场(那几乎就是黑洞了,详见“重力兵器”词条)攻击不好吗?

至于《SEED》中禁断高达的诱导电浆炮(!)……那根本就是匪夷所思的东西……不提了。

微波兵器(Microwave Weapon)

一般来说,微波属于非杀伤性武器。由于微波特有的高穿透性,它一方面可以使目标的电子设备发生故障,另一方面也可以迅速加热生物细胞中的水分令其烫伤--微波炉就是这个原理。在《V GUNDAM》中就有利用空间站的微波供电装置令敌人丧失战斗力的情节。

但是,当有需要时,微波一样可以成为致命的杀人武器--对、便是那著名的创世纪炮(Genesis)。

创世纪炮的原理,是将核弹引爆后的射线进行两次反射后集束射出。其中即包含高热辐射,也有致命的γ射线。γ射线可以穿透绝大多数的物质,当人体被高能量的γ射线穿透时,全身水分会瞬间沸腾、蒸发致死。不过《SEED》中人体如同中了北斗神拳般瞬间爆炸的效果未免太夸张了,制作群的创作功夫实在让人无话可说。 中性粒子炮(Neutral Particle Beam)

与粒子团带电的荷电粒子炮相对的,是粒子团不带电的中性粒子炮。由于弹药是用中性粒子,因此没有弹道受磁场影响而偏转的问题,也没有荷电粒子炮的互斥问题,使威力随距离下降的扩散效应也几乎不会发生。

中性粒子炮的原理为利用对原子进行加速的方法制造出中性粒子(中子、光子等),然后聚集成高能定向束流,以亚光速发射出去,击毁目标或使其失效。

《银河英雄传说》中,帝国与同盟的舰载/要塞炮多为中子光束炮(Neutron Beam),间或有荷电粒子炮及激光炮。著名的巨炮“雷神之槌”便是一门巨大的中子光束炮。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游戏《钢铁之咆哮2》中出现的“中微子光束炮(Neutrinos Beam)”。中微子是现今知道的穿透力最强的粒子,无论是铅还是混凝土,对于中微子来说都像空气一样可以轻易穿透。因此游戏中的中微子光束炮是一种攻击力0、“对自己对敌人对地球都有好处”的搞笑武器。由于中微子只参与弱交互作用,与质子、电子等一般粒子很难产生关系,因此很难测量得到。“我假设了一种粒子的存在,但这种粒子却无法测量出来!”物理学家W·泡利(W Pauli)这样说。

电浆炮(Pla**a Beam)

电浆炮属于中性粒子炮的亚种(按照大陆的译法应该叫“等离子炮”,但笔者个人认为“电浆”更好听一些)。等离子体是继固体、液体、气体之后的第四中物质形态。由于等离子体本身的温度可达数百万至数千万度,任何物质在其面前也会被瞬间蒸发(生物则会瞬间碳化,参阅刘慈欣《球状闪电》),因此其破坏力相当惊人。但问题在于,利用托卡马克装置(苏联科学家在60年代发明的环形磁约束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固然可以产生等离子体,其中包含带正电、负电的粒子,有时还有少数的中性粒子。用磁场加以约束时,不仅不同电性粒子的运动方向不同,带电粒子的轨迹也会因粒子间库仑力作用及相互的碰撞而变得不稳定,所以若想把等离子体“发射”出来,射出的粒子只会像放烟火一样地四散逃逸,而且等离子体的能量越高,这种现象就越严重,因此电浆的武器化运用十分困难。

《星河战队》中的P虫使用一种高耐热粘液泡将电浆包裹后投出,效果类似榴散弹或烧夷弹;而《SEED》竟然可以把电浆像激光一样笔直地发射出去,实在是令笔者对创作群的没常识感叹不已。

MEGA粒子炮(Mega Particle Beam)

《GUNDAM》系列中的招牌武器之一,一译米加粒子炮。这是一种应用了米诺夫斯基物理学的新型粒子炮,于宇宙世纪0068年被发明,迅速替代了旧式的荷电粒子炮。

MEGA粒子炮发射的是一种被称为MEGA粒子的特殊粒子团。机械首先用能量冷凝器从核融合炉里聚集米诺夫斯基粒子,然后以高密度的I力场将它们压缩成MEGA粒子。之后在磁力束带的收束下,以激光为载体将MEGA粒子团发射出去(所以在宇宙中也可以看到MEGA粒子炮发射的光束),其威力是同功率激光的约4倍。

但与其他的粒子炮一样,MEGA粒子炮也存在体积巨大这一致命缺点,因此同样也只能搭载在战舰级的作战单位上。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地球联邦的技术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名为E-CAP(能量容器)的装置。这项革命性的发明可以将米洛夫斯基粒子以高能量状态压缩储存,只需要再提供很少一点能量来激发MEGA粒子即可发射。E-CAP由机动战士基地或母舰中的能量冷凝器进行补给,简单地说便是一个粒子电池。地球联邦军基于这项技术开发了MS用的光束*,之后又开发出了改良型、可随时更换的E-PACK(能量*),使光束兵器成了MS的标准武装。

诱导光束炮(Homing Beam)

说实话,这是一种用现代科学几乎无法解释的技术--也就是“会转弯的光束武器”。

如果说《MACROSS》里天顶星战舰那种诱导光束炮还能理解为通过磁场令荷电粒子炮转向,那么《飞越巅峰》中的“诱导激光(Homing Laser)”便已经完全背离物理法则了--如果是利用高重力场令光束屈曲的话,那么直接用这个能令光线屈曲的重力场(那几乎就是黑洞了,详见“重力兵器”词条)攻击不好吗?

至于《SEED》中禁断高达的诱导电浆炮(!)……那根本就是匪夷所思的东西……不提了。

微波兵器(Microwave Weapon)

一般来说,微波属于非杀伤性武器。由于微波特有的高穿透性,它一方面可以使目标的电子设备发生故障,另一方面也可以迅速加热生物细胞中的水分令其烫伤--微波炉就是这个原理。在《V GUNDAM》中就有利用空间站的微波供电装置令敌人丧失战斗力的情节。

但是,当有需要时,微波一样可以成为致命的杀人武器--对、便是那著名的创世纪炮(Genesis)。

创世纪炮的原理,是将核弹引爆后的射线进行两次反射后集束射出。其中即包含高热辐射,也有致命的γ射线。γ射线可以穿透绝大多数的物质,当人体被高能量的γ射线穿透时,全身水分会瞬间沸腾、蒸发致死。不过《SEED》中人体如同中了北斗神拳般瞬间爆炸的效果未免太夸张了,制作群的创作功夫实在让人无话可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