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财迷抗日记 > 第七十五章 改组共济会

第七十五章 改组共济会

财迷的军工车间要生产步枪是没有问题的步枪的图纸也按三八式、中正式测绘了。但财迷不喜欢这些打一子弹上一下膛的枪。要生产就生产自动步枪可是没有自动步枪的图纸要自己试制。

由于财迷把火箭筒研制放在了更重要位置所以现在还没有去搞自动步枪。

而且生产一支步枪的成本是侧把子枪的几倍。特别是枪管步枪管长是侧把子的二倍加工费用就加了四倍多。所以财迷情愿再加钱干脆生产轻机枪了。

光学瞄准镜也终于可以批量生产。在玻璃厂财迷设了个光学仪器车间主要就是试制光学瞄准镜和望远镜。在试制作了上百付生产镜片用的石墨模具并进行多次工艺试验后终于可以生产出质量稳定的镜片。在镜片上分别蚀刻了十字线和圆环与其它机加工零件组装起来就是光学瞄准镜了。财迷的瞄准镜是放大五倍的现在主要与三八式步枪配套。

批量生产后瞄准镜的生产成本就低了所以几乎每把三八枪都配了瞄准镜部分侧把子枪也配了瞄准镜。

狙击手的集训开始了。尽管部队的实弹射击多了(长苗侧把子枪)士兵的射击水平普遍提高但能称上“神枪手”的最多不过百分之十。有人只要打的子弹多人人都可当“神枪手”此话有夸张。打得多了水平都有提高是对的但不少人到一定程度再多打也提不高了。

不过有百分之十也够了有了瞄准镜狙击枪这些人如虎添翼。狙击手集训中强调了自身的埋伏、隐蔽和二人组合的配合等。

火箭筒对外还是严格保密的。财迷以“训练反坦克枪”的名义组建了一支反坦克中队进行训练。这火箭筒也被叫成了“反坦克枪”。当时欧洲还真有反坦克枪不过穿透力并不大。士兵们没有见过真的反坦克枪以为反坦克枪就是这个样子的。

为了看看真的反坦克枪是什么样的财迷还向德国进口了五支一战末期制造的毛瑟13毫米反坦克枪。这枪有二米来长六十多斤重射程有一千六百多米用钨芯子弹可以在八百米内击穿四、五公分的钢板。相对火箭筒射程远了但破坏力、破甲能力得多难怪在另一时空被淘汰了。

财迷的士兵还学习骑自行车、开汽车等技能。有些士兵这哪是军队这是大学吧?不过多数士兵还是很高兴能学到这些技能的。

…………………………

财迷从欧洲回来现的另一件事是共济会展得太大了。

屈国良任了共济会的秘书或者书记。财迷随便问一下才知道共济会员已经有近十万人了(屈国良也不知道实际上加上黄宏林现在西北展的人早就不止十万了)!怎么可能这么多?问下来上海本地的还不到二万人但是江苏、湖北、浙江、……半个大华都有会员。特别是平安联运运输线到的地方。

这会员里面主要是黄宏林以前联系过的帮会和开运输线时扩展的会员。

这可不行!财迷把黄宏林、屈国良等人叫来共济会是为国为民的组织不能混同帮会组织不能都是帮会中人!

黄宏林他们可帮会中人也是人民啊。有些是做生意的也有做工的有农民。当然有少量是地主。

财迷所以要改变吸收会员的成分。要多吸收农民、工人要多吸收穷人;要改善穷人的生活要推行二五减租减息;要提高会员的素质要让他们有学习的机会。

要特别注意吸收知识分子当会员还应该吸收妇女来当会员。

屈国良:妇女也行?

妇女怎么不行?大凤行不行?王姐行不行?好多女工与男工人一样都可以的。要展工人、农民来当会员!人手不够?你们自己去找。

要办培训班?行的办吧。

财迷本来是想控制会员的规模和成分的这下子成分是控制了可规模没控制。

要在共济会里加入知识分子、热血青年的成分光让黄宏林他们去干不放心。看到边上的李淑珍对了就叫李明去跟着黄宏林!再让黄宏林和李明到科辉学校去找一些愿意去做群众工作的人。

李明本来也想当兵的但他也是个有理想的热血青年听是为国为民就同意帮财迷去干这事。再财迷还是准姐夫!

其他难友们也被去鼓动的黄宏林动了参加了爱国爱民的共济会事业。港基地的三十六个难友上次去西北办农场走了几个这次有二十来个也进了共济会扩大行动的工作队。剩下几个年青的坚决要当保安队进了教导队。

再让你几个月没事只是看看大兵的训练你也想做事的。不用这共济会还是救命恩人呢。

科辉学校的大学生听是校长要人去做群众工作也有不少愿意参加。这样形成了一些知识分子为主组成的工作队。

这些人包括留苏学生对以后共济会的展影响很大。

李明他们的工作队在财迷的支持下在共济会会员中办了个“同舟社”同舟共济嘛。

工作队还与黄宏林一起修订了共济会的一些章程。奇怪的是黄宏林与他们也合得来而这些学生也挺佩服黄的实干能力。共济会中爱国爱民之士都另外加入了这个“同舟社”。同舟社社员后来成了共济会的骨干。工作队还办干部培训班又到各地共济会分会去讲课。

“同舟社”的人还搞了一个不定期的内部刊物《同舟》主要的是骂帝国主义和军阀宣传共济会新规程以及各种进步思想通报各地事业的展。也有些扫盲教材、农村副业、养鸡技术的文章和诗歌、笑话等文章来凑数。不过据这刊物到农村后这些凑数的文章也挺受农民欢迎。

这些事财迷都没管。只是派保安队教导队的人也随着工作队去各地讲课去讲一下军事训练、军事技术。文武相济嘛也省得老有各地的共济会员跑到上海来学军事技术。这样原来有帮会习气的人也对这个讲课更感兴趣一。

无线电报训练班的一些人已经可以用了也派出去在各大城市和共济会会员多的地区设立通讯站。现在主要是通报一些商品、经济消息而且好多就与国货商场设在一起。

徐向西很高兴因为农业技术推广得快了。随着平安联运的展、共济会的展万利联营供销社也展得出想象的快虽然不太赚钱但也没赔钱。而农业技术也随着万利联营供销社的展而扩大推广了。

后来有人向会长才弥先生共济会在一些农村干的事有像劳动党干的。减租减息、组织民兵就差没有打土豪分田地了!财迷没怎么理会他才不在乎像不像劳动党!他只问那些来告状的人这些措施是不是对地方经济展有利?只要对地方的经济展有利对改善百姓生活有利就行了!

财迷的这个方针二个多月后引来了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