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江汉英雄传 > 第六十章 进山采药

第六十章 进山采药

() 好事从来天生险,瓜儿从来苦后甜。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墨香子宣读完教规。肖力才知道,原来如此。每门每派都是如此。这些教规严格,甚至苛刻。不过百草门的门规还没那么可怕。

自己不是不想学医学,可是自己还有许多的事情还得去做,估计自己禀告之后,师傅和师叔都会通情达理,不会过于为难自己的。

这时候,金针圣手刘文素老人端坐,正sè向他道:“孩子,快快起来。从今天起,肖力你就是我师弟的弟子,也是我的弟子。师弟,不如这样。让他到我哪里,待上一年半载,然后看看资质进展,然后再决定他的学业,应该向那里发展,到底是学习内科,还是外科,妇科,儿科。这医学的每一门学科,都是博大jīng深的学问,其实三年五载也学不出来。在我那里还可以教他一些武艺。不知道师弟的意下如何?”

肖力满心的欢喜。心里高兴:还是文素老人好,真是我肚里的蛔虫。我的确是不怕吃苦,可是自己最爱的还是武学,打拳踢腿,蹿房越脊,飞檐走壁,这个心里舒畅。要是成天在这里挖苦嘲讽兄弟的错误,相互攻击,相互的猜忌,只怕自己不至于那么高兴。

肖力心下转念,自己不如跟自己的师伯去算了。自己觉得师伯更是个善解人意的妙人,医术jīng妙。还是和他老人家去学吧。

月池老人的严格,一向是弟子最害怕的。不过师兄的话,他也得给上几分面子。他笑道:“那就有劳师兄教诲了。可是人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不可以放松对他的教诲呀。”

金针老人:“这个自然,师弟放心吧。”这时候,众宾客观礼已毕,有的人还有急事,就过来拱手告辞,于是月池老人带领弟子。送走了一个又一个。肖力在人群中忽然发现神捕石涛,他本在那里站立无事,两个人目光相对,他便向肖力招手。肖力知道有事,就过去攀谈。因为人非常的多。话不大方便。

肖力道:“石兄,你好?我身上的那件案子,你查的如何了?”他开门见山,因为十分关心。

石涛低声:“这里话不方便,晚上到县衙旁的林家茶馆找我。记住没有。”肖力答应,两个人这才分手。石涛道:“案子不大顺利,一句话也不清。”

肖力道:“那晚上见。”送走石涛,再看旁人,基本上都散了。只是剩下一众弟子,收拾杂物。肖力又给众位师哥见礼。

文素老人左右环顾,和颜悦sè的:“三师弟,我也得回去了。下次再来看你。如果有时间,全家到我那里去喝酒,别忘记了。”他对肖力使了个眼sè,让他跟上。

月池老人再三挽留,见师兄一定要走。只好带着众弟子相送。一直送到数里之外。临别,肖力与月池老人拜别。老人嘱咐他:要好好学习医学,安身立命。肖力头答应。

文素老人:“你也很忙,我就不打扰了,不过,有时间你到我的百药门来盘桓几rì。切记,切记。”师兄弟二人洒泪而别。肖力感到自己真是上了贼船,自己不知道,到了文素老人那里是否也是这一套家法。

文素老人与肖力,孙女三人一路同行。肖力对这位美丽的芷青妹妹,很是瞩目。只见她长的高挑匀称,肤如凝脂,唇如朱丹,鸭蛋脸面,眉不而翠,唇不染而红,乌发油亮,举止娴雅,进退有度,言语活泼。

三个人都是步行。也没有宝马代步,没有奔驰来驾驶,没有夏利来捎脚,没有公车可以白坐。也没有驴子。肖力倒是有一匹好马。可是师傅怎么办呢?肖力正在考虑。

肖力招收:“师傅,请上马吧,徒弟给你牵着马。请——”

文素老人摇头:“肖力,还是你上马吧。你的余毒未净,身子虚弱,我们爷俩走路走惯了,一不累。”

肖力只好:“我的伤不碍事了。还是师傅上马。”

这样三个人都谦让。最后,还是老人上了坐骑,缓辔而行。

走了几里路,前面是一座大山。名叫笔架山,又名三角山,高峻秀美,怪石嶙峋,佳林繁茂,一步一景。

走不多时,山路难行。文素老人下马,笑吟吟道:“我们还得去些采集药材,来克制**草与金蚕的毒xìng,需要的有,半边莲,鸭舌草,鬼臼,莽草诸药。我们得亲自山上采药。今天就得我们三人同去。你们二人也可以学习些采集药物的学问。肖力,那个沏茶倒水,收拾打扫屋子,收拾院子,练得是你的心,我们这个可是真本领,只怕你做那杂碎活,干几天就厌恶了。你是不是?你想学习的还是武学。你想学医吗?肖力。”

肖力:“我最崇拜的就是郎中了,当然喜欢了。只是怕自己学艺不jīng。学习武学,我其实更喜欢。”

文素老人:“医学和武学是截然不同。一个要静,一个要动,全都jīng通很是不容易。要学医学,得爱读书,需要读的书就多了。前人的有《内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孙思邈的《千金方》,还有金元四大家的书。这是前代名家的巨著。不可不读。”

肖力:“不知是,那四大家呢?”

三人边谈边行。

文素老人续道:“金元四大家指金元时期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等四位著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代表了四个不同的学派。刘完素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在治疗上多运用寒凉药物,固此称之为寒凉派。张从正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而正安。”在治疗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李杲认为“人以胃气为本”,在治疗上长于温补脾胃,因而称之为“补土派”。朱震亨认为“阳常有余、yīn常不足”,善用“滋yīn降火”的治则,世称“养yīn派”。”他一通传道授业。

肖力心道:自己光是喜欢,但是一进了医学的门槛只怕自己就再也无法抽身做别的了。每rì就是看医书,看病人。自己的武学怎么办呢?

老人见肖力似懂非懂。觉得还是简略好,又:“你不懂的可以问青儿,她年纪虽,可是耳濡目染。多有所闻。”

肖力心道:这位姑娘才十仈jiǔ岁,而这位老人年近七旬,不知道这位女孩的父母如何了,是在家中行医吗?自己不如斗胆问问。

他:“这位青儿姑娘,是师傅您的孙女吗?不知道青儿的双亲,在本门行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