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操天下 > 第一百零六章 危机

第一百零六章 危机

虽然皇帝刘宏的身体早已不如当年了,但册封大典却没有延期,依旧在十月底举行。这一日,天公作美。文武百官尽皆到场。兵、骑士数万人在皇宫前结阵为营,刘宏亲自登坛临军激励将士保卫疆土,并诵读《太公六韬》之文。太尉马日磾手捧策文宣读:“以蹇硕为上军校尉,袁绍为中军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

策文宣读已毕,刘宏亲自披甲,称“无上将军”,带领八校尉和心腹西园骑在军营间纵马三周,以示耀武扬威。当跑到最后一圈时,他突然在军阵东北角大将军的观礼坛前停住,诸人不明其意也纷纷勒马。

只见皇上白皙的脸上带着一丝微笑,不知道是因为多年纵欲无度,还是因为这几日有病在身,他的声音显得轻盈颤抖:“列位爱卿,天下乃寡人之天下。朕册封尔等是为了永保江山康泰!蹇硕乃朕之心腹股肱,现在特亲任之为元帅,督司隶校尉以下各处之兵马。”

说着刘宏扬鞭一指何进的九重华盖,“虽大将军亦由元帅领属,尔等听明白没有?”

“诺!”八人异口同声应道,声音之大,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而且今天,朕还要再增加一道任命。我任命卫尉董重为骠骑将军!”卫尉卿董重是董太后的侄子,董太后弟弟董宠之子,论起来是刘宏的表兄弟。

他说完挥舞皮鞭继续纵马,高举佩剑直至讲武坛上。数万军兵以及文武百官齐声高喊:“万岁!万岁!万万岁!”整个皇宫广场沉浸在一片威严之中。

曹操偷眼瞧了瞧蹇硕,只见他面貌矜持目不斜视。而在东北角小坛上,何进手扶着华盖栏杆,脸上的表情却还是喜气洋洋——他根本没意识到灭顶之灾已近在咫尺。数万军兵高举长戈呼号不断,黑压压望不到边。即便如此,还有几支人马因为出发戡乱并没有到齐。这么多的人,难道就交给一个宦官统领吗?

曹操不禁悚然,又见袁绍六人也是面沉似水。讲武坛不断萦绕的,只有皇帝刘宏那肆无忌惮地狂笑……

…………………………………………

耀兵大典后的第三天,敕命八校尉议事地点自都亭移到了西园。这样袁绍、鲍鸿、曹操等七人与何进的联系就被切断了。会晤之处设在西园骑军帐,诸校尉列坐,而蹇硕的心腹亲兵就手握佩刀立于诸人身后!

蹇硕其人高大雄壮,虽然是宦官,却格外孔武有力。在他的相较之下,七个士人倒显得矮小单薄。他毫不客气地坐在正座之上发号施令,那阴阳怪气的声音与威武的身材颇不相符:“现今天下刀兵四起,益州黄巾由益州牧刘焉负责剿灭;西北叛乱由右将军皇甫嵩、前将军董卓敌对;并州之乱由并州刺史丁原戡乱;黑山之乱由河内太守朱儁敌对;幽州之乱由幽州牧刘虞、骑都尉公孙瓒负责。诸处战事各负其责,皆有分工。”说到这儿他故意停顿了一下,拿起两份战报,“可是现

在,有汝南黄巾余党和巴郡蛮人的叛变。诸位校尉大人,你们哪个愿意请令扫灭这两处狼烟呢?”

七个人谁都不肯发一言,明摆着他是故意找茬,谁要是轻易讨令,难免他要克扣军饷、粮草造成兵败,那样带兵之人的性命也就危险了。

“谁愿意讨令?”蹇硕又问了一遍。

还是没有人做声。

蹇硕瞪着两只圆溜溜的怪眼,以逼视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最后落在了曹操身上:“曹校尉,令尊大人就是因为这次汝南之叛才被罢免的吧?”曹操一激灵打了个寒战,暗道:“他要报杀叔之仇啦!”

“而且我记得你在当骑都尉的时候,曾经随同朱公伟平定过汝南,没错吧?”蹇硕咯咯直笑,那刺耳的声音让人不寒而栗,“所以这次的叛乱是不是由你……”

“且慢!”出人意料之外,曹操身边的鲍鸿突然叫住他。

“鲍校尉有话说吗?”蹇硕扫了他一眼。

“上军校尉大人,您既然可以统带我们七个和大将军,一定是用兵如神韬略过人。”鲍鸿冷笑道,“我们这些人都在疆场厮杀过,可是还没领教您的本领。您是不是应该先领兵戡乱,也为我等做做表率啊?我鲍某人还想见识见识您的勇武呢!”

蹇硕不气不恼,拍手道:“好!这第一仗我上军营来打!”

“此话当真?”

“但是有句话我得说在前头,我可领着黄门的差事不能离京。我就派我的别部司马赵瑾率领本营代为出兵。”

“哼!一个司马代你……”

蹇硕不等鲍鸿说完就补充道:“我要他带我所有的兵马出征!”

诸人不禁一愣:所有兵都派出去,就剩你一个空头的校尉留下来跟我们斗,也太自负了吧?

“怎么样?谁还有异议?”蹇硕左顾右盼,一副胜券在握的表情。

鲍鸿一拍大腿:“好!你既然敢带头,汝南的黄巾我去平!”

“那咱就一言为定。嘿嘿嘿……散帐!”蹇硕冷笑一阵起身而去。

第一次交锋就是这样结束的。七个人走出大帐老远,直到看不到一个西园兵丁了,才敢出声交谈。

“鲍鸿,你这个令不应该请啊。”袁绍叹息道。

“不请怎么办?他去打一处,总有另一处落在咱们头上。大将军不在,你就是坐纛的。要是挨个轮,轮到你头上,你走了我们岂不是更无法应对?”鲍鸿嚷道。

曹操不能不说话了:“其实刚才他是想叫我去的。”

“你就更不能去了。”冯芳插嘴道,“你当年棒杀了他叔叔,要是去了岂有活命回来?”

“妈的!我真恨不得宰了那个狗阉人!”淳于琼气得直咬牙。

“仲简,不可孟浪。他背后站着皇上呢。”袁绍回头看看,见夏牟、赵融面有惧色,恐他们意志不坚定,连忙道:“如今咱们这七个人只能进不能退!倘若有人缩手,被那阉人抓起兵权,那咱们七个,还有大将军,以及幕府里那帮朋友们,就都要做刀下之鬼了!”

鲍鸿接过话茬:“对!跟他斗!”

曹操见状赶紧提议:“咱们七个在一起盟誓,绝不放弃兵权,绝不背叛大将军,背叛咱们的朋友。保住他们就是保住我大汉江山,保住这股力量,十常侍才不敢擅权乱政屠戮忠良!”

“对!”诸人围了一个圈,七只大手按在了一起。

可是他们身在西园还不知道,就在蹇硕召集西园会晤的时候,骠骑将军董重到达都亭,奉圣命接管了何进、何苗兄弟的部分人马,形势越来越不利。

此后每隔十天的会晤简直成了一种折磨,蹇硕以上军无兵为由要求各校尉拨一部分兵给他,而袁绍、曹操等人据理力争,丝毫不肯退让。西园军帐里你嚷我叫沸反盈天,但只要不再打仗,蹇硕终究找不到任何借口,即便是他身后的皇帝刘宏,也不敢轻易裁撤八校尉,毕竟数万人马就在京师,若有人为何进登高一呼,为何进打撞天冤的官司,皇帝恐怕就得提前退位了!

双方僵持不下,直到十月,青徐二州叛乱再起。看来又得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出征了。诸人不约而同来到大将军府,何进再迟钝,这会儿也觉察出事情的利害关系了,他甚至考虑应不应辞官回家。

袁绍吓了一大跳,苦苦劝服袁绍打消了这个念头,而曹操却是静立一旁,一言不发。就在这时,袁绍一眼瞟到了一旁的曹操,急忙道:“孟德,你也劝劝大将军啊!”

曹操低头不语,其实他的心中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于情于理,他都应该帮助何进,而且如今的局势实在是不容乐观,董重已经是骠骑大将军了,想必他们正计划着非常立幼呢。正欲相劝有一个家丁突然跑了进来,那人也不言语,塞给王谦一张帛书。王谦看了两眼,惊道:“大家快想主意,蹇硕与西园骑的人商议,要差遣大将军带兵去平青徐二州的黄巾叛乱呐!”

何进这时倒是不怕了:“算啦!我去就我去,不就是打仗吗?”

大家这时候才觉得何进可恨,这老实人也有老实人的缺点。曹操一下子就急了:“大将军,你千万不能去啊!到时候不用发兵拿你,只要差下一个宦官,传一份诏书,写点儿什么‘将大将军赐死’。到那时候你是奉诏还是不奉诏呀?你去了,这幕府里的人,王谦他们岂不是全完了?”袁绍忽然仰天长叹:“天命如此!天命如此啊!我去吧……”

“你?!”众人都是一愣。

“我只要带兵一走,他就没有理由再差派大将军前往了。”

诸人到此刻也想不出别的办法了,当晚袁绍就往都亭典兵,连夜出关往徐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