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操天下 > 第二白二十六章 张绣反了

第二白二十六章 张绣反了

曹操一手抱住一个,仰天大笑:“我说张绣开通吧,你们还不信。大丈夫不拘小节,纵横天下才是生平之志,昔日韩信受辱胯下、乞食漂母,婶娘改嫁又算得了什么大事呀!”

一言未毕,帐外又有咳嗽声。反正私盐已然成了官盐,曹操这回都没让二人躲避,高声问道:“什么事,直接说就是了!”

帐外又传来许褚沉闷的声音:“张绣告见。”

“哦?我正想见见他呢,速速请他到中军帐等候,好生伺候着,我这就过去相见。”说罢曹操便整理衣装。

周氏为他紧了紧皮弁,笑道:“您可得替我们好好谢谢他。”

“嗐,这你就不懂了。全都是不言而喻的事,他知我知就罢了,说出来反倒没意思了。”曹操挂上青釭剑,美滋滋出了卧帐,临走时还回头笑道,“你们安心等我,有什么话回来再说。”

来到中军帐口,张绣已经等着了,一直没敢进,规规矩矩地垂首立在帐外。曹操亲切地拍拍他肩膀:“将军既然到此,快快进去啊。”

张绣的表情还有些羞赧:“主公不到,在下岂敢僭越?”

“咱们之间哪还用讲这些虚礼。”曹操说着拉他进了大帐,都没叫典韦、许褚跟着,亲自把他让到杌凳前坐好。

张绣不待曹操说什么,便抢先道:“主公兵驻宛城已经有些日子了,舞阴、叶县等地的事宜也处置得差不多了,在下还是及早领兵撤出宛城吧。”

“不忙不忙,”曹操连忙摆手,“其他地方的辎重还未转运完毕,不忙于这一天两天。再说你营里有些本地人,陡然叫他们离开,这些兵也需要安抚一阵子。”

张绣拱手道:“出了一些变故,令在下实在不能自安,还是早早出来的妥当。”他说出了一些变故而不能自安,自然是指婶娘王氏改嫁曹操,却又不好点破。

曹操也有些尴尬,却道:“不是都过去了嘛,我很信任你倚重你,不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横生猜疑。你安安稳稳驻军,咱们做一对相辅相敬的典范,让袁术、吕布他们都瞧一瞧,日后同为朝廷效力,扫灭狼烟复兴汉室,这不是很好吗?”

张绣这匹凉州的野马,今天却温婉得像只绵羊,赔笑道:“在下效力朝廷自不敢退后,不过再在宛城待下去实在多有不便。实不相瞒,我已经命兵士在淯水以东做准备了,午后我就移过去,早一天交接宛城,我心里也早一天踏实。”

其实他早些出来,曹操也能踏实住,只是碍于面子不能把事办得太勉强。现在张绣主动要走,乐得河水不洗船啊!曹操也就不再深劝了,转而道:“都是朝廷的人,将军也忒客气了……好吧!既然将军已经决定了,那就领兵出城吧。”

“诺。”张绣起身告辞,退到帐口又转身道,“曹公,不知您昨天派往叶县运辎重的辕车回来没有啊?想向您借一些用。”

“哪能这么快就回来?还得等一两天。”

张绣啧啧连声:“哎呀,我城里还有许多铠甲、兵器呢!辕车太少了,要是叫兵士一趟一趟搬,再渡过淯水,这耽误的时间可就多了。”

曹操扑哧一笑:“张将军,您也算是个老行伍了,这等事岂能难得住咱们?大可叫军士手持武器披挂起来,一次不就搬运完了嘛。”

“这可不行。”张绣连忙摆手,“宛城以外都是您的人马,营连营寨连寨,我的兵要是武装出城,弄不好双方误会,是要出乱子的。”

曹操料他因为王氏的事情搞得太过矜持了,安抚道:“没关系的,你只管搬你的,我传个令下去,叫兵士不要惊慌就是了。”

“那多谢曹公了。”

“咳,你太客气了……咱们现在都是一家人了,彼此兵将又有何不同?你安心办你的事,回到许都我一定表奏朝廷,加封你的官职。”

“谢曹公提携。”张绣一揖到底,喜气洋洋去了。

曹操看张绣这副样子,百思不得其解,看张绣这样子,不像是火气大,顽固的人啊!到底是传言有误?还是……想到这儿,曹操猛然惊觉,莫非有诈?不动声色地招过典韦,让他将郭嘉、曹昂几人寻到,带入帐内,几人秉烛夜谈,商量了一夜。

………………

正午时分,兵将开始忙着埋锅做饭,曹营四处炊烟袅袅,这样不打仗的清闲日子实在是难得。据一些爱打听的人传说,等司空大人自宛城撤兵,说不定会给袁术一个突然袭击,那时横亘大江以北兖州以南的广大地区就要回到朝廷掌握了。

曹操自得了王氏、周氏,便不在中军帐用饭了,战饭都是在卧帐里跟两位夫人一起吃。有时叫庖人特意斟酌几个小菜,炖上一只鸡、烹上一条鱼,夫妻三人对坐而食,虽然军营里没酒喝,但也有几分特别的情

趣。因为张绣已经默许了婶娘改嫁一事,对于王氏而言,今天实在应该庆贺庆贺,曹操吩咐庖人多准备几个菜,三人边吃边聊。

“再过几天,南阳安排已定,咱们就可以撤回许都了。”曹操笑呵呵道,“那时节你们就好好在府中安顿,我还要出去打仗。”

王氏没言语,忙着给曹操布菜;周氏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张绣不都降了,怎么还打仗呢?”

“天下的狼烟多着呢,现在不过平定一个小小的南阳郡。扬州的袁术、徐州的吕布、河北的袁绍、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汉中的张鲁、辽东的公孙度、江东的孙策、关中诸将、凉州诸将……早晚有一天,我把他们全都收服于我帐下。”

“嚯!这仗还打得完吗?我和姐姐好不容易离开那活死人待的地方,以后见不着您,岂不是又要守活寡?”无知者无畏,周氏说话口无遮拦。

曹操这会儿高兴也不怪罪,只安慰道:“府里一点儿都不闷,我家里还有些妻妾,你们一处说说笑笑倒也不错。”

周氏白了他一眼:“您到底有几房夫人呢?”

“哈哈哈……”曹操捋着胡须摇头晃脑,“尽收天下美色而妻之,也是我曹某人生平一大志愿!”

帐帘一挑,有个庖人小心翼翼端着盆鸡汤走进来。汤盛得太满了,那庖人趋着身子大气都不敢出一声,端着汤慢吞吞往前蹭。曹操又笑嘻嘻对王氏道:“鸡汤你多喝一点,现在是乍春寒的时候,在军中可要爱惜好身子。日后回到许都……”

这话还未说完,就听“嘶啦”一声,帐帘被人撤去,紧接着一条大汉冲了进来——乃是许褚!他二话不说一把推开庖人,那家伙站立不稳,一盆汤全泼曹操脑袋上了,烫得这位司空大人直叫;两位夫人吓得赶忙躲避。

“许褚!”曹操抹了抹脸,“你要造反啊!”

“已经反啦!”许褚一脚踢开案桌,拉住曹操衣袖就往外拖,“主公快逃!张绣反叛,已经杀到营门口了。”

曹操定了定神,操了一声,骂骂咧咧道:“我就知道这小子要反,干!幸好我早有准备!”说罢不忙不慌换了件衣服,走到帐外。

张绣的忍耐已经到了极点。曹操这帮人自到宛城以来,在酒宴上炫耀武力,又以金银拉拢他的部下,这已经很让他生气了。他毕竟是凉州的血性汉子,也是动不动宰人的脾气,但看在贾诩多多维持的面子下也就算了,本想拿出度量死心塌地跟着曹操干。哪知得寸进尺,曹操竟在丧期之内纳其婶娘,张绣怒不可遏,当即就要举兵来见个死活。贾诩也觉得该给曹操点儿教训了,但他劝张绣不可逞匹夫之勇,暗地里定下毒计:假意在东岸立寨,又送来王氏的家什衣物骗曹操安心,换得兵马披甲持锐的机会。两人计议已定,正午时分以移防为名,亲自整备兵马行出宛城,在经过曹营时发动突然袭击。

幸好曹操早有准备,一支偏军将张绣死死挡在了辕门外。

“日,给我把贾诩带上来!”曹操自从发觉不对后便遣死士将贾诩活捉了过来,张绣应该知道这事,要不他也不会这么仓促地发动反叛。

等待军士把贾诩带上来的这段时间,曹操越想越是悔恨。

按照历史的轨迹,曹操的亲人这次至少要死上三个。曹昂是他爱妾刘氏夫人唯一留下来的骨肉,为了生曹昂刘氏难产而死,后来由正室夫人丁氏将他抚养长大。丁氏对其视为己出,灌注了全部心血;曹昂也是个争气的孩子,七岁学文九岁习武,在家是个孝顺儿子,出兵是个称职将军,若是这次殒命战场,回去怎么跟丁氏交代?

曹安民是曹操弟弟曹德之子,当初老曹嵩与曹德自徐州至兖州,半路上陶谦部下张闿谋财害命,好不容易救下他俩以后,曹父前几年病死了,曹德也因为受了暗伤,没几年就病死了,这孩子虽不怎么正经,但也有几分聪明,更是曹德留下的血脉,若是被被他给断送了,这可怎么对得起死去的弟弟?

更不消提典韦乃世之虎臣,英勇不亚于古之孟贲、夏育,始终紧随在曹操身边,是全军敬仰的猛将。打吕布、平黄巾,多少激烈的战斗都毫发无伤,如今却在宛城丧了性命。而且是张绣已经投降的情况下,纳人家婶子为妾,生生把人家激反的。典韦若是死的如此不值得,岂不寒三军之心,这又怎么跟满营将士交代?

说一千道一万,自己就不该欺辱张绣嫂嫂。

谁知这时候,贾诩没带上来,郭嘉忽然急匆匆跑来:“主公,有青州兵逃归至此,说于禁叛变了,率部攻打曹仁麾下青州兵,而且已经杀奔舞阴而来。”

“啊?!”曹操眼泪都吓回去了。现在军兵四散尚未归拢,于禁再造反可怎么了得?固然败军之际人心浮动,但于禁毕竟跟随曹操这么多年,猝然说他叛变,这事也颇值得怀疑。曹操立刻下令,军兵戒备紧闭城门,亲自带着诸将登上舞阴城楼观望动静。

一望之下,大家全糊涂了。但见远

处杀声阵阵,于禁的人马正和张先的追兵奋战,双方势均力敌杀得难解难分。曹操倒是稳住了心神,于禁若未反更好,即便反了也没关系,且叫他与张先厮杀,张先败了就平外患,于禁输了就除内乱。

曹操抱定坐山观虎斗的心思静观其变,但见于禁所带兵马即使在败军之际也毫不散乱,阵容齐整进退有秩;张先虽然乘胜而来却也占不到什么上风。双方僵持时久,张先见不能取胜,恐舞阴城再发兵马夹击,竟主动撤兵了。于禁不敢再追击,原地整饬兵马、捡拾物资,好半天才领兵向舞阴城开来。城上之人尽皆屏息凝神,生恐于禁率部攻城。却见他的兵行至护城河边就不再前进了,接着便不慌不忙地安营扎寨、埋锅造饭,根本没有造反的迹象。

曹操默然看了良久,忽然道:“速速打开城门,叫于将军进来。”

“不能开门!”朱灵从人堆里钻出来,“如今于禁造反之事还未查清,倘若打开城门,他的兵马就势杀入,将如之奈何?”

曹操也知朱灵与于禁有些不睦,但这时候不便多加申斥,只开导道:“文博勿疑,我保于文则不反矣!”朱灵不再多说退到一旁,心中却暗暗抱怨:您还曾保张绣不反呢?如今还不是被追到这里了吗?

不多时城门大开,于禁兵马并无异样,只有他一人单骑入城。他慌慌张张来到城楼之上,离着老远就向曹操下跪施礼,诚惶诚恐道:“末将聚拢败军行军迟缓,死罪死罪,不知主公是否无恙?”

曹操闻他先问自己安危,一切疑虑顿感释然:“文则快快请起,赖诸位将军舍命相保,本官并无大碍。有劳你击退追兵,辛苦了。”

于禁起身退到一旁,并不言攻杀青州兵之事,只不住跟左右将领嘀咕着:“主公大难得脱,诚乃朝廷之幸天下之幸。”虽是嘀咕,但声音拿捏得很妥当,既不大也不小,刚好可以让曹操也听清楚。

朱灵见他到了这会儿还惺惺作态逢迎取宠,心下不由恼怒;又见曹操手捻胡须,也不提反叛的传言。他便主动跨出一步,向于禁拱手道:“文则兄,你率部攻打咱的青州部,不知是何用意?”

于禁连看都不看他一眼,只眼望曹操道:“大军撤兵之际,青州兵趁乱劫掠别部辎重,我不过给他们点儿小教训罢了。”不待朱灵再插口,他又抢先道,“想那青州兵,原为黄巾之众,今既归属主公,岂可复为贼乎!”这么一说倒把朱灵的话给堵回去了,他眼望着这个当面恭顺、背后倾轧的于禁,恨得牙根痒痒,却不知该说些什么。曹操却平静地问道:“文则,你可知青州兵来至此间状告你谋反?”

“已经料到。”于禁拱手道。

“既已料到为何不速速叫开城门进来分辩,还不慌不忙在城外扎营立寨呢?”

“今敌在后,追至无时,不先为备,何以御敌?且末将素知主公聪明,诬陷之言岂能与您耳中?”于禁这几句话有理有据还有马屁。

曹操不住感叹:“淯水之难,何其匆忙,文则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之名将,何以加之!待我处决进谗言之人,回朝之后表奏你为亭侯之位,以示嘉奖。”

于禁心中欢喜,却推辞道:“末将不愿受封,只望主公可以宽宥谗言之人。青州兵乃归附之人,宜示以恩德安定其心,况且同为主公帐下朝廷之兵,末将也不忍因私怨而相屠害。”他这么一说,自己与曹操的宽宏形象就都树立起来了。

曹操更欣慰了:“言之有理……不过你的功还是要赏的,该封的一定要封。”

于禁确实在此次撤退中立功不少,但是他这种惺惺作态、逢迎上司的表现却搞得旁人很反感。乐进、朱灵等人虽没来得及聚拢散军击退追兵,但他们却始终保卫着曹操的安全,危急时刻护卫主帅的功劳岂不更大?原本是朱灵与他的恩怨最大,如今这个侯位承诺出来,其他人也开始对于禁抱有成见了。

这时又见南边尘土飞扬,曹仁收拢的青州兵也渐渐赶来。至此,各路兵马总算是顺利转移到舞阴境内了。曹操也松了口气,回头对众将强笑道:“吾收降张绣等,失于未取其人质,以至于此。今吾知其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以后不复败矣!”

还未取其人质?人家婶娘都让您弄到被窝里去了……诸将想笑不敢笑,纷纷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之类的话。不管怎么样,军心总算是勉强稳定下来了。

张绣久攻不下,又失了贾诩这个谋主,率部转移穰县,与刘表唇齿相依,一时间也不可能轻易为患了。

张绣原本是可以拉拢过来的,可现在却白白推到了刘表那一边,大半个南阳郡虽然收复,但祸根未除随时可能再出乱子。更重要的是,曹操首试“奉天子以讨不臣”就磕得头破血流,这助长了其他割据者对朝廷的蔑视,也使许都“百官总己为听”的局面产生了动摇。内忧外患再一次猛烈逼向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