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蒙兀帝国 > 第105章 念唐寨之行(一)

第105章 念唐寨之行(一)

第105章 念唐寨之行(一)

车队向着正东偏北方向行走四天后,众人到达了他们第一次相见时的小河湾,在这儿休息了一晚,第二日就在折彦冲的带领下朝着念唐寨的方向继续行去。此后,周虎赫反而没了心理负担,满腔充斥的只有对拜见跨越千年的汉家族群的激动之情。

从小河湾出发,往东北方向行走七八十里路后,众人眼前出现了一片苍青色的连绵山脉。大山笼罩在灰白的雾霭中,苍茫无际,仿佛是一头张开血盆大嘴的洪荒猛兽,雄踞在草原上。走近之后,但见山体上郁郁葱葱的密林静谧而安宁,翠绿欲滴的枝叶招展开来,林间鸟雀腾飞,啼鸣悠然。

“折兄,难道念唐寨就建在这片大山中?”周虎赫骇然问道,几乎难以置信。这些拔地而起的高山险峻异常,山上怪石嶙峋,高树密集,几乎是穷山恶水的典范!在这样一处险要之地驻扎,虽然能够借以地势自保,可也要被自然环境所制约,获取生存资料变得举步维艰,尤其是强于农耕的汉家后裔!真难以想象,汉家遗民竟然生活在这里。

“正是!这条山脉我们称作望归山,东西南北各百余里,山高林密,乃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形胜要地。当年家父寻得此山时,曾经感叹若是经略得当,拥此大山便胜数万雄兵。这些年来,山寨与诸胡恶战不断,若非依恃山势之险,念唐寨上下四千余口老幼早该不存在了。”折彦冲伸手指着前方的山脉,神色复杂的解说道。望归山对唐民们来说,既是保护神,也是大牢笼,这一点许多寨民心中都明白,但却毫无应对之法。

“天哪,你们几十年都生活在这里而不曾离开?真不敢相信,太艰苦了!”颉质略感叹道,满脸的惊讶和难以相信。对一年至少转场两次,行程数千里的牧民来说,数十年定居一处,他们想都不敢想。

“我们也是没办法的!想离开大山,却没有马匹牲畜;要留下来,靠着耕种、采集和渔猎,大家虽然饿不死,但是辛劳一年毫无结余。日子就这样熬着,永远也不知道有没有尽头!”一向都很豪爽乐观地曹广弼突然开口说道,话语中充满了伤感。

这段话并不是他的感慨,而是如今念唐寨高层的共识,借助地势险要慢慢恢复元气以后,狄喻逐渐发现了山区环境对山寨发展的制约因素,贫瘠的大山不仅让念唐寨无法获取更多的生活物资,而且始终让他们生活在草原主流社会之外,成为了一处孤岛。

环绕着大山行走了几十里后,车队停在一处平缓的山麓前。站在山前的平地上,放眼望去,前方的山丘比起两侧险峻的高山要低矮许多,山体间一道逶迤小径伸展向远方。尽管山势平缓了许多,那条小道仍然难以通行牛马,恐怕三人并列而行都很困难。

“周兄,诸位合剌赤惕的兄弟们,还请大家在这里休息片刻,折某现在返回山寨,禀报两位寨主,安排寨民们出山相迎各位的大驾!”人前,折彦冲抱拳冲着周虎赫等人坦然说道。

“折兄,那你们就先上山去吧,我们静候片刻。”周虎赫点头笑道,不疑有他。

“不!不是我们上山,而是我一个人入山,广弼和寨民们也都留在这里。”折彦冲昂首说道,指着一脸愕然的曹广弼。

“嗯,我信得过折兄,一切都听你的安排。早去早回!”周虎赫并没有拒绝,折彦冲的心意他明白,这样做或许也好,至少合剌赤惕的诸位百户们会感到一分安心。

“念唐寨建在山中十余里外,往返一趟需要不少时间,可能会烦请各位兄弟久等,折彦冲深感愧疚。各位,我现在就出发,争取尽快回来!”折彦冲唱了个诺,转身离去,像是一只敏捷的猿猴在山道上攀援,很快就消失在山中。

“传我命令,让士兵们好生休息一番,寻觅一处水草丰美的地方,让马匹吃点青草。还有,把哨骑放倒三十里外,看看附近有无河流大川,肥美草场。”当着曹广弼的面,周虎赫对颉质略邓然命令道。

一屁股坐在草地上,周虎赫脱下臭烘烘的马靴,让脚丫自由的呼吸新鲜空气,招手示意曹广弼坐到他的身边。

“曹兄,我看这山外也有平坦的肥地,怎么不见你们在此开荒耕作?”大凡山麓前的扇形冲积平原,都是优良的肥沃土地。比起山里的贫瘠土壤,外边的这些旷地明显更适合耕作,但是却不见人类改造的痕迹。对此,周虎赫感到难以理解。

丢下手里的兵器,曹广弼大大咧咧地坐在周虎赫身边,开口答道:“山前地虽好,但却人来人往,收成难以保证。我们主要在山中活动,想管外边的事情,有心无力。而且,耕作山外的土地需要耕牛铁犁,山寨一样都没有。人人都知道山外的土地更好,可是却没有愿意出来开拓。”

“原来如此,那你们在山中开垦了多少土地?都种植什么作物?”周虎赫好奇的询问道。漠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却凉爽短暂,由于光热不足,这里不是发展种植业的好地方。

“其实种植不是我们的主业,大家的衣食主要来源于采集和狩猎。山中林木众多,松子、山榛、野葡萄等山货充足,而且各种鸟兽也不少,依靠采集狩猎,可以获得足够半年的食物。另外,寨民们还会养殖一些小家畜,例如野鸡、野猪等,对了,我们还在山外的低洼地开挖了不少鱼塘,把从河里捕获的小鱼分类后,放养到池塘里,每年秋季都能捞出许多半尺长的大鱼。种植的小麦、糜子和回鹘豆等作物,每亩地一般只能收获三五十斤,平均算下来,每家一年也就只有五六百斤的收获,脱皮出壳后还不够一个男劳力半年食用。”曹广弼慢慢诉说道,把念唐寨的特色生产方式娓娓道来。

周虎赫一边听,一边暗暗点头。念唐寨的这种生产模式,其实暗合后世的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部署原则。在一些山区贫困县,当地居民的生产方式极为单调落后,往往死抱着种植业这一条道路,而忽视了林业、牧业和副业。

社会学家研究发达地区的农村发展时,发现那里的人民很善于经营非种植业经济,并且通过这些产业获得主要经济收入。实际上,单纯的依靠种植业,农民是绝对难以致富的,只有广泛经营,灵活生产,多途径开拓致富路,把空闲精力和闲置土地有效利用起来,人民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富裕。

“你们干得不错,为了生存,也算绞尽脑汁想办法了。马匹和耕牛的问题不要担心了,我这次回去后,就会命人给念唐寨送来一群牲畜。”周虎赫目光深邃的看着大山的方向,声音低沉的说道。

“果真如此?太好了!太好了!”曹广弼兴奋的以拳捶地,浑身都在颤抖。

“绝无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