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调戏三国 > 第149章 出临汾烈火漫天(2)

第149章 出临汾烈火漫天(2)

第149章 出临汾烈火漫天(2)

就在杨奉呕心沥血绞尽脑汁设计想要生擒刘协的时候,我们无耻的小皇帝却全然不知杨奉对自己的滔天恨意,只是挑逗般的放慢行军速度戏弄着身后的杨奉军骑兵。

那群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骑兵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死死地跟住了刘协的骑兵,然后向杨奉报告,颇有些洋洋自得。殊不知刘协已经让刘豹领着五百人一千匹战马快速行军,远远甩开刘协的两千***部队,还有后面的追兵,然后再饶了一个大大的圈子折返方向再度朝着临汾城前进,刘协依然慢慢悠悠地领着身后那群傻追兵在茫茫大草原上瞎逛。

第二天夜里,临汾城中突然发生大火,所有粮仓被付诸一炬,一时间城里人潮涌动,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在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里,人们就像生活在野外的畜生一样乌压压地怪叫着到处乱跑,这大概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吧。

最后,在数百名农民的怂恿和带动下,慌乱的人民涌上南面城楼,杀死了守城卫兵打开城门发疯一般地往城外逃去,其中一群身强体壮深情坚毅的人,大约几百人,在跟随百姓们混出城之后便是悄悄地消失于原野中。

一刻钟之后,在一片临汾城外的小树林中,刘豹带着骑兵和多出来的五百战马已经等在那里,一群百姓模样的人敢来,没有任何交流,直接上马然后整整一千人骑着用布裹着马蹄的战马静悄悄地消失于夜色中。

而这时,杨奉才被手下侍卫从睡梦中叫醒,这下,他完全懵了,这是怎么回事?粮草被烧了?是谁干的?那些牲口一样愚笨的百姓?当然不是,是刘协,是那个可恶的小皇帝,一定是他预先让士兵扮成平民混在百姓里,然后再突然发难烧掉了粮草。一定是这样,至于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就再简单不过了,他是皇帝自然不敢亲自烧掉这些粮食,而是假借我手,着实太可恶了!是的,杨奉只在一刹那间就想明白了,相信天下诸侯也能轻易的猜到,但是那些百姓却不会这么想!

杨奉气急败坏,下令全军出动,出城追击,不论百姓还是刘协军,见到就杀无赦。

一时间,临汾内火光四溅,临汾城外血流成河。

远处,刘协站在一片同样被鲜血染红的草原上,他木讷地看着茫茫草原上那些漂浮在草场上的杨奉骑兵尸体以及四散奔逃嘶鸣的脱缰战马,他苦笑:“一将功成万骨枯,朕注定要踏着你们的尸体捍卫朕的天下!天下间没有谁该死,也没有人注定功成名就,朕只是一个不想死的人,只是一个不想失去***的人,乱世中,谁不在乎自己,谁懂怜悯?”

格尔木抱着头盔跑过来对小皇帝说:“陛下,探子来报刘豹王子已经接应到在临汾城埋伏并放火烧粮的李烈将军,据说临汾城一片火海,粮草也被烧得七七八八了,我们也赶快上路吧,往南走,不多久就能与小王子他们汇合了。”

刘协并不是伤春悲秋的人,如果是那也是前世,这一世他是帝王一个命中注定要成为他人棋子的帝王,所以对于死人他并不在乎,一群人的生命被剥夺对现在的他来说只是一场表演,他能做的只是在戏散场之后装逼感怀一番。

小皇帝笑眯眯地望着这个半个月前悍然冲出队列要杀自己的匈奴小子,笑道:“格尔木,现在徐晃和李烈都不在,你可以放心的动手杀朕。”

格尔木挠挠头道:“不杀了。”

刘协打趣道:“为什么?”

格尔木憨直地说:“虽然我们匈奴人都讨厌汉人,尤其是汉人皇帝,但是现在我已经不讨厌你了。”

刘协装逼道:“是不是被朕的王霸之气震慑住了?”

格尔木果然脑袋不好使,好使的话会傻不拉几地砍皇帝?他说:“啥气?我和兄弟们跟着子妖公主心服口服,子妖公主勇武不输男儿,而陛下虽然窝囊,但能带我们打胜仗,我们好久没打过这样的胜仗了,看着那些个倒在地上的尸体,想着临汾城里的冲天大火,兄弟们心里别提多带劲了。”

刘协郁闷:“老子很窝囊么?”

格尔木:“窝囊,我们匈奴的王一定是第一个冲向敌人的,可是你?开战的时候我都没找到你在哪儿。”

刘协嘟囔一声:“爷***去了。”然后不再给格尔木这憨货说话的机会,带着部队向南转移。

刘协向南面派出的斥候不多,但是无需斥候回报,刘协都知道杨奉定然会在南面集结大部兵力阻拦自己回河东。只是刘协没有想到,杨奉的反应竟然超出了他的预想,他原本认为杨奉能抽出三分之一的兵力围堵自己就算是看得起自己了,没想到杨奉竟然动员了近一半的兵力,约合十万人与河西境内各处安营扎寨对自己形成合围之势,连北面也有一万多部队。

到了这个时候刘协开始明白杨奉的打算了,他对于河西的渴望远不如他对于自己的渴望,他是在玩儿擒贼先擒王啊,野心不小。刘协并不慌乱,依旧按照之前的计划行军,火烧临汾粮草之后先是往西,然后折转向南,挑逗几下杨奉的两三路兵马,做出一副试探这往南***的姿势。然后再出其不意的往北而行,直扑晋阳,绕过粉水尽头,与赵云汇合,然后可据守晋阳也可退兵太原,杨奉粮草尽焚,只要河东出兵背上定然攻无不克,其次,刘协也可以带着部队绕道冀州回河东。

刘协一路上沾沾自喜,他从来没有想象到这次孤军深入河西竟然如此顺利地达成了既定的作战目标,摧毁了杨奉军耐以生存的绝大多数粮草辎重。这时他已经跟刘豹李烈汇合,李烈那小子一天到晚念叨说杨奉的粮草太多了,搞得他烧了大半夜,结果还是漏下许多没有烧,慌里慌张的逃出城来。但是这对于刘协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他们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毁去了杨奉的后盾,让他军心大乱,这定然是好的。原本想着怎么也得在这河西东躲***几个月才能吸引杨奉回援,没想到一把火烧了他的粮草,那杨奉也是倾尽全力围剿自己,看来效果比预想的好太多了,杨奉大军回援,河东出兵背上的阻力就会小许多许多,等大军突入河西杀出了气势杨奉可就回天乏力了。

只是这一路太过于顺利,刘协心中微微有些不好的感觉,却也说不上个所以然,只是觉得自己太敏感,又或者自己太过抬举杨奉了,毕竟一个连自己粮草都看顾不好的家伙哪有本事让刘协正眼相看?

这确实有些错怪杨奉了,杨奉原本嚣张得不可一世,大军南压,指望着一举拿下河东,哪里想到皇帝会这么玩儿命敢跑到他后方来捣乱?而且,最让杨奉想不到的是,这一直三千人的小部队,竟然能够拥有如此强悍的作战能力和组织纪律,来去如风,剽悍凶猛,这都是杨奉无法预料的。换句话说,若是换成其他部队,别说是烧他粮食,只怕就连潜入河西不被他们发现都难,但是一切假设都是无效的,事实就是事实,这支经过严苛训练的特别骑兵完成了他们人生中第一次华丽的表演。

胜利的天平开始倾向于刘协了,郭嘉已经赶赴河东指挥作战,东南两面分别由魏桀、张超和于夫罗、张杨领军,一路势如破竹,杨奉军则是节节败退。

只是,杨奉,这个让刘协苦心准备了大半年的敌人真的如此不堪一击吗?

当然不是,郭嘉也看出了杨奉不是无力应付河东军得进攻,而是把重心都放在了刘协身上,对此郭嘉也是提心吊胆,毕竟在大的胜仗也抵不过皇帝的命值钱啊。

此时的他站在安邑城楼上,没有心情处理各路大军发来的军报,而是皱着眉头望着夜空自言自语道:“陛下,嘉担心啊,西北似乎蠢蠢欲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