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官骄 > 167 人醉心未醉

167 人醉心未醉

少姑的事只是一个小插曲,接下来向南又投入了热火朝天的修路工作之中。

忙活了个把礼拜,终于是快要完成了,这天上午铺完了最后一方公路,村长王四喜就聚拢大家说道“中午大家到水库前的晒谷场来,把这几天的工钱给发了,另外呀,布置一下渔场建设工作的任务。大家呀,回家换身衣裳就过来,都别耽搁啊。”

向南道晒谷场的时候,场中已经密密麻麻的聚集了不少人,大人们都是来领钱的,小孩子们都是来看热闹的,如果大人们高兴了,能给个块把几毛的,那当然是更好不过的了。

向南看到人群中站着的李小兵,正准备往里钻,就听见王四喜喊道“向南,这里呢,过来过来。”

原来王四喜叫人搬来了一张小桌子,几张小椅子,正和马富贵坐在那里呢。只不过被大家团团围住,所以向南没有看到。

一共三把椅子,还有一个空在那里,不用说,向南也知道那是为他预备的了,虽然没有坐在那里任大家观赏的习惯,也只好厚着脸皮坐下了。

“好,大家都到齐了吧?都停一下,别说话啊,现在把这工钱算一下。”待向南坐定,王四喜举手朝四周挥了几下。

大家瞬间就安静了下来,这可不是开什么计划生育座谈会,是发钱,当然要认真对待一下。王四喜似乎也没料到自己这一下这么有效果,似乎威信提高了,很满意的放下手来,拿起了桌上的账单,大声的念了起来。

“这次山屯参加修路的村民一共是八十三名,修路用了七天半,也就是七个半工分。其中有六十九人是满工分,加上吃喝补助,一共是三百九十七块五,还有十四个人是半工分的,加上吃喝补助就是每人二百一十块钱。现在我开始念名字,念到一个,上来领钱,没念到的别着急,不许起哄。”

一共是接近四万块钱,是马富贵和村里两个壮后生一起去县城取来的,四万块钱在山屯来讲可是个大数目,不由得马富贵不小心。向南这才知道马富贵刚才为啥没对自己瞪眼睛呢,原来全部心思都放在了钱包上。

“刘二柱,三百九十七块五。到马会计那领钱,先到向村长那里摁个手印。李麻子,缺一天工,三百四十四块五,丁芦花二百一十块……”

王四喜和马富贵做事还挺细,钱不都是百元大钞,还有十元五元,一元五角的小票子。大票子一扎,小票子一扎,领起钱来倒也快捷方便。

花了有两个小时,才把钱发完,最后领到钱的人也没有抱怨在太阳底下站了两个钟头,一沓硬扎扎的票子让人心里什么火气都消了。

李小兵和他爹都参加了修路,这一下子拿了块八百,顶上一年收入了,心里都乐开了花。见向南晃晃悠悠的要走,连忙拉住了他。

“向南,中午到我家去吃饭,咱们好好喝一蛊。”

李小兵父亲也热情的邀请道“对对对,向南,一起过去喝一盅,要说这我们能拿这么多钱还多亏了你呀!”

“老李叔,你千万别这么说,这都是你们自己的汗水挣来的,要谢还要感谢党的政策好。中午我就不过去了,你们干了一上午的活,也好好回去休息吧。”

“向南,我这可不是虚情假意的啊,我们父子都一起请你了,还请你不动?”

“小兵,不是,那好,行,中午就上你们家吃去。不过先说好,我酒量不行,不能喝太多。”

“你这话说的,好像我灌过你酒似的,走走,我家昨天搞了点好东西,正好带你去尝尝。”

李小兵说的好东西是一只对鸭,也就是大家俗称的鸳鸯,说白了就是一种野鸭子。不知道什么原因翅膀断了,飞到了李小兵家门口,被早上起来的老李头一锄头打了下来。

向南去的时候,它已经被剥了,只剩下地上一堆毛,花花绿绿的,煞是好看。向南扼腕叹息,没有看到传说中鸳鸯的真实面目,实在可惜。李小兵说了,那东西也不是多难得,下次再抓到就送给向南。

野鸭一般都是比家养的要小,但是对鸭却是个例外,比一般的家鸭还要大。老李婶动作蛮快的,向南喝了一杯茶的功夫,饭菜就端上来了。那鸭子是加了红薯粉团子做的,足足装了一大盆,倒是令向南吃了一惊。

一盆野鸭子红薯团,外加一叠萝卜干,一叠咸辣椒炒腊肉,一盘花生米还有一叠豆腐干。都是些地地道道的农家菜,哦,还有一瓶五十三度的二锅头,现在都是农历九月份了,天气比较凉,山里人早晚都爱喝一口,至于啤酒,对不起,没见过。

野鸭炖红薯团毋庸置疑,那是鲜香润滑、酥脆爽口,和上次在家里吃的黄鼠狼肉疙瘩汤是平分秋色。不过上次那是在家里,都是自己人,喜欢吃就多吃点无所谓。这次是在别人家,再好吃,做的再多,也不能就一直不停地专吃这一种菜吧。向南的脸皮当然还没厚到那种程度。

幸亏李小兵家的萝卜干做得也不错,炸得金黄金黄的,配上红辣椒,嚼起来嘎嘣嘎嘣的,入嘴又咸又辣又酸又甜,吃一口萝卜干,抿一口酒,向南一时止不住嘴。

“哎哟,老李叔,你们家这萝卜干可太好吃了,就是稍微辣了点。”向南长着嘴哈着气道。

“谁让你干吃了,就着大饼吃才行嘛,就你这么吃,现在是辣,待会得咸死,二斤水估计都不够你排尿的。”李小兵打趣道。

向南这才发现自己吃了十几分钟,一直在吃菜呢,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抓起一张冒着油花的葱花烙饼,放上两片干豆腐,加上几粒花生米,又添了片老腊肉,最后舀了一大勺萝卜干。双手揪着饼卷起来就吃。

看着向南的吃相,李家三人都偷笑了起来,不过都是善意的笑。

可能是萝卜干吃太多,辣椒刺激的,向南不小心咳嗽了一下,一下子咳到了气管里,火辣辣的,甭提多难受了。

向南一手捂着颈,一边苦笑着说“吃太急了,得弄点凉水喝喝。”

“让你婶给你盛碗锅巴汤,刚吃完荤腥,凉水可不能喝。”

农村都是用铁锅烧饭,饭做好后,贴着过的那一层都会出现锅巴,以烧的微黄焦脆的锅岸道最好,不过也有人喜欢吃烧得漆黑锅巴,听说去火。

老李婶盛来的锅巴汤,米白色的溶液中夹杂着几粒微黄的米粒,味道非常香,温度不烫不凉,向南接过去就一饮而尽。这锅巴汤果然很有效果,没一会,向南身上的不适就消失了,继续与李小兵父子边喝边聊。

明明吃饭前说好不喝太多酒,也许是李小兵家的对鸭和萝卜干威力太大,向南就着菜下酒,喝滑了口,不知不觉就下去八两多,那可是五十三度的烈酒啊,所以回来的路上两腿就有些飘忽。

走到山坳旁,一阵风吹来,忽然有了尿意,不过这里无遮无拦的不好解决,向南人醉心未醉,看见前面的那片小竹林,就跌跌撞撞的奔过去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