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千古传奇之大宋奇侠 > 第三十五章 武当 1

第三十五章 武当 1

1

荆湖北路与河南交界处有一座方圆四百余里的山脉,叫太和山,也称武当山。

武当山有七十二峰,二十四涧,十一洞,三潭。这些都是旅游者绝佳去处。峰奇谷险,洞室幽邃,为人称道已久。不过,对习武的人来,恐怕还是因为这里有江湖的第一大剑派:武当派。

宋代赵匡胤开国之后,国泰平安,宋代虽遵儒学,但因为人们生活rì渐富裕,佛道等学也渐渐流行,武当山幽僻古朴,正合炼丹修身养xìng的道家人居住。

寂然子上山之时,武当山中尚未有别的道观,传中老子、陈抟等人都在山上修炼过,但他们的炼丹处早已成了遗迹。山中且多虎豹豺狼,又有强人出没,山下居民对他在山中结庐,总有一些疑惑。

这种疑惑后来很快打消了。一次一农家少年砍柴时,遇上了一头吊眼白额大虎,正自觉得此命休矣时,那虎的身后竟有一道骨仙风的老道转出来。那老道一双肉掌,只在老虎额上轻轻一拂,虎便倒地而亡。

刚才还凶恶至极的老虎竟然经不起老道一掌,那少年以为是神仙下凡了。

农户人家将这个故事当成传奇广为流传。

另一次是伏牛山的强人看中了山脚一家大户的姐,要抢上山去做压寨夫人。碰巧老道下山买米,一柄长剑在二三十名强人的各sè兵刃中翻飞,刀枪剑戟被击落一地,老道心慈手软,又念他们无甚大恶,只各削去一耳,以示惩戒。

从此之后,武当山中居民纷纷传寂然子是剑仙下凡了。上山拜寂然子为师的人极多,可是寂然子都看不上,一直不肯收徒。

农家少年,身体虽壮,却少有习武的灵xìng,成不了一代宗师,寂然子只教他们一些强身健体的拳脚,他在等着,寻找一个真正可以传他衣钵的人。

这个人终于找到了,就是出虚道长的师祖:灵峰。

灵峰确是一代高手,不仅将寂然子的武学习到手,而且发扬光大,这就是后来江湖四大神功之一的逍遥太极剑和逍遥步。

这年已是大宋建炎二年的夏天,金兵自前一年分三路大举入侵宋朝,屡破宋之城池。弱宋在强金面前,真如狼口中的羊羔,只有悚悚发抖的份了。

三路大军,一路由粘罕率兵自河阳渡黄河,攻河南。一路由右副元帅宗辅与四太子金兀术率领,自沧州攻山东。另一路由陕西诸路都统洛索与副都统撤离喝自同州攻陕西。

宋兵在金的猛攻之下,一战即败,一触即溃,白沙镇、均州、房州、长安、郑州、邓州、中山府及唐、邓、陈、蔡诸州县接连毁于兵灾之中。

中原大地在战火中焚烧,百姓在呻吟。

此时宋朝也有宗泽老将、翟进、岳飞、韩世忠等一干将领抗金。将金兵的势头遏制不少,可是赵构登基之后,并不想立刻收复故土,只求自己眼下平安,当个舒舒服服的皇帝。所以抗金并不积极。中原百姓虽然义旗四举,终是没有皇师接应,一盘散沙,被金兵各个击破,不能威胁到金国根本。

自靖康之耻以来不过一年多,宋金边境已快达到武当山边了。此时的武当山区,常有金兵来犯,宋军的游兵散勇,也搔挠地方,有时比金兵还坏,于是武当山上的上千名道士便成了保卫一方安定的主要力量。

无论金兵,强盗,散兵都还不敢正面与武当山为敌。

其时武当派的掌门人出虚道长已将掌门之位传给了大弟子圣手道长。圣手道长的武功虽不及出虚道长,但他自幼出家,倒比出虚道长更为心静。

金兵攻到荆湖北路时,粘罕便已在打武当山的主意了。武当山地处荆湖北路北界,易守难攻,实是一道天然屏障,若能打下武当山,大军便可长驱直入。

不过粘罕还有些犹豫,毕竟若是强攻,武当山上数千有一身武功的道士不会是软豆腐,自己的部下定然损失重大,在敌人的境内,一个兵要当十个用,不必要的伤亡是要尽量避免的。粘罕决定还是用老办法:以宋治宋,以武治武。

要宋朝自己人打自己人。要武林高手自己打自己。粘罕相信自己的决定不会错。

武当山现在不再是修士们的清修之地,而是到了战火的边缘。

这年chūn夏之交,武当山的汉水之滨镇武当镇上,走来一男一女,男的五绺长须,清瘦修长约五十左右年纪,武当镇上的居民看上去总觉得他有些眼熟,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女的四十来岁,保养得很好,仍明艳照人,二人脸上都有岁月掩不住的皱纹,但容光焕发。

武当镇地方偏僻,过去几个月见不到一个陌生人,但这几天却有很多陌生人来镇上,居民们对这两个人的行迹,也便多关心了一。

二人来到街心,那女子道:“余生,这儿该是你最熟悉的地方了。”

那叫余生的人道:“十一娘,想不到我们还有这么一天。也不枉活这一辈子了。”

那十一娘道:“你少讨厌了,一脱了道袍,话就油腔滑调起来。”

这两人自然是换下道袍的出虚道长和辛十一娘二人。

余生却是出虚出家前的名字。

出虚道长道:“十一娘,你将画诗一人放在总舵,放心不?”

辛十一娘叹了一口气道:“玉仪生死不明,连晚晴这孩子也不知下落了。红莲会以后的事情,总是要画诗来管起来的,这次正是锻炼她的好时候。”

桃源山下,出虚道长、辛十一娘和曲画诗三人与季晚晴、庄继慈分手之后,便即回了南京。曲画诗虽然满心不情愿,也只得随辛十一娘回了红莲会总舵。重建红莲会的事不比寻找辛玉仪事,尤其战乱时期。

三人回南京之后,很快被各种事情掩没,连个喘息的机会也没有。其实他们也是故意用忙碌来占有自己的每一分时间,否则一空下来,谈到的、担心的总是季晚晴和辛玉仪的安危。明知自己的孩子在受苦,在遇险,却帮不上忙,这种心情真如毒蛇一般咬噬着他们。

其后出虚听闻武当屡屡遇险,也自放心不下,辛十一娘见红莲会的事情也进了正规,便将总舵主之位传给了曲画诗,自己与出虚一起往武当而来。

毕竟武当事关湖北安危,也关乎大宋武林的气数。

虽然路上颇不平安,但二人艺高而低调,一路上倒也没什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