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千古传奇之大宋奇侠 > 第七章 习艺 6

第七章 习艺 6

6

中秋之夜,巴蜀、柳sè青和巴凤嘻嘻笑笑,其乐融融。季晚晴手中拈了一个月饼,却是痴了,他想起故乡,想起爹娘,想起时候,泪水不由自主地湿了眼角。

柳sè青见他脸sè不悦,在他额头按了按,关心地问道:“是不是身上有什么不舒服?”

季晚晴心里不舒服,只是在这样一个美丽的秋夜,又是中秋团圆夜,他怎么能开口?于是他顺水推舟,是有些头疼,回了自己的屋。他到棋庄之后,开首两年跟着巴蜀夫妇同住,到十岁以后便一个人睡了。巴蜀夫妇对他的恶梦开始时十分关切,久而久之,连季晚晴也习以为常,他们便也习惯了,不再每天夜里起来抚慰他。

柳sè青见季晚晴回屋时的表情不是十分开心,忙跟了进来,手中托着那一盘月饼。

季晚晴不防她走进,将手中一个东xī zàng好,神sè甚是不自然。

柳sè青眼尖,早看清季晚晴手中拿了一个玉佩,以为是江霞的遗物,只是不明白季晚晴为什么要这么慌张,不给她看到。不过既然季晚晴不给她看到,她也不追问,将月饼放在季晚晴的床头,问了几句寒暖,嘱他秋夜凉了,夜里盖好被子,便出去了。

季晚晴手中拿的是辛十一娘当年送给他的玉佩,想着辛十一娘过的话:巴蜀若有什么地方待你不好,你就拿了这玉佩来找我。这玉佩是红莲会总舵主的信物,见玉佩如见我本人。你可拿了它去红莲会任何一个分舵,她们自会带你来见我的。

柳sè青离开屋之后,季晚晴又拿出玉佩,心道:现在是不是到了该去找辛十一娘的时候了?可是实话巴蜀夫妇对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好,相反倒比巴凤更尽心周到。

但在季晚晴心中,巴蜀和柳sè青越是待他好,他心里越是难受,因为这样一来便是拿他当了外人。有时他故意做些叫巴蜀夫妇生气的事情,想叫他们责骂几声,但巴蜀和柳sè青都道他孤苦,竟不加责罚,季晚晴心里更加不是滋味。

他手持玉佩在想,要是我现在去找辛十一娘,不知她还记不记得我,会不会教我武功。可是下轩辕峰的道路如此险峻,我没有功夫,若要安全下山,实同登天一般困难。

这天夜里,季晚晴是在幻想与希望、失望与痛苦中睡去的,他一腔热血无处发泄,所以夜里做的梦也更刺激更可怕。他大叫一声,醒过来时,觉得整个人都在发烧。

季晚晴翻身坐起,床上盘膝摆好姿势,开始练赵清泉的云蒸霞蔚神功。

这一套功夫季晚晴自然对谁也没有过。当初赵清泉教会了他之后,来不及对他得更多,许多细微之处只能由季晚晴自己去摸索,季晚晴学起来自然十分困难。好在当时赵清泉因为季晚晴还,只是教他了一些吐纳的功夫,是云蒸霞蔚内功的根基练法,让季晚晴每天清晨和傍晚各做一次,没有教他真气运行法,倒是不会有走火入魔之虞。

少年人本是贪睡,但季晚晴每天凌晨都会被自己的恶梦惊醒,这样一来,恶梦倒成了一个准时叫醒他的报时器了。凌晨时分他在自己的屋中练功,傍晚则到了后山的草地上,远远避开巴蜀和柳sè青,自去练习呼吸之道。他每次去时手中总持着一册书卷,柳sè青以为他是去念书,高兴之余,哪会去想这孩子竟是在练功夫。

只是季晚晴虽知这套功夫练成之后,威力无穷,但是止于呼吸吐呐毕竟还是不行。八年如一rì地练下来,于身体自是有不少好处,平时走路干活,身手灵便,一双眼睛更是炯炯有神。但不懂内息运行的法门,空有一腔内力,却也没有用处。

巴蜀柳sè青都以为他是因为正在长身体,故骨质轻灵、耳聪目明,却不知季晚晴的云蒸霞蔚神功已颇有功底,只是不晓得运用,脸上也不会有异常表现。

云蒸霞蔚神功采太阳之威势,摄月亮之jīng华,集云彩之灵气,合霞光之jīng粹,一旦练成,刚猛无俦,可惜季晚晴只懂得练心内功心法,却不会运用,便如一个三四岁的孩童,手拿了一块金子过于闹集市实是危险万分。季晚晴自己却还不知道。

赵清泉教习之初,特别着重指出了四个字,要他不可忘记,便是“顺其自然”。

练功中无论心里或身体上,出现异样感觉都不可怕,可怕的是练功之人这样一来便心慌意乱,内息走岔。好在季晚晴八年之中从未下山一步,八年前关于外面世界的事情已只剩下一些朦胧的记忆,早淡忘得差不多了,心中没有介蒂,浑似一块璞玉,贵在天然纯真。心既然无想,自也不会有外魔入侵,八年中,季晚晴牢牢记住赵清泉的话,顺其自然。有时内息练得在胸腹之间鼓荡,心中不出的难受,他始终以“顺其自然”应对。八年中他的内息越来越强,竟也没有出过岔子。

此时天sè渐明,东方天际,正是满天的红霞,火烧火燎,将天空烧得红彤彤的,极富有诗意。季晚晴知道这种rì子,正是练习云蒸霞蔚神功最佳的时机。

季晚晴练了半个时辰,觉得身体之中有什么东西在流动,他不敢随便指挥,否则若是此时借机将这一股真气打通诸穴百脉,季晚晴的武功又可有一个飞跃。可惜季晚晴不懂导气之法,白白放弃了一个大好机会。不过就是如此,他今天练好功后,也觉神怡心旷,jīng神健旺,有不出的舒服。收功已毕,便即起身,随手拿起床边的一本《唐诗》,正好翻到李白的《侠客行》。这本《唐诗》之中,他读得最多的就是这首《侠客行》,故而将书一打开,就是这首诗。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显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首《侠客行》是大诗人李白对战国时候的侠士朱亥和侯嬴的赞颂,来表现他自己对侠义生活的向往。以为侠客之行,远超过儒生的事业。季晚晴读来最有感慨。尤其是读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时,浑身热血沸腾,不能自已。想李白那么有名的一个诗人,尚且对行侠仗义有那么高的赞许,江湖也未必是十分可怕之处。总是要比做个文人要强得多。

只是怎样才能服巴蜀和柳sè青二人,却是要好好地动些脑筋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