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放开他们 > 之续日出永明岭9

之续日出永明岭9

放开他们之续日出永明岭9

公元前1041年5月16日辰时,我、辽西郡主携闺女子薇,带着两丫头颖新、丹阳来到平壤看望箕子先生和孤竹兰王妃。主仆四人北城门口接受检查之后,再次上马进入平壤城内。平壤城去年草创的城池,夯土为城,引大同江东北引大同江水为池,城高一丈八尺,护城河宽两丈,深九尺,水从东北流入,从东南流出。城门建有箭楼,箭楼上和城门处有卫戍部队把守。城内建筑多以草木结构为主,稀有砖石结构构筑物。街道山坡土路两丈多宽,两边栽植柳树为主,因为栽植柳树数量大,所以平壤城又被人称为柳城。草堂林立,酒旗随风飘动。行商作古,叫卖声不绝于耳。早熟的银白杏盛放在柳筐之内,散发出清香,沁人心脾。辽西郡主:“相公,这杏儿香味真好闻。”鱼市上中年渔夫叫卖着:“都来瞧、都来看,刚出水的大同江新鲜的大鲤鱼。”我:“郡主,鲤鱼很新鲜,给先生带上几条可好。”辽西:“好。”主仆四人下马,辽西跟丫头颖新买鱼,我跟丹阳进对面酒店沽酒两坛。出酒店,看颖新手上提着三条大鲤鱼。

颖新把鲤鱼挂到得胜钩上,丹阳把两坛白酒搭在鞍桥旁,主仆再次上马。十字大街右转西行一百十二米到达箕子先生王宫门前。朝鲜王宫门前,大街2丈宽,两侧栽植柳树,树下为人行便道,便道宽0.5丈。王府大门牌楼式建筑,中间大门,两侧便门。牌楼里面两侧分别建有卫戍部队的值班室。守卫王府的士卒,站在牌楼前面检查进出王府的人员。王府大门东侧有条大街直到南城跟下,亦是绿柳成荫。南北大街西侧,东西大街南侧是一个占地约10亩地的广场。广场西侧为卫戍部队营区,广场南侧和王宫西侧均为官员或是普通百姓的住宅。南北大街东侧是商铺,这些商铺跟正对这城门的南北大街相隔不足百米,两条大街中间有两条胡同相连,胡同里有修鞋的,有钉马掌的,有烤红薯的。正对着城门的大街两侧也是林立的商铺,有当铺,有车行,有货栈,有大车店,这里是平壤城最繁华的地段。

东西大街店铺东侧是一片文教区域,这里有从初级到高级的学堂,也有刚刚建立不久的考生院。学堂的北侧东西大街对过是学堂的操场。操场东侧城根边上留有一片大约20亩的空地,目前还没有开发利用,暂且作为存储粮草的场地。在学堂东侧道南建有平壤国立馆驿,负责接待来自各地的贵宾。

在城的四角,有占地约3亩的大水塘,水塘收集城内的雨水和污水,四个水塘之间有沟渠相连,水塘又有水门沟通护城河。也就是是平壤城内的水系跟大同江的水系是一条互动的流动的活水。城内有新鲜的江水补入,又有浑浊的污水排出。

进到王宫大门,将战马交给卫戍人员,卫戍人员把马匹交饲养处喂养。我跟辽西穿过草堂大殿,进入中门。中门有内廷侍卫把守,过来中门守卫区,就进入了朝鲜王宫的宫苑区。

宫苑区看上去有复杂,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放大了的四合院。正堂居住的是箕子先生和孤竹兰王妃,东侧院居住的是书殷、契商两位公主和箕春光姐弟三人以及三人的近侍,西侧院居住的是洛阳牡丹王妃。院内又分正殿和东西厢房,门房围房。这真是大院套院,院各不同。一处一景一风光,王家宫苑更宜人。桥流水穿园过,落花终归付流水。

我和辽西郡主,带着丫头颖新和丹阳,来到正堂草堂之外,辽西喊:“父王、母后在房间吗。”里面听孤竹兰王妃:“是大闺女回来了,快进来吧。”

放开他们之续日出永明岭10

辽西郡主在前,我在后,身后两个丫头相随就进入了王宫的正殿。是正殿其实也是草木结构的歇山式大草房,殿内格式是中间是先生跟王妃的起居室,东侧是先生跟王妃的卧室,西侧一间是先生的书房兼处理政务的勤政堂。推拉式木格子门,里面是一整张的木踏,木踏上摆着矮炕桌和矮餐桌,踏上还预备着几个蒲团垫子,预备客人来坐。进到起居室内,见王妃一人坐在蒲团垫子上,旁边陪着丫头春雪、冬梅。

辽西进门,跪倒在地:“孩儿拜见母后。”我也跪倒在地,叩首:“儿臣叩见姑母。”孤竹兰:“你二人免礼平身,过来坐吧。”辽西抱着丫头子薇,走到孤竹兰身边,坐下。我站起身来:“姑母,怎么没有看到先生呢。”孤竹兰:“先生和八百将军在后园围棋亭对弈呢。”我:“哦。我过去看看。”孤竹兰:“我儿不急,跟姑母会话,我让冬梅喊先生回来。”孤竹兰打发冬梅到后园找先生回来,丫头颖新和丹阳叩首:“奴婢参见王妃,祝愿王妃身体健康。”孤竹兰:“平身。”两个丫头跪坐一边。孤竹兰又对春雪:“给郡马和郡主预备茶水心。”丫头春雪出正殿,到偏殿去取茶干鲜果品。

孤竹兰:“辽西,将外甥女子薇让我抱抱。”辽西走到孤竹兰身边,将子薇包着的被撩开一角,露出闺女子薇的脸蛋。辽西把子薇递给孤竹兰王妃。王妃接过子薇,此时子薇已经睡醒一觉,初次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感觉到非常新鲜,睁开两个黑亮的眼睛向四周观看。孤竹兰喊着:“子薇、子薇。”循声而来,子薇冲着孤竹兰咧嘴笑了。

孤竹兰:“辽西,你看这丫头笑了呢。”辽西:“这一定是子薇跟母后有缘啊。”孤竹兰:“是啊。这丫头的跟我的渊源太深厚了。”辽西:“你看咱这子薇,笑起来也有一个大酒窝,眼睛双眼包皮的,长得跟墨一郡马很像啊。跟墨一郡马一般黑,黑的跟黑蛋似的。”孤竹兰:“是啊,黑好,黑是健康色。”

辽西:“这孩子倒是很少得病,这倒是真的。”孤竹兰:“你看我的不错吧。”辽西郡主:“是啊。”我:“姑母,此次我和辽西过来,主要是看望先生跟姑母,捎带想给八百将军个媒。”孤竹兰:“孩啊,这是好事情啊,不知道是哪家闺女,年芳多大。”辽西插言:“要这闺女你也见过,她就是红云夫人的姐姐葛红霞,今年二十多岁,跟八百将军年龄相仿。”孤竹兰:“那丫头,不错。虽然出身草莽,但是人不粗俗,待人和气有规矩,稍加调教就是一个不错的人选。若不是比咱家春光稍大几岁,我看还是一个不错的世子妃人选呢。八百将军为人正直,一心扑在公职上,无心考虑个人问题,若是红霞嫁给八百,八百身边也有个人照顾起居了,这门婚事我看成。”我:“既然这样,咱们何不促成八百和红霞郡主的这桩婚事呢。”孤竹兰:“这件事情包在姑母的身上了。”我:“如此就仰仗姑母鼎力相助了。”孤竹兰:“我儿不要客气。”

正着话,听到大殿门被推开了,走进来先生和八百将军,身后跟着丫头冬梅。我和辽西站起身来,给先生行叩拜礼。辽西和我:“儿臣叩见先生。”先生:“我儿免礼平身,随便坐就是了。”辽西和我站起身来,八百将军过来见礼:“郡主和郡马一向可好。”辽西郡主:“八百将军免礼,我很好。”我抱拳回礼:“八百将军免礼,不知道八百将军可好。”八百将军:“托郡主和郡马的福,在下还好。”先生:“大家都别站着了,随便坐吧。墨一子来的真好,孤王正好有事情跟你探讨。”我:“愿听先生详谈。”先生:“你随我到书房来。”我:“好。”先生在前,我随后,俩人进了先生的书房。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