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放开他们 > 之走吧走吧10

之走吧走吧10

放开他们之走吧走吧10

广平侯琴应府上的宴会,因为时局的紧张草草收场。晚宴后,在广平侯府的大会议室内,箕子先生做了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广平侯府的主要人员以及广平的乡绅、工商业者头目、当地知名人士。听了箕子先生的报告,大家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大家议论来议论去也没有一个好的办法。最后广平侯琴应:“以暴易暴,非仁也。以臣弑君,非忠也。如今西周武王灭我殷商宗祠,抢夺我们的土地、房屋、人口,与其坐而待毙,不如起而整之。胥先生得很好,我们应该立即向北转移,集聚力量以图东山再起,诸位看如何。”下面的人有人大声的:“我们愿跟随太师,保卫殷商宗祠,再造共和,为大同的世界而奋斗。”

琴应:“我是下定决心跟随先生,发誓为大同世界而奋斗一生了,愿听先生安排。”胥余:“如今周武王的军队已经向四面出击了,相信不久这里将要被占领,你们今天夜里就连夜收拾行囊,明天天亮前我们就出发北上,大家有意见吗。”琴应:“没有意见。”先生:“好,大家分头去准备吧,散会。”

开会的众人分头去准备行装,暂且不提。会后箕子先生叫过来琴应:“此次战略转移,应该力求轻装上阵,抛弃一切影响行进的东西,带足干粮,必要金银细软还是要带上的,日用炊具也要带上,鼎簋等礼器不便带走的就地掩埋,待日后有机会再来寻找。”琴应:“好,我这就按照先生的意思去安排。”箕子先生:“此次转移,人员众多,你要做好组织工作。”琴应:“你放心先生,我们这里实行的是战备管理,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机构健全,每年都搞两次战争演习。”箕子先生:“那我就放心了。”

整个广平城,人声喧哗,灯球火把把广平城照的跟白天似的,大家都忙碌着收拾行囊。箕子先生对身边的贾将军:“贾将军,挑选10名亲兵,去各处送信,告诉当地军侯向北转移,如果有愿意追随我胥余的,让他们到幽州箕国来投。”贾将军:“我这就去办。”箕子先生:“鱼将军,你带上我的亲笔书信去趟南宫,到那里找南宫伯逹侯爷或是南宫忽将军,让他们早做准备,我们这两天就去南宫。”鱼将军:“好,我亲自去办。”

胥余先生拿出素帛,用毛笔在上面写下了手书一封,递给鱼将军:“南宫侯爷跟我关系很好,南宫忽将军也是我的学生,你到那里把我信交给他们任何一人都行。”鱼将军:“是先生,学生告退。”走出大会议室。

安排好所有的事情,琴应回来向箕子先生报告:“禀告先生,所有事情已经安排就绪,请先生先休息会吧。”此刻贾将军安排走了送信的也回来向箕子先生报告:“先生,送信的已经打发走了。”箕子先生:“已经快二更天了,大家先休息吧。”琴应:“请先生和诸位将军客房休息吧,夫人和郡主们已经睡下了。”箕子先生、胥春光和我住一间客房,三位将军住一间客房。安排好我们后,琴应也回房休息,嘈杂的广平城也暂时恢复了平静。

放开他们之走吧走吧11

公元前1044年二月初七早晨,也就朝歌沦陷的第三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广平城内就忙碌起来了。吃罢早饭,按照箕子先生的安排,八百将军带领着广平城的三百精干士卒头前开道,广平城愿意走的父老乡亲居中,箕子先生的家眷也随同大队一起行进,贾蓉将军带领着他的三百骑兵断后。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是轻装上阵,又有谁能够丢下自己的财产,有的连鸡鸭鹅都装上了大车,随队伍前行,这样的队伍一天能走多远呢,谁都不清楚。中午时分,后队刚离开广平城。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广平城随箕子一行逃难的就有2000人之多。

冬季天黑的早,天黑之前,队伍到达了曲周城南二十里的地方。广平侯来找箕子先生:“先生天色已晚,大家中午都没有吃饭,你看是不是咱们先埋锅造饭,让大家吃饱肚子再走啊。”胥余先生:“今夜我看咱们要连夜赶路,现在我们距离大周军队太近,如果夜晚遇到敌人追袭,我们损失一定很大,墨一伯你怎么看。”我:“以我看,大家应该克服一下困难,连夜赶路,今天晚上到曲周城北宿营比较踏实。”箕子先生:“既然这样,我看大家一边走路,一边吃干粮充饥,咱们曲周北再露营。”

天色已经黑了,命令传到下去,队伍里面起来各种的火把、灯烛,把沿途照得很亮。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火龙在曲周的大地上蜿蜒行进。路途上太单调,除了车马声,就是行进脚步声声。这时候辽西郡主快马跑到箕子先生的车前,对车里的我:“墨一哥哥,做了一天的车了,是不是有疲劳。”我撩开车帘子对辽西:“是啊,腿都酸了。”辽西郡主:“这样吧,让春光坐一段车,你下来跟我们几个骑骑马如何。”我对箕子先生:“先生,我跟公主们骑骑马可以吗。”箕子先生:“天黑路窄,你要多加心。”孤竹兰:“丫头们,你们要照看好墨一贤侄。”辽西大声:“放心吧娘。”

车子停下来,我下车上了春光的马,春光下马上车,队伍又开始前行。因为我很少骑马,所以一上马心里就比较紧张。辽西郡主好像看出我的不安,对我:“墨一哥哥,不要紧张,有我呢。”辽西提马跑到我的身左侧,同我并马而行。我一手提着缰绳,一手紧握安桥,马儿在哒哒的不紧不慢的走着。辽西对书殷:“二妹,你到墨一哥哥的身右,保护哥哥。”书殷:“好的大姐。”书殷催马,紧走几步,跟在我的身右。不等辽西再话,郡主契商,紧随我的身后,郡主的身后是箕子先生的八位男女家丁。

向前走过一段路后,骑马紧张的心情有所缓解,我同辽西和书殷两姐妹边走边聊。

放开他们之走吧走吧12

定更天刚过,箕子一行就来到曲周南城门下,八百将军上前叫城门。时间不大城门大开,从城里出来两队人马,马上的士兵手持火把,把南城跟照得通明。就见打头的人过来抱拳询问:“在下曲周侯鲁启,前来迎接太师一行,请问太师在何处。”八百将军抱拳还礼:“在下是太师帐下的八百,请随我来。”八百将军领着鲁启来到太师箕子的丽车前,对车里喊了声:“曲周侯到。”太师箕子从丽车上下来,曲周侯鲁启赶紧上前施礼:“鲁启迎接来迟,还望太师见谅。”箕子抱拳还礼:“哪里哪里,鲁侯爷太客气了。倒是胥某一行,路过贵宝地,多有打扰,还望鲁侯爷多担待。”鲁启:“太师所言太客气了,久闻太师英明,今日放得一见,实在是鲁某三生有幸啊。此处非讲话之所,请太师一行府上一叙。”箕子先生:“路过宝地,人马众多,怎好给府上添麻烦。我等急于赶路,还请鲁侯爷行个方便。”

听了箕子先生不肯入府,鲁侯爷这脸上就有挂不住劲了。鲁启:“太师莫非是看不起我鲁某。”箕子先生:“不是那么回事,鲁侯爷。”鲁启:“那是何道理。”箕子先生:“后有大周追兵,我等还要急于赶路,还望鲁侯爷行个方便。”鲁启:“先生有所不知,今晨接到先生送来的信,我等对朝歌失陷的事情已经知道了,我们立即做了撤退的准备,单等太师驾到,随太师一同北上,不知道太师应允吗。”箕子先生:“鲁侯爷真心相随,胥某怎可拒绝鲁侯爷呢。”鲁启:“既然这样,鲁某这身家性命就交与太师,一切听凭太师决断。”箕子先生:“那好,咱们稍事休息,立即动身北上。”鲁侯爷:“即使不到府上,我已经在路上安排饭食,大家吃饱再走可好。”太师:“就按照鲁侯爷的办吧。”

鲁启转身告诉随行人员,赶紧回去安排各个饭摊做好接待准备,随行人员飞马赶回城内通知去了。太师和鲁侯爷携手入城,众人跟在二人身后。箕子先生关切的问:“不知鲁侯爷行装是否已经准备妥当。”鲁启:“鲁某的家眷以及我鲁家家丁共计305口已经全部准完毕,加上曲周知名士绅,有七八百口也已经准备妥当了。今天沿途设置的饭摊,也有这些知名士绅设置的,大家都崇敬先生的为人,愿意跟随先生一起北上,以光复殷商,再造共和,为建立大同世界而努力。”箕子先生:“难得大家对胥某这么支持,我谢谢大家了。”鲁启:“太师乃是我殷商脊梁,殷商风骨之首,我等佩服先生的德行和才智,愿意追随先生马革裹尸,死而后已。”箕子先生:“有大家的支持,何愁我殷商不复,共和不成呢。”鲁启:“是啊,众志成城。”两人话间大队人马就进了城里。

进城后,鲁启等人用馒头、米粥和咸菜招待先生一行路边用饭,二更天,鲁启等曲周军政人等以及没有逃走的百姓,都跟随着箕子一行出北城门,向北方南宫方向转移而去。

放开他们之走吧走吧13

生逢乱世人憔悴,风餐露宿脚步忙。箕子一行将近五千人马连夜离开曲周,一路不曾休息,公元前1044年二月初八傍晚到广宗城,当夜休息一夜。公元前1044年二月初九天亮吃罢早餐即刻登程,队伍中又增加了些广宗的逃难的人员。

正常步兵行军的速度是每天60里地,过去叫一宿的路程,骑兵速度还要高出这个速度几倍。箕子一行6000多人,马步车骑混合编队,途中还陆续有逃难的殷商部族加入进来,行军速度不可能达到每天60里地。有人曾经建议箕子先生车骑跟步行的军队还有老百姓分开来走,箕子先生:“殷商百姓追随我胥某,怎可留下百姓先走,以后请大家不要再这样的话了。”从此后没人再提分开走想法了。

队伍经过两天的跋涉,于公元前1044年初十傍晚抵达燕地重镇南宫。前面已经交代,箕子先生派鱼将军到南宫送信,南宫侯南宫伯逹是箕子先生的故交,南宫伯逹的儿子,南宫忽是箕子先生的学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箕子先生:“远远的能看到南宫城了,大家加把劲,快走吧。”行不多时,队伍到达南宫南门外,老郡侯南宫伯逹,亲率世子南宫忽等人来接箕子一行,鱼将军陪在南宫侯爷的身边。看队伍来到,南宫侯一行抢先下马,紧走几步来到箕子一行队伍的前面。南宫侯抱拳拱手大声:“南宫伯逹迎接太师一行来迟,望太师见谅。”前队迅速让开,箕子先生的丽车从队伍的中间来到队伍的前面,箕子先生下车。跑几步来到南宫伯逹的近前,一揖到地:“南宫老兄胥某这厢有礼了。”南宫伯逹赶忙还礼:“太师太客气了。”箕子:“如今殷商已成故国,胥某已经不是太师身份。所以胥某称呼你老哥哥倒是得体啊。”南宫伯逹:“太师乃是我殷商三贤之一,老哥哥我是敬仰已久啊。”箕子先生:“传闻多半有误,多半有误啊。”几句笑谈拉近了人与人之间距离。南宫忽过来行跪拜大礼:“学生南宫忽迎候先生。”箕子先生:“我那乖徒儿,一向可好,最近是不是又纳了新佳丽了。”南宫忽脸一红,垂头:“学生已经有了三房夫人,怎可再纳新人,祖宗的规矩不可不顾啊。”箕子先生:“有理有据方能受人尊敬,祖宗法制不可不尊啊。”南宫忽:“学生记下了。”鱼将军过来拱手:“见过箕子先生。”箕子先生:“鱼将军辛苦了。”鱼将军:“为了先生鱼某在所不辞。”南宫伯逹上前:“先生,此处不是讲话之所,请城内叙话。”箕子先生:“如今队伍有六千来人,南宫城可能容得下。”南宫伯逹:“即使安排不开,也不能让弟兄们城外过夜吧,我们已经安排好了,先生跟女眷住府内。其他众人广场大街上已经搭上帐篷。大家帐篷中露宿一宿,明日南宫家族的大部分人也要随先生一起北上。”胥余先生:“既然大家都要在广场上露营,那我胥余岂能单独住在府上呢,还是让女眷们暂时住在府中合适。”南宫伯逹:“也好,那我也陪太师露营广场。”箕子先生:“好,一言为定。”南宫伯逹:“驷马难追。”

箕子先生:“走,进城。”南宫伯逹:“进城了。”大队人马随箕子先生进城,琴应和南宫忽并马跟在丽车的后面,二人边走边话,多年不见的同学分外亲切。

放开他们之走吧走吧14

众人进来南宫城,广场上、大街上已经搭好了临时的帐篷,相距一里地的样子就有一处临时的食堂,大锅的馒头已经出锅,大铜鼎里有的是菜,有的是肉,还有的盛着熬熟的的米粥,即将逃难的人,真是舍得吃喝。箕子一行这6000多人,按照统一的安排,被分别安置到临时驻地,有专门的人伺候他们吃喝。

南宫伯逹将箕子先生以及箕子先生的家眷随行人员,广平侯琴应夫妇、曲周侯鲁启夫妇、贾鱼两位将军等这二十二人让到侯府大院,请到侯府宴会大厅,有下人预备洗漱用品,请大家洗漱已毕。南宫侯夫人天丽,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妇人,虽然年龄较大,但是看起来保养很好,给人感觉皮肤很白皙,头发很油亮发黑。老妇人身材比较清瘦,中等身材,穿着一身黑色丝绸裤褂,披着月白色的披肩,脚上穿一双黑丝面的白底黑帮布靴子。看这老妇人身后,站着三位年轻少妇,个个人清新秀丽。南宫夫人天丽,见客人已经洗漱结束,主动的召唤箕子先生及夫人郡主入席。

南宫这个地方习俗跟广平不太一致,可能是居家场地不同所造成的差别吧。箕子先生及其两位夫人被安排到左边首席,第二桌是安排的是曲周侯鲁启及夫人易水郡主,第三桌安排的是广平侯琴应及其夫人即墨郡主。第四桌安排我墨一伯孤竹国的世子。箕子先生对我:“墨一世子你就和辽西坐一桌吧!”我:“坐哪里还不都一样。”辽西听她老爹让我和她同坐一桌,赶忙拉我一起入席。箕子先生向南宫伯逹解释:“这位墨一世子,乃是我家辽西夫婿,虽然跟孤竹国早有婚约,但因为两地相距遥远,一直没有举行个定亲仪式,如今国家沦陷,人民流离失所,为了让辽西和墨一世子互相照顾起来方便,老夫想借南宫伯逹府家宴,为女辽西和墨一世子举行订婚仪式,以落实婚约,待我等返回故居安定下来,再为他们二人举办婚礼。”听了箕子先生这么,八百将军、贾鱼两位将军等人纷纷过来道喜。第五桌安排的是八百将军、第六桌安排的是贾将军、第七桌安排的是鱼将军、第八桌安排的是箕子先生的两个女儿书殷、契商和儿子胥春光。

这边安排好后,主人这边也落座,首席安排的是南宫侯爷和夫人天丽,第二桌安排的是世子南宫忽及其三位夫人,看南宫忽已经就坐,天丽夫人对她的三个儿媳:“延河、晴儿、丽江你们三个还不快过来坐。端盘子弄碗的事情也用不到你们,快来坐吧。”老夫人发话,三个如花似玉的儿媳,自然巴不得赶紧坐到南宫忽的身边来。

延河郡主身高在1.65米左右,面色白里透红,红色大于白色,大有西北高原那种女人的豪气和英气,走起来了来也两腿生风,身体苗条,大有营养不良的趋势,看体重不足百斤。上身穿淡蓝色连衣罩裙,下身穿黑丝美腿休闲火绒裤,脚上穿本色狍子皮靴子。南宫忽的二夫人晴儿郡主,四川人的样子,大概是受了南方湿润气候的影响,眉清目秀,皮肤白皙。身材也是1.65米的样子,身材匀称,上身穿黑丝羽绒外套,脖子上围一条蜀锦丝巾,给人增添一丝动感。大红美腿红绒美体裤,黑色双排扣牛皮半装棉靴。三夫人丽江,云贵人的样子,人虽然清秀,但是面门稍微隆起,眼睛略带凹陷,感觉是一个地道的南方人。身材别延河郡主和晴儿郡主略微瘦了,穿一身大红外罩,黑色火绒裤,黑色棉靴。三位郡主,三支花,争奇斗艳南宫家,三个女人一台戏,看那南宫世子怎么调教这三支花。

南宫世子下面六桌都是南宫当地的达官显贵,乡绅名流,他们都是携夫人来的,此时已经就坐。酒宴即将开始,南宫侯爷征求箕子先生:“太师,宴会已经齐备,可否开始了。”箕子先生:“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