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卧井观仙 > 第五十二章 第一才子

第五十二章 第一才子

当三炷香燃尽,场内响起了一片此起彼伏的叹息声。很不幸的是王昭君和林芷钰都没有通过第三关的考核而名落孙山,现在西塘镇的才子中只有刘惺祤一人进入了决赛,拥有了争取奖励的资格。

“呵呵,来惭愧,老朽一生所带之徒只有一人曾获得年会的第九名。今年友以我徒之名前来参赛,不知可有何打算。”宓忠儒笑着道。

“不瞒您,我真没什么打算。”刘惺祤随口道。

“唉,这怎么行,现在西塘的学子只剩你一人,就算你不为西塘镇着想,也不能忘记王镖师对你的期盼啊。我看友文采出众,此次定能夺魁。”宓忠儒着,眼睛shè出一道坚定的光芒。如今的他已经人近古稀,恐怕是没有机会再带学子参加下一次的年会了,于是这也许就是他最后一次扬名立万的机会了,虽刘惺祤从始至终并不能算作他真正的徒弟,但其毕竟名义上是自己的弟子,如今他最开心的莫过于在刘惺祤的认定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争取名次我真的不敢确定,只能尽力而为吧。”刘惺祤诚恳的道。

“很好,很好,只要友尽力就好。”宓忠儒当然也不能确定刘惺祤就一定会取得名次,但是凭他的多年从事教育行业的直觉,只要这家伙能够尽力而为,取得比第九名更好的名次应该不是难事。这样他就可以在未来的rì子里荣归故里,安心的告老隐居了。

“你可一定要拿个名次回去啊,父亲等着你的好消息呢?我……”王昭君望向刘惺祤眼中既充满了期望又饱含了歉意。

“我相信惺祤师弟一定能成功的。”一直未话的林芷钰突然开口道。

‘我去,这丫头挺闷sāo啊。一直文静儒雅装低调,这一张嘴就惺祤师弟啦。敢问姐我和你做过同学嘛,叫那么亲切干嘛?难道看上我了?可别啊,我这一个就忙不过来了。’刘惺祤心中想着,不仅多看了林芷钰几眼。林芷钰被他这一看,不好意的扭过头去,脸颊泛起一丝桃红,沉默不语。

“嗨,我大姐您就放心吧,要我看那,豫州第一才子的名号非少爷莫属。”王德见势在一旁附和道。

刘惺祤没再话,而是瞪了王德一眼后加快脚步走到了队伍的最前头。

山之处早已经是人山人海,原来未能通关的学子和前来鉴赏游玩的观众都会从另一条更近的山路直接来到决赛场地旁的观礼台等待观看决赛。文试决赛的场地是一个圆形的广场,其中有一个一丈多高,二丈见方的石台极为醒目。此时来到决赛场地的学子只剩下了三十余人,而上次年会的前十名中有七人站在其中。一个黄衫老者早早的便站在石台之上望着一一走过的学子微笑,而在其身后的二人刘惺祤全都认识,一位是第一关的白衫老者,另一位是第三关的红衫中年人。

当所有的学子都来到石台之下。黄衫老者清了清嗓子高声道:“我豫州年会欢迎各位学子中的jīng英。这是第四关的测试,题目为chūn、夏、秋、冬,要求你们在一个时辰之内以四字为意境各做一首诗词或者对联,准备好的学子可来到此台之上直接将你的诗词颂出,此次所有的作品都将在此公示。另,在一个时辰内未完成者即为失败,完成者的作品通过审核后将在此公布其最终名次。”老者到这里,特意的停顿了片刻,看了看四周的学子接着道:“我宣布,豫州年会文试决赛现在开始。”

此时西塘县的众人全部都将目光锁定在刘惺祤的身上,眼中全是期盼之sè。

刘惺祤苦笑着摇头,脑海中迅速的搜索有关唐诗宋词的记忆。只过片刻,他便释然,既然已经至此,何不一鸣惊人。想到这,他在黄衫老者宣布开始后的几个呼吸之间,大步向石台走去。

宓忠儒屏住了呼吸,瞪大了眼睛,心中惊叹‘这家伙的学识竟然已经达到了如此地步,他的老师究竟是何方神圣,能教导出如此才学的学生。’

其余众人也对刘惺祤的举动惊骇不已,这人竟然不用思考就直接上台,难道他竟然知道考题不成?虽场面是众纷纭,但最终还是有更多的叫好之声从观礼台的方向传来,大家都想看看,这个西塘县的才子究竟有多少本事尚未显露出来。

刘惺祤来到了石台之上,向在场的所有人深施一礼,深吸了一口气朗声道:“在下不才,还望诸位多多指教。

以一联咏chūn诗,上联是,rì丽花堂莺歌燕语;下联为,chūn融绣幕凤舞鸾翔。

以一联颂夏情,上联是,翡翠屏开槐影茂;下联为,鸳鸯池畔藕花香。

以一诗赞秋画,碧空雁南去,青山退衣装;塘水渡夕阳,只是叶泛黄。

以四句品冬意,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罢,刘惺祤再次向众人躬身一礼,接着微笑着走下台去回到了西塘县的队伍之中。

“以chūn夏秋冬表诗情画意,妙哉,妙哉。”宓忠儒再也掩饰不住心中的激动,也不管刘惺祤是不是自己的弟子,大声的叫出好来。

观众中更是人声鼎沸,有赞美的、有冥思苦想的、有啧啧称奇的,还有论考题泄露的。总之由刘惺祤的快速答题所引发的一场激烈的争论开始了,众人都各怀心事的热烈讨论着,似乎忘却了测试的时间仍然在一分一秒的过去。而此时心中澎湃不定的不仅仅是宓忠儒一人,还有王昭君和林芷钰。王昭君在惊叹刘惺祤才学的同时正暗自高兴,王家有此人相助定能再现往rì的辉煌;由此再进一步的想到自己的终身,她再次望向刘惺祤的眼神中不经意的带出一丝羞涩和心喜。而林芷钰的心中则是充满了感激和敬佩,再加上那么一的心动,他感激的是刘惺祤所颂的秋诗正是她二人在西塘湖边初见时合作的一首诗,但那一的心动却不得不隐藏在心底,她开始莫名的嫉妒起王昭君,看着她的眼神满是复杂之sè。

时间过了许久,方才有学子再次走上台去,而最终能完成此试的学子仅仅只有十五人。

山的气氛仍然热烈异常,在黄衣老者再次走上石台之时才渐渐趋于平静。老者仍是微笑施礼,他站在台上许久,直到周围的声音全部消失,山陷于一片寂静之时才拿起手中的名册开口道:“经过众考官评定,本次豫州年会文试的第十名是……。”

喝彩声四起,所有的人都在为自己所在县城的学子取得名次而欢呼雀跃。

随着一个一个的名次尘埃落定,宓忠儒的心中既担忧又充满兴奋,只要第一名的名字未被念出,他的兴奋之情便没有达到极限。

黄衫老者沉稳的将一个一个的名字高声念出,最后他停顿了片刻,目光转向场中一人,用极其温和的语气道:“恭喜西塘县选送的学子刘惺祤获得本次文试的第一名!”

全场顿时沸腾,喝彩声震动整个山。西塘县的众人更是狂喜不已,脸上均都露出欢喜的笑容,就连一直神态自若的方正也大步走上前来拍着刘惺祤的肩膀恭贺到:“恭喜兄成为豫州第一才子,方某佩服!”

然而刘惺祤的脸上并未露出任何喜sè,他平静的看着四周鼎沸的人群,平淡的笑了笑,站在原地一言不发。

豫州郡郡守古洪天古大人亲自接见了获得名次的几位学子,并为所有取得名次的队伍准备了一个丰盛的庆功晚宴,而奖励则是根据名次的不同所发放的从一千两到一百两不等的奖银。

晚宴上,古大人亲自来到刘惺祤的身边,大为赞赏的道:“作为我豫州郡的第一才子,不知你今后有何打算。”

刘惺祤自然听得出古大人言语中的拉拢之意,但其一心只想找到回家之路,根本没有心思在此地入朝为官。然而碍于古大人的身份,此事决不能冒失为之,只能岔开话题婉言拒绝。他略加思索才躬身抱拳道:“人想把所得奖金全部捐献给我恩师宓忠儒所办学堂,以资助贫困的学子,为我大汉培养跟多的栋梁之才。”

古大人闻言笑着道:“此子年纪虽,但却有如此报国之心,实为我大汉的栋梁之才啊!”话音未落,附和之声便随之响起。

“此事为该才子所立之善举,大人何不借此良机为此举提名,以示大人爱民如子之心。”一个官员拍马道。

“唉,此事即为第一才子之举,他心中定以早有乾坤。”古大人心机深厚,转手便将此人情送予了刘惺祤。

“就叫它,希望工程吧!刘惺祤随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