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出水芙蓉 > 第258章:疑团缠绵生事端风驰电掣回大县(一)

第258章:疑团缠绵生事端风驰电掣回大县(一)

她这么一说不要紧,有几个正挑选金鱼的顾客忙把目光投向了这边。店主忙敏感地解释说:“不是鱼有问题。人家买去都养得好好的。”张友琼把目光对着店主的眼睛说:“人家只不过是吃了亏不作声。”她又补充说:“不是我家的鱼喂死了。”店主巧妙地说:“这人和人啊,就是不一样。”他说了这话见张友琼脸上有了反感的表情,又接着说:“慢慢来,掌握了养鱼的技巧就好,至少可喂一年以上。”张友琼接好鱼提着,又说:“那这条鱼你得保证,不说喂一年半载,一个月总成吧。”店主针锋相对地说:“这我可不能保证。我只能保证是活的买给你的。”他觉得对这种刁蛮的女人就得毫不留情地回击。张友琼没好气地说:“鱼是我选的。我不买你的活鱼,难道买死的去吃不成。我在菜市场买鱼都要活的。”店主无可奈何地说:“那就随你的便了。”他的意思是任你怎么说去,即使不做一条鱼的生意也无所谓。张友琼看他的态度生硬起来,没有前两次热情诚信,真狠不得甩下金鱼走人。然而,整个市场仍至县城就这一家有象样的金鱼,连个选择的余地都没有了。一切只好忍了。这时,振超又指着那条漂亮个大的红狮头,欣喜地说:“妈妈,买这条金鱼。”

张友琼一看,见它果然出众,象鱼中皇后似的,觉得振超也真有眼力。她不懂鱼名花名,更不懂养鱼种花的技术,自然叫不出这鱼的名称。店主更不便把这层纸戳穿的。她朝店主喊:“来,看这条红鱼。”店主过来说:“你儿子真行,狮子头的观赏价值最高。”俗话说,孩子自家的乖,老婆人家的好。店主这么一称赞振超,张友琼就神采飞扬,情不自禁起来。爽快地问:“多少钱一对?”店主轻巧地说:“你看得中,就把50算了。”张友琼缓了下,说:“这么贵!超超,我们就买这水泡。你不再用手捉啦。”她说这话就瞄了一眼店主,店主也会意了。便说:“小朋友,金鱼是观赏的,这红狮头不能当你的儿童玩具摆弄啰!”张友琼不想让店主看贬了自己,响亮地说:“那就买一对红狮头。”店主去舀鱼,边舀边夸说:“一看这小朋友就聪明,不愧是现代的接班人啊!”张友琼接过话,自豪地说:“算你眼力准,他今天还得了幼儿园的奖状呢。”她又转向振超说:“超超,这鱼是奖给你的啊。”店主笑说:“我说罗,这孩子一定聪明。将来准是个科学家、国家主席的。”张友琼笑了,说:“老板真不愧是生意人啦,话说得人心里光溜溜的。”她说着,扯开塑料袋,装进了大狮头金鱼。店主又套上一个塑料袋,说牢靠些。张友琼也大度地拿出张红板钱给他找。50块一对的金鱼,那比种粮都划算,值一大担谷子呢。此时,张友琼并没有想到在童豆刂种田的韩冬生、谢宝姣。

一对大红的狮头金鱼更让人爽心悦目了,也把个小小的玻璃缸挤得没法欢游。冉腊娥活了50多岁,这下真开了眼界,无忧无虑的喜悦硬是画在了额上。她看着看着,便问:“这大金鱼一定不便宜吧。“张友琼爽声地说:“钱值什么,才五十块。五十块钱买不来人的高兴。”冉腊娥心想,要老家的人能喂养这种金鱼,那该多赚钱!现在的人啊,真会享受;城里人啊,真会享受!她现在住在城里,始终不认为自己是城里人。她看着看着,又叹息说:“哎,这巴掌大的缸子,不着孽了这么好看的金鱼呀。”她的话让张友琼的心头一亮,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去定做个大玻璃缸。她是想到就做到的,又花00块钱买来了一个能盛二担多水的大金鱼缸,还花了5块钱让拉板车的半老头给搬上楼来。冉腊娥笑褶褶地说:“哎呀,又用钱了。”张友琼付给了半老头的力资,望了冉腊娥一眼。心想这人老了就是爱犯嘀咕,真难弄懂老人的心!张友琼去忙着洗金鱼缸的时候,还记得店主的话,要她用高锰酸钾清毒,要让消毒水浸泡鱼缸一天。她性子急,等待不得,也不知药店里有没有这种她写不出名字的药卖。振超也在一旁似乎帮着忙乱。一会,电话铃声响起,冉腊娥去接通,说:“哦,是翔宇啊,好,友琼在。”她持着电话,喊了张友琼。张友琼心里嘀咕,迟不来电话,早不来电话,偏偏是小心洗着玻璃缸的时侯却打来了电话。她垫稳了玻璃缸,又叮嘱振超不要动它,去抹干了手上的水,再来接电话。

电话机是用布置护着,她一向是很爱惜家具用具的。对方气急地说:“我后天就回来的。”张友琼惊喜地说:“你不是说公司不放假么。”对方换了口气,温情地说:“想你么。我请假提前回来的。”男人怎么不以事业为重,惦着儿女私情的。张友琼又有些失悔,不该老打电话催他的。便说:“你怎么能随便请假呢,会让老板起疑不喜欢的,会炒鱿鱼的。”对方说:“没事的么。”振超在一旁要接电话,张友琼说:“你儿子要和你说话。”振超接了电话,说:“嗯,你给我买电动汽车来。人家小朋友的爸爸从深圳带来了的。”对方爽快地说:“好,乖儿子。你得了红花了么?”振超自豪地说:“老师前天发给我奖状了。”对方也激动起来,大声说:“好,爸爸就奖你一辆电动车。”张友琼又抓过电话说:“你什么也不要带,路上注意安全。”对方说:“拜拜,后天见。”张友琼也“拜拜”,笑微微地压了电话。然而,对他请假提前回来,总觉得不踏实的。年关时节,单位还是私人企业,都忙得很,他一个给人家打工的,怎么能不顾一切的只想着回家呢,怎么能象在固定单位随心所欲呢。嗳,这都是自己几个电话给逼的,让自己婆婆妈妈的情绪也传染给了他。但转念一想到后天他就回家了,不觉体内的激动起来。

其实,韩翔宇请假提前回家是有自己苦衷的。前天,下班的时候,韩翔宇和公司的老会计刘维鑫一同乘电梯下楼。俩人关在电梯内正好说几句私下的话。韩翔宇随口问:“老刘,今年就在深圳过年啦。”刘维鑫淡淡地说:“年关车子紧,难得挤回车。韩总,你一直没有回去过吧。”老会计虽然没有戴眼镜,但精瘦得精神。公司里都知道他老婆从湖南衡阳老家来“随军”了,他怎么可能还回去呢。他突然感到,平时韩总是不轻易说些无意思的话的,一定是有什么目的。果然,韩翔宇又说:“你是不必回去跑一趟,反正老婆在身边。我呢,是要回去一趟的。”他接着说:“对了,我的那个同居的同学听说还是你的老乡。他想见见你,也好认识认识一下喽。”刘维鑫爽朗地说:“那感情好啊,漂泊在外,能有老乡走走,也不觉得孤寂的。”尽管韩翔宇的话语是那么自然地流淌出来的,刘维鑫在应和的同时便计上心来。电梯一下就到了一楼,他们先后出电梯边向大门踱去边便谈。韩翔宇还是那么尽在情理之中地说:“老刘,给你老婆请个假,我来做东,一起去认识你们老乡。”刘维鑫笑说:“我来当东。我认老乡么,怎么好让您韩总破费呢。”韩翔宇开怀地说:“小意思么!”

刘维鑫是个不轻易被人利用的人,名则保身是他能在深圳这块谁主沉浮的领地上立足的法宝。他怀着谨慎的心态,用疑惑而审视的目光瞟了韩翔宇一眼。韩翔宇接着豪爽地说:“我们俩都不争,让你的老乡定托去。是他要请你的,反正他笔下能生钱的。”他们各自去打手机,街市的噪音干扰着他们能电话的质量。韩翔宇告诉翟正伟:“喂,正伟,我帮你接到老乡了,就去老地方,大县饭馆。”刘维鑫持着手机,侧向韩翔宇问:“去哪?”韩翔宇又重复着:“大县饭店,在罗湖那边。”刘维鑫一想,老婆怎么知道大县饭馆,便对老婆说:“你就不等我了。”他说完便关了手机。韩翔宇又说:“让你老婆一起去么。我们在这里等她一起去。”刘维鑫说:“她去什么,婆婆妈妈的。”他也不再强求了,一出手招了个的士,直奔大县饭馆。

大县饭馆在深圳这座现代都市来说,确实显得象小摊点一般。韩翔宇还是吹嘘说:“老刘啊,你别看酒店不起眼,那店里有我们大县享誉天下的瓦罐鸡,味道鲜美,肉质鲜嫩,吃了还想来。正宗的回味无穷,流连忘返。”刘维鑫附和说:“你韩总的口味肯定没错的。听你这么一说,我都流口水了。”的士在韩翔宇的指导下,拐进了窄巷,停在大县饭馆前。伊阿妮一眼就认出了韩翔宇,忙赶出店来要付的士费。他们争执了几句,只好让她付了8块钱。韩翔宇对司机说:“你把钱找给我。”他接了找的钱,就下车来。刘维鑫先下车,站着在环顾酒店的招牌和周围的环境。招牌上明明是饭馆,哪里是什么酒店。门面和墙壁在悄悄降临着夜幕中灰暗灰暗的,仿佛腌月赞不堪入目,不过店堂里倒是客人满座的。韩翔宇硬是将一张50的票子塞给她,并狠狠地说:“要你付什么钱,拿着!不拿着,我们就再不来了。”伊阿妮腼腆地收下钱,又甜笑着说:“你们外面坐会,等了有空桌就请您们进去坐。”她向屋内小姐喊,让她们搬塑料凳子出来。他们坐在大门口的一边。刘维鑫说:“你老乡的生意这么好,怎么不选个大地方的。”韩翔宇说:“谁知道呢。”他接着说:“也许是这里的牌子做出来了,换了地方怕影响生意的。依我看他的经营定位准,经济实惠,面向大县老乡的打工圈子。你别看店子不大,一年摸个八万十万的不成问题。”刘维鑫说:“嗯,是这个理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