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出水芙蓉 > 第322章:土地生金种忧人恼怒忿然走上访

第322章:土地生金种忧人恼怒忿然走上访

自从冉腊娥搬回张冉老家去,张友琼的一小家几乎住在柳莹家吃饭了。有时韩翔宇有工作餐,她也懒得做饭。这也是柳莹交待的,她说:“翔宇不在家,你和超超就来我这吃。你们来了,我才热闹的。”今天是张友琼的生日,9月15日,她特地买了菜来孝敬柳莹。俗话说,儿的生日,娘的苦日。冉腊娥不在这里,柳莹才有了做母亲的自豪和踏实感。韩翔宇不能回家,又打电话让她接超超。她在实验小学接了超超就直上柳莹家来。然而,县委会的大门却被一帮农民堵上了,人车都不准进出。张友琼觉得这帮人太不讲理了,有什么事不能坐到办公室去说,非要堵上大门不可,还不让人进出呢。她想挤过去试试也不行,那铁栅门还被大铁锁锁上了。门前还挂了一条黄布横幅。上面写着:请求彭书记主持正义,严惩卖劣种的核心商贩!他们的要求也很简单,不见彭训奇不开门。他们哪里知道,彭训奇一早陪省委的一个调查组下乡去了。不管办公室的人员怎么解释,他们都不依,还说是骗他们。那种以“骗”字最能蛊惑人心,使人觉得被蒙的感觉,更是义愤填膺。殊不知这些被日晒夜露冶炼得古铜色且雕琢似的一幅挡门上访的艺术品也有一番来历。他们是笆头乡张冉村的农民,领头的还是张瑞全。张友琼正要离去,一眼瞟到了人群中的张瑞全,似乎面熟。过去他多次上县找过张道然。心想难道他们是张冉村的乡亲。面熟带来张友琼的情感变化,便亲热说:“你是张冉人,我们是老乡呐!”有人说:“你不是友琼么!”等张友琼仔细辩认,大都面熟,只是叫不出名字,仿佛融入他们之中。笑说:“乡里乡亲的,让我进去吧。我儿子要吃了饭,还上学呢。”还接着说:“要不大家上我家吃饭去。”有人哄笑说:“恐怕你家没有那么大的锅。”张友琼又笑说:“没有那么大的锅,就上馆呀!”张瑞全俨然说:“自家人,让她进去。”有乡亲去开旁边的小门,有要进出的人就喊:“这象么话呢!还不让我们进去了,我们是家属。”那开锁的乡亲愤愤说:“喊什么!喊也不让进!”张友琼恳求说:“你是瑞全哥,这些要进出的人是无辜的,你就做个好事吧!”仿佛这县委会的大门就是他们的了,他们说怎么样才怎么样。张瑞全毕竟搞过几天干部,也懂得些道理,经过这几年回家的世事,过去的怨气也没那么浓烈了。想了想,说:“只开小门,不开大门。就象那些当官的开后门样,也显示显示我们老百姓的权利。”有人反对,有人附和说:“对,只开小门!”其实这话也是他们自己借梯子下台阶,说服乡亲。

事情是由稻种引发的,也是因张瑞全的弟弟张瑞金而起。本来只有6.7亩责任田的张瑞金,今年也学着哥哥的本事,另外租种了9亩8的弃田。也是在他妻子张友倩的激将下,瞒着张瑞全冒的险。他一分田的早稻也没有种,省得忙人。除开白田全种的中稻,种了14亩,如果按666的标准亩折算,总要超过16亩。上春,他在笆头街上一家招牌为“金种籽”的农资店里购了50斤的稻种,八块钱一斤,花去了400块。“金种籽”的招牌响亮又吉祥,他喜欢。又偷偷地学着哥哥的,几时泡种,几时入泥,几时插秧,几时施肥打药,几时趟禾扯草。眼看自己田的稻叶比哥哥田里的长得更壮,更绿油油的。张瑞金和张友倩躲要被单里偷着乐。谁知抽穗的时候差别就出来了。眼看张瑞全大片田里没几天功夫穗就抽齐了,而张瑞金的稻田里却是要紧不慢的,参差不齐的一穗一穗的抽着。抽出来的穗就象不下蛋的母鸡,雄壮着,好看不中用。焦急的张瑞金狠不得钻到稻蔸里帮着抽出穗来。为此,他专门到笆头上农技站的门,请农技员来问诊。农技员问:“稻种是哪来的?”他说:“是金种籽店的,叫什么‘田优’”。农技员不向下深究了。只是平静说:“你还喷点锌肥看看。肯定是前期的稻瘟病没有及时防治。”张瑞金又花上百元,给中稻施了锌肥。过了半个月稻穗象难产的才陆续抽出来,那是快收获的时节,穗粒硬是不见饱满起来。张瑞全没有办法,只有拉下面子,去请张瑞金来指点。其实他俩弟兄也没什么深矛盾,就是000年为分乡政府补偿他爹的那笔钱,妯娌间闹了点纷争。钱得了,又向记者透底细。这个激怒了张瑞全,狠地训斥张瑞金一顿。因为他是当着乡政府的人承诺了的,人不能做这样过河拆桥的事。张瑞全到张瑞金的稻田里,蹲下仔细辩认了稻梗稻叶稻穗,又详细问了种植情况和种籽情况。揣摩说:“难道是种籽质量问题。二伯家也种的田优,可不象你的稻穗这样。”他们又来到二伯的稻田里,稻穗整齐得很,一株穗上恐怕有三五百粒胀饱的谷子。张瑞全琢磨着说:“也许与前期的气候有关。长时间的高温达半个多月,看来只有等最后的产量出来了再说。”张瑞金尊重问:“哥,你的中稻是什么品种?”张瑞全亲和说:“这几年我都种的荆优,还有中油杂,就在笆头的种籽门市部购的。”张瑞金心服诚悦说:“你以后种什么,购么种,跟我说一声。我照你的去种。”张瑞全笑了下说:“我们弟兄间好说。要是你照我的,种出了差错,那友情又得说我作哥的没安好心了。一年的收成大事,还是你自己作主的好。当然,你要学着我做,我也不会反对啰。”张瑞金一下哑口了,最后还是说:“哥,看你说的么话。我现在不如你,你不帮我一把,谁还肯帮我呀!”

人群大声说:“这是我们的田书记,专门分管你们这类事的。”有人还在嚷着要找彭训奇,也有人说就找他。张瑞全过去在管理区时知道他在县委办公室工作,尽管没打过交涉,也知道他的名声。过去还因张道然,他也去过张冉,有人也似乎认识他。张瑞全站出来说:“我们先和田书记说说,不行,再采取措施也不迟。”田运成也不显得凶像,也不显得嘻笑。平和说:“要解决问题可以。你们先把门打开,不把门打开我们就没有谈的气氛。”他的气语不严厉,但话的份量很足。有人坚持说:“你必须先答应我们,解决问题,我们才能开门。”田运成又说:“你们是要解决问题啦,不是来要挟来堵门的吧。你们要这样闹,我看天王老子都不会接待你们解决问题,你们要上访,总不能犯众吧。”

上访者只求解决问题,还是理智地拆去出障碍,将大门锁打开。近些年来,县委会和县政府被堵门的事也成了家常便饭,可没有分管的副县长出面接待都不能解围的。解昌仁只好一直苦丧着个脸,静观田运成处理。其实,田运成刚才的这套匡住法,他已经使用过,就是不凑效。副书记和副县长,人与人就是不一样。老百姓都愿听田运成的,不听解昌仁的。此前,解昌仁对曾国超的辞职不理解,眼下的现实似乎让他明白了曾国超的苦衷。田运成又让张作文向他们声明,选出5-7人的代表到县委三楼会议室去座谈。乡亲们推举张瑞全,张瑞全坚决推辞着。他是从官场里滚出来的,不想和县领导们对谈。然而,只是推脱不掉,又让其弟张瑞金相催逼,兄弟俩便双双上阵,还有冉金元、张楝木、谢北平、冉再生、刘魁墩等人。田运成环视下,说:“张主任,解县长呢?”张作文又去秘书科叫来解昌仁。表情仿佛轻松的解昌仁正和秘书们闲聊,实际心里沉闷着。会议室静静的,谁也不先开口说什么,那几位有一肚子怨气牢骚要发泄的也憋着。等解昌仁进了会议室,田运成才开口说:“你们是张冉的村民,你们可能不认识我。老张县长在生时,我去过几次张冉。你们中有人我象面熟,不过叫不出名字。这不要紧,我当时的印象是张冉人很好客。”他又停了下,再说:“不说这些了。我先听听你们的,你们要一个个的发言。张主任,你作好记录。”田运成没有要解昌仁说什么。张瑞金就抢先开腔了。他递上一份复印的有乡政府签字盖章的申诉书。便响喇叭似的说开了。田运成拦住他的话,问:“你叫什么名字。”他如实报了姓名。田运成接着说:“老张,你别激动,把事情理清楚,慢点说。”张瑞金还是大声说:“我就是这急性子!”他讲后,大家接着涌跃发言。都是愤愤地讲劣质种影响产量,按照眼下的价格,减少了几百几千的收入。冉金元不仅说稻谷种,还说棉花种籽也有问题。众人参和着说:“是的。棉花这么好的价格,减产了三四成。”他们的发言中,透露出张瑞全租种了00亩田。田运成欣喜说:“好哇。我们就是要摸这样的典型,还要表彰还要发奖金的。”还说他过去搞过干部,似乎双方的距离近了。

他们提出的要求既简单又难得解决,就是补偿因劣质种籽造成的减产损失。田运成边听边思虑着,又重复说:“还有没有人有新的意见。没有,那我说了。”他接着说:“我刚才听了。你们反映是两个问题,一是中稻种一是棉花种。要求也是两个,一是查处黑心店二是赔偿经济损失。归根结底是种籽问题。近些年种籽市场基本是放开的,我不说你们也应该知道。当然这不是我推卸责任。市场是放开了,但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管理。首先,能从事种籽经营必须是经过工商、农业等有关部门批准的;第二,具体到某个种籽的品种,就说田优、能到我们大县市场上销售,也是经过种籽部门鉴定了的。因此,县委和政府都有这个责任来妥善处理你们所反映的水稻和棉花的种籽事情。当然,要处理不是我个人一两句话说了算数,必须有科学依据,依法处理。我说这么四条,解县长在这里,嗯。第一,县政府立即组成处理张冉农民上访种籽问题的专班,由解县长牵头,农业、工商、技术监督、公安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第二,对所有经营你们反映有关问题的种籽,查清进货渠道、经营店主及相关的批准手续,和在我县的销售量,看是哪个环节上的问题;第三,摸清在你们张冉种植的面积、涉及的农户、减产的幅度和直接经济损失。我说的这些都要让具体事实和数据说话的;这第四,等我们把情况摸清楚了,这里面还有涉及到全县的情况。然后,我们从省里请专家来鉴定。如果确属种籽问题,我们再依法处理。该抓人的抓人,该进行经济赔偿的进行经济赔偿。当然,从我个人来看,今年持续的高温热害应该也是一个原因。不然,为什么会普遍减产呢。嗯,刚才我问了我们的种田大户,去年和今年同样的种籽,产量就不同,也减产了。张瑞全马上插说了,说:“那是两回事,而且田优中稻的减产要达四五成。种籽的性能不稳定,就是问题。”田运成望了他一望,继续说:“当然,我说了。要通过科学鉴定才能作为依法处理的根据。你们说的和我说的,都只能搁在这里。”张楝木抢话说:“你还答应我们一条,什么时候答复我们。不能让我们象望亲的久等着,然后胎过去算了。这是不行的。”众人附和:“对!”田运成想了想,就说:“解县长,我们争取在半个月左右给他们答复吧。”张瑞全瞠大眼说:“还要半个月!还左还右的,又不是文化大革命。”解昌仁出来说:“你们刚才听田书记讲了的,要调查、要请专家、要依法办事,这是一两天能做到的。我们总不能骗你们吧。”田运成接着说:“如果你们觉得时间长了,又还不放心我们。你们还有一个途径,可以请律师去起诉。”乡亲们相互望了望,冉再生说:“起诉,我们没有钱。你们天天在为三个代表、要为人民群众,我们不找你们找谁去!”解昌仁劝说:“那你们就按田书记说的。我保证给你们有个答复,再不必你们上县来了。又劳神又用钱的。”还有人讥笑说:“我们还从没来过县委,多来几趟也无妨。”上访者无妨,可影响了正常工作秩序就有妨了。张作文这样想,而没有这样说。便插话劝说:“刚才俩位县领导都讲了,绝对是算数的。大家还是先回去吧!”这时,县委会响起了下午上班的铃声。双方又僵持了好一会,才磨磨蹭蹭散去。张瑞全招呼大家到街边小店吃盒饭,尝新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