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出水芙蓉 > 第348章:鸭儿捉虫稻儿壮抢掘渣肥本原还

第348章:鸭儿捉虫稻儿壮抢掘渣肥本原还

稻鸭共育示范田的选址是从以河边而定,在河坡上已修建有一排排的低矮漂亮鸭舍与看护棚。鸭屋里已关满毛绒绒的雏鸭。河堤边就是千亩的稻田,一望无垠的。中稻田里栽上了频振式的天蛾灯所需电杆,有工作人员正忙于安装电线与频振灯。灰土杂色的农民们疑惑的目光,望望稻田,望望鸭舍,又把目光落到古农艺师浴光的脸上。见他振振有词,语气那么恳切,不容置疑的。有农民问:“你说鸭子吃虫,我相信。可得了稻瘟白穗病怎么办,那不绝收才怪。又不能打药,打药不把鸭子也毒死的。再说是绿色稻谷不能打药的。”也还有农民问:“稻子都是一样的颗粒,谁知道哪是打药的,哪是没打药的。”也还有人提出一些问题,如一亩田算帐能增收150块,要是市场粮价跌了,谁来保证这150块。国家按7角保价的收购,可没有说对绿色稻谷也保价上涨40%收购啊。大家都把问题你一言我一语的摆出来了,古农艺师也听了,而没有一一作答。而是说:“我讲个典型你们听。”有人在大声制止:“听专家讲。”众人的叽呱声停了。他接着神情讲了。

古农技师讲的这个典型是见了报的,可眼前的这些农民没有看到,也没有听说过。去年,重庆南川市农业局示范有机稻种植。所谓有机稻,就是水稻栽培的全过程中,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在栽秧前每亩施下1500公斤有机肥和50公斤油饼。在生长过程中再施400公斤有机肥,并采用频振式杀虫灯和稻田养鸭来实现病虫害防治,用人工除草取代除草剂。这一栽培法使水稻在整个过程中可免受任何化学污染。他讲了这些,农民似乎还是疑惑。便接着说:“稻鸭共育也不是我省发明的。早在1996年,辽宁新民市就率先开始了稻田养鸭,获得成功。仅养鸭一项每亩就增收100多元。去年他们又在兴隆镇的8个村里进行1500亩田的稻田养鸭,获得成效。”尽管他在大声的宣讲,也还有农民犯嘀咕,说:“要都象这样种田,该多麻烦。还要接电,还有1500公斤有机肥。”也有农民感悟说:“难怪,现在的人得怪病的多,就是农药化肥用多了的窍。”有农民听了这话,便插话说:“现在的人都懒了。用钱买几颗化肥一撒。那些农家肥也没人要了,都白白的浪费着。”有人说:“哦,有机肥就是农家肥呵。”他接着说:“其实,肥农家肥的米和菜都好吃些。老辈的人都说,现在的饭菜没有过去的好吃。”古农艺师似乎听到了他们的议论,便说:“乡亲们,推广种植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是一种世界趋势。人类要长寿,要生活得健康,就得向无公害努力。你们不相信吧,要少了多少年就会实现的。”有人接过他的话说:“唉,那是哪辈子跟哪辈子的事。也许是我的若干后代吧,地球都爆炸了。”众人哄地大笑了,笑得古农艺师尴尬起来,还以为是自己讲错了什么。他镇静下来,大声说:“我还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根据省领导的指示,将在你们这里筹办召开全省的稻鸭共育示范推广现场会。近期我都会在大县,有什么疑问,大家可以随时找我。但只有一个要求,请大家一定要配合我们搞好稻鸭共育。”接下来,是由农业局来的同志给每人发了一份稻鸭共育的技术指导资料。古农艺师觉得自己该讲明白的都讲了,在县农业局蔡广生的陪伴下,向小车走去。然而,这些农民都依依不愿散去。

那个戏谑说“若干后代”的农民叫赵杏山,他们大都是观城乡红花村和郑垸村的村民,也有路人停下来观看倾听的。两个村的454户涉及到19户要在幺母垸开展稻鸭共育示范。赵杏山放鸭10多年了,头一回接触稻鸭共育的新知识。他已经订好400只雏鸭。望着众人离去,他正要回鸭棚,又想去村上,早动手收挖农家肥。一个年轻汉子走过来,疑惑的问:“老伯,刚才这么多人是干么呢?”赵杏山傲气说:“你看那牌子是干什么的。”问话是是观城乡瞿王村的村民,叫王鹤,还不到0岁。前几年出去闯荡了世面,也没什么大的收获,险些在建筑工地的事故中丢了性命。今年死心塌地不出去了,一门心事的留在家里种田。他看了标牌,很是好奇起来,难怪这河坡边做起这么漂亮的鸭舍罗。他又去鸭屋里喊出赵杏山,恭敬问:“刚才,好象有人给你们发了什么资料的。能不能借我看一看。”赵杏山支吾否定:“没有。我没有要。”王鹤自责说:“可惜,我来晚了一步。老伯,我也想搞稻鸭共育,您看成啵。”赵杏山有兴趣的上下打量他,俨然说:“专家说了,这是有科技的。”还摇头继续说:“我心里都没有底呢,不知投下去的钱收不收得回。这鸭舍,这人棚,还有电杆,灭蛾灯,不都是钱摞起来的。你年纪轻,没有看到过。过去搞集体,不都兴点灯诱蛾。没有用一季,花那么多钱换的一堆废物丢弄在队屋里。”王鹤进一步问:“您这一共投资了多少钱。”赵杏山说:“少不了几千块。不过不是我拿现钱。我只签了个字,都是政府垫的。听说就这方一块地和公路那方一块地,政府投入了几千万呢。先让政府垫了,成功了,收获了我们再还上。不成功,亏了,我们还有屁还的。”王鹤欣喜说:“您说的也是。这么好的事您不愿做,那让给我算了。”接着说:“只要哪家不愿种的都让给我,我全包了。”赵杏山睥睨说:“年青人,好大口气,一亩田不得少于几十只鸭,几百只鸭娃就得上千的钱。这千亩稻田得放万多只鸭子呢,我还不和你算种稻的成本。”河水里还有他00多只成年老鸭子欢嘎着,他们正聊着,他老婆顿顿的送饭来了。她直接将篮子提到矮舍里去,他俩还站在外说话。王鹤硬是打破沙锅璺到底,又问:“鸭子不会跟鸡子一样发瘟吧?”赵杏山老道说:“还不一样的要预防。鸭子有摆头瘟,一歪头倒地,脚瓜几称,就乌呼了。你别看每天早晨能在鸭圈里捡满地的蛋,高兴罗。平常风餐露宿的,不亚于抚育孩子。”他老婆在屋内喊了:“饭凉了哟!”王鹤这才告辞而去,说还要来拜师的。

王鹤对稻鸭共育的好奇已给赵吉山以更大的鼓励,专家们为他们义务传授农技,谁打心眼里都高兴。可他们把高兴劲儿不挂在嘴上,还向古农技师他们提些难题。本来是的么,也是古农技师让他提问的。赵杏山端着盖了莴笋、碗豆的一大碗饭,三口并着两口的往嘴里扒。看他那狼吞虎咽的饿馋劲儿,她一旁偷着乐。庄稼人劳动饿了,就是点盐罐子也是吃得津津有味的。没有几分钟的时间,一碗饭就全填进了肚里。她提了碗筷要离去。他吩咐说:“你去让张女巴 来看护一下午。”她不解地问:“为什么呀?”赵杏山说:“不为什么。还不是为几百只鸭子。”她又问:“昨天村喇叭里不是通知有专家到幺母垸来授课的么。来了没有?”他说:“来了。”她说:“我是看到这里有一群人的,怎么一会儿的功夫都不见了呢。”他咕噜几口茶,说:“今天真是省里来的古专家,就是牌子上写的古尼。还真有这古怪的姓,还取了个古怪的名儿。他说了,一亩田多增收150块。刚才那个青年伢是瞿王村的。他们也想打听这事。又种稻子又养鸭的,在全县全省就我们这里试验。”又兴奋说:“我过去就想,该是这个理儿。今天得到了专家的证实。”她诋毁说:“过去人家的稻田是不让鸭子下去,你也担心稻田里有农药,会毒了鸭子。现在不怕了?”赵杏山说:“你没看到田里都在拉线,要装灭娥灯。人家重庆的典型还不用化肥,用有机肥。懂吧,有机肥。长出的谷子就是绿色稻米,无污染的。”她纠正说:“哎哟,就是电视里天天说的绿色食品。”又问:“那有机肥,油机巴肥到哪儿去买。”他嘿嘿笑说:“死憨巴。不用买,农家肥就是有机肥,化肥是无机肥。人家生产的稻谷都叫有机稻谷。”她嘻笑说:“你有机,不是老吊在胯里的。”他说:“昨晚都钻到你胯里去了的。”他镇住了笑,又说:“你赶紧回去把挖锄和撮箕准备好。赵家树的小卖铺旁边不是有个灰坑么,那里多的是农家肥。一亩田得一千多斤呢。”她说:“那我们的田里不得几千斤有机肥,哪来那么多呢。”他催促说:“你别磨蹭了,快回去准备,让张女巴女巴 来招呼。”

一场抢收农家肥的战斗在观城乡的红花村和郑垸村雷厉风行的拉开了。赵杏山和老婆还拉着板车,大摇大摆的来到赵家树小卖铺边挖起农家肥来了。过去都嫌这些菜渣子,灰渣子,还有路上的牛粪狗屎,鸡粪等脏脚障眼,没地方堆去,刚好小卖铺旁有个小土坑。那是赵家树为填店铺的门面场子而取土形成的。开始是赵家树卖菜落下的叶儿梗儿的扔进土坑里,还有玩耍的孩儿阿的屎儿也扫了进去。后来这一方的居家都把扫地的灰儿渣儿的倒进这土坑里。久而久之,土坑填平了,又堆成小丘。刮北风时还有一股儿的沤臭味尽往小卖铺里吹。无奈,赵家树就在灰坑边竖了牌子,严禁倒屎儿垃圾的。你写你的,他还是倒他的。为这事,他伤透了脑筋,甚至还和人争吵。吵了闹了,人家竟不上门做生意了。隔不了几户还有两家小卖铺呢,在一个夜晚,他偷偷地抽了那警示牌,又偷偷地把它烧毁了。土坑现在已经长成了小山包,连一些脱粒的渣儿草儿,泡沫塑袋的也往上堆,垃圾腌臜还是影响生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