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记者生涯 > 第4章 跑水事故

第4章 跑水事故

没过多久,一件震惊全国的建筑事故发生在方一杰所负责的区域内,这一次,方一杰认为自己在报社出人头地的机会到了,因为这种严重的事故在本市的确可以称得上是轰动xìng新闻,而且它还涉及到全国都在关注中的一条交通轨道建设,这就是地铁十号线。这个事故在当天上午便已发生,但是直到傍晚才传出消息。

当天下午,方一杰正在另一个跑水事故的现场,市自来水公司的一根600毫米直径的地下水主管道发生破裂,大水漫漶不止,导致北太平桥下一片汪洋。

事故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北太平桥下的交通严重瘫痪,并波及周围区域,从事故发生时的下午两开始,附近区域出现大面积塞车,辖区内的所有交jǐng几乎全部出动,守在各个路口旁,提醒车辆绕行。

在北太平桥下,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一种是紧张繁忙、不可开交:地下管道内的自来水像喷泉一样奔涌而出,桥下,上千平方米的区域内遭积水漫灌。自来水公司知道消息后,马上进行多方协调,关闭了管道两端的水闸,与此同时,派来十多辆抢修车,其中还有一辆是40万千瓦的发电车,以保障这十几台抢修车的正常运转。

抢修工人们先是用挖掘机刨开地面,找到管道破裂,光这个过程就花了2个时,之后就是领导和工程师们查看情况,拿着工程图纸研究抢修方案。

由于这根粗大的市政水管之上有一根同样粗大的电力光缆紧紧倚靠,地面被刨开后,这条电力光缆同样岌岌可危。有人猜测,可能是因为电力光缆安装不导致下沉,压坏了市政水管。这一猜测也导致了自来水公司和电力公司双方面的扯皮。不久,市里成立了抢修指挥部,在指挥部的斡旋下,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暂时搁置争议,先合作抢修。

除了参与抢修的人员异常忙碌外,最忙的应该就是媒体记者们了。文字记者都在附近问这问那、左打听右请教,而摄影记者则一律架着“长枪短炮”在拍照。方一杰也作为文字记者在附近查看现场。

《娱乐报》摄影记者刘东天也来了,跟方一杰打了个招呼后,他开始在桥上、桥下、路边找拍摄,拍完之后便在附近找了个手机店,借店家的网线、通过随身携带的手提电脑将照片发到了报社,随后撤离了现场。方一杰看见事情还没结束,仍然继续在现场盯守,随时了解最新进展。

最后赶到现场的是电视台的采访车,直接开到了抢修指挥部的工作车旁边,车上窜出几个人,有的手持话筒、有的肩扛摄像机,一大帮人开始“围攻”抢险指挥官们,原本正在车里吹着空调的这些官僚们不好意思再呆在车里,都走出来接受采访。

而在另一方面,这里似乎也成了普通市民、特别是孩子们的乐园,很多人在这瞬间造成的场景里找到了乐趣。正值炎夏,不少骑单车经过的人脱掉了鞋袜,在桥下的汪洋里架起了一台台水车,两侧则荡起水浪。孩子们将这里当成了天然的水塘,在水里嬉戏打闹。

这时,方一杰正站在北太平桥下。对这些情景,他都在一边冷眼旁观,有些兴奋,又有些麻木。因为职业习惯,他对新闻现场发现的一切早已见怪不怪,套用一句广告语就是,一切皆有可能。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存在即合理,所以发生了也没必要惊奇。他在观察着附近的一切,每个人的表情、每个人的动作,从每个人嘴里吐出的词句……

几个月过去了,他对这个职业已经逐渐习惯,社会百态已经呈现在他的眼底,一般的事情已不能让他大惊怪,这一次也一样,虽然现场出现的“城市汪洋”丰富了他的视觉体验,让他在一瞬间想起了南方家乡磅礴的河流,但他总觉得这是巫见大巫,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只是想想罢了。

这一事件如果写成稿件,上个头条应该没有问题。方一杰抽空采访了现场指挥部的几个领导,把基本情况搞清楚了,抢修方案是早就确定的,剩下的就只是时间问题了。方一杰将相关情况在本上简要记录之后,准备撤离现场,正盘算着找地方写稿,这时他的手机又响了起来,是报社打来的。

“方一杰,跑水那个事怎么样了?”青子姐又来眷顾他了。

“采得差不多了,正准备撤了找地方写稿呢。”

“这稿子先别写了,现在有个猛料,主任叫你赶紧去现场看看。”

“猛料,这么着急?”方一杰有措手不及,他还没有听见青子姐如此激动地讲述一个线索。

“是啊,快去吧,就在苏州街,离你那儿不远,所以主任叫你快去,地铁十号线工地塌方了,埋了好几个人。”

果然是个猛料!挂完电话,方一杰急速步行绕到另一条街上,拦下一辆出租车赶往苏州街,路上不断有补充信息发到他手机上:大批jǐng车、救护车开了过去,附近道路被封锁,工地外围全部拉起了jǐng戒线;120的线人被埋的工人是6个,塌方处发生在地下11米,6个人还在下面……

方一杰赶到现场后,才算是真正理解何谓真正的猛料。比较这里,刚才的跑水事故只能算是鸡毛蒜皮的事。这条新闻如果能采写成功,方一杰在报社扬名就不过是菜一碟了。

事故现场正在一个闹市区的十字路口附近,工地塌陷处出现一个十多平方米的深坑,而深坑的边缘离最近的路面不到十米,二十多辆闪烁着刺眼灯光的jǐng车停在路口的四个方向,附近堵满了公交车、出租车和各类私家车,穿着反光制服的交jǐng正在紧张地疏导交通,工人们正在将事故现场围起蓝sè的铁皮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