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记者生涯 > 第6章 推心置腹

第6章 推心置腹

第二天清晨,方一杰早早就醒了过来,或他根本就没有真正睡着过。

他想起了江南的城市,想起了从前。

为了来到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他与花前月下两年的女友分道扬镳。那时,他在毕业的城市已经找到了一份工作,为了到更广阔的空间发展,他莫名其妙决定北上。

他没有后悔过,但是有些迷惘。

他还记得那个秋天,为了让两人的爱情无疾而终,他编造了一个生动的谎言。

那一晚,两人静静地坐在城的公园里,四周是秋意中的柳树与杉树哗哗作响,片片黄叶陆续飘零。

方一杰对她,为了他们的未来,他特意将两人的生辰八字告诉了省城的一位算命先生,据这位算命先生对年轻男女的姻缘极有见地,在他这里,得到祝福和恭贺的男女将走上婚姻的殿堂,而且将长久地幸福美满,而其他的那些善男信女则必将各奔东西,有缘无份。

当这位算命先生拿到两人的生辰八字之后,利用丰富的江湖经验和术士法则进行了一番预测。

算命先生告诉方一杰,他从生活在水边,20岁之前靠着水的灵xìng,因此走得一帆风顺,但是“月盈则亏”,他之后的发展却不能在水边,因此要到北方少水之地另谋更大的发展。而她却注定是南方的命,她的终生幸福需要另外的男子来给予。

来之前,方一杰打电话约她来公园见面。两人早已开始渐行渐远,她也难以挽回。他为自己计划着北上的事,却并未将她计划在内。

分开只是早晚的事,倒不如善始善终,曾经有过的美好幻想只能让人惋惜,为了祭奠两年的时光,她轻声饮泣,梨花带雨,脸朝向一边,不愿让他看见。

方一杰去意已决,在那一刹那,他对算命先生的话深信不疑。既然注定要离乡背井外出闯荡,那这样的结果只不过是些许的遗憾。第二天,方一杰作别了家乡的城,只身来到这座国际化大都市。

凭着大本文凭,他在好几家报社的人事部门毛遂自荐,终于获得了在本报工作的机会,他认为自己有着年轻人的资本,只要凭着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在这里站稳脚跟,以后的困难便能迎刃而解。

这家报纸在本市的销量不错,记者待遇也还好,方一杰是在几个月后方才觉察到行业内的异常,被毙稿早已是家常便饭,这倒不是因为总编室不尊重记者的劳动,实在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报社也有报社的压力,胳膊绕不过大腿。

方一杰并不是愤青,也知道光凭一己之力并不能扭转什么,但他雄雄燃烧的内心却不允许他就此得过且过。

带着疑问,他早早来到了报社,等着要跟部门主任好好地谈一谈。

方一杰十钟左右到了报社,对其他行业的上班族来,这是一个很迟的时间,但对一个早报记者来,这时候到报社就意味着“数一数二”,因为早报类记者的作息规律都是下午采访、晚上写稿、早上睡觉。果然,方一杰来到部门办公室时,除了值班的青子姐在接听热线电话外,其他人一概未到。主任每天在记者交稿后都要负责盯版,一般会忙到很晚,这时候也不会到。

看青子姐接完一个电话后,方一杰问道:“青子姐,你昨天不是值班了吗?怎么今天又是你呢?”

“哦,我和张姐换班了,今天我替他值,下次她再替我值。”

方一杰一边听着,一边翻着当天的各家报纸,心想,青子姐可以和张姐替换值班,自己的稿子却不能改rì登出,昨天那个重大事故的稿子在报上发了个不到一百字的豆腐块,全文是:

“《苏州街地铁工地发生塌方事故,六工人被埋》。

新华社电2007年×月××rì×时,běi jīng市地铁十号线工地苏州街段东南出口发生塌方事故。事故发生后,市委、市zhèng fǔ领导同志高度重视,要求立即组织营救,确保人员安全。”

据初步了解,事故塌方面积约20平方米,深度约11米,施工单位有6名施工人员被埋在土中。市建设工程施工事故指挥部已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现场指挥部,抢险组、专家组等相关人员及机械设备已到位,抢险和营救工作将在排除地面临时设施后全面展开。周边道路已采取局部交通管制和疏导措施,周边建筑物、构建物状态稳定。截至发稿时,抢救工作仍在紧张有序进行中。”

这段新闻消息深得公文的妙处,短jīng悍、言简意赅,却对事故原因只字未提。

方一杰再看另一页,那个跑水的稿子竟然也只发了一个不到两百字的边栏。

“Shit!”方一杰有些无语了,“这么好的新闻只发了这么豆腐块,我就×了。”

“能发就不错了,昨晚上听自来水公司和电力公司的领导都给总编辑打电话了,能给你发个边栏也算是个安慰了。”青子姐对这类事倒是见怪不怪了。

“索xìng一个字也别发,都放大空版。”方一杰在办公室一连了十句“Shit”,仿佛这里正在播放好莱坞大片。

同样的事,在董沛那个报纸上发的状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跑水的稿子是头条,配了张大图,而埋了4条人命的新闻则做了整整一个版,董沛虽然是和另外几个记者合作撰写,但因为是最早到现场,署名在最前面。

方一杰看完之后大喊“呜呼”。

青子姐那里接连来了好几个不错的线索,方一杰都没接,快到晌午时候,主任出现了,打过招呼后,方一杰开门见山地了。

“主任,我有事想跟您谈一谈……”

主任似乎料到了他的意图,早就做好了准备,:“你到外面过道的吸烟室等我一下,我把来的线索安排一下,等下就出来。”

方一杰得吞吞吐吐,但主任却回答得斩钉截铁,一听就是专业的新闻人。他也知道,是时候跟方一杰好好谈谈了。

方一杰在吸烟室坐了下来,了一根烟。不一会,主任过来,手里拿着一包zhōng nán hǎi,着了一根,一边抽了一口,一边直奔主题问方一杰。

“昨天那个工地事故是个重大的新闻事件,跑水那事也比较重要,你的原稿我也看了,写得不错。一个压了,一个发很,确实很遗憾。”主任抽了口烟,并没有等方一杰发表意见,接着,“但这是有原因的,你在这里也有好几个月了,基本情况应该了解一些,我们做媒体的,会有一些顾忌,社会新闻也是我们最弱的一块。”

方一杰知道话里的含义,天天听见领导们挂在嘴上的“宣传jīng神”就知道了,关于本市内的很多敏感的事件或重大恶xìng新闻,《娱乐报》都不能报道,这和《神州时报》大不一样,《神州时报》是真理部直属媒体,而《娱乐报》属市委管理,当然胳膊绕不过大腿了。

但是他想知道应该如何应对。

他提出了疑问。

“事先我无法知道符不符合宣传jīng神。”方一杰认为这个标准无法理解。

“你不理解是因为你工作时间短,等你新闻跑多了你就会判断了。”主任,“你这边的社会新闻事件处理起来有两种原则,一种是概念xìng的原则,就是凡是涉及zhèng fǔ部门、机关单位、大型国企等的负面新闻,我们一律不报道,涉及宗教、民族问题的新闻一律不报道,拆迁纠纷、群死群伤等事件一律不报道,重特大突发事件一律发新华社或市委宣传部的通稿。另一种原则就是具体事件具体对待,一旦事件深入下去后发现涉及到上面的问题,一般能回避就回避,不能回避则放弃。前一类事件你根本不需要去碰,后一类就等社里领导了算,当然,其他所有新闻稿的发与不发,都要社委会值班领导决定。”

方一杰听完这些话,似乎明白了不少,但在具体方面仍然觉得把握不准,主任这翻话可以是语重心长。他明白,作为一个部门领导,这些话是不会轻易给一个新人的,主任这样推心置腹地告诉他这些,实属不易。看的出来,主任还是比较器重他的,这一又让方一杰觉得十分感动。

“主任,基本的我明白了,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在不清楚状况时,还是应该去现场看一看,或通过与线索人的沟通去了解,然后我再决定是不是需要去深入调查。”

“对。我没有看错人,你算是基本上了轨道。有机会多跟老记者们交流交流,有不明白的也可以直接给我打电话,特别是一些把握不准的问题。”主任完这些,又提醒了方一杰一句。

“作为一家都市报,社会新闻是肯定需要的,而且需要更jīng致地处理,也就是符合本报的宣传方向,你可以尽量娱乐化一些。你最近的稿子在报社总编室很受好评,大家觉得你稿件的逻辑xìng很强,文字也很简洁,交上来的稿子基本不用怎么修改,以后要继续努力啊。最近部门有两个转正的名额,你写个申请吧。”

结束与主任的谈话后,方一杰很振奋,不仅是因为自己很可能就要成为报社大家庭里的正式一员了,另外他还觉得,最近困扰他的很多问题已经迎刃而解了,因此,以前经历过的和今后将要经历的艰难困苦都是值得的。

回到办公室后不一会,方一杰就在青子姐那里领到了一个好线索,jīng神饱满地出去赶现场了,那样子仿佛自己是新华社的特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