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远古征服传 > 第二百三十三章 算盘与铅笔

第二百三十三章 算盘与铅笔

亲身参与到围屋的建设,这让华夏又再感到了计算的烦恼,围屋的房间数量、大小等的计算,用笔算真的是太繁琐了,更别说是其它关于统计的事情了。

现在,这个时代是没有计算机的,一切的计算都是靠笔算去算的。

有什么工具可以快速计算呢?

华夏躺在自己的床上想了很久,他终于想通到用什么工具帮助计算了。

对了!就是算盘!

算盘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想传中国制作原子弹也是用算盘算出来的。

算盘可以说是古代的计算机啊,以前怎么没想到呢?

想到这里,华夏立刻穿好衣服出发。

去哪?

工业园不是新建了一间量具厂吗?这个量具厂用来制作算盘是完全适合的。

接着,他来到量具厂,这里的工人基本学会了所有量具的制作方法。

叶生一开始是做木工和家具的,后来他被华夏派去做车、做机械、做武器。反正现在在部落里,他可以说是什么都会的,他是部落名副其实的工业与军备大臣。

现在,叶生就在量具厂这里指导工人制作量具。在部落里,关于机械和物品制作的熟悉程度,叶生是仅次于华夏的人。

这下正好,华夏又可以找他一起研制算盘了。

算盘是一种计算数目的工具。其形长方,周为木框,内贯直柱,俗称“档”。一般从九档至十算盘五档,档中横以梁,梁上两珠,每珠作数五,梁下五珠,每珠作数一,运算时定位后拨珠计算,可以做加减乘除等算法。

算盘的制作并不难,用竹子和木头制作,算盘的边框还要用青铜片固定好才结实。

算盘最主要的部分还是中间的中空木珠子,中空木珠子一定要滑动得足够顺畅,不然,用起来也就不方便了。

现在部落里并没有机床,要做出一些符合规格的中空木珠子是非常费时费力的。

有什么方法可以替代呢?

苦思了一阵子后,华夏便想到了用竹子替代。

于是,他便带着工人到部落领地里寻找适合制作算盘珠子的竹子。

一帮人逛了一整天,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适合制作算盘珠子的竹子。

这些竹子的中间有一个天然的圆洞,只要拿回去加工一下就能制作成一种合适的算盘竹珠子。

他们把这些竹子砍成一段段,然后就运回到量具厂里面,去制作算盘。

本来这些新鲜砍下来的竹子是要经过烘干,制作出来的竹工具才会耐用的,但是华夏为了先制作一个算盘的样品出来,所以他就省略了这个程序了。

他们先用游标卡尺把一些粗细适合的竹子分好类。

然后再把这些合适的竹子锯成合适的长度,制成竹粒。

接着,就用铁锥子转孔,本来这些竹段的中间就有一个小洞的,这样用锥子直接沿着小洞转动就行了,这样就能准确地转到合适的孔。

只要把这些转好孔的竹粒,用刀子修平整,这样就能制出一粒完美的算盘木珠子。

至于穿到木珠子中间的那条木柱,那就直接用竹子制作就行了。当然,如果用青铜做柱子的话那就更加结实了,但是这样的话成本就有点高了。不过,这可以制成竹子和青铜两种。

把木珠子串好,再把算盘的零部件并装好,再钉上固定用的青铜片。

这个算盘有11串珠子,小数点后两位,加上个位到亿位。在算盘中间的横梁上刻上数位值。

算盘就被顺利研发出来了!

华夏亲打了一下,他发现这算盘的手感还算不错。

既然有算盘,那么珠算是肯定少不了的。

珠算的乘除法华夏就想不起了,但是珠算的加减法他还是记得的。珠算乘除法,他还需要时间去记起来。

华夏让人拿来纸笔,他想把制作算盘的方法和珠算的方法写了下来。

叶生却拿来了一枚煤碳和一张纸,接着他说道:“族长!昨天,我们的勘探队发现了这种不能烧的煤炭,经过我们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发现,这种煤炭可以直接用来写字。所以,我们就把这种煤炭分发给各个工厂用于写字了。”

“不能烧的煤炭?”华夏好奇道:“快拿来给我看看!”

接着,华夏便接过了叶生递过来的鳞片状煤炭。

他接过来一看,他发现这块鳞片状煤碳的质地有点软,呈灰黑色,有点油腻。

这很明显是碳类物质,但是这个煤炭却不能烧啊。

华夏盯着这块东西苦思起来。

一个小时后,他终于想起来了。

不能烧的碳,还有油腻感,这就肯定是石墨了!

“快!找华矿过来!问问他的这些煤炭是在哪里找到的?”华夏兴奋地说道。

十五分钟后,华矿就过来了。

“族长!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啊?”

“这些煤炭你是在哪里找的?”

“哦!这些煤碳是我们的勘探队在牛家村到赤山城之间的一座山下找到的!”

“做得好!你们勘探队去财政部拿奖金吧!这个东西叫石墨,你在那里建一个矿场,以后就开挖这些石墨。知道不?”

“是的!族长!”

送走华矿后,华夏就沉思着怎么利用这些石墨了。以前他上化学课的时候就曾经听说过,铅笔并不含铅,石墨才是制作铅笔的主要材料。石墨还能做电极,但现在部落还没有发明出电池来。不过,石墨还能作为润滑剂。

石墨磨成粉就能作润滑剂用。

但华夏要制作的是铅笔,铅笔使用起来比毛笔方便多了。

石墨制铅笔是要用到黏土,然后加热的。

所以,华夏便拿着一箩筐的石墨来到了工业园的陶瓷厂。

这些石墨是鳞片状石墨,品位比较高。

经过挑选后,华夏便把这些石墨粉碎,用石磨研磨成石墨粉。

制作铅笔要用到黏土粉。加的黏土粉越多,铅笔芯就越硬,一般考试用的铅笔都是B铅笔。

但华夏并不知道铅笔的配比标准,所以这一切只能去慢慢尝试。

他将黏土粉和石墨粉加上一些硫磺粉按照不同的比例加水混合搅拌,形成了一坨坨的黑泥。

现在只需要将这些黑泥制成笔芯状就行了。

于是,华夏便用陶泥制作了一个带有很多一条条的笔芯大小的凹槽模具,然后再将这个模具烧成形。

接着,他就把这个石墨泥抹在这些凹槽上。虽然,这些笔芯是正方形的,但是这也没有什么影响。

抹上凹槽后,就将这些石墨泥放到炉里烧制。

这个跟烧制陶器差不多,只不过现在的温度没那么高,烧出来的是能够用来写字的笔芯。

制得铅笔芯后,这就要解决笔芯的问题了。

用什么做笔杆好呢?

华夏也试过用木头制作笔杆,但是用木头的话,就真的太tm麻烦了,在木头上刻出凹槽是非常费力、费时的。

于是,他便把主意打到纸上面。

但是用纸也不行,部落现在的造纸工艺还制作不出纸笔杆来。

最后,他便把笔芯做得粗一点,再找来芦苇杆。

芦苇杆里面是像泡沫一样的柔软物质,把芦苇杆里面的软物质用锥子弄出一个可以容纳铅笔芯的圆洞出来就行了。

把笔芯塞进去,这样的芦苇竿铅笔就完成了。

虽然,这个芦苇竿做的铅笔在刨笔的时候有点麻烦,但是这也不能要求太多了,能用就行了。

他试了一下这个新款的芦苇杆铅笔,这个能写字、写得顺畅,那就说明铅笔的研发也成功了。不过,现在还没有发明出橡皮擦,不然就完美了。

这个铅笔是肯定要在部落里普及的,于是华夏便在工业园内建造了一间制作铅笔的工厂,专门生产这种铅笔。

安排好铅笔和算盘的生产后,华夏便带着算盘去到学院里,他准备将使用算盘的珠算方法传授给老师们。

教会老师们使用算盘,让老师们再传授出去,那华夏就轻松多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