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古村振兴 > 第30章 解决饮水(1)

第30章 解决饮水(1)

新农村建设依然是村委会的主要工作,这项工作还在持续进行着。

改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水是生命之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没有一口新鲜干净的水可以喝,那等于白说了。

长期以来,李家村民一直饮用村口的井水。

这口井历经近千年的历史,家谱记载是南宋时期就有的,可以说,世世代代李家村人是喝着这里的井水成长的。

一到大年三十的时候,村民都会拿着贡品,放着鞭炮来井边祭祀。

如今,这口古井就像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越来越不堪重负,喝水的人多了,它能产出的水量也有限。

一到夏天,为了让井水清澈,李家村会安排村民去“掏井”。

因为,古井里会有各种垃圾,还有底部渗出的泥巴,经常会堵塞古井出水。

村民的村民以往是用水桶把井水提起来往外倒,如今他们用抽水机抽干水,井里会捞出一些宝贝:水桶、半个篮球、鞋子什么的,还有几条大草鱼、小鲫鱼等。

自然,井底是淤泥,必须挖出来倒掉,井沿有各种草和杂质,也要清理干净。

这样,古井才能出干净新鲜的井水。

现在,虽然村里一部分人家先富起来,他们自己在房前屋后打井,喝上较为干净新鲜的井水。

但是,大部分李家村的村民还是到这口古井挑井水喝。

因为环境恶化等因素,村口这口古井井水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多。

一是因为稻田打农药厉害,这些农药残留物容易渗透到井里。

二是一旦遇到下大雨天气,一些垃圾容易冲入水井,污染了井水。

三是井水露天,很容易钻进一些虫子什么的,喝了对身体有害的。

要是能像城里人一样,喝上干净的自来水,这是李家村村民多年的夙愿。

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没有自来水,哪能算得上是新农村呢。

李留城开始在思考着,自来水怎么才能进入李家村村民的家里。

问题也就来了。

首先,水从哪里引入?

其次,接水管等需要一笔费用,怎么解决?

自来水接通后,怎么去维护?

李留城不禁想起小时候父亲每天早上和晚上要到村口的那口水井去担井水喝。

李留城跟在父亲后面,到了水井旁一看,队伍排了大概10米。

炎热的夏天,没有一丝风,大家站在太阳底下,都等着那两桶水挑回家做饭。

站得久了,脑门开始冒汗,大家还是自觉排好队,挑到两大桶水的人村民,高兴地往前走,那肩膀上仿佛挑的是棉花。

晚到的村民,井底已经没有多少水了,挑到的水也是泛黄,里面还有一些泥浆,没办法,挑到家里再过滤一下用。

实在没有水了,就只有在井旁坐下来等一阵子,因为井底水会慢慢渗出来。

水,真是李家村村民的命根子。

李留城曾经好奇问父亲:“既然我们李家村这么多人,为什么不多打几口井,这样大家就不必为挑水发愁呢。”

李子旗看着疑惑不解的李留城,说道:“其实啊,我们不是没想过打井,但是,村附近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打井的,不是水源不好,就是没有水源,你说怎么弄,伢崽啊,以后,你还是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到大城市用上自来水,那可真是享福呢,只要水龙头一拧,水就出来了,哪里要这样挑啊。”

李留城若有所思,他也想着何时能用上自来水。

如今,这道难题落在李留城身上去破解。

水源,李留城想了两个地方:一是青江的水口;二是天窗山脚下的泉水。

青江的水量大,但是,很容易污染,下雨天,上游的漂浮物多,还有,农田的污染物也会渗透到里面。

相比而言,天窗山下的泉水甘甜,没有什么污染,这样的水质应该是优质的。

唯一的弊端就是,成本高,因为天窗山离村庄最远处有5公里。

如果按照新农村建设预算,费用在10万元以内,缺口估计还得15万元。

李留城召开了一次村委会班子会议,希望大家讨论一下改水的问题。

妇女主任王娟娟说道:“我们盼望用上自来水多年了,我们女人就希望喝上干净新鲜的水,我们每天都要喝水,这是健康的保障,多花点钱值得。”

“是啊,没有好水,那叫什么生活品质,钱不够的话,可以让大家捐款,估计也不是太难的问题。”民兵营长李革保

村委会会计李汉波一边抽烟,一边思考着,过了一会儿,他说道:“我决得吧,我们现在新农村建设资金很紧缺,要是这改水占用了其他项目的资金,那最后新农村建设就会遇到困难,我的意见是就在青江接入自来水,这样的话节省成本,我们农村人命没有农村人金贵,喝水没那么讲究的。”

李留城说道:“我们都是李家村长大的,知道好水对于生命健康的意义,如果因为资金问题就随意接入并不优质的水源,那么,我们的子孙后代以后要是健康除了问题,那就要把我们当作历史罪人了,我是担当不起啊,我的意见是村委会拿出15万元弥补资金缺口,天窗山的水源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我们要利用好造福全村的村民。”

会议最后投票,三票对一票通过了李留城的建议。

李留城何尝不想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情,但是,改水,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小康生活,从优质水源开始。

为了安全起见,李留城带着天窗山下的泉水到县防疫站化验,结果显示水质优良,这下放心了。

接着,李留城和村委会会计李汉波到省城一趟,把自来水接入的设备材料全部买了过来。

为了把水源保护好,李留城请人做了一个大蓄水池,李留城自己尝了一口泉水,那确实是甘甜,在深圳根本就喝不到这样的好水。

这样一想,李留城还是觉得在农村更好,有好水,好米,好的身体,还有好的事业,这不是一个人梦寐以求的吗?

过了一个月,自来水终于接通了,家家户户把水龙头拧开,一股清泉水哗啦啦地流出来。

那个激动啊,有几户人家放起了鞭炮庆祝。

李保阳一家虽然打了水井,但是,他还是用自来水,觉得这样更方便。

李保阳说道:“真没想到我们李家村也能用上自来水,以后我们可以用水烧饭、洗衣服、洗澡等,我们也是城里人啦。”

八十岁的李严福,早年丧妻,自0岁起,他一直都是到村口那口古井挑水做饭、洗衣、洗澡等。

看到哗啦啦的自来水流出来,李严福握住李留城的手说道:“留城,你真是个好娃娃,为李家村办了一件这么大的好事,以前我可是肩挑井水回家,累个半死,水质还不好,有时水要放上一两天才能饮用,如今我们终于可以喝上甘甜的自来水了,而且还是免费的,城里人以后一定会羡慕我们的。”

“大爷,好日子还刚刚开始,我们李家村以后还要搞旅游开发,到时候你就可以在村里负责打扫卫生什么的,给你发工资,够你生活了。”李留城跟李严福说起了李家村的未来。

“那就好,我等着这一天,我们李家村能够发达起来,也许是老祖宗在地下庇佑我们呢,当然,还是留城你这个伢崽有文化、有头脑,会想事,能干事。”李严福高兴地说道。

李留城也确实很开心,想起小时候常看见大人们挑水很累的样子,今天,李家村的村民要彻底告别吃井水的历史,用上自来水,这是村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自来水是免费用的,这几天,村民们拧开水龙头,用水做饭、洗澡和洗衣服,这比以前方便多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