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古村振兴 > 第57章 吸引人才(2)

第57章 吸引人才(2)

晚上,李留城准备了丰盛的晚宴,招待各位返乡的打工者。

大家说着家乡话,回忆家乡的变化,讲述外面打拼的故事,讲得李留城几次眼泪在打转,似乎自己回到了深圳,回到了那些年打拼的历程。

和这些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在一起,李留城也仿佛充满了激情和活力,他今晚也是不醉不罢休。

李留城大概喝了一箱啤酒,与每个人都喝,这是加深印象,留住人才的重要一招。

感觉还不错,很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被李留城说服了,他们决定跟李留城干。

这是李留城感到最轻松的时刻,毕竟自己今后有一帮兄弟支撑,再大的困难也能够战胜。

时间总是很紧凑,李留城决定举行首届村民晚会,以联络感情,让这些李家村的人才感受家里的温暖,能够一心一意留下来。

村民晚会,在李家村的村民看来,那是遥远的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很多村民心想:村民晚会很高大上,我们都是种田的,哪有什么文艺细胞,怎么能够上台表演节目。

但李留城心里有底,他知道,这些返乡的打工者在外面见多识广,要拿出几个节目还是不在话下。

当然,村里村民要是能够出几个特色节目,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李留城找到村委会妇女主任王娟娟,说道:“你们那些妇女不是晚上常跳广场舞吗?这是一个好节目,我还要求你们加一个节目,那就是模特走秀。”

“书记,你是在开玩笑吗?我们这些中老年大妈,身材臃肿,哪里像模特,跳广场舞这个节目还到凑合上。”王娟娟对自己,也对其他跳广场舞的妇女没有信心。

“这个你就要多做工作,我们是自己表演给自己看,不要怕丢脸,也不会丢脸,今后要是古村旅游火热了,你们还要多表演这样的民俗节目,吸引游客来咱们李家村。”李留城给王娟娟打起鼓劲。

当然,李留城不是要求妇女像职业模特那样走步,而是要有农村的特色,农民的气质。

李留城在王娟娟耳边说了几句话,把王娟娟笑得前仰后合,王娟娟当即表示非常乐意去说服其他妇女参与走秀节目。

至于那些返乡的年轻人,他们积极上报了自己的节目,吹拉弹唱,他们大有人在。

几天的排练,大家全身心投入,以求最好的表演展示给父老乡亲。

王娟娟带着那群妇女关在一个私密空间练习走秀,她们要在晚会上来一个天大的惊喜。

正月初二晚上,李家村彩旗飘飘,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很多村民觉得年味又回来了。

晚上7点,李家村的文化广场,挤满了人,有本村的,也有附近村庄的,他们要来看看这李家村的首届村民晚会究竟是什么样的。

随着王娟娟带领妇女们走上舞台,她们的模特走秀开始了。

村民们立即报以热烈的鼓掌,李怀江对身边的种粮大户李干接说:“那不是你老婆金香吗?哎呦,化了妆还真认不出,昨天还在稻田劳动,今天就变成18岁小姑娘了,你小子可要好好珍惜啊。”

那些妇女,穿着性感的裙子,腰上挂着南瓜、茄子、红辣椒、冬瓜、豆角、韭菜、空心菜。

还有,她们手上拿着碗、锅、盆、勺等道具,走的是S形线路。

整个走秀,把台下的村民笑趴了,她们觉得这样的节目太接地气了。

“真没想到,她们这些平日里忙着带孩子、做家务的妇女上台走秀表演,还有模有样,我们村以后也要表演这样的节目就好。”附近王家村的妇女看后发出了感叹,她实在羡慕,只恨自己没嫁到李家村。

李来福跳了一曲霹雳舞,那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的一种舞蹈。

村民大呼过瘾,因为这种舞蹈现在很少有人跳了,毕竟时代不一样,年轻人更热衷于跳‘街舞’。

接下来,返乡的年轻人拿出绝活,小品、三句半、舞蹈串烧、歌曲、腰鼓、戏曲,精彩的节目赢得了村民的热烈掌声。

这个夜晚,李家村是属于年轻人的,只有年轻人才能带来活力和激情。

李留城希望今后这些年轻人能够把活力和激情继续留在李家村,唤醒村庄的美好未来。

最后,李留城率领李家村委会班子成员走上台表演了大合唱《明天会更好》,把晚会的气氛带到了高潮,村民似乎对李留城这些村委会干部有了更多的期待。

又过了几天,李留城联系了浙江杭州的一家负责搞民宿培训的机构,准备选送几个村民去那里培训一周。

李家村的村民李来福、李金成、李老九等几人有意搞民宿,于是李留城决定先派他们去培训,学会后,以后若有其他村民搞民宿,再由李来福、李金成、李老九他们去传授经验。

李来福、李金成、李老九等几个村民坐动车三个小时就到了目的地,他们感慨国家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发生的变化,科技改变了生活方式。

李来福1991年去过杭州,当时坐的绿皮车,18个小时,车厢里塞得满满的。

李来福坐在动车上,高兴地说:“你们不知道我那时出来打工多么难,两个蛇皮袋装有40斤的行李,过道里都没有位置,只好在卫生间门口坐,坐久了就睡过去了,也没有感觉到卫生间的臭味,如今这动车坐起来真舒适,这此我们一定要学好本领,回来后把李家村建设好,以后很多外地人坐动车来我们李家村旅游。”

李金成、李老九等听着直点头,他们到过地方少,而且也是最近才出去,没有李来福那么艰难曲折的经历。

李来福、李金成、李老九等几个村民在民宿培训机构认真学习,他们主要学习民宿设计、民宿营销、民宿财物、民宿管理等课程,还到了杭州郊区的民宿村庄现场参观。

李来福他们真是大涨了见识,原来这里民宿在十多年前就开始搞了,比开宾馆还挣钱。

一周后,他们培训结束回到李家村,开始构建他们自己的民宿梦。

有了人才,李留城的底气更足了。

但是,古村旅游最缺资金,李留城却感觉没有办法解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