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诛日之战汉武天下 > 诛日之战 第两千六百三十六章 战术组合

诛日之战 第两千六百三十六章 战术组合

合成化集团军110装甲旅在黎明之前的夜色中宛若一头饥饿雪狼,将目标瞄准向了比自身强大数倍不至的莫斯科坦克第一集团军。

加装“雀隼”夜视系统,对日军装甲第十装甲集群试刀之后,合成化集团军装甲旅将最为凌厉的攻击延伸向北极熊般强大的庞然大物。

狼一样耐性、狼一样一击致命,狼一样将装甲游击战术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装甲旅一分为三,形成了倒三角的梯次从侧翼靠近向西北疾驰的莫斯科坦克集团军。

成康再一次利用了莫斯科坦克第一集团军的队列破绽。

夜色中夹击向合成化集团军的莫斯科坦克第一集团军、日军装甲第十集群都是保持了梯次的相对间距,预防的还是飞弹打击。

但第十集群首先在110装甲旅的集中攻击下承受损失开始收缩队形稳定局势,结果被飞弹打击。

莫斯科坦克第一集团军如出一辙;

先是队形保持间距,机动雷达定捕捉到飞弹,汉华军飞弹打击日军装甲集群,莫斯科坦克第一集团军再一次将队形调整到大间距行军。

狼一样耐性的110装甲旅就利用了坦克第一集团军间距再一次拉大的机会寻找到破绽发动了见血封喉的攻击。

4辆豹式坦克利用“雀隼”红外线夜视系统首先攻击了侧翼苏军以T-4为主的一个坦克团。

15辆苏军坦克被夜色中飞掠而来的无闪光穿甲弹打瘫痪在地面。

毫无防备的被侧击,急于和汉华军装甲部队决战的莫斯科坦克第一集团军没有意识到出现在侧翼的正是将日军第十装甲集群玩弄在股掌之间的合成化集团军装甲旅,想当然的认为是一支汉华军装甲侦查部队。

坦克团兵力追击而出。

严格保持了500米的间距,两轮袭击完成,第一波攻击的“豹式”快速撤退将追击而出的莫斯科坦克第一集团军坦克团引诱向梯次移动,完成伏击的第二编队。

苏军坦克团一头钻进54辆“豹式”组成的伏击圈。

54辆“豹式”从追击而来的苏军坦克团侧翼发射出无闪光穿甲弹。

苏军坦克高速移动中不可能保持百分之百的命中率,但打击也让追击苏军坦克团无法承受,8辆各类型坦克再一次被打爆。

整个区域瞬间就被血腥沾染,到处都是冒着焦烟的坦克残骸是流淌在地面的鲜血。

遭受攻击并承受损失的苏军坦克团队形调整向东攻击,侧后又是迂回而来充当了诱饵的4辆豹式射击。

火球在夜色中不断腾起,金属碎件迸溅四射,一个坦克团规模的苏军集团军精锐照面就被打残。

无线电求援电文被传送到坦克第一集团军,加拉诺夫调度出侧翼第一坦克集团军64师.

先是侧击,随后是完成对追击苏军坦克团的首尾攻击,在这个过程中110装甲旅又完成了‘围点’。

始终未出手,第三梯队的110装甲旅主力负责最后的“打援”。

合成化集团军装甲旅是因为战术需求扩大化编制,所有装甲车辆数量超出苏军一个坦克师,苏军坦克64师实力本就在110装甲旅之下,又被这种“引蛇出洞”、‘两头夹击”、‘围点打援’三箭齐发的战术连环攻击。

那能招架得住;

110装甲旅主力一个打援就将苏军64坦克师三分之二的坦克打爆在萧瑟着寒风的荒野上。

精锐的莫斯科坦克第一集团军一个坦克师规模的装甲力量稀里糊涂就被刘加存110装甲旅打的半死不活。

还没有驰援到位,加拉诺夫指挥的莫斯科坦克第一集团军就被当头一棒,一个坦克师兵力受损达到三分之二。

既要驰援,鉴于一个坦克师被打击损失惨重的现实,驰援部队还要增加力量,又担心坦克集团军的大间距编队推进,再一次会被汉华军利用,发动如若打击64坦克师一样的战术,队形缩收缩还要提防汉华军飞弹打击。

直接就降低了推进速度!

这也意味着日军装甲第十集群将单独面对哲布装甲第十集团军和合成化军团摩托化师打击。

哲布也抓住机会的将装甲集群攻势淋漓尽致的呈现在损失近半兵力的日军装甲第十集群。

两翼是将速度、火力完美融合的“挑战者”,中路凿穿而来的则是一力降十会的“终结者”重型坦克。

“穿甲弹预备,各车射击”正面碾压而来的汉华军装甲第四集团军“终结者”重型坦克首先发动攻击。

简短的口令在通讯器中下达,没有火球喷出,夜色中已经充满了尖锐到极致的破空声。

一百多枚穿甲弹飞掠过幽深的夜色后撞入日军装甲集群。

血色自装甲缝隙中喷出。

“是汉华军重型坦克,射击,射击”

近乎绝望的示警声从日军通讯器中响起。

中路“终结者”排山倒海压来的同时侧翼日军装甲集群部队也被迂回而来的哲布装甲第四集团军“挑战者”中型坦克掀起的火光烟尘遮挡住。

日军第十集群中路已经完全被“终结者”重型坦克掀起的火光湮没,正面对垒一式、4式,“终结者”不管是火力还是装甲防御性能都占据有绝对的优势。

“终结者”锋线推进的不快但却气吞山河,无法阻挡。

以对垒汉华军早期未加装氧化铝陶瓷片“豹式”为主的日军四式坦克正面很难对“终结者”产生实质性的杀伤,承受十多辆四式被摧毁的代价,正面日军四式编队开始向两侧迂回。

绕向了烟尘、火光的两侧,由于炮击的减弱,日军164战车大队指挥官西野奈也大致的借助照明弹产生的光亮看清楚局势。

后续涌来的汉华军重型坦克数量还在增加,而迂回的战车大队更后侧方向地面已经有一股沙城在扬起,那是汉华军队形调整后已经到位的边锋。

中路牵制的两个大队四式反击很猛烈,但却被更加猛烈推进的汉华军重型坦克部队吞噬殆尽。

随后中路汉华军重型坦克像一把尖锥一样凿穿进入。

西野奈知道前阵已经不复存在。

“穿甲弹准备”西野奈血灌瞳仁,命令战车大队拉近距离攻击向已经将自己侧翼暴露在四式坦克火炮的汉华军“终结者”。

哲布装甲集团军中路集中“终结者”重型坦克推进,双方未接触之前编队已经战术调整,“挑战者”向两侧迂回。

装甲集团军和日军集群对战区域已经拉伸的极度宽广,突进和迂回当中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一个数千米的衔接带。

日军集群164大队以及随后穿插进入1战车大队利用的就是这个队形破绽。

哲布指挥的装甲第四集团军论对战经验和战术衔接,远超出日军集群指挥官秦贞次。

绝对不会产生间隔带出现战术破绽被对手利用的可能,区域内能参战的还有合成化集团军110摩托化师。

110摩托化师担负的就是这个衔接带穿针引线。

地面飘荡着淡淡的硝烟迷雾,4辆摩托化师装甲团“挑战者”中型坦克冲刺而出。

“轰,轰”

震耳欲聋的轰击下空气中传入尖锐的嘀音,一枚穿甲弹贴着西野奈四式坦克侧装甲飞掠而过,闪耀的火星在空中迸溅四射,西野奈视线前方6辆四式坦克已经被打穿在地面。

“角度45,汉华军‘挑战者’”无线电中传入急促的示警声。

汉华军中型坦克投入战场已经时过一年,从东南亚战场到国内,到处都有“挑战者”的车影,战场搜集信息,日军、苏军都知道汉华军出现已久主战装备的命名。

示警也无济于事,原本攻击汉华军“终结者”侧翼的日军两个战车大队彻底的将自己侧翼暴露在穿针引线而来的合成化集团军110摩托化部队装甲团火力之下。

更加密集的坦克炮火力汹涌而来,空气中充斥着刺耳的穿甲弹破空声,爆炸声连绵成片摇撼着苍茫大地,黑色、灰色的烟尘开始在火光中蔓延开来。

交战区域向南;

由一辆“后羿”厘米波机动雷达、6辆羚羊自走防空车,两辆羚羊大功率无线电干扰车、辆羚羊轮式侦查车组成的车队在低岭中穿出行驶向一面并不陡峭的斜坡。

透过硝烟,西方的天际线夜色开始渐退,车队快速伪装,然后就同地面融入在一起。

合成化集团军指挥部;

“前沿状况?”

“还是没有发现苏军多兵种集团军”

成康视线紧紧的盯在军事地图;

双方的装甲冲撞已经持续了数小时,但对手多兵种集团军始终没有参战,对于对手装备有大量武装直升机的多兵种集团军,即便已经取得整体局势优势,成康还是保持了极度谨慎的心态。

交战区域东南50千米。

BA轮式装甲车内苏军多兵种第三集群司令波科诺夫焦虑着。

因为编制、装备以及战术的理解。汉华军成康化集团军110装甲旅串联了整个攻势,苏军多兵种装甲集团军则拖后在坦克第一集团军身后梯次运动。

这是装备、战术应用的结果。

成康多兵种集团军装甲旅装备有红外线夜视系统,而苏军多兵种集团军不具备这种技术条件,苏军整体战术中以莫斯科坦克集团军、日军装甲集群夹攻为主,天明利用区域内已经调度玫瑰编队、58编队利用制空权的抢夺,多兵种集团军再以奇兵出击,“雌鹿”牵制汉华军“白暨豚”。

夜间武装直升机面对装甲部队没有任何的优势,下探探照灯的暴露下直升机会成为自走防空车的标靶,这种战术的搭配不算抱守,在战前部署中自信能扳回一局的苏军、日军装甲部队指挥部选择了稳妥战术搭配方案,那里想到局势会在汉华军110装甲旅的穿针引线下会发展向这种不堪局面。

莫斯科坦克第一集团军被不断而来的侧击牵制了速度,日军集群岌岌可危,能驰援的只有多兵种集团军。

时间不断走向,月色越来越开!

晨光熹微时,局势首先自西线松岭取得突破,晨风冷冽但清新,王耀武装甲第一集团军首先自松岭全线穿过,紧随其后是延安第三野战军装甲师。

两支装甲部队横穿松岭,低空黑压压的汉华军陆航空中突击旅已经掠飞向阿荣旗。(未完待续)